外甥10歲,家人溺愛導致窩裡橫,怎麼教育好?

用戶87594435577


在孩子發脾氣時冷處理,讓他冷靜後在溝通。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慢慢他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會好的



豔85641116


十歲了,趕緊管,要不就不趕趟了,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一對一的管了,誰小時候帶他時間最長的家屬,因為孩子會有個依賴,要先好好愛護他,不要讓他缺愛,然後遇到不對的事情就是一對一把他放進屋裡,然後用眼睛看著他任他鬧,只要他安全就可以了。然後鬧完之後給擦擦臉。在給他講道理,直到他不鬧為止,一次就要把告訴他不對的事情是什麼條件下都不能答應他。無論發生怎麼哭怎麼鬧都不要心軟。切記千萬不要一家人去管。


赫藍婷婷


教育孩子,首先得清本溯源。“溺愛”的本體是家人,溺愛的對象是孩子。因為家人的“溺愛”,才導致孩子的現在的任性、胡作非為的狀態!造成目前狀態的第一責任人,就是他的父母;其次,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

第一步,孩子父母要改變。孩子父母的教育觀點要改變:對孩子要賞罰分明,不好的行為要及時制止並矯正;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得逐步建立是非觀,犯錯誤一定要及時糾正!特別孩子的爸爸,更是關鍵人!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必須是權威的,甚至有點敬畏的感覺!為了樹立威信,爸爸在適當的時候甚至可以狠狠的揍孩子一兩次,當然要用力適度,既要孩子感覺疼還不能傷著孩子,這樣一兩次後,孩子就會敬畏爸爸!自古都有“養不教父之過”的說法,是有道理的!父親在孩子教育裡,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的媽媽也要起到作用,女性一般比較細膩,發現孩子不好的行為,能起到及時矯正的作用!孩子不聽勸,可以用爸爸當作令牌,來威懾孩子改變!爸爸充當狠角色收拾孩子時,孩子媽媽以及爺爺奶奶要回避,不可以參合護短,收拾就要收拾到底!

第二點:爺爺奶奶教育觀點也要改變。爺爺奶奶不可以溺愛、寵慣孫子!見到孩子不恰當的行為,不可以,不聞不問,一味滿足,一味忍讓,也不制止,不說教!假如,實在不忍心,也拉不下臉收拾孩子!可以把孩子的不好行為記錄下來,彙報給他的父母,讓他父母事後教育也可以!

總之,對孩子教育問題,父母是主體,必須承擔起責任!爺爺奶奶是配角,應該配合孩子的父母理念與觀點!最好,定期可以開一個家庭會議,把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的成長作一總結,好的地方要鼓勵孩子(精神認可,適當的物質獎勵比如小玩具、小禮品、遊樂場遊玩等),不好的地方特別是行為小毛病,大家要一致地、及時地、去制止與規勸!必須保持教育理念的一致性,這個很關鍵!


南山牛李明


頗有同感,只能嚴加管教,該打就打不能總慣著,十歲的年齡應該思維健全了,明白是非了,主要就是私心貪玩心作怪,主導能力不強所致,這根源是在大人教育,平常說的多作的少,他知道你不怎麼他,不當回事!你必須立威立信,言必行,行必果,在他面前作好榜樣,信守對他的承諾,獎的一定要獎,罰的一定要罰,如果有少年軍事訓練班要送他參加!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定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自已玩電腦或手機!


張紅心


家長不管你能咋辦?你在瞎操心。這樣溺愛他爸他媽有後悔的那一天,在家都忍著,到外邊可沒人慣著他。

現在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太多了,已經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可大人意識不到子不教是父之過問題,只有真的吃一次虧孩子,家長才能長教訓。

如果你不怕得罪你姐你姐夫,你可以在他打罵你的時候以牙還牙,給他一次教訓,讓他知道你打他他有多疼,他打你你就有多疼,只有他感受到了他才會長記性,不然他不會顧忌別人的感受的。

作為親戚你著急沒用的,只有他爸媽意識到孩子的行為是錯的才能教育好他。


多想變成小鳥


外甥10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培養成長和養成習慣的最好時期,絕對不能溺愛和縱容任憑自己損壞東西,打罵他人,形成無法無天,誰都管不了,誰都不敢說,甚至誰管就跟誰打罵,這種習慣堅決不能養成。要嚴格要求,大人要給施加一定的壓力和威攝,適當的時侯要給一定的體罰和管制。否則養成壞習慣以後無法去掉,這得等於害了孩子,同時也害了家長自己。


開心果211285684


孩子10歲了,再不管就來不及了,性格已經定性了,再晚管教,孩子也受罪,你一味的慣下去,以後到社會上怎麼辦,誰會慣著他的脾氣性格!愛孩子,但不要害孩子,“管和““慣”只差一個音調,好好想想吧!


70後的我的生活


溺愛只會讓孩子沒有責任,沒有膽識,嬌氣,莽橫。十歲的孩子也不小了,對教育一些與人交往的事,獨立出行,獨立購物。要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該讓他做的事情必須要他做,家裡成員不要事事都一順百順著他的性格。溺愛只怪害了孩子毀了孩子未來。開始時候要哄著他,商量著,實在不行就強行要求。孩子本性都是好的,就是大人的教育引導出現問題,家人做到位


梟無稜角


窩裡橫的小孩兒就是揍輕了。純粹是慣的。他發一次脾氣你打他一次。再讓他橫哼一個試試?還反了他了,這麼點兒就就對家人大呼小叫,不尊重, 長大了不得打爹罵孃的呀!

記住一句老話:棍頭出孝子。


楓葉映藍天


要明白孩子終歸是孩子,儘管由於溺愛窩裡橫,但接觸時仔細觀察都有他可愛之處。所以,對於這樣的孩子首先不要“一語定性”,輕易扣帽子,一旦捕捉到他的優點後施以正確性引導,讚許加鼓勵,而後指出他的不對之處。多幾次嘗試應該孩子會有改變。另外對其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可以加以討論交流,合心齊力對孩子一點點指正。當然,百年育人,這個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施教者極具耐心。

相信長日長時,你外甥會逐步改正缺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