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經常跑高速不適合用20粘度的機油?

鬱一文


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根據的!因為在機油的所有指標中,低溫流動性和高溫粘度是機油使用的重要指標,無論你是多麼好的基礎油,還是多麼高科技的添加劑,做不好低溫的良好流動性和高溫的穩定性,就無法滿足發動機的工況需求。




機油的低溫性能和高溫粘度,是有國際標準的,可以說,這個標準是對汽車工業的一個重要貢獻,雖然不是我們大中國,但我們相信,將來肯定會有我們的國際標準。日常不管是網購,還是師傅推薦,我們所使用的機油大多是5W-30級別,在高一些標準,就是0W-40。W前的數值為低溫性能指標,數字越低,代表的溫度也就越低,即是說,在如此的低溫下,機油不但不會上凍,而且具有良好的流動能力,5w所代表的溫度基本在-25度左右,就全國而言,除了冬季的北方地區之外,大都適用。反之,W後面的數值就是高溫性能指標,數字越大,粘度也大,才能適合高溫環境下的機油使用,30所代表的溫度基本在40度左右,那麼適用全國大部分地區,也就不是問題了。當然,0W-40所涵蓋的範圍就更大了。

機油的粘度指標代表的是環境溫度,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會有不同的車況和不同的使用方式,就我們大多數的使用方式看,發動機基本都保持在2000-2500的轉速,5W-30的機油不管是低溫性能還是高溫性能,皆可揮發自如。但如果經常跑高速,發動機轉速高,內部各部件磨損率較高,此時使用高溫指標20的機油,粘度就顯的過低,因為粘度低,流動性大,機油在關鍵位置的潤滑就會快速通過,對潤滑,也就力不從心了。




汽車力力力


機油粘度的高低主要還是要參考自己車型的保養手冊上來,不要盲目亂換。

部分老司機為了追求更低或者更高的粘度等級,不按照車輛說明書規範選擇機油,往往會對車輛造成損傷,而這些損傷,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的累積後爆發出來,得不償失。

這裡說兩個常見的錯誤觀點:冬天氣溫低,換用低粘度等級的機油,夏天氣溫高,換用高粘度等級的機油。這樣的做法根本就不會對車輛保養起到任何額外的幫助作用!


AI大兵


跑高速發動機符合會變大,對機油的高溫高剪切值有硬性要求,簡單說就是高溫狀態下機油能否提供足夠的潤滑,100度的時候油膜強度是否夠強,一般粘度越高,高溫高剪切值越高。20的薄了


塔哈酋長


就一句話夠了,看手冊

別整那些沒用的

設計師比你們想的周到


熱心市民LT先生


不是不合適,是要買最貴你20W


秋葉緣1


那個要看你的是什麼車了,很少有車子用20的機油!油太稀了,對發動機也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