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莢螟是什麼害蟲?怎麼防治?

霧都山客


豇豆莢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莢螟,我國各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在氣候比較溫暖的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區受害最為嚴重。豆莢螟是一種很挑食的害蟲,正像它的名字一樣,它只吃豆科作物,在豇豆上為害也很嚴重。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的詳細信息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豆莢螟各個階段的形態特徵

  • 豆莢螟的卵為雞蛋樣的橢圓形,長0.5毫米左右,仔細看能看到卵上面有不很明顯的網狀紋路。卵剛產出來時為奶白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為紅色,當溫度適合快孵化時會變成淺菊黃色。
  • 幼蟲 幼蟲分五齡,初齡幼蟲為淡黃色。二到三齡幼蟲從灰綠色變成紫紅色。四到五齡幼蟲前胸背板靠近前緣的中央有個人字形黑斑,兩邊各有一個黑斑,後部邊緣也有兩個黑斑。
  • 蛹的長度大小不一,在9~10毫米之間,顏色呈黃褐色,尾部有六根刺。蛹的外面都包有白色絲繭。
  • 成蟲 成蟲也是大小不一的,大概再10~12毫米之間,雙翅展開在20~24毫米之間,整體呈灰褐色,有的為暗黃褐色。前翅又窄又長,沿前部邊緣幼條白色條紋,近翅端有一條金黃色寬橫紋。後翅顏色黃白,外部邊緣褐色。

豇豆豆莢螟為害特徵

豇豆豆莢螟幼蟲在豇豆豆莢內啃食豆粒,被咬的豆粒,輕的坑坑窪窪,重的僅剩豆粒皮。被豆莢螟蛀食的豇豆豆莢內還會充滿它的糞便,空氣溼度大時會腐爛變褐。

豇豆豆莢螟生活習性

豇豆豆莢螟成蟲白天大多隱藏在豇豆葉片背面隱蔽處,或其它雜草上,傍晚會出來活動,成蟲趨光性不強。蛹化為成蟲後第二天就能產卵,喜歡把卵產在豇豆的花苞上。每個花苞上產一粒卵,少數能有兩粒。

剛孵化的幼蟲在6~8小時之內就能咬破豇豆莢皮進入內部啃食豆粒,當豆粒吃完後,它會轉移到另一個豆莢為害。豇豆豆莢螟一般先為害豇豆上部,然後慢慢向下部移動,所以上部的幼蟲較多。等幼蟲長到五齡後,會咬破豆莢鑽出來進入土中化蛹。

豇豆豆莢螟的發生條件

豇豆莢螟喜歡乾燥的生活環境,在溫度適合其生活時,環境溼度的大小,對蟲口的多少影響很大。露天種植豇豆,雨多溼度大是蟲少,雨少空氣乾燥時蟲就多;棚室種植棚內溼度大時蟲量也少,棚內乾旱溼度小時,蟲量會增大。地勢高的豇豆田、土壤溼度低的的地方比地勢低、溼度大的地塊蟲口多。

豇豆莢螟的主要天敵

豇豆莢螟的天敵還是很多的,我們也可以用它的天敵防治它。主要有:赤眼蜂、豆莢螟白點姬蜂、小繭蜂、寄生微生物等。

防治方法

防治豇豆莢螟要採用以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藥劑防治是最後的手段。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

  • 農業防治 上茬豇豆收穫後,要把殘株和落葉清除乾淨並粉碎和畜禽糞便一起高溫腐熟成農家肥殺死蟲卵和蛹。然後對地塊進行深耕,消滅其它的幼蟲和蛹。提前或者推遲豇豆的播種時期,和豆莢螟的產卵盛期和為害盛期錯開,減少為害。適當灌水,增加土壤溼度,減少豆莢螟數量。採取地膜覆蓋種植,可阻止部分地下的蛹羽化而出,產卵為害豇豆。
  • 物理防治 幼蟲發生初期,蟲量不多,可人工捕殺,並及時清除落花、落莢,摘掉被蟲蛀的豆莢並銷燬,減少蟲源。棚室種植放風口及門窗要用防蟲網隔離,以免外界成蟲進入棚室內。雖然豇豆莢螟成蟲趨光性不強,但也可用黑光燈誘殺部分成蟲,也要在田間架上黑光燈。
  • 生物防治 可用豇豆莢螟的天敵赤眼蜂等防治豆莢螟。放蜂時要選擇晴天的上午8~9點之間,露天已幹,陽光不強烈時進行。
  • 藥劑防治 可用21%滅殺斃乳油6000倍液,或者40%滅蟲清乳油或者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從現蕾時開始,每週噴一次,連噴三次。重點噴蕾和花。

總之,豇豆莢螟是豇豆的主要害蟲之一,對豇豆的為害非常重。防治它要用包括藥劑的綜合手段,噴藥要在卵化幼蟲的初期進行,重點噴豇豆的花和蕾。另外枝葉也要全部噴到。


逸風三農


豇豆莢螟是什麼害蟲,怎麼防治呢?豇豆莢螟是一種蠶食豇豆莢特別嚴重的一種蟲害,它的生命率較強,據觀察它的形狀顏色分期有不同的象徵,不同時期出現大小不一,顏色大小各異,是豇豆莢的天敵,發現多數是在陽光弱的下午傍黑出動吞食,它有一定的繁殖銜續在土中,蛹變蟲,蟲變蛹地繁殖後代,有時在草層中爬飛,稱它為草飛蟲,特別喜愛饞食豆類作物,給農作物帶來特大損失,使豆莢凸凹形殘缺形狀不一,甚至空殼,嚴重減產,造成豇豆棵早期落葉,發現碰到這種落葉可及時清除,清除後集中一起腐爛發熱發酵後可作為有機肥利用,這樣是防治豇豆莢蟲害的一大措施,深耕土地也是一種消滅豇豆莢蟲害再生的一好措施。如用藥劑可用4O%的滅蟲清乳油或敵百蟲也可,但一定掌握藥物配比,時間在豇豆莢花蕾期為宜,因那時是幼蟲期容易捕殺死,效果最佳,起到徹底消滅豇豆莢蟲害卵幼蟲殺傷力的作用。這種蟲害對農作物特別是豆類作物要警惕用心,細心,才能使豇豆莢類作物得到客觀的理想收穫。









WangFDDI夢圓


豇豆莢螟屬鱗翅目螟蛾科昆蟲,同科的還有玉米螟、桃蛀螟、稻縱卷葉螟等,多屬於農業害蟲。


螟蛾(幼蟲)在危害上較具特色,隱蔽性強,多是蛀食危害,即便是不鑽桿鑽果,也會卷葉,所以比較難防。


題主問豇豆莢螟是什麼害蟲?怎麼防治?這裡我們挑重點來說一下。


關於豇豆莢螟

①豇豆莢螟可危害絕大多數豆類作物,如扁豆、虹豆、四季豆、大豆等。


②在田間,豇豆莢螟成蟲在白天多停息於寄主葉背和田邊雜草等隱蔽處,天黑後開始取食、交配等活動。


③幼蟲共5齡或6齡,1~2齡幼蟲主要為害花器,3齡以後進入暴食期,除花和蕾外,也可吐絲轉移至豆莢中危害。


④豇豆莢螟幼蟲有轉株危害的習性,整個幼蟲期可轉移 2~3次。


⑤豇豆莢螟幼蟲老熟後,一般多在寄主附近的的淺土層中化蛹。


豇豆莢螟的防控

農業防治:種前翻耕,減少蟲源;在不影響植株生長的情況下,多澆水;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並摘除初害的卷葉、豆莢,防轉移危害。


物理防治:燈誘、性誘


生物防治:蘇雲金桿菌


化學防治:低齡時(3齡前),噴施氯蟲·噻蟲嗪、氯蟲苯甲酰胺、阿維·氯苯酰等效果最佳。


農業助手旗下【牧蟲者說】原創內容,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牧蟲者說


豆莢螟幼蟲蛀食蕾、花、莢和嫩莖,造成落花、落蕾、落莢和枯梢。幼蟲蛀食後,莢內及蛀孔外堆積糞粒,影響質量。成蟲白天隱蔽在植株下部不活動,夜間飛翔,有趨光性。雌蛾主要產卵於花的花瓣、花托和花蕾上,嫩莢次之,還可產在嫩的梢、莖和葉上。

卵散產,6~7月份卵期2~3天,幼蟲共五齡,幼蟲期8~10天,初孵幼蟲經短時間活動即鑽蛀花內為害。3齡後幼蟲蛀食豆粒,糞便排於蟲孔內外,一般在卵高峰後10天左右出現蛀莢高峰。幼蟲有多次轉莢為害習性,老熟後在被害植株葉背主脈兩側或在附近的土表或淺土層內作繭化蛹,蛹期8~10天。

防治方法

從現蕾開始及時噴灑藥劑:5%銳勁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等。噴藥時間以上午閉花前為宜,重點噴蕾、花、嫩莢及落地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