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说中国人口到2028年出现负增长,峰值为14.42亿,你怎么看?

蒋昊说经济


人口负增长这个问题在最近几年讨论很多,而这种情况的发生暂时还没有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


虽然在前几年放开了二胎政策,看到一些70后80初的家庭开始生二胎,但是这几年新生人口一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16年新生人口1786万人,2017年新生人口1723万人,2018年新生人口1523万人,而最近网络上预测今年的新生人口可能只有1100万左右,虽然这个数据仅仅只是参考,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今年新生人口肯定会低于去年,至于低多少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出来。

而现在我们还面临一个事情,那就是劳动力人口也在减少,有专家预测到2022年劳动力人口将会以1000万的速度减少,而老龄化人口接下来将会逐年增多,人口结构将对于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科院说我们的人口要到2028年的时候出现负增长,其实这也算是好事,毕竟人口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增长下去,毕竟资源也是很有限的,曾经就有人说人口如果控制在8亿左右就比较理想了,虽然没有根据但是现在的人确实太多了,看看现在找工作多难,很多企业根本不缺人,他们缺的是人才,所以他们有更多的筛选空间,而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很多人都认为现在人多了竞争压力很大。

我们每年春节期间,因为人多所以经常会遇到回家买票难的问题,如果人口少一点那么买票就不会那么困难了,人口的发展规律也有其自然性,可能接下来几十年人口的减少会遇到一定的挑战,但是过后人口的压力将不会像现在这么大了!


楼盘网


日本、俄罗斯人口都在一个亿多。它们的出生率都下降了二十多年。可是它们一个是经济大国。一个是军事大国,并没有因为人口少而影响发展。看看印度,几年间人口发展到十三亿。人多有用吗。中国的人口在五十年至一百年之内没有问题。就是降低到七、八亿人。也是世界第一、第二。也是挺好的。请这些专家闭上嘴。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少放谬论。


用户7151017515589


中国2028年人口达到峰值,并逐年下降。

我认为是值得庆贺的好事。我国年出生人口1000万左右,总人口8亿左右,是符合国情的。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好!近15年不豉励、不逆止、顺其自然,中国年出生人口也会在仠万以上,所以国人不必操心生育问题,把资源用在提高人口素质及发展经济上去

目前中国人口真的太多了,说不多的估计是部分企业主和部分经济学家。企业主欢迎人口多,那样好找人,找到人也听话,好管理,产品也易销售。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多力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快,总量高。但人太多,人与自然不和协,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普通平民生活压力大。以后随后工业时代及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还会大大缩水,人口适当减少不会产生多少蔽端,相反会降低竞争烈度,减少过于干扰自然,提高人的幸福感。


娄一LGS


2018年出生人口应该在1450万左右,2019年全面放开生育,但无法改变生育下降趋势,2021年初人口被印度超越,2023年左右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的时间基本与台湾、韩国一致。

2045年,老龄化率36%,出生人口跌破800万,而1962~1970年出生高峰人口进入死亡期,每年死亡2400万左右,人口每年减少1600万人以上。

2100年人口跌至6亿左右,与联合国的低预测值相符。

独生子女政策下的生育率比日本当年的生育率更低,而基于我们的国情,福利水平很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生育率提升更加困难。


人口与未来


我看挺好的,就是希望负增长的力度再大些。资源就那么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孩子以前,我家一周扔三次垃圾就差不多了。现在有了孩子,一天扔三袋垃圾,每天扔垃圾的时候,我都感觉触目惊心,不知道这些垃圾会飘到哪里,会污染哪里的环境。


minphy


首先,人口增长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所以,“社科院说中国人口到2028年出现负增长”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基本上是基于经济增长驱动力可能会减弱的担忧。人口负增长,一方面说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趋于严重。

从欧美发达国家看,同样也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最大影响在于会给劳动力供给带来紧张的局面。在出生率不能快速提升的基础上,一些国家还是比较倚重移民的,希望以此弥补人口增长乏力的短板。不过,欧美国家在移民政策上,非常注重人口结构的调整,都在政策面上鼓励优质移民的进入。

其次,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同样也不是件好事情,社会经济发展将因此承压。

所以,人口增长如果不能与经济发展、公共资源与环境发展匹配起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比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将难以有质量地保障。民生诉求不能保障的话,人们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会比较多的受限。

第三,从社科院说的这个人口趋势看,住房的需求也有降落的趋势。

所以,不能盲目对房价进行高预期,这个需求不仅会见顶,而且还会回落。与此同时,社科院预测,还需要30年左右(2050年)完成人口城镇化,达到80%的城镇化率。这也表明了,中国房地产在未来30年还有一定的人口走向的支撑力。综合需求可能回落的因素,中国房地产在未来30年,稳定的状况会形成,投机的成分依然没有多大的生机。

最后,社科院说中国人口到2028年会达到14.42亿的峰值。

这个基数只能说是非常的够大,加之中国人口老龄化从2011年起就比较引发关注。不仅基数大,而且人口结构面临挑战,这样的格局是需要智慧面对的。社科院的数据指,从2010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62%,平均每年净增746万。所以,日本现在发生的事情,也许还会在中国发生。


波士财经


其实老龄化的现实已经早已摆在面前,我们的老龄化可能比日本还要严重一些,所以,尽快放开生育迫在眉睫。而且,如今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估计还要背负更加沉重的生活成本。如同前几日,我看到养老金又调高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年轻人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社保支出。

2017年出生1723万人,大致上又调查预计2018年出生人口1500-1600万左右,估计过几天就知道了。按照这个趋势,再叠加生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再叠加单身贵族,丁克文化。可以说,2028年社科院算是比较客气的。

以前新加坡和韩国都有过计划生育,后来逐渐过渡到变为鼓励生育,可是似乎毫无效果,为什么?越发达越少生,素质越高越少生。但是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人口下降是什么问题。印度人口多庞大,人均1940美元的GDP,我们至少是过9000美元的GDP,印度人口再增长三倍才能和我们较量一下。最要命的是人口结构问题,老龄化是痛苦的,最好不要集中在一个时代,应该尽量分散。

另外,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提早学会接受移民,日本新的劳工法支持外国移民,当如今80后90后不足以支撑老龄社会,我们要提前制定好相关政策。如美国这样的国家,移民政策总有争议,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收方实际上政府有足够的主动权。况且,移民来得多不也体现了我们强大和包容性。就像唐朝那样的盛世街上都是胡人。


凯恩斯


诚邀!现在的媒体就喜欢危言耸听,目的就是让国家尽快放开二胎,这是富裕中产阶级好放开的生娃。一年出生1500万,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人口,还少吗?人多消耗资源就多,人的生存压力就大!

看看周边,医院妇产科为什么人满为患,月子中心为什么生意红火,月嫂为什么供不应求,幼儿园为什么不够用,学校不停建设还要引入私立。放心吧,全国都在等着生猪宝宝!现在中国死亡人口才1000万左右 也就是每年出生人口还是多,人口还是增长的,只有死亡多余出生后再说。

假如放开生育限制,无疑对于富人是大大的利好,要知道即便生活在一个三线都挤不上的小城市里,上幼儿园孩子,幼儿园学费7.8千,贵的1万多,甚至几万都有。公立便宜私立贵,但是要学区房才能上得到公立啊,公立学校一般都有名额。很多人上不了,只能上私立。兴趣班,跳舞画画等等,一学期一个兴趣班几千。学2个就一万左右,一年两学期,幼儿园最少一万多。奶粉,穿的,吃的,还要带出去开阔眼界,一年至少要一次旅行吧。算了一下养一个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最少一年要4.5万。还不算3岁之前吃奶粉,生病住院等等的费用,吃母乳,可以节约半年的奶粉钱,万一没有母乳呢,奶粉一个月几千,还有尿不湿,各种车,观光车,摇摇车,手推车等等。

要用事实说话,不要听专家的,我国6-8亿人就很好。美国3亿多人口,咱们14亿多下降才合理,如果中国人口真的降到了7亿,我们的社会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呢?首先交通方面完全够用了,道路拥挤的现象也将不复存在,日常生活买东西也不用排队了,这就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

其次现在年轻人面临的买房难问题也将得到缓解,人口少了房子却没有变少,房价就会直线下降,你或许可以用之前一半的钱就能买到心仪的房子,教育、医疗、休闲各个方面也会相应地改观,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提高,最后你也可以很愉快地享受旅游生活了。




人人社保


这意味着,未来80后,90后很可能到七八十岁才能退休了……

社科院的意思是,人口负增长最快将在8年后到来。这恐怖吗?更加恐怖的是,国外有研究机构认为,中国人口负增长其实已经到来!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和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合写的一篇文章《2018年:历史性的拐点—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文章认为,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仅有1000万左右,而死亡人口也1000万左右,
很可能2018年就会出现人口负增长。
这个人口出生降幅有点大,毕竟去年有1700多万出生人口,今年降到1700万有点不太现实。
从各地已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来看,预计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减少10%~15%,也就是出生人口在1500万左右。所以该报告的数据我认为有点危言耸听了。
不过按照目前的生育意愿,人口负增长迟早都会到来,不过是3年5年还是8年的问题罢了。
联合国人口署最新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预计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出现倒“V”型反转,在低生育率状态下加速下滑跌破10亿至6.13亿。

这个更恐怖,如果中国不是人口大国,那也失去目前自身的竞争力了。


赵冰峰财经


这两天,人口问题刷屏了。

引爆这个问题的导火索,是社科院的一份报告,以及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一篇研报。

数据显示,2016年“全面二孩”放开后,当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但2017年便降至1723万,2018年预计还将大幅下滑。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

为什么人口负增长的问题,会吸引到经济学家的关注?

因为人口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而人口的多寡,也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在古代,中国一向是讲究多子多福的,形容一个王朝的国力是否强盛,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它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越多,国力越强盛。

因为古代的时候人口多,意味着能够有更多的人从事农业,并养活更多的城市人口。当时农业是最重要的产业,把农业发展好了,其他产业才会蓬勃发展。同时人口多意味着兵源多,既能对内防御,也可以对外征伐。

到了近现代,由于工业革命的出现,机器化大生产、流水线作业使得工业成为了最重要的产业。工业对于人口的要求是受过一定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素质,能识文断字,有组织纪律性。

上述对人口的要求显然和农业截然不同,

历史上过多的农业人口,反而成为了发展工业的拖累。为了快速提升人口素质,抓住工业现代化的尾巴,同时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信息化,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措施。

这么做的好处是人口素质大幅提升,使得中国没有错过信息革命的红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也在逐渐凸显。

一是使得人口加速老龄化,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抚养更多的老人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时,当时的中年已经或正在变成老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寿命大大延长,而他们的下一代现在成长为青年后,人口数量相较父辈(一男一女组建一个家庭)按常理推算减少了一半,使得他们必须背负起沉重的养老负担。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当年计划生育实施最为到位的东三省之一,黑龙江省的养老保险基金,从2013年开始入不敷出,到2016年累计结余转为负。

这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二是医疗支出快速上涨。上面说的抚养老人是指生活费,但老人更容易生病,所以医疗支出也在快速上涨。在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下,老人的医疗支出大多是可以报销的,而这笔钱同样要由还在工作的年轻人承担,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压力,同样是一个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包袱。

三是弱化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年轻人赚的少,花的多,喜欢新鲜事物,能够贡献大量的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中老年人一方面要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要留足养老钱,还要再存一笔自己和家人生病时的救命钱,没什么消费需求。如果年轻人少,中老年人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被弱化。

总之,人口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人口素质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结构能否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这都关系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