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藥,切忌“望文生義”,四組容易混淆的中藥名,注意區分

熟悉中藥切忌“望文生義”,四組容易混淆的中藥名,注意區分。

我們知道,中草藥名目繁多數不勝數。雖然數量多,很大程度上也豐富了我們的選擇,不至於臨證時有“無藥可用”的尷尬。但是,數量多了,名字也就多了。而且,還有很多名字相近而功用切然不同的品種出現。這就需要我們儘量多熟悉,才能靈活掌握。切忌不能只看名字而望文生義。

學習中藥,切忌“望文生義”,四組容易混淆的中藥名,注意區分

如下四組中藥,算得上是最有名的代表。它們的名字相近,讓人一眼看上去有點“雙胞胎”的感覺,但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

1、 故紙與補骨脂:

這兩個,從標準用命來看,似乎還好區分。但民間俗用的叫法卻沒有這麼大差別了。也就是“故子”和“補故子”。怎麼樣,如果不熟悉,是不是覺得就是同一個東西?

故紙,又叫“破故紙”,或者叫玉蝴蝶,是一種潤肺化痰的中藥。從外形上看,它非常像一隻只的蝴蝶,形狀也比較大;

而補骨脂倒是地地道道的“子”,它是一種補腎強筋骨,祛風溼的果實。從外形上看,和我們常見的黑芝麻之類的果實沒有太大的差異。

所以,如果望文生義,以為故紙與補骨脂就是同一個東西,那就謬之大矣;

2、 黃連和胡黃連:

黃連性味苦寒,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清熱解毒藥,主要用於清瀉腸胃溼熱。溼熱下注引起的裡急後重、口舌生瘡,黃連是很常用的;

學習中藥,切忌“望文生義”,四組容易混淆的中藥名,注意區分

而胡黃連和黃連,只是名字不同,多出了一個“胡”字,但功用就截然不同了。黃連是苦寒清熱,用於脾胃溼熱;而胡黃連則是甘涼,主要入肝腎二經,能滋陰清熱,虛勞和骨蒸盜汗。

怎麼樣,黃連和胡黃連,如果只是看名字,是不是覺得就是相同或者相近的東西?其實截然不同,完全不能混為一談。

3、 附子和香附子:

這兩個應該是最不能混淆的一種,但名字真的實在太像。附子是一種大溫大熱的溫陽之品;而香附子則是一種理氣行氣,疏肝解鬱的中藥。附子主要入脾腎二經,香附子主要入肝胃二經。

學習中藥,切忌“望文生義”,四組容易混淆的中藥名,注意區分

最主要的是,附子性味辛溫大熱有毒,需要遵循嚴格的炮製方法,無論從用量還是使用場景,都有很大的限制;而香附子則只需洗淨醋制即可,是非常常用的疏肝解鬱、理氣和胃之品。尤其調理女性生理期,一般和四物湯常用。

因此,如果只看藥名的漢字望文生義,附子和香附子混淆的話,是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後果的。

4、 木香和青木香:

木香是一種很常用的理氣健脾之物,根據產地不同,有云木香和廣木香之分,一般都切片。氣味也都比較濃烈,主要入脾胃二經。對於脾胃氣滯引起的食積、腹脹等問題,木香用得比較多,最出名的莫過於和六君子湯配伍成為香砂六君子,成了健脾消食的名方;

學習中藥,切忌“望文生義”,四組容易混淆的中藥名,注意區分

青木香也是理氣之物,但主要入肝膽二經,對於肝鬱氣滯之證比較合適,如肝鬱橫脾時,青木香就用得比較多了。

和木香比起來,青木香只是多出一個“青”字。如果對中醫理論有所瞭解的人就知道,“青色入肝”,和木香是有很大不同的。

學習中藥,切忌“望文生義”,四組容易混淆的中藥名,注意區分

總之,對於中草藥的理解,我們切忌不能望文生義,必須真實熟悉,詳細鑑別才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實物對照,也就能形成最好的記憶而不會出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