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山行》賞讀:為十月的何霜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提起秋天,人們往往想到的是總是一幅大雁南去,樹黃花落的衰敗離別之景,但有一位詩人,偏偏在這樣的季節裡看到了一片生機,他不覺秋景蕭瑟淒涼,反而偏愛象徵秋天的楓葉。他,就是杜牧。

杜牧曾在一次山中的遊行時寫下《山行》這一首名詩,詩中一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更是為人們所熟知。為什麼在杜牧的眼裡,秋天的霜葉要紅於二月的春花呢,這個“紅”僅僅指的是顏色嗎?

古詩《山行》賞讀:為十月的何霜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詩中的霜葉為何紅於二月花】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古詩《山行》賞讀:為十月的何霜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詩中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出秋天山中寒意襲人,山中小路歪歪斜斜通向高處,一幅充滿寒氣,寂靜荒涼的山景便出現在眼前,但是第二句“白雲深處有人家”讓畫面中立刻充滿了生機——高聳入雲的山頂處出現裊裊炊煙,院落掩在樹林之中,露出深色的屋頂,隱隱還能聽到一兩聲犬吠和小孩的笑聲,“寒山”從一座孤山變得熱鬧起來,侵骨的寒氣和山中孤寂的氣氛似乎消散了。

“停車坐愛楓林晚”這裡的“坐”解釋為“因為”,因為太愛這晚霞與楓林交相輝映之景,停下車來愜意地欣賞周圍的景色,哪怕在這夜晚即將到來的寒山之中也處之泰然,這一句足以顯現出作者的瀟灑。

古詩《山行》賞讀:為十月的何霜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點睛之句,作者的志趣全在這一句,風霜吹打過的楓葉,與開在溫暖春風中的花不同,二月的花易被風霜奪走生命,所以霜葉比二月的花還要鮮豔,還要具有生命力。漫山的楓葉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紅了,這寒山中的風霜也不能摧毀它,卻讓它更多了些倔強高傲的氣質,若說二月的花如胭脂,那深秋的霜葉便是一團火,燃燒著蔓延在深秋的清冷和寂寥。詩句中的這個“紅”字,不僅是指顏色,而且是蓬勃的生命力。

古詩《山行》賞讀:為十月的何霜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飽經風霜的杜牧】

《山行》是一首寫景的詩,但寫景的同時,作者也在借景抒情、借物言志,詩中的文字所表達的內容並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般表淺,時代背景和詩人的生活經歷同時在影響著詩人筆下的文字。

杜牧生於晚唐時期,這個時期的唐朝藩鎮割據,政局混亂,江山風雨飄搖,20歲杜牧博通經史,在治亂之策和軍事方面有自己的主張,志在挽救危亡的大唐,23歲就寫出了《阿房宮賦》這樣的千古名篇,其中表露出自己對於國家興亡的深刻的思考。可惜上天捉弄,讓他與眾多的詩作名家同樣——仕途坎坷。

古詩《山行》賞讀:為十月的何霜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公元842年,杜牧被黨爭牽連,外放為黃州刺史,之後遷到池州,後來經過一番波折又回到京中,但回去卻並沒有比以往順利,反而更多了經濟的負擔,最終也沒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杜牧的起點很高,但結局卻可以說是慘淡,若是其他人或許會不免嘆息自己懷才不遇,終日鬱鬱寡歡,但杜牧並不如此,他在經歷著國家和自身命運的衰落,仍然活得豁達、灑脫,生活的磨礪將他變成了更加堅定的人,所以在他筆下“霜葉紅於二月花”更是表達了自己對於磨難的態度,經歷了磨難的人比從前生活安穩時更有深度,就如同霜葉要比二月的花紅。

古詩《山行》賞讀:為十月的何霜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做人當如霜葉】

“霜葉紅於二月花”這句是在寫景,也在喻人。杜牧的一生也是飽經風霜,但他就如這深秋的楓葉般頑強,越是寒冷,就越顯現出鮮豔的色彩,楓葉與寒霜對抗,杜牧與命運對抗,這份豁達,豪爽讓他自己和他的詩在史書上留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

青雲閱讀寶典認為,當我們遇到人生的挫折,再讀杜牧的詩,從中感受他豪爽的精神,以此來振奮自己的精神,這句詩啟示我們也應當同楓葉一樣,即使面臨生命中的風霜,也須像這楓葉一般,承受它,抵抗它,無懼它,相信風霜過後,我們就會達到更好的境界,實現更遠大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