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体》这本小说?我身边一哥们十分推崇,另一姐们却说文采不行小说没法看?

桃花满溪口


我至少写过5个问答,推荐过《三体》这本书。所以,我肯定是站在推荐这本书一派的。原因有三:

01

《三体》所构建的科幻世界,超乎想象

我也读过很多其他的科幻小说,也看过很多科幻电影。我自己特别喜欢看与太空有关的电影。相对来说,我是硬科幻一派。
就是,这本小说和电影,不能只讲述人性和伦理,而要有一些硬科技在里面,比如飞船,火箭等。

而《三体》这本书,就是作者刘慈欣,基于当下的一些空间物理、火箭动力学等知识,所写出来的一本小说,很符合我的兴趣。

02

《三体》已经不仅仅是一本科幻小说,而是一本哲学书

相信你肯定听说过降维打击、黑暗森林法则。这些名词,在互联网企业领域,都把它奉为企业生存的指导原则。
有这么多企业大佬推荐这本书,就足以证明这本书的价值。
其实,在我们个体的工作生活中,这些理念也可以用上。比如职场的晋升、人生的规划等等。

读完这本书,都可以在这方面,打开你的认知,让你收获不一样的感觉和知识。

03

读完《三体》,再看当下的世界,感觉芸芸众生,如此渺小

我有一个朋友,他读完这本书后,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再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感觉如蝼蚁一样。
这并不是一种厌世,而是一种思想的超脱。说得华丽一点,他已经获得了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这是读别的小说,所不能感受到的。所以,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快去读哦。
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
欢迎【关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实现加速崛起!

在下千城


这种现象就好像方面出了个“大白”,十个人都说好可爱,好暖!我靠,我是个陪着女儿从小看卡通动漫的人,可以说横扫一切片源,我记得那时我八岁的女儿跟我说,大白算什么啊,这些人怎么啦?我笑笑,如今儿女十五,说起这个,她恨恨的极其厌恶的说:一群无脑的跟风婊!我惊呆了,但是,我认同!


用户8157138219600


三体这本书说实话,我曾经弃坑好几次才把它看完的。

前几次看的时候看到一两章的时候,由于作者文笔对于老书虫来说实在是一般优秀吧,呃,然后还没等故事情节展开,自己看书又看得比较急,所以就弃之了。

后来在三体彻底火了以后,我又重新捡起了这本书开始看。

然后发现我彻底错了。


俗话说一力降十会,这本书优秀就优秀在他的空间跨度实在太大了时间跨度也非常大。就由于他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大,加上他提出了一个黑暗丛林法则,就这三点彻底使他在同类型的科幻小说中脱颖而出。

这本书空间跨度大,就是说作者宏观理念和构思非常清晰,类比仙侠小说来看,就是说世界分为人界仙界神界,神界最大,神界打仙界,仙界打人界,类似这样的一个设定。

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界,三体生命对于我们地球界来说,就是仙界了,但是还有更高一维度的生命,就是神届了,然后就是上届灭下界文明就是可以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的那种感觉,是不废吹灰之力的。


从时间的跨度来说,刘慈欣从目前地球文明的时间,整个跨到了地球文明消亡的时间。

整个空间和时间的跨越来形成了这本书的风格,这样写法使人耳目一新,因为在其他类似的科幻作品中基本上都是以人类科技发展为主,然后怎样去对抗外太空文明或者是高科技世界的类似的想法,但这本书整个就把人类文明没了(被降维了),降维基本上就是没了。

其他的,比如书中水滴的设定,还有执剑人对三体文明那种直观思维打击、导向、还是对抗中这些情节都比较精彩。

总得来说三体这本小说,虽然文笔情节都一般优秀,但是小说胜在构思新颖,空间跨度大,时间跨度大,脑洞都开的大,还有作者宏伟的世界观使得它成为近年来科幻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精品,说扛旗也不为过。

以上这就是我对三体的评价,欢迎探讨。


竞步走


《三体》作为小说很糟糕,作为假想很成功。

凡事讲规矩,小说也同样有技法。

写一个字,有人写得好看,有人写得难看,几乎不会有人把很难看的字当成个性,因为这是规矩所在。小说同样如此,有人会把小说写得很吸引人,有人的小说却总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三体》就是后者。


其开篇尚可,但第一部的神秘感确实写得破破烂烂,无聊透顶。小说中吸引人的悬念设置应该是雾里看花一般,让读者知道看得是花,但却分不清到底是什么花。很遗憾,《三体》这部小说,第一部主要是悬念背景的设定,但让人无法明白它在讲什么。一场《三体》游戏的神秘化,逼走了大批读者。

总而言之,《三体》第一部是小说在写作技法上的败笔。

《三体》没有框架,抛开内容不谈,它更像是一部流水账。

首先,故事支离破碎。

一部小说应该是一个整体,事件要有完整性,其背后要透露事件的意义,即为什么会有这个事件,抑或这个事件到底在讲什么事情。

《三体》像是一部没有大纲和细纲的作品,作家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所以整个故事支离破碎。

作者在用写短篇的方式写一部长篇小说。

把关联不大的三部故事强行联系起来,以人物来串联。然而熟悉的人物也不能消除时代感的隔阂,所以我们感觉罗辑等前一个时代的人是在强行连接不同时代。两个重达万斤的巨石,在中间维持其平衡的只是一根纤细的血管,这就是《三体》整体的结构所产生的弊病。

其次,主人公不明确,各类人物喧宾夺主。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是存在的,比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讲述春秋战国500年的历史,自然没有主人公;再比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讲述的是文人群体的精神面貌,以一个群体来代替主人公。

而《三体》前两部把罗辑推到幕前,当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主人公的时候,第三部有以程心为主要描写对象,整个故事的倾向就开始偏移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倾斜的木桶,一直在漏水。


最后,故事没有整体的主线。

《三体》最致命的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梳理一下它的情节就会发现,当阅读第一部的时候,以为是地球和三体文明的对抗故事;而在第二部的时候,却发现原来黑暗丛林是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但在第三部,又莫名其妙地以宇宙即将重新开始为结尾。

整个情节没有一个主线和支线,就像是以时间来记录的流水线,作者写到最后同样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写一个什么故事,只能匆匆结尾。既然是一个流水账的故事,那么三部通过相同的人物来强行串联,就显得冗余了。


《三体》靠什么吸引读者,有两个因素。

第一是普通人不能理解的物理学问题。

我不懂物理,很多理论我看不懂,所以那些物理学上的各种理论、思路,以及一系列预计能产生的技术进步和对生活的改变,在我看来就是“不明觉厉”。

我相信和我一样的读者有很多,因为毕竟是一部小说,看小说的人我想更多的是对文学有一定热爱的。所以这些对我们来说神秘的理论,就是一个吸引我们去阅读的因素。虽然看不懂物理,但看得懂情节,因为我虽然不懂物理,但我懂文学。


第二是其新颖的宇宙文明观念

科幻小说精品极少,尤其在我国。以前甚至有那种开着一架新型武器飞机征服美帝的荒谬科幻小说。

人类比较向往和平、美好的时代,所以之前的科幻小说多是正面的,要么地球科技进步去帮助其他文明,要么其他文明带着友善之心来帮助地球文明,要么是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指挥生命,却悲哀地发现我们像是宇宙的孤儿……

黑暗丛林法则把整个宇宙描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屠杀场,每一个文明都在极力隐藏自己,不分理由地消灭其他文明。甚至还有把自身改造成另一种生物,肆意去破坏整体的环境,通过灭世来消灭所有文明的偏执者。

不得不说,《三体》中所提出的怀疑链具有完全的合理性。甲不知道乙是否有威胁,即使甲决定和乙进行善意的相处,但乙同样不知道甲是否在说真话,最严重的是甲同样也不知道乙是否真的相信它的真话……无限循环下去,是一个不可解的死结。

这为黑暗丛林理论找到了一个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最符合实际的一种猜想。

所以综合来看,《三体》小说的成功不是它写得有多好,而是它所提出的这些假想太精彩也太真实。


待晓儿


三体的第一部,文笔尚可。第二和第三部简直初中生的文字功夫,不像是小说,更像是某种假说的说明文。作者对这种假说也理解得彻,所以我们在读第二和第三部时,感觉是数学老师临时代替物理老师来授课,老师是话讲了不少,我们也只能装着听完了。三体先前在国内火不起来,文笔是硬伤。三体在国外火了,一要感谢译者,二要感谢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科幻感兴趣了。


西瓜境界


三体这部小说确实对于大部分读者不友好,大刘的文采也确实一般。一开始我认为是《三体》是个个例,实际上大刘其他的小说也这么写。

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首先就是隐喻过度!很多人读不懂,趋于表象的读者很矛盾!抓不住重点的叫好。问其:好在哪里?一通胡扯!第二是时间线很乱!就是为了乱而乱!因为主线和支线比较杂,所以时间线太乱很容易混淆视听!以上这都不算什么。毕竟聪明人很多,我一岁多的外甥和我讲话,我半天也不能理解,她妈妈一下就能听明白。

第三点儿就是感情线,试想一下,你和一个机器人讲话,或者是在听书,而说书的人是个机器人。你会听的下去吗?感情线对于一部小说太重要了!《三体》里有一段讲逻辑谈恋爱的桥段,每次读到这里直接跳过!尬的不行!

我能读下去的原因是我本人就从不看爱情片,在加上男人天生也比较理性。女人基本不会去看《三体》这本书根本没有考虑女性群体。


52赫兹160524475


这是我唯一看了4遍的国产科幻小说。

以下几点就是我看了4遍的原因:

一,对人性的思考与批判。

二,危机意识。

三,超长远战略思维。

四,新颖的逻辑严密的“黑暗森林法则”。

五,天马行空又让人叹服的星战武器。

六,人类的反抗与生命的尊严。

七,对宇宙时空维度的大胆猜想。

八,对两个不同文明间战争的不一样的描写。

而女生不一样,女生的关注点显然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些,就我对女生的了解,她们可不管你的想象力如何如何牛逼,也不管你书中的道理怎样怎样,她们最喜欢拿着纸巾看看男男女女之间的恩恩怨怨,然后就是看看词句是否华丽,是否可以摘抄几个段子发个朋友圈赚几个赞。

三体这种类型的作品,对于女生来讲还不如喜洋洋与灰太狼来得爽呢。

至于那些末日啊,毁灭啊,生存啊,死亡啊,人性啊,战争啊什么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就觉得我的爱豆给其他粉丝飞吻让我很不爽




你看我好像一条狗


仅从性别提问,问题本身偏见就够重了

我是女生,看过的科幻小说比一般男生多,天体物理知识都是科幻小说中积攒来的

客观点说,三体架构的科幻世界的确够硬够媲美欧美系,无论是设想还是论证,真的很可以了

但从文学角度来说,也真的成渣了

毕竟我们讨论的还是科幻文学,而不是纯粹的科学理论,文学欣赏性也就那么回事了

因为文学最大的魅力在于体现人性之美,大刘的小说更多偏向阴暗性,并且没有出路。就像一个医生,告诉病人已经病入膏肓,却又无药可医。这一点在流浪地球上体现深刻,好在电影编剧力挽狂澜,硬生生给掰回来了。

另外,关于情感输出方面,看到一群老爷们以为女性关心的就是情情爱爱,真的,那是你们肤浅。

情感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兄弟情也是情感范围啊。三体这方面做的真不好,第一本还将就点情感力量,后面基本就没有了,就是一种上帝俯视苍生的冷漠。

从科学畅想方面,三体不错,可能已经跻身到了世界前列,但文学性挺三流的。

最后,强调一点,到底还是科幻文学,不是科学研究报告。我们距离世界科幻文学的峰顶,还有很漫长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靠一个想法就能弥补的,哪怕为了阐述这个想法需要宏篇大论。

我们文理割裂的教育方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文科生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理论基础,理科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学文化素养。

三体就是这种情况诞生的,所以,带着大环境看,三体已经不错了,至少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伊菲戈涅亚


因为中国长时间以来没有科幻环境,人们从小没有受到科幻熏陶,也没有受到科幻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熏陶,比如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所以,中国大部分人从小脑袋里都是名著、唐诗宋词、武侠等概念,根本没有科幻概念。当这些大部分人长大成人,突然看了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就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加上现在快餐文化,很多人只看过网络小说,基本上没有看过世界名著、古典名著,没有文学素养;没有看过世界上那些著名的科幻大师的作品,在看《三体》之前对科幻小说基本上一无所知;没看过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相关科普知识,对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相关概念一窍不通。所以当他们看了《三体》惊呼为神作,开始以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的思维造神。其实,《三体》真的很一般,除去以宇宙为构架的框架和各种概念名词之外,可以说小说写得很烂。然而,这些所谓的构架和概念都来自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而他们以为是《三体》首创的。这就是他们被震撼神话《三体》》的原因。


王始自


刚开始看是觉得大刘文笔一般。再往后看发现大刘为了普通读者能够看懂,在情节中加入了大段大段的科普解释,还要让科普解释不那么生硬,能够融在故事情节里,的确不那么协调。等到继续往后看,脑洞被一次次洞开,越开越大,震惊之后再震惊,惊奇之后再惊艳,神马文笔之类的都不再重要了。文笔也不过是要让读者能够深入领会作者意图,自己已被完全震服,就没文笔什么事情了。尤其第三部歌者出来后,短短几十页让人彻底折服,无人可以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