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战役,在战前的预估和战后的结果,是让人大跌眼镜的?

史学达人


从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中国历史上四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战争结果与参战双方实力对比完全相反的案例。

但哪一场的结果是让所有人、甚至参战双方自身都大跌眼镜?只有昆阳之战。

以下依据正史资料,看看这四场战役的情况分析。(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官渡之战前,弱势一方的曹操被很多人看好

关于双方在官渡前线的实力对比,我们普遍认为袁绍军十余万人、曹操三四万,但实际上可能比这还要悬殊。

当时的袁绍,刚刚消灭了公孙瓒,占领黄河以北,旗下“众数十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而曹操的军力与袁绍没法比,许攸在投降前曾劝袁绍:“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守,势必空弱”;江东小霸王孙坚也计划趁许昌空虚进行偷袭;曹操自家的智囊荀彧则说的更惨:“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也就是说,曹操在官渡的兵力只有袁绍的1/10。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虽然袁绍力量占压倒性优势,但当时的舆论并不一边倒:

袁绍阵营的沮授就认为自家“百姓疲弊,仓库无积”而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认为袁军不一定稳赢;

曹营内部,虽然很多人偷偷给袁绍写信投靠,但荀彧则认为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所以压根是个纸老虎;

关中地区的合股势力则也“中立顾望”,也就是说不敢断言谁输谁赢;而凉州牧韦端的从事杨阜直接认为袁绍“宽而不断,好谋而不决”,曹操则“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所以后者必胜;此外贾诩也劝说张绣押宝曹操。

所以最终曹操获胜、袁绍前后被杀七万人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赤壁之战,双方实力对比并没我们想象般悬殊

对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周瑜分析的比较合理: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而刘备方的力量如诸葛亮所言: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也就是说,孙刘方7万VS曹操22-24万。但我们要注意,前者都是熟练本地自然条件的水军,后者则是由水土不服的北方军人和心怀异志的荆州降兵组成。

而在战前,背水一战的刘备势力自不用说,孙权方的鲁肃、周瑜以及众武将都是信心满满的主战派。所以最终孙刘获胜,谈不上让人大跌眼镜。

其后的结果也一如周瑜预测的那样:曹军打水仗失利,并且由于水土不服爆发瘟疫,最后不得不狼狈北撤。

淝水之战:不被人看好却一意孤行的苻坚大帝

对于苻坚伐晋,前秦内部持反对态度的不在少数,除了在去世时再三提醒他不要轻易南下的王猛外,公元382年的太极殿会议上,尚书左仆射权翼、太子左卫率石越,甚至王室的阳平公苻融、太子苻宏都极力反对,后来他最信任的和尚道安、宠爱的妃子张夫人、小儿子苻诜都劝他放弃南征,这些人的理由出奇的一致:

第一,东晋君臣团结,并且政治稳定,没有可趁之机;

第二,前秦连年作战,士卒百姓疲惫不堪。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虽没点破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前秦刚刚统一北方,各民族的势力还未整合,慕容鲜卑、羌族姚氏以及心向东晋的汉人都各怀异志。

当时,支持苻坚攻晋的只有慕容垂,他的心思其实很简单:等前秦失败,自己趁机带领鲜卑人复辟。

公元383年,苻坚集结全国精兵南下,史书称“步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而东晋的兵力则是谢石、谢玄、谢琰、桓伊带领的八万人,以及带领五千水军的胡彬。

不过在淝水与东晋交战的并不是前秦全部兵马。当带领30万人的苻融在寿阳俘虏胡彬后,苻坚把主力留在项城,自己率领8000人连夜赶去会和。

淝水之战的过程,则颇有些戏剧:

起先,东晋名将刘牢之率领5000北府兵,在洛涧击败秦军前锋梁成,杀敌一万五千人,晋军士气更盛;到达淝水后,双方隔岸相持,秦军压着水边布阵,让晋军无法渡河;于是谢玄派人与苻坚联系,让对方稍退一下以便晋军上前决战。苻坚想来一招“半渡而击之”,答应了这一要求。

然而古时打仗,最怕的就是临战阵型后移,因为由于通讯手段所限,后排的军人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后退,很容易发生恐慌;军队规模越大,就越难控制。

更让苻坚始料不及的是,当秦军阵型刚刚移动,被自己收编的前晋军将领朱序等人就在后排起哄:“秦军败了!”,士兵们信以为真,立即陷入了混乱:“秦军遂退,不可复止”。前去稳定阵型的秦军统帅苻融,也因为马摔倒而被晋军所杀,秦军瞬间全线崩溃。

因此,淝水之战双方的军力对比实际上是30万VS8万,而且战前前秦内部对此役并不看好,临战时双方的士气和组织也有差距,

其结果称不上让人大跌眼镜。

昆阳之战:谁都没想到,2万乌合之众能战胜43万朝廷精锐

公元23年,王莽命令司空王邑、司徒王寻全权负责荡平山东(崤山以东)各路起义军。二王在洛阳征集了各地四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准备去灭掉正在围攻宛城的刘玄、刘演等军。

而在宛城北到处抢地盘的刘秀、王凤等人闻讯,吓得逃向小城昆阳,他们一共只有

八九千人,而且惊恐之际,各位首领首先想到的是分头带着自己的金银财宝去找老婆孩子逃命:"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在刘秀的鼓动下,他们最后决定由王凤、王常率主力守昆阳,刘秀带着13个骑兵召集留在定陵、郾两地的驻军。

王邑为了鼓舞士气、杀敌立威,带着全部大军围攻昆阳。没几下,王凤就撑不住了,他打出了白旗求饶,然而只想屠城示威的王邑果断拒绝

城里人毫无退路,只得拼命抵抗,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而在外围召集了不到1万人的刘秀则一路杀到昆阳城西,并率领3000敢死队直接硬刚城下的几十万人。托大的王邑亲自带着一万人迎战;并且再三交代身后的大军,没有他的命令,不准擅自行动。

然而在王邑作战不利时,身后的大军由于没有得到命令不知如何是好;城里的王凤等人也趁势倾巢而出,内外合击;巧的是,此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城旁的滍水泛滥而出,朝廷军队崩溃,大量军人被淹死,河水甚至为之阻断。

眼见大势已去,王邑带着数千心腹逃回洛阳,其他来自各郡的精兵也作鸟兽散,各自奔回老家。

经过这一战,王莽政权开始分崩离析。几个月后,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昆阳之战开打前,谁也没想到这个结果,甚至包括刘秀本人;而就是这群不到两万的乌合之众,硬生生被王邑逼成了亡命之徒,加上对方低级的指挥错误、神奇的天气配合,最终促成了这一惊天逆转。

因此,昆阳之战才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大跌眼镜的神奇战役。


正史漫谈


1948年9月中旬,早在济南战役尚未结束之时,粟裕将军就对华东野战军下一步的作战方向进行了筹谋,决心以苏北兵团主力收复当年的根据地中心区淮阴和淮安(两淮),再以不少于三个纵队的兵力攻取海州和连云港(其他部队打援),之后全军转入休整。战役计划亦得到西柏坡的批准。



于是两淮的“淮”字和海州的“海”字,组合起来就成为了这次战役的名称,“淮海战役”的名称遂如此固定下来。然而这仅仅是被称为“小淮海”的战役构想,华野当时尚没有与徐蚌70万蒋军进行大决战的打算,其核心战役目标只是歼灭位于上述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将解放区扩展到苏北和苏中,仅此而已。

“小淮海”的战役目标还包括,迫使徐州守敌全部或者大部回撤长江防线拱卫南京,而我军则可以顺利解放淮河以北广大地区。按西柏坡最初的战役时间表:华野须在1948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完成上述既定作战任务,然后休整到1949年一月份,三月份再以主力西进配合中原野战军“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 ,然后“秋季以主力渡江作战”。



看懂了吗?淮海战役原定的战役目标不过是消灭黄百韬第七兵团,以三面包围的态势迫使敌刘峙集团主力南逃,然后再酝酿肯定会比较困难的渡江作战,估计时间为1949年8月以后。计划中预估的歼敌目标,除拥有三个军的黄百韬第七兵团(第100军还未转隶)不足80000人外,还包括驻海州的李延年第九绥靖区(辖44军)、两淮的守备部队等,满打满算不超过15万人。

西柏坡同时征求中原野战军的意见,并嘱配合华野作战,1948年9月25日(济南战役进行中),中野司令员刘伯承、第一副司令员陈毅、参谋长李达联名复电:“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最好”。此时,从西柏坡到华野和中野都还没有料到,一旦战役发到会演变到何等的规模,更没有预料到此战能把蒋军徐蚌军事集团全部吃掉。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粟裕将军运筹“小淮海”的战役实施之时,蒋军方面也在紧急部署,其中重要的决定就是放弃郑州(孙元良兵团)、商邱(邱清泉兵团)、海州(李延年绥区)、新安镇(黄百韬兵团)等原驻要点,各机动兵团全部向徐州附近收缩,以图与肯定南下的华东野战军决战。9月下旬,当负责配合作战的中野主力包围郑州时,突然发现守敌已大部向徐州方向逃窜。

于是战场态势出现了全新的格局:我两大野战军已处在可以东西两向夹击徐州的有利位置上,至1948年11月初,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均已胜利结束,我军野战部队的数量首次完全压倒蒋军,形成了314万人对290万人的反差。东北野战军入关已成定局,华野和中野再无后顾之忧(原曾担心华北之敌南下增援),战略决战的条件日臻成熟,11月8日,经过与张震参谋长的彻夜商谈后,粟裕给西柏坡发出了军史上著名的“齐辰电”。



这封电文的伟大意义在于,粟裕首次提出在歼灭黄百韬12万人之后,华野主力暂不南下两淮,而是向西寻求与蒋军徐州重兵集团决战,从而把长江以北的蒋军主力全部歼灭,进而有利于未来的渡江战役。电文中关于“未来长江以南不致有大的战斗”、“严重战斗要在华南才有的打”等预测,历史证明惊人的准确,也充分说明了粟裕天才般的军事头脑(齐指八日,辰指当日7到9时)。

西柏坡的回电迅速而精要:“粟张,并告华东局、中原局: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供应”!这就意味着,伟人也将淮海战役的设想升华到战略决战的“大淮海”高度,要全歼猬集在徐蚌之间的70万敌军。许多年以后,粟裕仍然回忆到:“这封电报虽短,但是字字千钧”。



根据“大淮海”的战役方针,中原野战军奉命全军进入徐州战场,并首先攻占了徐州与蚌埠间的重镇宿县,不仅切断了徐州守敌的运输线和与南京方面的陆上联系,更重要的是,也切断了刘峙集团若干机动兵团和绥靖区南逃的退路,淮海战役进入高潮时分。从华东野战军11月6日南下歼击黄百韬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全歼杜聿集团为结束,我军以伤亡134000余人的代价,共消灭蒋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1个绥靖区共555000余人。

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在军事上使蒋军在华东地区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邱清泉第2兵团和黄维第12兵团全军覆没,内含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江北的重镇只剩一个安庆还在蒋军控制下,我两大野战军主力已直逼长江(四月份发起渡江战役),而这场战役的辉煌结果,与最初的构想和预估完全不同,堪称战争史上变化最多、样式最复杂的军事奇迹。


度度狼gg


孟良崮战役。自从张灵甫整编74师涟水一战,使我陈毅粟裕所属部队严重失败,被迫向山东撤退,失去苏中、苏北大片根据地…据爸爸回忆(当时任华东野战军总部警卫营教导员,负责两位首长安全保卫)我军北撤之际,平均每个纵队减员与逃亡高达30%以上,足见张灵甫师对我军打击之严重程度…几次欲聚歼该敌,均挫…部队严重负面影响,基本上张灵甫所到之处,我军屡屡后撤,也倒养成了张灵甫骄傲狂妄,竟不顾友军连结互援,突然孤军深入,占领我山东根据地战略要点孟良崮。当时陈毅与粟裕,面对地图,苦于无计,蒋军重兵相离孟良崮不过数天路程,一旦久攻不克,后果难以想象,只好请示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部队转移、另寻有利战机,主席复电:同意…谁知部队转移途中的深夜,毛主席急电陈毅粟裕:“不惜任何代价,坚决消灭张灵甫!"。我军反过头来,突然包围了张灵甫这支骄兵,他的部队基本上沒有认真构筑任何坚固防御工事,在我军三百多门重炮饱和火力的轰击之下,血肉横飞,伤亡过半,完全是出奇制胜,我军仅以数千人的小代价,顺利一举全歼该敌。孟良崮战役虽然歼敌三万,但对整个国共四年的战争,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消灭了国军的头号主力。毛主席兴奋万分,为此亲写了新华社评论:此战,在蒋军中引起了严重的失败情绪…并认为国共战争的最严重时期,己经过去了,看到了胜利的黎明…此战,蒋军在整个山东战场上,一个月左右,不敢前进一步,我军士气大振,转入全面战略攻势。但是,我华东野战军有些急进轻敌了,在连续打胡琏、打李弥、打黄百韬,三战均告失败,暴露我军攻坚还严重后天不足…无论如何战略主动权,己被我军所掌握了,之后陈毅粟裕两首长合计,山东蒋军重兵固守,缓慢向我根据地中心逼近,类似于江西围剿中的堡垒战略,难以分割各个击破,干脆一不作二不休,用六个纵队向兵力空虚的徐州发起战略攻势…我军自从全歼了张灵甫整编第74师之后,建立了敢于彻底击败任何蒋军的胜利信心,从此,一直转守为攻,攻克济南,攻克南京、攻克大上海,在精神上己经无敌于天下…金门战役,我军仅以一个师的兵力,竟向驻岛胡琏的十万大军发起进攻…


高友峰1


解放战争末期的金门战役,这是我军的少数惨败战例之一,当时福建地区的战役由三野第十兵团负责,而具体负责金门战役的,就是十兵团第28军。

当时从三野到29军,上上下下都以为金门战役是必胜的战役,大家都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金门,然而我军在付出全军覆没的惨重代价以后,仍然无法夺取金门。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说是让人大跌眼镜。

解放战争后期,第十兵团攻入福建之后,进展顺利,国军一触即溃,根本无法组织像样的抵抗。第十兵团以秋风扫落叶的阵势,击溃了福建的国军部队,解放了福建的绝大地区,只剩下几个离岛还被国军控制着,其中就包括金门岛。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十兵团觉得国军完全是不堪一击,金门完全是我军的盘中餐,飞不了。不需要费多大劲,就能拿下金门。第十兵团的叶飞司令员也对金门麻痹大意,把作战任务交给28军后,就没再过问作战的事了,专注地方事务去了。

当时28军军长因为在外养病,负责作战的是副军长萧锋。萧锋战前对金门战役也很轻视,认为金门是唾手可得,也就没把驻防金门的国军当回事。当时萧锋和28军的领导都认为,只要我军展开对金门进攻,那么驻防金门的国军一定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和我军交手,我军攻取金门易如反掌。

从10月24日到10月27日,经过三天的苦战,我军伤亡惨重,负责金门战役的我军部队全军覆没,6000人战死,3000人被俘。即便我军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仍然没有拿下金门。直到今天,金门仍然归对岸管理。

金门战役,我军惨败,这是第十兵团和28军的高级将领们都没想到的结果,我军甚至拟定了攻克金门之后,金门县的主要党政领导名单,连怎么快速恢复金门的建设发展都想好了,唯独没想到,金门战役是否有逆转可能。

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战略层面:我军指战员普遍存在严重的轻敌思想,认为敌军不堪一击;战术层面:不熟悉潮汐规律;不熟悉渡海作战;没有征集到足够的船只;采用添油战术,不能组织优势兵力攻击;指挥混乱,进攻金门的4个团隶属不同的师,而且没有师级领导带队,各团完全是各自为战;情报不灵,敌军增援金门后未能及时掌握...

总之,原因很多,不一而足。虽然金门战役规模并不大,只是师级规模,但其深远的影响,却远非普通的一场师级规模战斗可比。对今天的两岸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袁卫宇


这个问题如果不提三哥,那才是真正的大跌眼镜。

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虽有文明古国之名,却是英国殖民统治下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以至于在1947年大英帝国余辉不再,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于“开花结果”后,印度完全继承了英国殖民者不要脸的精神,而且处处以英属印度殖民者自居,妄图用所谓的武力恢复英属印度版图,疯狂欺凌昔日同为被殖民者的周边国家。

自古以来,因为中原王朝和印度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边界,所以从英属印度时代,英国殖民者就利用传统自然边界未定的“漏洞”,疯狂蚕食XIZANG领土,并在1914年非法划定“麦克马洪线”,悍然将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纳入英属印度版图。

虽然北洋政府之后的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这条非法边界,但由于长期积贫积弱,中央政府对XIZANG的管理始终力不从心,这种局面直到1951年XIZANG和平解放才宣告结束。而藏南地区长期在事实上被英国殖民者窃据,随后被印度继续非法占领。

印度独立后,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变本加厉,不断蚕食XIZANG领土。

立国之战期间,尼赫鲁趁东方大国无暇西顾,疯狂蚕食XIZANG领土,并非法设置据点,企图使占领永久化。

1953年立国之战的胜利,极大震慑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大国也由此获得了五大国的身份和地位,但迅猛崛起并未刺激到尼赫鲁。

因为立国之战后,我们的国土防御重点始终集中在东南方向,对西南方向始终力不从心。加上青藏高原高耸入云,后勤补给压力巨大,养一个兵相当于内地五个兵,其代价不可谓不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尼赫鲁认定我们不会在西南方向与印度擦枪走火,因此对XIZANG领土的侵略更加丧心病狂。除挑起越来越频繁的边境冲突,还非法收留XIZANG旧势力,并恬不知耻地宣称对XIZANG拥有主权,这彻底激怒了领袖。

长期以来,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始终对印度保持着理性与克制的态度,但得到的却是印度政府的给脸不要脸,于是我们决定来而不往非礼也。

1962年10月20日,边境战争终于打响,忍无可忍的我军对野蛮入侵的印军展开猛烈反击。

因为之前两国从未真正交过手,因此领袖将印军的战斗力评估为“弱于美帝,强于秃头”,我军司令员也是根据这个判断在战前排兵布阵。

但战争的结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先前不可一世的印军在对手面前完全不堪一击,很多据点不到一天就全线被拔除。

由于我们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两翼攻击、迂回侧后、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法,后路被截的印军方寸大乱,仓皇逃命,被英国记者形容为比非洲的角马迁徙还壮观。

10月24日,我们发布对印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三项建议,遭到尼赫鲁的断然拒绝。气急败坏的尼赫鲁政府不仅不正视问题,反而不断掀起敌对浪潮、疯狂加强军备,还叫嚣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

11月14日,印军再度发起大规模进攻,但满怀期待的尼赫鲁不仅没有等到期待已久的捷报,反而收到再度大规模惨败这一五雷轰顶的消息。

此时的我军已经前进到传统边界线,收复了被印军非法侵占的所有领土。不仅如此,我们还前进到印度平原,印度上下陷入巨大恐慌。

眼看“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焦头烂额的尼赫鲁再也坐不住了,终于扯下了不结盟战略的伪装,公然要求美国出兵救援,随即美国总统肯尼迪开始命令航母编队向孟加拉湾机动。

而就在这时,我们宣布在11月22日零时全面停火,并后退到实际控制线20公里处,随后将俘虏的3900多名印军俘虏全部归还,缴获武器擦拭后完璧归赵,此举虽令国际社会大为不解,但被国际社会形容为“潇洒至极”,也昭示着我方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

此战我方虽未完全收复失地,但占据了两国边境所有制高点,对印军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态势。此战被印度视为巨大耻辱,德高望重的尼赫鲁因此遭到国会弹劾而晚节不保,并在1964年郁郁而终。

而经过此战,印度彻底从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上跌落,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所谓国际威望和地位荡然无存,从此走上了干啥啥不行的不归路。而我们则从此战基本稳定了西南边境,实现了“一仗打出十年和平”的目标。

而印度的惨败也再度证明了蒙哥马利的评价:“永远不要和我陆军交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说到战前预估和战后的结果,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是让人大跌眼睛的战役。我就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淮海战役。

本来淮海战役打响之前,粟裕就是想在华东地区打几场胜仗,消灭一部分国民党的主力军,然后在转移到华南地区去作战。

没想到淮海战役一经打响,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正是这一场战役,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给消灭了。

也是这一次战役之后,蒋介石彻底的失败了。

下面我们说一下,淮海战役是如何越打越大,越打卷入来的部队是越多的。

一开始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就是想消灭黄百韬带领的第七兵团。而且粟裕的华野军也成功的把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给围在了碾庄。

当然了这个消灭黄百韬兵团的过程,是需要一个时间的。

在这一段时间里,蒋介石坐不住了,他要救黄百韬,于是,蒋介石就组建了一个第十二兵团,共计十二万人。

蒋介石命令黄维带着这个十二兵团,就向淮海战场上厮杀了过来。

这时候粟裕和黄百韬还没有分出胜负来,于是,刘伯承就开始带领中原野战军迎战黄维带领的第十二兵团了。

由于刘伯承提前的谋划,当黄维到达淮海战场之后,他们就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给围困在了双堆集这个地方。

让黄维感觉十分郁闷的是,自己救黄百韬不但没有救成,而连自己也陷入到了被动挨打的地位。

你说这事整的,真的是丢人丢大了。

黄维本想仗着自己的先进武器突围出去的。但是,奈何他们不管怎么用了,都是突围不出来。

一旦战役打成持久战,对于黄维来说,就必败无疑了。因为他们没有物资的补充,就是从飞机上投入下来一些,也是杯水车薪。

刘伯承和黄维较量的过程中,黄百韬就被粟裕的华野军给歼灭了。你看这个战役的规模就是这样越打越大的。

可以淮海战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

黄维被围,蒋介石不能见死不救呀,毕竟这十二万人,是他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又把杜聿明给调来,让他带着所有的能动用的嫡系部队,都给带到了淮海战场上。

战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还没等杜聿明接近黄维,已经消灭黄百韬兵团的粟裕,又开始顶住了杜聿明。

总之对于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不让他给黄维的兵团和杜聿明的兵团合二为一。

否则,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个战役就不好打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俘虏了杜聿明,刘伯承俘虏了黄维,他们取得了最终战役的胜利。

你看淮海战役就是这样,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打越大的。战役在刚打之前的预想和结束的时候,一点都不一样。


史学达人


如果把上甘岭战役看作一场中美篮球比赛,美军自持实力超强想半场定胜负,我志愿军意志顽强打满全场不落下风还继续打加时赛,战斗过程跌宕起伏,中国军人笑到了最后。

1952年10月14日,美军打算以美七师和韩2师各一个营的兵力付出伤亡200人的代价,用6天的时间拿下这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美国人的自信是有道理的,飞机,坦克,大炮应有尽有,一顿狂轰滥炸岩石都能变成粉末,更别提有什么生命存在了,当美国大兵大摇大摆登上山头以后,我志愿军一个反冲锋就把美军赶下了阵地,美国人纳闷了百思不得其解,这么猛烈的轰炸,山上的人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

连续激战了几天美国人才搞明白,原来我志愿军在山头后面修建了很多条坑道,最深的坑道有80多米,美军打炮时我志愿军就钻进坑道躲避炮击,炮击停止时就出来打反击。美国佬气不打一处来,开始跟坑道较上劲了,想方设法破坏掉,但是美国大兵实在太笨了,面对一个个黑黝黝的山洞洞竟然束手无策,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这样,我志愿军继续同美军打着占领反战领,冲锋反冲锋的阵地拉锯战,飞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等英雄更是让敌人魂飞魄散,半个月过去了,美国人承受不住惨重的伤亡,心想哪有这么玩儿的,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美军把阵地让给了韩2师,自己脚丫子抹油溜了。

要说这南朝鲜人坏的很,他们对付志愿军的坑道很有一套,用迫击炮往坑道口里吊射,在坑道口上方打眼儿填药爆破,用毒气熏,用石头堵,仅一天时间就把坑道炸塌了几十米,我后方炮兵立刻炮击破坏坑道的韩军,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坑道危机暂时解除了,但坑道里战士们吃喝成了问题,后方往前沿阵地输送食品和弹药得经过美军严密的炮火封锁线,送上一袋干粮得付出几个运输员生命的代价,祖国给上甘岭将士的上万公斤苹果,最后只有一个苹果被送到了坑道战士们的手里,其余的苹果和运输员生命都一起消失在敌人的封锁线上,家喻户晓的电影《上甘岭》就是以此为素材拍摄的,但现实比电影里反映的情节更残酷和恶劣。

1952年,世界各国除朝鲜半岛外都已进入二战后的恢复建设期基本无战事,朝鲜半岛除上甘岭一带发生激战,基本无其他战事儿。所以,上甘岭战役成为当时世界各国每天报纸的新闻头条,每一天的战况都牵动着世人的心,西方媒体用嘲讽的口气说,美国再多的人也填不满上甘岭这个无底洞,上甘岭是东方的凡尔登。

美军本打算用6天时间解决战斗,没想到跟我军连续打了43天,本想付出200人的伤亡,却付出了15000人的伤亡代价,本想占领上甘岭达成自己的战斗目标,但在我志愿军用跟美国比原始落后的武器的顽强抵抗下,美国人选择了退缩承认失败。

美国克拉克将军说,上甘岭战役的失败对联军士气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从此,美军不敢再对我志愿军防线发动任何稍大一点儿的进攻,为停战谈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上甘岭战役被世界各国的军校包括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作为经典战役列入教材,美国人至今琢磨不明白,在美军如此凶猛的火力下,为什么就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山头呢?中国军人不屈的精神在他们心中永远是一个解不开的迷。

上甘岭战役让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肃然起敬,重新认识了新中国,成为中国人挺起民族脊梁的一个标志性丰碑。


你瞅沙


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官渡之战,如果当时的大汉人民有眼镜的话,恐怕在官渡之战结果出来之后,九成九的眼镜都会跌碎。毕竟根据双方明面上的硬实力,在战前预测的时候,无论如何想不到曹操会打赢这一战。来看下战前的实力对比:

一、袁绍出身高富帅,政坛人气旺

袁氏一门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且袁绍本人也是一个大帅哥。在东汉末年,是个看脸的时代,颜值的水准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品德和才能的评价。袁绍作为浓眉大眼的高富帅,自然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

曹操的门第背景就差多了,祖父是宦官,因此曹操就被人称为“阉宦之后”,这在政治履历上就是洗不掉的污点,被天下无数人诟病。而且曹操个人的样貌也不咋地,有评论称

“望之不似人君”,总之绝对称不上英俊就是了。

这两个人放一起对比,从当时的眼光来看,谁是主角,谁是反派,谁的支持率高?一目了然

二、袁氏乃士族魁首,世家支持多

袁氏门阀在当时可以算是最顶级的世家大族,执天下士族之牛耳。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其他士族来说,袁绍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如果袁绍能够最终统一天下,那么支持袁绍的世家将得到巨大的回报。

反观曹操这一方,与士族集团的关系就不那么融洽了。曹操斩杀名士边让,得罪了中原一大批士族。加上后来曹操大量起用寒门人才,推行屯田政策,实实在在损害了士族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得到士族的支持可不是一句空话,士族们掌握着当时天下大部分的资源,袁绍在粮草、兵源、舆论、情报等各个方面,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

三、袁绍后方稳固,曹操四面皆敌

袁绍当时占据了青冀幽并四大州,整个黄河以北地区都是他的地盘,除了远在辽东的公孙度,还有草原上的异族,袁绍的后方并没有实力强劲的敌人,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中原霸权的争夺上。

曹操的根据地属于四战之地,西面有西凉军盘踞关中,南面有刘表和孙策,东面的徐州刚刚平定,需要巩固消化。整体态势可谓是四面皆敌,不能把全部力量放到北面和袁绍对抗,要随时防备着背后的敌人来袭。

如同围棋上的铁律“金角银边草肚皮”,天下的棋局上,袁绍占据边角,曹操占据中央,战略格局孰优孰劣?毋庸多言。

四、袁绍兵多粮足,财大气粗腰杆硬

袁绍的地盘在当时的东汉可以说是最为富庶的地区,冀州产粮,人口稠密,并州和幽州出产战马,这让袁绍能够轻松组建规模庞大的军队。

曹操的中原按理说也不差,但可惜在之前的黄巾和诸侯混战中,被打得一片稀烂,粮食经常供应不上,甚至以人肉作军粮。

经济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军事力量的差距,来看双方兵力对比:演义中,袁绍七十万,曹操七万;历史上,袁绍十几万,曹操两万。无论是哪个版本,袁绍兵力都快十倍于曹操,岂有不胜之理。

从以上四方面来看战前预测,袁绍无论从名望、人脉、粮草、兵力等各个方面都稳赢曹操,实在找不出袁绍失败的理由。

但历史着实和大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从此以后,袁曹攻守之势逆转,直至曹操一统北方。当时的天下,无数吃瓜群众的眼镜纷纷落地。


历史步行街


无论是抗日战争中还是解放战争中,蒋某人都非常迷信所谓的“南北夹击”或“东西对进”:一部固守城池或重要据点吸引对手兵力,然后再派强力部队两面夹击,达成一举歼灭敌人的重大战果。

他的设想看上去很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是被执行的严重变样,往往非但解救不了被敌军围攻的部队,南北、东西夹击对进的军事集团也被打的七荤八素,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东西对进”的衡阳会战和锦州战役

在蒋某人的规划中,方先觉部第十军在衡阳死死黏住攻城日军,然后第九战区薛岳部从湘江以东向西攻击,归属军委会直辖的24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部(73、74、79、100军)及第六战区部队自湘江以西东下攻击,以达到聚歼衡阳附近日军的目的。

应该说,第十军不但黏住了日军,甚至还打出了“中心开花”的重大战果。但一则因为薛岳部经过第四次长沙会战已经元气大伤,基本无力再战,再则薛岳本人还把残部撤到了湘东,对所谓“东西夹击”提不起兴趣,加之王耀武部等在日军强有力的打援部队阻击下,迟迟接近不了衡阳,以致聚歼衡阳日军的计划全部破产。

解放战争中的锦州战役基本同样如此,“东西对进”的幻想也是迅速破灭了。

蒋某人幻想以守卫锦州的范汉杰集团为磁石,牢牢吸住东野大军,然后让廖耀湘集团、侯镜如集团分别作为西进兵团和东进兵团夹击锦州。结果锦州很快就丢了,廖集团、侯集团分别被阻击在黑山、塔山寸步难行不说,号称最强大的第九兵团也在辽西大地上灰飞烟灭了。

“南北夹击”的解救黄维兵团行动

黄维第12兵团被围困后,蒋某人除了命令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沿津浦路北上解救外,还要求杜聿明必须派出强力部队南下,对中野实施“南北夹击”。

杜聿明没有办法,只好命令邱清泉、孙元良两个兵团向南攻击,以汇同李、刘兵团不但救出黄维,还能对中野造成重大杀伤。

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既实力有限,又增援的不太积极;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倒是拼命想与黄维汇合,也是打不进来。

到最后,非但黄维集团全军覆没,杜聿明集团之邱李孙三大兵团也都在陈官庄全部瓦解了。李延年、刘汝明则及时退回了蚌埠,算是保住了实力。

设计“东西对进”或“南北夹击”方案时,估计蒋某人会不禁为自己的“天才般”创意所感动,也坚信一定会马到功成,但实际的战役结果,却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耳光,连眼镜都跌碎了一地



我是@司马砸光,敬请关注探讨


司马砸光


古代战争有个有趣的规律,交战双方如果说超过十万以上的规模会战,最后的结局都是兵力少的那一方会胜。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用一一列举了,这条问答的其他朋友已经结束了许多这样的例子了。

这样的结果不是因为诅咒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后勤的补给问题,一旦人数超过万人,后勤的补给就会很沉重,超过十万,后勤面临的问题呈现出几何形增长的难度,所以,包袱小的那一方面,反而更容易获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