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在短時間內練好書法?

黃少剛


就我自己的體會來說,其實撿起來練不算難,不要把這個想象的太高深。

否則會把自己嚇倒。

鼓勵很重要。

我一開始學習書法,隨便撿了一個帖子,劉炳森先生的隸書千字文,當時看著比較舒服,就開始寫了。

那時我已經十六歲,沒人指導,就是盡力寫的像。

雖然我父親書法寫的很不錯。但他沒有從小要求我學習書法。

可能是薰陶吧,也許是基因,反正我突然練習了起來。

因為寫的比較神似,首次就遭到了父親的表揚。

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

我父親把我寫的字當牆紙貼在臥室裡,滿滿一牆。

挺好看的。

這給了我很大鼓勵。

如果一開始就遭到批評的話,估計我肯定放棄了。

寫字,我覺得先學隸書比較好,入門容易。

但是隸書寫好太難了。

需要極高的美學修養,和領悟力。

楷書會寫的人多,寫好也不簡單,但是整齊有序,規規矩矩就很好看。

楷書入門我覺得比隸書要難,寫好比隸書簡單。

還有魏碑,行書,草書,篆書。

這幾樣,寫行的多些。

其次是篆。

篆書相對好寫,筆畫不好記,但是寫成大家風範,那也需要對書法有極高的悟性和感知。

齊白石他老人家的篆書堪稱經典。

總之,學習書法,就要涉獵廣泛。

你可以只練習一兩種字體,但是要多讀帖,尤其是古人的帖子,多多益善。

各種字體的結構特點都掌握了,各種的美都感悟了,你才可以有自己的風格。

勤練固然是必須的,但是不能死練,不思考,不讀貼,不對美學進行研究,你是不會有大成的。

明代大賢王陽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不愛練習,就愛讀帖,然後在心裡默默的思考。

有一天突然拿起筆,就把他爹驚到了。

這個人後來書法寫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所以,說了這麼多,我認為鼓勵最重要。

一個高雅的愛好,受益終生,發揚國學,也是每個人的責任。

學書法,從田字格開始。











蜜糖扳指


初學者如何在短時間內學好書法

我是一個初學者,今年6月13日開始硬筆臨寫聖教序,到今天正好兩個月。藉此也給大家彙報一下體會。

首先聲明,我還遠遠沒有達到學好了書法,距離還很遠。只是分享一下學習的心得,僅此而已。



要想在較短時間內學好書法,我體會以下幾點還是值得關注的:

一是學什麼?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就是想學什麼樣的書法。從字體來說,有篆、隸、楷、行、草等。我們不可能都學習,只能擇其一而深入,如果廣而泛之,只能是未學膚受,根本談不上書法。



其次,用什麼筆?確定自己要學習的主要工具,具體來說,有毛筆、硬筆之分,還有其他一些分類。也有的學習者是多種兼顧,齊頭並進。就我自己而言,我選擇的是硬筆,主要實用性廣,不需要什麼條件,幾乎任何場合都可以練習書寫。這對於工作之餘學習書法的朋友,可以見縫插針,十幾分鍾也能夠寫上一幅。

第三,學誰的字?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寫習慣,大多數都形成了自己的書寫風格,這種風格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學習書法就應該儘量去靠近自己原有的書寫風格,而不是另闢蹊徑,這樣才能儘快進入狀態。選好誰的字,就找一個貼去臨寫。比如我自己,過去書寫習慣行楷,字體比較瘦長,行筆比較流利,經抱庸老師指點,主攻王羲之的行草。我自己也很喜歡王羲之的字,所以就從聖教序開始臨,慢慢找王羲之書體感覺。



第四,怎麼臨?我自己也是懵裡懵懂開始的,買了本聖教序就開始臨,而且是通臨。很多老師是不主張一開始通臨的,認為要從筆畫開始,從單字開始。我覺得每個人基礎都不太一樣,基礎好一些的,尤其是硬筆,沒有必要從零開始。我的臨寫方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通臨一遍,在臨寫過程中找找王羲之筆法的感覺。一邊寫一邊體會,主要是體會這個字王羲之為什麼這樣寫?和我的日常書寫習慣差別在哪裡?為什麼這樣寫就好看?哪樣寫就不好看。當然,你也可以從基本筆畫開始,從單字開始,慢慢來。

第五,有時間就好好讀帖。一味的臨也不行,中間偶爾停頓下來看帖,一個字一個字看,一邊看一邊比劃,腦子裡要有王羲之在寫這個字時的運筆過程。尤其是行書,和我們寫楷體時的行筆過程很多不一樣,有些特殊的,就要記下來,因為行筆次序不對,這個字就不對了。另外,字帖裡的字,都是繁體字,我們必須要了解掌握繁體字結構,才能理解行書的寫法,否則用簡體字的看,會覺得雲裡霧裡。我在讀帖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簡體字,其實就是行草的寫法,所以,認真讀帖,是會有很多收穫的。



第六,一定要大量書寫。書寫量是提升書法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很多人每天寫幾個字,甚至幾天寫幾頁,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從量變到質變,必須要有一個量的積累。那麼,書寫量多大才合適呢?我剛開始臨寫聖教序的時候,抱庸老師就說,每天堅持兩小時,或者20頁。說實話,這個量確實很大,我都沒有達到,不過我一直堅持每3天臨寫一遍聖教序,但今天為止,臨寫了15遍,過程中穿插臨寫了5次蘭亭序,兩次千字文,加上偶爾學習一下單字。



第七,有一個老師指導。有老師指導,比自己埋頭臨寫重要得多,老師會給你一些指導,尤其是給你找到方向和方法,這樣學起來,事半功倍。另外,有一個一起學習的小團隊,相互激勵,能夠加強自我監督。我自己就是加入了抱庸老師的書法群,每天堅持打卡,每天曬作品,每天討論學習心得,這樣不進步都難。

(插圖為自己兩個月來的臨習作品)


海南老楊


學習知識和技能都有內在的規律,真正學好書法不可能有什麼所謂捷徑和速成。但是通過一些合理的方法的確可以少走些彎路、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希望相對來說快一點學習書法可以嘗試以下幾個途徑來把握:

第一要明確學習目的。每個人學習書法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為了通過學習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有的人是工作生活中有迫切的需要;有的人想成為書法家。對於不同的學習目的,學習的方法、途徑和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工作生活中有需要把字寫得好看一點,就不一定要練毛筆字,用硬筆來學,短時間內會有比較大的進步。

第二要把握學習規律。學習任何東西把握規律是非常重要的,以書法來說筆畫、結字、章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我們練習的同時認真體會這些規律性就會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成效。

第三要從文化層面去理解書法。中國書法不止是技術層面那麼簡單,體現了中國人思維方式和美學沉澱,如果我們不從這樣的高度理解書法,很難真正把握書法的精髓、學好書法。

第四是貴在堅持。要學習書法就要做好付出和吃苦的準備,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不如不學。特別是在初學階段,練基本筆劃是非常枯燥的,一定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只要我們有目標、有方法、有恆心,一定能學好書法的。


圖說西洋Andy


我也寫寫




管戈


首先要勤,勤加練習是必要的。

有一個好的老師指導也很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老師做指導,靠自己琢磨,容易走彎路。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努力。

入門選擇什麼字體也很重要,在這個問題上,有很大的爭議,有的人認為楷書入門好,有的人認為隸書好。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選隸入門比較好。

選擇合適的工具,瞭解工具的特點,知道什麼字體該用什麼筆墨紙,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如何用筆。

認真觀帖臨帖,有的人拿到字帖就開始寫,這樣是不行的,臨帖之前應好好讀帖,觀察字的特點,用筆,結構等。

最後就是需要你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不要三分鐘熱度,要刻苦練習。


木卯姑娘


1、小篆。練習控制毛筆的能力,學會觀察字體內部空間結構,養成中鋒用筆的習慣。

2、隸書。線條增加了提按、波折,增加了線條的難度,在篆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線條的表現力。

3、楷書。線條在短距離空間內力量變化較大,線條的難度繼續增加,對入筆、行筆、收筆以及對字體外部形狀等要求更加嚴格。

總之,書法學習沒有捷徑,循序漸進必定更符合客觀規律,這種學習安排看似緩慢,實則穩健紮實,最後也更長遠,從這點來看就不慢了~


穆和堂主


練書法沒有一蹴而就的。書法雖然寫的是字,但真正的卻是在修煉自己的心性。練字需要靜氣,心態平和,需要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

起初寫書法,可以先臨摹。手上要有力道,拿捏自如。體會中鋒,側縫,藏鋒等不同的用筆力道。每天堅持一個小時左右,相信你會進步很快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繪玩


把每一種字體分類,把不同的字體分別凌摸,積少成多,就知道每一種字體的書法該怎麼去寫,想要把書法寫好,主要還是多練……


讓失去變得可愛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醜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裡,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鍊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鬆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係。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準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係。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


藝曲成名趙新


練字練字,最多的還是要花時間去練,一時半會兒說想要一下子練上來也不大可能,可以先從臨摹字帖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字帖,練習的時候,可以拿一張紙在旁邊對照著字帖寫,多多觀察字帖上面的字形,字的結構,練一段時間,應該會有所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