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央電視臺第五屆詩詞大賽會在大家的期盼聲中到來了。詩詞大會,之所以能連續五屆受到大家的青睞,與中國傳統詩詞文化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以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沒錯,柴米油鹽的生活消磨掉了熱情,以及那些“餵馬、劈柴、周遊世界”的夢想,都能在詩詞世界去實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詩詞大會

隨著中央電視臺詩詞大賽的興起,各個地方也陸續響應,各個學校的孩子們我沉浸在了濃濃的詩詞文化之中。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不僅能增長孩子的知識面,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更能帶著孩子去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傳統節日,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幾首非常有意境的有關新年的古詩,去看看古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元日》

1.《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提到春節,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這一首《元日》是必須要說的。

這一首詩寫了古代民間迎接春節的熱鬧情景。在噼裡啪啦的炮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迎來了新的春天,溫暖的春風將新的氣息送進了人們暢飲的屠蘇酒之中。才升起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戶戶都忙著接下去年的舊桃符,換上新的桃符。

這裡的“桃符”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貼的對聯,在這其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傳說。

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傳說在很久以前的東海度朔山上,有一片非常美麗的桃林,桃林中有一株桃樹尤其繁茂,家的桃子是又大又甜,相傳如果有人吃了這棵樹上的桃子,便能變成神仙。於是,在一個漆黑的晚上,有一個青面獠牙、紅髮綠眼的鬼怪,就想來偷吃仙桃,但是被桃林的主人神荼、鬱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了。從這以後,兩兄弟的大名便讓其他的鬼怪懼怕,等到他們死後,後世人為了驅邪避魔就用兩個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大門的兩側,這種桃板就被稱為“桃符”。

再往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慢慢為了方便,便不再用笨拙的桃木板,老師將兩神像的名字寫在紙上,再慢慢就演化成了我們今天的對聯。

從王安石的這首詩中,除了貼對聯,還有放鞭炮,喝屠蘇酒等習俗,原來遙遠的古代人過春節也是這般熱鬧祥和呢。

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除夜作》

2.《除夜作》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唐代詩人高適在除夕之夜所做的這一首詩,透著深深的淒涼之感。在除夕萬家團圓之夜,詩人卻是漂泊在外,一個人住在旅館,伴著一張孤零零的殘燈久久難以入睡。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想起了千里之外故鄉的情景。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又老了一歲,增加了不少白髮,可見詩人心中的悲涼與悽苦。詩句中也伴著深深地感慨,年歲在增長,白髮在增多,卻也一年復一年,老大無成。

春節對於大部分人,就像一個集結令,大家都盼著每年的這一天回家團聚。但同樣也有一些在外打工的人們,心情正如高適,因為各種迫不得已的原因,客居他鄉,幽婉迷茫,有太多的牽掛,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心中揹負的擔子太沉重了,卻無人與說。

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3.《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天與地之間一片空曠,時光荏苒,歲月匆匆,公然棄我而去。在人生的窮途末路上,因為風雨而擔驚受怕,在偏僻的邊疆,飽經冰雪寒霜。生命隨著新年的到來似乎就要走到盡頭了,我這一生的經歷大概也會很快被遺忘。以後大概不能再夢到過年和屠蘇酒了,只能在漫漫長夜裡伴著風雪挑動燈火,獨自惆悵。

讀罷文天祥的這首詩,不禁讓人想起這個悽悽惶惶的新春。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新年蒙上了一層隱形。多少人有家不能回?多少人永遠留在了新年門外?多少人不顧自身的安危奔赴前線?

但我們也相信,在黨和國家的有效組織領導之下,霧靄終將過去,新春很快便會到來,所有的一切又會走上陽光大道。因為我們有像文天祥一樣“鐵血丹心”的鐘南山院士,有擊不垮的民族豪氣。

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4.《守歲》 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這首詩是蘇軾在1062年所作。當時詩人在陝西鳳翔為官,到了年底,他想回汴京和父親弟弟團聚卻不能回去,想到了家鄉在歲暮時的風俗,便作了三首詩給弟弟,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這首詩便是其中的一首。

這首詩可以分成三部分去理解。前六句為第一部分,用蛇比歲,寫又到了年底,自己想盡力挽回,但卻沒有用,人們想守歲,卻往往是徒勞的。

第二部分是中間六句,回味家鄉風俗,通過一個“強”字,寫出了除夕夜兒童想要守歲的特點,明明已經睏乏的不行了,卻還要勉強的歡鬧守歲。

第三部分是最後四句,表達了作者的感慨以及期望,也是給我們以感情共鳴最深的部分。“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意在勉勵自己以及弟弟要惜時如金,珍惜當下,不要把大好年華白白浪費費。

寒假增料,“春節”意境古詩詞,快給孩子保存下

其實在古人的著作詩作中還有許許多多描寫春節的古詩,從中不僅可以看到當時民間宮廷的春節習俗,也都反映著作者的心境。今天就先給大家介紹這四首,願大家走進詩中,去感受,去品味。

這裡是橘子育兒課堂,每天分享育兒經驗和教育知識,喜歡請點關注@橘子育兒課堂,橘子陪你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