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如何在短时间内练好书法?

黄少刚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其实捡起来练不算难,不要把这个想象的太高深。

否则会把自己吓倒。

鼓励很重要。

我一开始学习书法,随便捡了一个帖子,刘炳森先生的隶书千字文,当时看着比较舒服,就开始写了。

那时我已经十六岁,没人指导,就是尽力写的像。

虽然我父亲书法写的很不错。但他没有从小要求我学习书法。

可能是熏陶吧,也许是基因,反正我突然练习了起来。

因为写的比较神似,首次就遭到了父亲的表扬。

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父亲把我写的字当墙纸贴在卧室里,满满一墙。

挺好看的。

这给了我很大鼓励。

如果一开始就遭到批评的话,估计我肯定放弃了。

写字,我觉得先学隶书比较好,入门容易。

但是隶书写好太难了。

需要极高的美学修养,和领悟力。

楷书会写的人多,写好也不简单,但是整齐有序,规规矩矩就很好看。

楷书入门我觉得比隶书要难,写好比隶书简单。

还有魏碑,行书,草书,篆书。

这几样,写行的多些。

其次是篆。

篆书相对好写,笔画不好记,但是写成大家风范,那也需要对书法有极高的悟性和感知。

齐白石他老人家的篆书堪称经典。

总之,学习书法,就要涉猎广泛。

你可以只练习一两种字体,但是要多读帖,尤其是古人的帖子,多多益善。

各种字体的结构特点都掌握了,各种的美都感悟了,你才可以有自己的风格。

勤练固然是必须的,但是不能死练,不思考,不读贴,不对美学进行研究,你是不会有大成的。

明代大贤王阳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不爱练习,就爱读帖,然后在心里默默的思考。

有一天突然拿起笔,就把他爹惊到了。

这个人后来书法写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认为鼓励最重要。

一个高雅的爱好,受益终生,发扬国学,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学书法,从田字格开始。











蜜糖扳指


初学者如何在短时间内学好书法

我是一个初学者,今年6月13日开始硬笔临写圣教序,到今天正好两个月。借此也给大家汇报一下体会。

首先声明,我还远远没有达到学好了书法,距离还很远。只是分享一下学习的心得,仅此而已。



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学好书法,我体会以下几点还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学什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就是想学什么样的书法。从字体来说,有篆、隶、楷、行、草等。我们不可能都学习,只能择其一而深入,如果广而泛之,只能是未学肤受,根本谈不上书法。



其次,用什么笔?确定自己要学习的主要工具,具体来说,有毛笔、硬笔之分,还有其他一些分类。也有的学习者是多种兼顾,齐头并进。就我自己而言,我选择的是硬笔,主要实用性广,不需要什么条件,几乎任何场合都可以练习书写。这对于工作之余学习书法的朋友,可以见缝插针,十几分钟也能够写上一幅。

第三,学谁的字?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大多数都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这种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学习书法就应该尽量去靠近自己原有的书写风格,而不是另辟蹊径,这样才能尽快进入状态。选好谁的字,就找一个贴去临写。比如我自己,过去书写习惯行楷,字体比较瘦长,行笔比较流利,经抱庸老师指点,主攻王羲之的行草。我自己也很喜欢王羲之的字,所以就从圣教序开始临,慢慢找王羲之书体感觉。



第四,怎么临?我自己也是懵里懵懂开始的,买了本圣教序就开始临,而且是通临。很多老师是不主张一开始通临的,认为要从笔画开始,从单字开始。我觉得每个人基础都不太一样,基础好一些的,尤其是硬笔,没有必要从零开始。我的临写方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通临一遍,在临写过程中找找王羲之笔法的感觉。一边写一边体会,主要是体会这个字王羲之为什么这样写?和我的日常书写习惯差别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写就好看?哪样写就不好看。当然,你也可以从基本笔画开始,从单字开始,慢慢来。

第五,有时间就好好读帖。一味的临也不行,中间偶尔停顿下来看帖,一个字一个字看,一边看一边比划,脑子里要有王羲之在写这个字时的运笔过程。尤其是行书,和我们写楷体时的行笔过程很多不一样,有些特殊的,就要记下来,因为行笔次序不对,这个字就不对了。另外,字帖里的字,都是繁体字,我们必须要了解掌握繁体字结构,才能理解行书的写法,否则用简体字的看,会觉得云里雾里。我在读帖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简体字,其实就是行草的写法,所以,认真读帖,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第六,一定要大量书写。书写量是提升书法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很多人每天写几个字,甚至几天写几页,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从量变到质变,必须要有一个量的积累。那么,书写量多大才合适呢?我刚开始临写圣教序的时候,抱庸老师就说,每天坚持两小时,或者20页。说实话,这个量确实很大,我都没有达到,不过我一直坚持每3天临写一遍圣教序,但今天为止,临写了15遍,过程中穿插临写了5次兰亭序,两次千字文,加上偶尔学习一下单字。



第七,有一个老师指导。有老师指导,比自己埋头临写重要得多,老师会给你一些指导,尤其是给你找到方向和方法,这样学起来,事半功倍。另外,有一个一起学习的小团队,相互激励,能够加强自我监督。我自己就是加入了抱庸老师的书法群,每天坚持打卡,每天晒作品,每天讨论学习心得,这样不进步都难。

(插图为自己两个月来的临习作品)


海南老杨


学习知识和技能都有内在的规律,真正学好书法不可能有什么所谓捷径和速成。但是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的确可以少走些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希望相对来说快一点学习书法可以尝试以下几个途径来把握:

第一要明确学习目的。每个人学习书法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为了通过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的人是工作生活中有迫切的需要;有的人想成为书法家。对于不同的学习目的,学习的方法、途径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工作生活中有需要把字写得好看一点,就不一定要练毛笔字,用硬笔来学,短时间内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第二要把握学习规律。学习任何东西把握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以书法来说笔画、结字、章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练习的同时认真体会这些规律性就会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成效。

第三要从文化层面去理解书法。中国书法不止是技术层面那么简单,体现了中国人思维方式和美学沉淀,如果我们不从这样的高度理解书法,很难真正把握书法的精髓、学好书法。

第四是贵在坚持。要学习书法就要做好付出和吃苦的准备,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不如不学。特别是在初学阶段,练基本笔划是非常枯燥的,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只要我们有目标、有方法、有恒心,一定能学好书法的。


图说西洋Andy


我也写写




管戈


首先要勤,勤加练习是必要的。

有一个好的老师指导也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老师做指导,靠自己琢磨,容易走弯路。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努力。

入门选择什么字体也很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楷书入门好,有的人认为隶书好。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选隶入门比较好。

选择合适的工具,了解工具的特点,知道什么字体该用什么笔墨纸,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如何用笔。

认真观帖临帖,有的人拿到字帖就开始写,这样是不行的,临帖之前应好好读帖,观察字的特点,用笔,结构等。

最后就是需要你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不要三分钟热度,要刻苦练习。


木卯姑娘


1、小篆。练习控制毛笔的能力,学会观察字体内部空间结构,养成中锋用笔的习惯。

2、隶书。线条增加了提按、波折,增加了线条的难度,在篆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线条的表现力。

3、楷书。线条在短距离空间内力量变化较大,线条的难度继续增加,对入笔、行笔、收笔以及对字体外部形状等要求更加严格。

总之,书法学习没有捷径,循序渐进必定更符合客观规律,这种学习安排看似缓慢,实则稳健扎实,最后也更长远,从这点来看就不慢了~


穆和堂主


练书法没有一蹴而就的。书法虽然写的是字,但真正的却是在修炼自己的心性。练字需要静气,心态平和,需要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

起初写书法,可以先临摹。手上要有力道,拿捏自如。体会中锋,侧缝,藏锋等不同的用笔力道。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左右,相信你会进步很快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绘玩


把每一种字体分类,把不同的字体分别凌摸,积少成多,就知道每一种字体的书法该怎么去写,想要把书法写好,主要还是多练……


让失去变得可爱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


艺曲成名赵新


练字练字,最多的还是要花时间去练,一时半会儿说想要一下子练上来也不大可能,可以先从临摹字帖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字帖,练习的时候,可以拿一张纸在旁边对照着字帖写,多多观察字帖上面的字形,字的结构,练一段时间,应该会有所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