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英谈村:昔日抗日根据地 今朝旅游示范村

邢台英谈村:昔日抗日根据地 今朝旅游示范村

坐落在太行山深处,全村250多户,重要产业为林果业和旅游业。抗日战争时期,是太行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所在地,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英谈村凭借秀丽的自然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2007年至今,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特色旅游示范村和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太行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所在地,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生活、战斗过。如今,英谈村还完整保留着八路军总部办公室旧址,刘伯承、邓小平等抗日将领以及国际友人白求恩旧居,冀南银行旧址等红色遗迹。

立冬这天,村民冯海英在自家经营的农家院招待几名专程从外地来的游客。她打理好农家乐民宿,从厨房端出几盘热气腾腾的炒红薯面饸饹,请客人品尝,自己边干活边为大家讲起英谈的故事。

山高谷深石桥多

地处陡峭窑洞多

依山而建石楼多

背山面水山泉多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山西省一户路姓家族迁居至英谈村,因诚信经商而家道日盛。清代乾隆年间,路氏家族第五世路万富深得耕读传家的道理,以“积善重德孝信天下”为祖训,在英谈村建立“三支四堂”,捐资修城,赈济灾黎,为子孙后代传承传统美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支四堂”中的汝霖堂,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八路军总部办公室所在地,由于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20多位抗日将领曾在此生活和战斗过,直到现在,汝霖堂还被村民们亲切地成为“党院”。

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美誉的英谈村三面环山、东面临河,村落依形就势,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具有典型的太行山区建筑风格,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精巧紧凑的红色城堡。她是我国北方保存最完好的石寨之一。

太行山古称“天下之脊”,纵贯晋冀豫三省,山高势险,西缓东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英谈村隐藏于山垴下丛林中,四周有高大的石头寨墙,夜晚可以四门紧闭,凭借这一独特的优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敌后根据地。

说起英谈村地形和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年过七旬的老党员路召洋总结出“一个少见四个多”,即太行山脉,像英谈这样有寨墙村的少见,同时,村子山高谷深石桥多、地处陡峭窑洞多、依山而建石楼多、背山面水山泉多。

英谈村的民居大部分建于明清两朝。“外看三层楼,近看不是楼,一层一个院,无梯能上楼”,这便是村子里房屋建筑的真实写照,因为山谷空间狭小,房屋多拔高地基、盘山而建,随坡就势,高低错落,以增大建筑面积和居住空间,从远处看房屋高耸,威严庄重,脚下是陡峭的十八盘,头上是狭窄的一线天,令人望而生畏。沿着石阶步步登高,不用楼梯就可以逐层进入各家宅院。多数院落彼此连通,并且留有隐秘的暗道通往外部,在战乱动荡的年代,这些密道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如今,古朴山巷和灵秀的山色交相辉映,构成别具韵味的美景,曾在这里发生的传奇故事,吸引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研究者和游客纷至沓来。

红石山中建红村

八路曾住红山村

山村寄养红后代

世代传承红基因

1937年11月,八路军各师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英谈村第一批党员、第一任村主任路纪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英谈村与八路军主要联系人之一,与党员路风翠、路凤阳组成村党支部,为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在英谈村建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40年百团大战,八路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挫伤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日军恼羞成怒,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最精锐的部队调到太行山,妄想用3个月把八路军消灭在太行山中。八路军则化整为零,利用熟悉的太行山地形,与敌人展开游击战、迷藏战,声东击西。冀南银行当时就被称为“马背上的银行”、“挂包银行”。

1940年冬季,英谈村党员路风翠带领村里的青壮年,靠人背、马驮把冀南银行印钞厂全部设备全部秘密转移到英谈村。1941年3月,印钞厂开始印钞,在之后两年多的艰辛岁月中,在发展根据地经济、保证军需民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2年,日军进入太行山,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英谈村民郑小金这天正从山神庙的小道上下山来,忽然看见山下来了一队日军人马,在身中数枪的情况下,用尽最后一口气大喊:“鬼子来了,乡亲们快跑啊!”

这一喊,让英谈全村村民躲过了日本鬼子的扫荡。

在英谈村红色文化馆里,一幅《英谈英烈谱》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英谈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入伍和牺牲人员的名单。当时仅有不到200口人的英谈村,就先后有近40人参军参战。郑小金的第四个儿子郑银年,就是英谈村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7名烈士之一。

“人民群众为八路军做军旗、缝棉衣,党员带头送子参军,都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谈村的真实写照。”英谈村党员路书玲说。

1940年,红军将士尹斌、抗大医院护士杨虹夫妇二人的女儿降生。由于当时战事紧张、工作繁忙,尹斌夫妇不得已把7个月大的女儿托付给当地老乡抚养,辗转至英谈村村长路纪秀、陈新妮夫妇家中。路纪秀给她起名路昭玲。

1956年4月,经多方打听,生母与路昭玲取得联系,可17岁的路昭玲毅然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村报答养父母的养育之恩。1958年,在当时的杨庄乡卫生所参加工作,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回村,任村卫生所医生。包括生父生母、养父养母、配偶、儿子在内,路昭玲全家都是党员,都流淌着红色的血脉。

革命历史不能忘

生态环境顶万金

人人上阵当导游

美好生活日日新

信步走在英谈村,满眼都是红褐色的石头,村内有大小石孔桥36座,还有石楼、石栏、石街、石院。以及随处可见的石碾、石臼、石磨、石灶。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这红色的“石头城堡”里,增添了更多“绿色”。绿树多了,环境美了,不少村民在自家门前种上各式蔬菜、花草,一片绿意盎然。

每到节假日,冯海英一忙完家务活,就会到村口排队等号。“排队给游客当导游,一次能挣20块钱。”冯海英说,“来我们村的游客,都喜欢我们这种‘土导游’,我们知道的故事多,讲解得细,游客们参观累了、饿了,还能到我们家吃点饭、歇一会儿,农家乐捎带着也有收入了,一举两得。”

“村里党员带头,全村人人都能当导游,人人都是历史文化的宣传员。”英谈村党支部书记路志勇告诉记者,英谈村历届党支部都是镇里的先进党支部,主要得益于党员带头。

路书玲回忆,上世纪60年代,村民生活条件艰苦。英谈村的十几名党员全体开展互帮互助,把自家的粮食和布料分给村民,保证全村人都有粮吃,有衣穿。村里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分粮食,如果群众每人分8两,党员每人就分7两。“宁可自己饿着,也要群众吃饱”,成为英谈村一条不成文的制度,被不折不扣落实。时任村主任路风翠,甚至背着自家人,把节省下来的干粮偷偷送给村民。

改革开放后,面对“大风一刮黄沙一片”的荒山,村党支部带头治滩,植树造林。时至今日,英谈村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以上。

进出村子的道路难走,又是村党支部带头,全村齐动员,建成6米宽、2.5公里长的进村路和23米长的进村大桥。

“当时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大家出义务工,群众出10个义务工,党员就出20个。”路书玲说,大家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七才停工,过完年,没等正月十五,大年初六就又上工了。个别村民过年要走亲戚,党员家庭就喊上全家能干活的劳动力齐上阵。那年春天,英谈村的路好走了、桥通了,庄稼地里的机井也一并打好了。

二十一世纪初,英谈村获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凭借红色文化、路姓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石楼石桥建筑风格,逐渐成为美术写生、摄影采风、影视剧拍摄的热门“打卡地”。与此同时,村党支部开始谋划转型发展,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

什么是历史文化名村?怎样保护历史文化名村?这一课题摆在村党支部面前。

英谈村随即成立“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小组,确定“提高村民素质,迎好八方来客”的思路,制定村规民约,为村民讲解文物保护政策法规,让村民人人明白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好处。渐渐地,村民的思想从“垃圾怎么省事怎么扔”到不管多远都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转变。

随着村子知名度的提高、游客需求类型的增加,英谈村也学起新方法。“现在来英谈,可以直接在网上预订。游客几点来、几个人、是否住宿,我提前就能得到信息,做好安排。”冯海英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她的农家乐一天就能赚上千元。

今年,村集体利用旅游门票收入,按照每人每年220元的标准,为村民缴存了医疗保险。冯海英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