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品牌什麼時候能夠打敗豐田本田?

秋天的落葉花


日本有幾個牌子的車,我們有多少,等到只乘下三到五家大企業時就差不多了。


清水明月10


豐田現在是全球第一大車企,大眾十大品牌才勉強銷量比豐田高几十萬輛,本田是第五大車企,產銷量500萬輛,他們都擁有汽車製造多項頂尖技術。中國車企現在不光是技術不行,主要是材料技術差距太大。就拿汽車蒙皮板材來說,如果不是和新日鐵合資,中國根本不能製造這樣的板材。人家在汽車發動機缸筒,活塞上面噴塗的耐磨材料你知道是什麼嗎?渦輪增壓器已經普及,但是渦輪增壓器軸和排氣端渦輪葉片是什麼材料?不知道,反正,中國現在不能製造渦輪增壓器。電噴系統全球只有電裝和博世的,中國沒有。AT變速器不能自己研發製造。雖然能製造基於手動擋升級而成的雙離合變速器,但是,最核心配件滑閥和變速器標定模塊全部是大眾的。車身及懸掛但是逆仿豐田,本田,大眾超過專利保護期的老舊平臺。在專利保護期的根本不能逆仿。發動機,變速器調校需要技術+經驗,中國沒有這樣的人才。汽車蒙皮生鏽問題不是材料問題,因為蒙皮板材全部用的新日鐵和寶鋼合資生產的板材,中國獨此一家,沒有第二家能製造,主要是工藝問題,合資大品牌全部是陰極電泳,因為陰極電泳投入大,成本高。所以國產車大部分選擇陽極電泳,陽極電泳和陰極電泳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成本,工藝和最終對蒙皮板材的保護程度卻是幾何級別的差距。在最新汽車製造技術研發投入,研發速度上國產根本就差距太大。大家可以看看2018年汽車銷量總金額和他們投入研發的比例。去年吉利銷量和本田差不多,但是,吉利的利潤卻比本田高出近一倍。吉利把利潤拿去幹什麼了,拿去搞擴張,建設新廠!頭條的噴子出窩就噴,他們把國產車說成一朵花,把豐田,本田噴的臭不可聞,這有什麼意義?豐田,本田的主要市場不在中國,豐田每年一千多萬輛銷量,在中國才一百多萬輛,十分之一!本田就是四分之一!大眾才把他產量70%賣給中國了,大眾單一品牌就六百多萬輛,竟然把四百多萬輛賣給中國了。如果中國市場出現問題,大眾就離死不遠了。中國製造的汽車想超越豐田本田,最直接的標誌就是看看你全球銷量,就是你的出口量。如果沒有就不要談超越豐田,本田了,未來三十年我看不到這個結果。


凝是銀河落九天


超越靠學習,不靠噴子。國產車發展迅速的今天給太多人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像吉利,長城,比亞迪現在出的車都很不錯。但是說到核心技術還是差很多技術沉澱。不要因為曾經的歷史而去否定他人的技術,學習才能不斷成長才能超越。作為汽車行業工作的人員,才知道作為基礎的工人跟人家員工比我們的知識還是差很多。各位噴子別噴了,很多東西都是因為合資才變得那麼次,其實就是國人坑國人。


平平凡凡安於此世9875173


等F1賽車場上國產車在飛馳的時候才能打敗豐田和本田

現在只能想想而已,車上的4大件,有哪樣是真正國產的,造了漂亮外殼和華而不實的內飾,就算是造汽車了嗎


齊天大身


現在的汽車技術含量基本都是透明的,所欠缺的是在質量上每一個零部件都要做到一絲不苟,還有就是每個工人的工匠精神,德國工人,日本工人,在這方面就比國人做得強很多很多,德,日在製造業工人的工資也是比較高的,而國內則不行,所以國內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年輕人去做外賣小哥,快遞員,也不願進工廠去當工人,中國汽車要想引領世界,打敗豐田,中國的科技與製造業再次崛起的時候,國人要象現在人們考公務員那樣,50比1進工廠做一名工匠,到那時不要說打敗豐田。到那時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引領世界,一往無前,在現康乾盛世,萬國來朝。


用戶6404956172619


中國現在這種浮躁心態,再過一百年也趕不上小日本的,這跟愛不愛國是兩碼事


親切69274805


其實,在汽車市場,真正悶聲發大財的是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它們壟斷控制著全球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它們不愁銷路,不愁市場,很多車企,說穿了就是一汽車拼裝企業。因此,要想超越,必須從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開始,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一、電噴系統:

目前國內生產的所有汽車都必須安裝電噴系統。德國博世、美國德爾福、日本電裝(屬於豐田集團)幾乎壟斷了所有中國電噴市場,其中德國博世的市場份額一家獨大,超過了60%。從自主品牌到外資品牌、從轎車到卡車、從汽油車到柴油車,中國消費者每買一輛車就會向上述三家外企貢獻上千元的利潤。

二、重型變速器

美國伊頓、德國採埃孚兩家公司不僅控制著全球重型變速器的研發和銷售,更是幾乎壟斷了中國重型變速器市場。早在1980年代,伊頓和採埃孚就將重型變速器製造技術分別有償轉讓給了陝西汽車製造廠和四川汽車製造廠,為當時同期引進的斯太爾重卡車型配套,兩者後來演變為中國重型變速器市場的兩大霸主:法士特和綦江齒輪。

現在兩家國際變速器巨頭均已在中國設廠。美國伊頓1997年在上海獨資設廠生產重卡變速箱,專注高端市場;2003年與法士特、湘火炬合資成立伊頓法士特齒輪(西安)有限公司,為中國重汽、東風、一汽、福田等廠家配套;2004年與一汽合資成立一汽伊頓變速箱有限公司,主要配套解放重卡。

德國採埃孚1998年在蘇州獨資設廠生產客車用變速器,2004年與上汽合資設廠生產轎車用變速器,2005年在杭州獨資設廠生產卡車用變速器,2010年又與多年的合作伙伴綦江齒輪實現合資進一步拓展中低端市場。

無論中國重卡市場的競爭如何慘烈、利潤率如何下降,潛伏在幕後的伊頓、採埃孚兩家外企都會偷笑著坐收漁利。

三、轎車變速器

全球比較大的乘用車變速箱品牌有:德國採埃孚,豐田愛信,現代派沃泰,日產加特可。

豐田控股的愛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動變速器生產商以及全球第5大汽車零部件公司,已經將觸角延伸到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各個角落。

1996年合資成立唐山愛信齒輪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手動變速器,爾後於2003年變為外商獨資企業;2004年合資成立天津艾達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生產自動變速器。使用愛信變速器的外資品牌有:保時捷、悍馬、雷克薩斯、沃爾沃、吉普、三菱、馬自達、現代、起亞、鈴木、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五十鈴、日野、大發……使用愛信變速器的合資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一汽奧迪、北京奔馳、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一汽豐田、廣汽豐田、長安鈴木······

使用愛信變速器的自主品牌有:比亞迪、東南、長城、華晨、長安、名爵、榮威、一汽奔騰、東風風神、廣汽傳祺······

四、汽車內外飾部件

以美國江森自控、德爾福(原通用汽車零部件分部)、偉世通(原福特汽車零部件分部)、法國佛吉亞為代表的跨國零部件巨頭,不但為國內汽車廠商製造座椅、儀表臺、扶手、車門內飾、車頂內飾、保險槓、車燈、雨刮、空調等內飾、外飾部件,更是在車型設計之初就參與內飾與外飾的設計。上述幾家公司為幾乎所有的國內乘用車生產企業設計、製造內飾與外飾部件。

五、天窗系統

從高端的勞斯萊斯、賓利到低端的奇瑞、夏利,車上用的天窗竟然都來自同一公司——德國偉巴斯特。德國偉巴斯特1936年獲得第一個天窗專利,現在在全球汽車天窗的市場佔有率超過70%。偉巴斯特為幾乎所有的國內合資品牌、自主品牌供貨。

六、輪胎

從低端的韓國錦湖、韓泰,到中端的美國固特異,意大利倍耐力,英國鄧祿普,日本的普利司通、優科豪馬(橫濱),再到高端的法國米其林,無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資。國產輪胎的市場大多僅侷限於微型車和商用車。

七、汽車外觀設計

汽車外觀設計領域也有全球四大:博通、賓尼法瑞那、喬治亞羅、意迪亞,來自意大利的這4家公司為全球所有主流汽車公司設計過外觀。博通一直是蘭博基尼、菲亞特、瑪莎拉蒂的穩定合作對象;賓尼法瑞那則與法拉利結為摯友,幾乎壟斷了法拉利的全部產品設計,1950s初還生產了27000部阿爾法羅密歐Giulietta車型,通用也是它的常客,請賓尼法尼亞設計了別克Lido50、凱迪拉克敞篷車、雪佛蘭魯米娜MPV、第二代大宇旅行家(即國產的別克凱越)等車型;大名鼎鼎的喬治亞羅則設計了大眾高爾夫、帕薩特、奧迪80、布加迪、西亞特、菲亞特熊貓、朋多、烏諾、藍旗亞Delta等多款經典車型。

1996年賓尼法瑞那為哈飛汽車成功設計了“中意”微面,標誌著全球四大開始進軍中國市場。賓尼法瑞那先後又設計了哈飛賽豹、路寶、江淮同悅、奇瑞A3和M14、長豐飛騰等;喬治亞羅的作品則有華晨尊馳、駿捷、一汽奔騰、東風風神H30等;意迪亞則有第一代別克君越、陸風風尚、長安CM8、奔奔和海馬3等作品相繼問世;博通作品較少,目前只有昌河愛迪爾和奇瑞瑞麟G6。從2004年開始,它們乾脆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目前賓尼法瑞那有1/3的業務來自中國,意迪亞的中國業務則佔總收入的40%。

八、發動機設計

奧地利AVL、德國FEV、英國Ricardo是當今全球三大獨立發動機設計公司,再加上專注於柴油機領域的意大利VM,四家公司壟斷了國內自主品牌的發動機設計。

目前AVL在中國的客戶主要有:奇瑞、濰柴、錫柴、大柴、上柴、雲內等。

與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處於同一城市的意大利VM公司,上世紀曾為路虎攬勝、羅孚800、阿爾法羅密歐提供過發動機。2004年開始,江鈴、華泰、長豐、長城、上汽相繼購買了VM的柴油機制造技術及關鍵生產設備後開始生產自己的柴油機。德國FEV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向廣西玉柴出售發動機技術,目前其在中國的主要客戶包括:一汽、上汽、華晨、陸風、玉柴、雲內等。英國Ricardo早在1930年代就開始向倫敦巴士和法國雪鐵龍提供柴油機,近些年的主要成就是為奧迪R8和布加迪威龍設計了DSG變速器、幫助寶馬優化K1200系列摩托發動機、幫助邁凱輪設計了其第一款發動機M838T等。目前Ricardo在中國的客戶包括:一汽、上汽、長城、力帆等。

九、全球三大火花塞品牌

博世, NGK,電裝,火花塞市場幾乎被這三大品牌壟斷。

汽車生產,核心、關鍵零部件技術均被外資把持,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公司只能完成前期的市場調查、產品定義、外觀及內飾設計,中期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檢測,以及後期的經銷商招募、銷售管理等步驟。而其中前期的市場調查多是委託AC尼爾森等國際市場調查公司完成,外觀設計多是委託意大利都靈街頭多如牛毛的汽車設計公司完成,內飾設計多是委託美國江森自控等公司完成;後期的經銷商招募的標準就更低了,不管以前賣沒賣過車,也不管以前是賣電纜還是賣家電的公司,只要你有資金、認同我所謂的“企業文化”就能取得銷售權。中國本土汽車公司越來越像電腦城的組裝門店,只要能夠“整合全球造車資源”,就能攢出一輛整車。

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的做好車,在拼裝技術上不斷提升,做好品控,在品控上實現超越,實現彎道超車比較現實。


西部狼煙286


豐田本田再牛逼,還都不是要找比亞迪,連奔馳奧迪都找比亞迪,這點你們不得不服吧,機械技術對比亞迪跟本來說不會放眼裡,想當年,諾基亞是怎麼死的,呵呵…還不是被新技術打敗了,三星現在是溫水煮青蛙,結果被蘋果抹殺、蘋果再牛逼也畏懼我大國華為,往後的結果是…你們去想。你們有機械技術,我國有電控技術,一決高下吧,10年後燃油車還能在中國工地上嗎?可想豐田本田並不傻,雖然本田不找比亞迪,本田就是諾基亞的下場,起碼在中國市場


用戶8897832742758


說實話,夠嗆!中國人追求顏值、配置的太多。工匠精神還真的像外國學學,尤其是日本和德國,在汽車品質上是不容抹煞的。


鑑讀者148203338


別說車打敗豐田了,什麼時候中國火花塞不用小日本🇯🇵的而用國產的時候說明我們真厲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