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定要生男孩,等老了就知道男孩好了。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谁能说说?

向阳花开YH


估计是想着,老了,走不动了。动不了了,想出去晒太阳,女儿抱不动,但儿子抱得动😂😂😂


lyy139


我的邻居兄弟俩个,哥哥生了七个闺女,弟弟生了七个儿子。

孩子小的时候,兄弟俩都感觉家里热热闹闹的,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的至亲至爱。

可是哥哥家的女儿长大后,一个个相继出嫁,家里人口越来越少,越来越冷冷清清,哥嫂迫于无奈,将最小的女儿招了个上门女婿。女婿精明能干,人品很好,对岳父母非常孝顺,老人的晚年还算幸福。五年前岳父母去逝后,女婿携妻带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认祖归宗去了。房屋由于多年无人居住,全部倒塌。如今宅基地也被村里收回了。逢年过节只有侄子们,捎带着顺便给哥嫂烧点纸钱上柱香。

弟弟的七个儿子长大后,相继成家立业,聚妻生子,家里人丁兴旺,逢年过节,全家团圆,热闹非凡,如今十六个孙子2个孙女也都结婚成家,并且都有了孩子,四世同堂,老老少少三十多口人,房屋和宅基地二十多处,几乎繁衍了半个村庄。

这也许是农村人想要儿子的根本原因吧。闺女不嫌多,越多越好,但是儿子必须有一个。养儿防老,儿子传递香火,这一传统观念在农村似乎已根深蒂固。就像一位网友说得:没有传承人,给个大中国又有何用?


落英乡间


我住院的时候,同病房一个癌症晚期病人,一直是女儿和闺蜜在伺候,她却天天念叨着儿子,她闺女气的说,自从你生病我哥不闻不问,我天天伺候你,你却心里只有我哥,他连看都不来看你,你天天惦记他有啥用,后来他儿子来过一次,提了一箱奶,看了一眼就走了,生儿子有啥用,母亲癌症晚期都不在身边伺候,太让人寒心了。我出院的时候一个女的进来睡我那床,她问我做完手术几天能出院,她儿子还等着她带孙子呢,我说就算出院也不能立马干活,要修养一段时间呢,她说没办法,孙子没人带,她做完手术就得带,不能修养,这时他儿子打来电话不问什么时候做手术,就问什么时候出院,孩子没人带,现在等着她回去带孙子。


大钰儿儿


外婆家五个子女,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舅舅受独宠,也是家里的骄傲,读书很厉害,只身到深圳发展并落户,年薪近百万。可惜外婆在武汉出了事故,就给外婆到三医院做了颅骨手术,钱他出了一半,剩余姐姐们平分,全程几个姐姐照顾,也未来看望。出院后请了保姆照顾,钱由五个人分摊,舅舅出了半年的再也没下文,逢年过节也没个电话。

一晃都四年了,舅舅丈母娘突发疾病回武汉,舅舅找了他在协和的同学,托关系做了手术。这就是差别。谁说养儿就防老,生儿子就是为了面子,舅舅一心想要儿子,到第二胎还是个姑娘,造化弄人。众观当下,更多还是女儿照顾爹妈,儿子却很少。可还是有不少人重男轻女,谁又能保证每一代都是男孩呢,保不齐哪一代就是女孩甚至绝了户。那哪还有重男轻女必要。


欧旯


唉,以前我也不懂这个,就我亲二伯父的是让我有了更深的感触,就在不久之前,十一假期前,家里打电话说伯父去世了,连夜和弟弟开车回去,也就7个小时吧。回去听爸妈说起来的,让人唏嘘。

老头接近80了,之前是抗美援越的二炮部队前线营长,获得过胡志明勋章和范文同亲自颁发的奖状,退伍后分配到家长是经贸委主任,科级干部,还会建筑绘图,镇政府大楼和镇两所中学教学楼都是他负责设计和负责的,可以说想贪有无数个机会发财,但他一直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就靠工资。

子女方面也是就有两个女儿(之前还没计划生育),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对我和堂哥、弟弟这些侄子们都特别好,小时候90年代很困难,根本没见过什么好吃的,就特别喜欢去镇上二伯家玩,能吃点稀罕东西,其实现在想也就是糖块、健力宝、驴肉等家常东西,后来我去镇上读初中也是跟着二伯吃饭,在他镇政府的办公室住,感情都很深,就在没得到消息前,我还在想,十一回家再来的时候带上这位老革命,带北京天安门看看,再去他多年当兵的张家口看看却没想到...

平时身体挺好,每天晚上出去散步,伯母是二婚经常去县城帮她自己的女儿带带孩子,两个女儿也都四十多岁了,一大家人忙活的很,老头就一人在家每天我爸妈还有在家的堂哥嫂子都会照顾着,可毕竟都有自己的事,不可能24小时在身边。据我爸妈说,当时早上还是大姑去看他,大清早的敲门敲不开,赶紧喊我爸把门撬开,老头躺沙发上已经起不来了,送医院没来得及在车上就去世了😭

一个姐姐离得近去世前到了,另一个姐姐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其实都挺孝顺的,隔三差五就过去给老头洗衣服做饭拿好吃的,包括去医院看病检查,但是人有旦夕祸福,姐姐结婚多年也都两个孩子,家里也一大堆事,哪能时刻在他身边呢。我就私下里想,如果老头身边有人夜里发现不对赶紧送医院,以他健康程度活到85-90应该没问题,我奶奶就是96岁高龄去世的,无病无灾。当然了,我也没在家照顾着,这话就不好说出口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晚年生活不容易,都愿意照顾小不愿意照顾老,家里有钱生女儿将来找个上门女婿还好,条件一般也住不起养老院的就别这么想了,自己是痛快了,没儿子负担小,年轻使劲吃喝玩乐,老了怎么办?让女儿抛开小外孙和丈夫不管一直伺候父母?不现实的。


第十三名怒汉


我爸有一次在外面晨练,犯了美尼尔,已经晕的站不起来了,托别人打电话给我,我开车接我爸送医院,我弟随后到的。我到了租了个轮椅想把我爸推进去,但是我自己根本拖不动也抱不动我爸,这时候我弟到了,把我爸抱到了轮椅上,推进去了。这件事我感触特别深,男孩心不细,但是必须有。男孩女孩各有用处,最好儿女双全才好呢。


寒雨连江50


我姑姑生了两个女儿,当年我姑父很不高兴,但是,我姑姑和他大闹一场,姑父很有能力,早早就下海经商,挣了很多钱,大吃大喝,脑出血偏瘫了,是他们的女儿一直照顾,姑父去世后,姑姑在两个女儿的照顾下,过的很滋润,妈妈经常说,姑姑福气就是生了两个女儿,若是生的儿子,等着她受气吧!男人需要儿子挣面子,贴心的还是女儿!


用户3705681921914


自从结婚后,我亲妈就经常说这句话:“一定要生男孩,等老了就知道男孩的好了。”所以当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来说说。

我妈这样说,全都是为了我这个女儿好。我妈受“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影响太深了,其实不只我妈,我们这的老人都是这种想法。在我们老家,一般儿子跟着父母生活,女儿嫁出去有自己的家庭,很少回到娘家。因此,如果家里办喜事丧事都要儿子出面主持,家里老人生病或不能自理也大多是儿子儿媳照顾,女儿想帮忙也爱莫能助。(女儿家里也有老人孩子,两方照顾疲于奔命)。

老人认为,儿子所生的孩子才跟自己一个姓,是自己的子孙,而女儿所生孩子是外姓,是外孙,不是一个祖宗的。如果没有生儿子,那就是“断根”,这是老人绝对不能容忍的,也会一辈子被乡里人嘲笑,有些甚至造成心理阴影,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如果在农村生活需要务农,也需要生儿子,儿子更会干体力活,更有能力养家。而女儿毕竟体力有限,即使招上门女婿,也很难如亲生儿子般相处。


如果家里只生一个女儿,父母都会很早准备好养老积蓄,就怕哪天生病了,女儿照顾不到。女儿结婚后能帮助娘家的也只能在经济上照顾下父母。如果女儿在夫家过得不好,父母还要想办法帮衬女儿。养女儿操的心不比儿子少,可是她嫁人后,女儿却不能陪在父母身边,这估计也是我妈希望我生儿子最大的原因吧!

关注@洛洛育儿,我是喜欢写作的全职二胎妈妈,分享育儿经验,科学育儿,让你轻松带娃。欢迎大家转发关注,谢谢阅读!



洛洛育儿


我算是个孝顺女儿,家族公认,连母上大人的病友都夸奖。但是我基本没有宗祠归属感,每年无论夫家祭祖,还是娘家祭祖,我都不关心,能不去就不去,而我老公和我哥,每次都主动做司机,当然各回各家。我一般就是被提溜上,过过场。我建议双方父母将来海葬,省事,他们心里都不同意,唉,反正我话说到了,别指望我年年去坟上看望,我只能做到生前孝顺。


大花怪


我不知道别人家儿子怎么样,就说说我看到的。经过了,我妈妈最后2年几乎每个月都住院。每次住院陪床的都是我,我看到同病房陪床的几乎都是女儿,也有儿子,只是很少,媳妇没有看到,不能说女儿没有怨言,但是也只是说说罢了,一个老太太和儿子住,其实应该是儿子和老人住,房子本来就是老太太的,每次生病都是姑娘照顾,一次老太太生病了不舒服,老太太就打电话让姑娘送她来医院,姑娘没有办法只能请假送老太太来,在医院姑娘说你不舒服为什么不让弟弟赶快送你来医院,老太太说你弟弟要上班,姑娘说我不要上班吗,我母亲住院,我哥哥去医院探望,我母亲就撵我哥哥走,旁边病房人说我母亲,你怎么看儿子来就撵啊,我母亲说儿子要赚钱,儿子工作辛苦,要还房贷,我有时候也和同病房陪床的姑娘聊天,说小时候大人就偏心儿子,好吃的给儿子,家务活都是姑娘做,现在老了照顾老人的还是女儿,我母亲自己也笑话周边有的老人女儿在照顾自己,还夸儿子好,孝顺,其实我母亲也一样,我母亲只是说儿子也好只是不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