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學好中醫專業?

8洋洋娛樂視頻8



第一單元:中基50;中藥50;西內40;法規10

第二單元:中診50;方劑50;西診40;倫理10

第三單元:中內90;針灸60

第四單元:中外40;中婦40;中兒40;傳染病30


醫學教育網


你好,我是中醫二羊。作為一位中醫專業出生的臨床中醫生,我來分享一點我的經歷。

第一點:學好中醫專業未必意味著學好中醫

一箇中醫藥大學裡面的中醫專業,我們都知道課程有中醫基礎,西醫基礎,還有英語等等其他的課程。

中醫專業學的好的同學往往各個科都學得很好,所以他們的考試成績都非常的漂亮,甚至很多拿獎學金等等。

根據我的經歷,我發現在學校的時候,中醫專業學的好的大多都是女生,畢竟女生背書背知識的能力比男生要強,並且容易下苦功夫。

但是下了臨床就不一樣了,能很比較喜歡中醫的女生真的很少,這我想也是,估計為什麼歷史上還是少有中醫大家是女性的。

我並沒有任何歧視女性女生的意思,但是總體來看我身邊的人喜歡中醫,並且用好中醫的女性相對於男性要少。

學好中醫專業各門課程考的很好,但並不意味著中醫學的很好,中醫學得很好,也並不意味著中醫學的很好。

第二點,中醫知識學得很好,並不意味著中醫臨床很好。我們都知道,學習中醫需要記憶大量的知識,還有藥物,方劑等等,這些基礎知識也是必備的,但是這些知識學的好的同時也有一個弊端。

一旦下了臨床就會發現中醫臨床是非常的靈活和需要變通的,書本上教的一些知識,這個時候有的反而成了死的東西。反而成了條條框框。

第三點,中醫臨床在課外,我想想要學好這門專業的話,不僅僅侷限於課本,或者是背好書,考好試。

上學時候我不是一個乖乖的學生,看的課外書比較雜,或者是中醫課外書比較多一點。下臨床了,我反而覺得我以前看的課外書對我幫助比較大。

最後,學好中醫真的是要花很多的功夫和時間,那我現在下臨床也發現上學的時候背過的方歌,歌訣,熟讀過的經典條文,對我非常的有用。

我們的後面的一些中醫學子,或者是師弟師妹們在基礎這方面多下功夫。當然中醫一輩子都學不完,書看不完,後面的路還很長。確定自己是真的喜歡中醫就下定決心學吧,

如果不喜歡沒興趣,可以趁早改學別的。

我是中醫二,中醫於我而言是一種愛好,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態度。


中醫二羊


如何能學好中醫,這是個舊話題,不厭其煩,老生常談,我也來說說。

先不要受名利之心操控,你若是為名為利,這件事你就不要染上了,對你的名利影響深刻,因為是當今社會的冷門,人們視野裡幾乎沒有這東西了,學了也只是學了,一如下象棋,娛樂自己,健康信你的個別人。

中醫從歷史中走過來,一路留下千萬裡的海岸線,你怎麼找上岸的道路呢,這真是困擾每個學醫人的事,就象去某個國家賞景,那麼寬,你想看完,但是,生命有限,不容你那麼任性灑脫。也許,每個學中醫的人都有一個故事,也都有一個自以為是的所謂正確方法,所以我也有一套自己自以為是的正確方法,分享給各位,但我拒絕你來罵我,你要是讓我心情不爽,我就真沒有必要分享了,你說是嗎?

我的上岸點是傷寒雜病論。

剛看中醫書也是沒方向的,丹溪心法,脾胃論,醫方集解,……每一個地方都有無盡的風景,但打心裡說,真不得要領,只有傷寒雜病論,讓我心裡踏實。

在這裡我看到了中醫的風景,我自以為是的風景。中醫難學,難學不過如此,病難冶,難治不過如此,真的心能曠神能貽。學傷寒雜病論叫學經方,真喜歡那麼多經方家,都想和他們好好相處,聽他們一一講起張仲景的點點滴滴,人生不過如此。其中美妙就不過多說了,這也許就是我自以為的中醫專業了。

再重申,《傷寒雜病論》,就是《傷寒雜病論》,就是那本《傷寒雜病論》,張仲景的那本。

再重申,不要噴我,我不代表別人,也沒心願說服任何人,任何人都比我強,我只是自以為是,生命有限,寧居一處不欲移挪,在夏季的屋陰下說說,象下一盤不爭輸贏的象棋,把老帥拿走,只看其他的子無力掙扎。


雞立鶴群829


從擇師方面來講:中醫的理論基礎在於《黃帝內經》,而《黃帝內經》的哲學理論基礎有時建立在《易經》的陰陽五行之上,這就決定了要學好中醫,必然需要研習《易經》的哲學思想,這是第一大關,要找到一個講通《黃帝內經》的老師就很難,而要找一個能夠結合《易經》講清楚《黃帝內經》的老師,更是難上加難。當然,如果真的遇到這樣一個老師,那就要好好珍惜,當然,目前情況來看,只要找到一個能夠基本結合這種理論著作來講解中醫的老師已經算是比較好啦,要想找到在《黃帝內經》和《易經》方面都特別精通的,那幾乎是不可能啦。

從自身學習方面來講:中醫是一套醫學系統,而所有醫學系統首先要學習的不是如何治病,而是如何認知生命結構及其運行規律。從這一點而言,我們在學習《黃帝內經》時首先要提煉其中關於生命結構及其運行規律方面的內容,只有在這方面認識清楚了,才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疾病的成因及其治療方法,這就好比修汽車,一個好的修理工首先不是學習如何修理,而是學習汽車的內部結構及其運轉規律。


最後要說的是,中醫是一個門非常特殊的醫學,她不僅僅是純理論的醫學,而是一套需要自己切身體悟的醫學,通過切身體悟自己的生命結構及其運行規律,來達到對中醫理論的深入理解和應用,長路漫漫,其途艱難,希望你能夠學有所成!


國學復興號


我是五色土聊歷史,我來回答:

要想學好中醫,要具備以下條件:



其一,你要有很高的悟性,敦敏持重,是那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人。

其二,你是中醫世家的後人,或者是有這種學習的環境,耳濡目染。

其三,要有德行,有仁者之心,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既常言說的醫者父母心。



其四,你要有謙虛卑下之心,拜有緣的高人為師,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其五,你發自內心的喜愛中醫,你覺得為患者解除病痛,會為你的內心帶來極大的滿足。

其六,你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文學功底紮實,博覽群書。

你如果具備了以上條件,就有了學習中醫的基礎。



清代名醫黃元御,不是醫學世家,他通過自學和拜名師,終成一代宗師,他是乾隆皇帝的御醫,曾著有《黃元御著作13種》、《四聖心源》、《道德懸解》、《周易懸象》等,乾隆爺曾親書”

妙悟岐黃”來褒獎他的學識,用”仁德藥濟”概括了他一生的人品,它的外文名字叫”黃藥師”,跟金庸筆下的黃藥師,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也許金庸老先生也很欣賞黃元御吧!!!

我是五色土聊歷史,歡迎大家關注!!!


五色土聊歷史


對中醫的看法

理論的源頭

陰陽和五行是必須要弄明白的 氣候節氣要搞清楚的

例如生剋制化關係 克辱 反克 相生 傳導……

人體的小宇宙由於外在環境和內在心境的影響 導致在外的表現 就是象

象有好壞 有內 有外 有輕 有重 有緩 有急

中醫師的手法很豐富 只要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 可以有食療 五穀 肉食 青菜 水果 草藥 湯藥 藥丸……

針灸 砭石 艾灸 按摩 推拿 正骨……

方法是死的 人是活的 首先如何判斷病情 然後辨證論治呢

古時候沒有現在的科技器械來幫助人類瞭解人體的內在指標

這個問題難不住我們的老祖先 前輩們 在沒有輔助器械條件下就發展了一套體系 通過觀察人的身面氣色 聽病人的聲音強弱 交流詢問常規反常現象 最後診斷脈象 綜合瞭解病症的根源所在 就是望聞問切的根本

通過診斷病情後再採用合理的方式方法來解決病症 幫助患者恢復到正常狀態 常人水平

這個過程中 需要掌握很多很多知識和技術 有一個環節出錯 就可能導致最後的治療結果出現失誤 所以為什麼大醫很少的原因就在這了

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學的

醫者須有恆心 毅力 謹小慎微 例如針刺如握猛虎 稍有偏差就可能導致一條生命的完結

光知識儲備就要背幾年 藥理藥性又要幾年 藥方醫例醫案又要幾年 手法手段又要幾年 實習實踐中還要不斷改錯 沒個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出不了師的 可能還是個天才

費了這麼大的力氣學有小成了 想懸壺濟世了 結果

在這個法治社會全民貪錢道德淪喪的社會中 本來是為了解除病患之苦 如若有一兩個失誤 這輩子就賠的傾家湯產 甚者有牢獄之災 中醫追責不好界定 西醫就很好界定了 按著指標走的 出了事兒跟醫生沒關 手術也要簽字的 死活不論

真的熱愛中醫 想傳承的那就治治自己就好了

養養生 調理調理氣血 少生病 省得去醫院排隊黃牛的 化放療的 進口藥的 被宰還得到處紅包感謝

治別人 多少錢 求都不去 扁鵲再世也是無證行醫 何苦來哉!


簡單一和


醫學求真(《通俗中醫入門》序言初稿)

——古 劍

醫學,包括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學,可統稱為生命保障學。說具體點,就是在個體生命的整個“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的正確支持和干預,以保障其順利度過百年一輪迴。

在“成”(生成、成長)階段要求婚育男、女雙方的健康體魄,孕育期的特別注意,排除新生命出世過程的種種厄難,嬰幼兒期的疾病預防等。年齡段應在0歲至16歲(女性14歲)之間。

在“住”(成熟)階段要求生命個體新陳代謝穩定,包括營養物質的合適進入和代謝產物的準確排出(即“陰”與“陽”之間的平衡)。八大系統(中醫稱“五臟六腑”)之間的協調統一,個體生命與其所處的外界環境(自然、人文)的協調統一,力爭在此階段不出現過分的新陳(陽陰)代謝偏頗,維持較高質量的系統穩定,“住”階段是人生最為重要的階段,對自然界來說,她必須是是下一代健康生命的播種者(承上啟下);對個體生命本身來說,它又為本體下一階段(壞)是否優質奠定了基礎。“住”階段的年齡段應為16歲(女性14歲)至64歲(女性49)之間。

進入“壞”(衰竭)的階段,即進入人體生理衰退階段。八大系統(五臟六腑)功能漸次退化,新陳(陰陽)代謝水平由盛轉衰,多種因為在“住”階段積累的不良嗜好(自然、人文)逐漸顯現其破壞力:最常見的疾病如循環與神經(心、腦、腎)系統疾病;免疫(正邪相爭)系統疾病(異常增生如癌、異常代謝如消渴等);消化(脾胃肝膽)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等。此階段是醫療干預最繁忙,也是最關鍵的環節。預防(已經晚了!)和治療措施是否得當,將對生命個體進入人生最後的“空”階段的生活質量影響至關重要。

“空”,就字面解釋就是“沒有了”。這是活體生命(瀕臨死亡、死亡)的末期。由“壞”階段傳承下來的諸多疾病,即異常新陳代謝所造成的一個或多個臟器機能紊亂,經過中西醫多方治療(藥物、手術、器械等;物理的、化學的、心理的等),以至於最後均告失敗,無法糾正(臟器衰竭、陰陽徹底失衡),那麼這個生命體的輪迴即告結束。或者昇天一縷青煙(火葬)、或者入地一具殭屍(土葬)。“空”是個體生命DNA早已設定的歸宿。

生命也,季節之輪迴者。春天的落花,秋天的黃葉,這是有機界所有生命體無法迴避的現實——“道”的原旨就是:生了你,再把你毀掉。求因不得,求果不得;前因後果,循環往復。

人生即如此,不同只是時間長短的差異。


YangliyingDTT


學習中醫學,首先要認定中醫是科學,觀念正確,才能學好,有救死扶傷信仰。有獻身精神。銀針先刺自己身。

要有唯物辯證法思維,要善於接受新事物,不能頑固老化。有幾十年如一日的恆心。發達的聰明頭腦,獨立思維能力。

古代,現代醫學書藉都要兼顧學習,參考。多多益善。要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首先治自身之病,從自己身上找感覺。自病要能醫,有藥要先嚐,己不明,不施於人。萬源病毒感冒為首,只要能治療流行性病毒感冒,便有學成中醫之日。中醫能治病,能健身。學中醫最好的回報,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

現代各名師壇壇,各說各有理,凡是以事實說話。師傅請進門,修行看自己。



無憂草2775


這個問題好難回答啊!

先問兩個問題

1、要說學“好”,好的標準是啥,跟誰比?

與扁鵲、華佗比,還是跟張仲景、李時珍、皇普謐比,還是以施今墨、張錫純為標準,還是以當今的中醫博士畢業為標準?還是以研究出一個治療某種病症的特效通用方為標準?比如治療某種罕見病。我是能治療普通型白髮了,能讓黑髮人種的人終生不長普通型白髮。

2、你是上中醫專業本科學習,還是業餘學習?

下面發表我的觀點

1、先說最簡單的:業餘自學。在當今的醫療法律制度下,沒有執業醫師資格,就不能行醫;在當今醫患矛盾白熱化的社會,動不動就訛詐你幾萬,甚至上百萬,你即使通過自學,已經對古醫書的內容字斟句酌、倒背如流、融會貫通、學富五車,敢給誰看病,先扣一個非法行醫的帽子,啥都完了。你學了,只能給自己用,給家裡人用,而中醫學是經驗醫學,沒有大量的臨床實踐,想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只能是做夢!現在剛剛開始試行的中醫“確有專長”操作,也只能侷限於某一方面,那樣的話,人群小,經驗就會少,要想經驗豐富是不可能的。

病症是從瞎治開始的,沒有大量的病人作為實踐的基礎,有再深厚的理論基礎也沒有用,再說了,醫學的理論多數是瞎編的,不通過臨床實踐,根本不容易理解。還有,名醫沒有壽命太短的,太短了就沒有那麼多的經驗,就不會成為一代名醫。多數人都不服我說的:醫學理論是瞎編的。縱觀所有的中醫書籍,沒有合著,都是獨著,因為合著必然要吵起來。當代的中醫教科書是學西醫的人士編的。所以寫到“消渴”章節時,裡面既有“消渴”,又有“消渴症”,又有“消渴病”,還有“上中下三消、腎消”又有“糖尿病”,一塌糊塗。

醫學複雜萬千,醫學博大精深,沒有名人指點,很難深悟其理。就連那些字都很難搞清楚,再加上本來寫的就不清楚。《黃帝內經》裡的許多生僻字(所有的生僻字可以到我的qq空間的日誌裡去找),連字典裡都很難查到。查到了又有許多解釋錯了。當今最權威的《漢語大字典》中的許多關於醫學方面的“”的解釋出現錯誤。我已經給其糾正了20多處,故此編委會贈送我一套《漢語大字典》。到現在已經發現了100多處。全部寄到編委會了,待其再版時進行修改。

紅色的版本是贈送給我的

2、再說比較難的:

通過學校學習,首先要高考成績優秀,記憶力好,在校期間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優異,不斷進取,研究生,博士生,拿到畢業證,但是這時只能算學到了理論,而沒有實踐經驗,如同馬謖一樣,只善於:紙上談兵。治病的經驗要來源於實踐,而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才不是盲目的實踐。但是問題是,中醫理論大部分都錯著呢,怎麼能學完了就技藝超群呢?因為不論中醫與西醫的醫學理論,都是從瞎編開始的,而且多數都錯了,所以教科書在不斷地被修改。因為中醫沒有長足的進步,就沒有大刀闊斧的修改。我正在從事這方面的努力,而且經過這樣的努力後,學完了就會診治病症。醫學的理論和臨床大部分是脫節的。看看我以“風”字為首,把與風有關的中醫和西醫方面的知識串通起來的效果圖。通過造出新名詞,準確表達事物,在中西醫間架起了一座立交橋,這樣中醫和西醫的結合就融合在一起了。

將來的醫生必須中西醫都會,因為中醫 與西醫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取長補短,才能在治療病症時得心應手。

3、最後說最難的。

以“神醫”為標準。因為人體是整體,奧秘無窮,是與自然界和整個宇宙密不可分的,而(語言)文字是非常笨拙的,不能用現有的文字表述明白,而且永遠也表述不明白,只能是個大概,而且必須在共同認知的基礎上才能明白。比如經絡,沒有一定內功的人,或沒有內視能力的超能力的人,永遠不可能清楚其中的奧秘,只能知道一點皮毛而已!

西醫通過解剖,永遠也解剖不出經絡、穴位、精神、意識,等。離開整體和活體,非常多的功能是不存在的。所以西醫不可能擊垮中醫,中醫也不可能擠垮西醫,西醫的優勢人所共知。只有中醫與西醫,包括其它醫學完美結合才是正道。


揭秘白髮第一人


非家傳或非中醫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千萬不要輕易地去學習中醫,如果只是為了養生保健那可以學習一下中醫基本理論,把它當作一種文化去學習。

中醫其本質是一種針對人類對抗疾病的一種技術而已,其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1:治未病:也就是養的層面(提高免疫力和鞏固自愈力)。

2:治將病:也就是防的層面(修復免疫力和激發自愈力)。

3:治已病:也就是治的層面(激發免疫力和還原自愈力)。

這三個層面都是建立在對中醫基礎理論的正確認知上的 ,故傳道,授業,解惑貫穿在整個中醫認知體系的學習過程中,而傳道這個過程尤為的重要。正如我剛剛說的要麼家傳,要麼有好的師承。否則連基本技術都未必能掌握,更不要說發展和精進!

以本人的經驗,中醫學習最為重要的是準確的辯症。對未病,將病,已病的判斷,對將病,已病狀態下的治療方案的確定,採用何種治法?針,灸,砭石,導引,推揉等包括如何中藥(蕩法)組方。以及對病程發展的準確預見等等,這都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

中醫入門必須掌握的基本認知體系,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先後天八卦理論,脈經絡理論,臟腑理論,子午流注理論等等。中醫的任何治法都必須建立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否則就是瞎子摸象!如:中藥(蕩法)組方必須要有五行理論的支撐,否則就如同踏在翹翹板上組方,永遠擺不平,蕩法的組方必須要做到“擺的平,平平擺”。

建議通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這些只是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是絕對要有傳承,沒有傳道(功,法,技),要靠短期的學習培養,如中醫藥大學(本碩博)連讀也是成不了真正的合格中醫的,故我們家有一句話:只有傳道,(功,法,技)沒有學道(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