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的各類人物,如果都放到當今社會,誰能夠混的最好?

小宇講遊戲


沒有你想不到,只有你萬萬想不到,便讀三國多遍,我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最紅的人-貂蟬。想想看,人美歌甜(本來就是歌姬而且是第一美人),會演戲(與王允的一美戲雙雄,猝殺董卓)典型的影視歌三棲巨星啊。

最成功的人-司馬懿。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高了一輩子,到最後來個三家歸晉。

最佳創業老闆-劉備。編草鞋創業,最後成為蜀漢皇帝,你能不服?

最傑出HR-司馬徽。這老頭先後為劉備推薦了徐庶,諸葛亮。可謂慧眼識英雄,最佳獵頭。

最佳保安-許褚。曹老闆一聲令下,誰也進不了小區。

最佳副總經理(財務行政方向)-荀彧。曹老闆但凡大戰,荀彧一定都督後勤糧草之類的工作,荀彧之於曹操猶如蕭何之於劉邦。

最佳總經理-諸葛亮。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永垂青史。

最差老闆-袁術。看看曹老闆,再比比這傢伙,活該破產停盤。臨死吃不飽飯了,還要冰水,我服了。


落花獨立處人影獨憔悴


古代社會與現代社會對於成功人士的評價是不一樣的,就拿三國時期來說吧,三國時期要說混得好,肯定是進入仕途為官算是混得好,一人為官,全家昇天,當然能夠出相入將,位列三公,那麼地位則更加尊崇了。

而現代社會則對混的好的定義複雜的多,可以是為官,可以是經商,還可以是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如醫生、律師、教授等 ,也可以是明星、影視演員,但混的好必須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要麼你得有名氣,要麼你得有才能,要麼你兩者兼而有之。



再來看三國時期,誰獲得的待遇與之前的地位差距越大的,他就混得越好。

比如糜竺是徐州的大商人,家裡很富有,很有錢,是做生意,雖然在三國時期地位非常低下,但放到現代社會,依然也能混的好,至少是個成功商人。

再比如華佗,在三國時期就是個名醫,醫術高超,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病,很多人會慕名去找華佗看病,華佗就會很有名, 放到現代社會,華佗依然是個名醫,每天會不停地有人找他看病,他的名氣自然就越高。



再比如孔融,孔融是當時的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家學非常淵源,儒家創始人之一孔子的直系後代,放到現在社會那就是著名的專家學者,時不時在電視上講幾場講座,也會非常出名。

再比如許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評論家、名士,經他點評的人物,馬上就會被得到認可,簡直就是比現在的文憑還有效果,放到現在也可能是著名的評論家,在電視上點評某個熱點事件,某個著名人物,也會很有名。



那麼誰能混得更好呢?

我覺得是劉備。

如果我們把魏、蜀、吳三國看成三個集團公司,那麼曹操就是一個有些家底,在官場有些背景,家裡也很錢,同時有一幫親戚幫忙的創業者,孫權是個富二代,直接繼承父親與兄長的基業,發展壯大,而劉備就是白手起家的那個人。

如果各位有創業,非常明白白手起家意味著什麼?白手起家意味著自已沒有任何可用的資源,而劉備所謂的皇叔的頭街放到現在,也不過是某個著名人物的後代而已,一點作用沒有,劉備得創業,靠什麼?只能靠個人能力與不斷的奮鬥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劉備一無所有,從頭開始,用真心籠絡了兩個萬人敵的創業夥伴關羽和張飛,依靠自已的誠信和創業念頭,從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那裡拉來了首筆創業啟動資金,然後開始招兵買馬。

劉備終於開始創業了,可是卻在創業過程中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公司幾乎要破產,只能靠劉備東奔西跑去拉贊助勉強活下去,好幾次公司差點關門,連創業夥伴關羽也差一點被競爭對手挖走,但劉備毫不氣餒,仍然信心滿滿繼續走在創業的大道上。



劉備不僅遇到很多磨難,還遇到很多誘惑,好幾次有幾家大公司開出價錢,想收購劉備的公司,給劉備一大筆錢,可被劉備拒絕,劉備認為自已所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事,在將來一定會成功,而且會有成千上萬倍的回報,劉備不賣公司,再困難都不賣,堅持著,可是劉備一直看不到前途,只知道倔強的堅持。

劉備艱難的堅持著,直到47歲還一事無成,有一天,劉備與兄弟喝了點小酒,看著自已日漸隆起的小腹,發起了感慨,唉,啤酒肚都起來了,公司還是一事無所成,我劉備什麼時候才能成功啊!



直到有一天,劉備遇到了一個人才,這個人給公司制定了二十年的長遠發展戰略規劃,告訴劉備得成功必須這麼做,劉備看著這個比自已年輕二十歲的小夥子說: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公司有戲了。這個小夥子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諸葛亮。

從此劉備與諸葛亮基情甚好,兩人經常在一起公司發展大計,自從諸葛亮加入後,公司開始煥發生機,一步一步開始有所發展,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公司有了幾千名員工,業務拓展到了全國各地,這個時候有兩家競爭對手眼紅起來,開始與劉備公司爭搶業務,競爭開始加劇。



直到有一天,劉備公司終於上了市,劉備與合作伙伴們更忙了,公司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劉備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全國各地的知名電視臺請劉備去作如何成功的演講,劉備只要有時間,也非常樂意去,劉備沉浸在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巨大喜悅中,開始得意忘形了。

劉備在一次大業務中,由於一時疏忽,犯了個大錯誤,導致公司對競爭對手鑽了空子,損失巨大,丟失了最大最重要的市場,公司形勢急轉直下,劉備親自出馬解決問題,到最後也沒有解決,還落下一身的病,到最後,劉備一病不起,一病嗚呼。



臨死前,劉備把諸葛亮叫來,將這個公司交給諸葛亮打理,讓他輔佐自已的兒子繼續未完的事業,然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把劉備放到現在,無疑是混得最好的,因為劉備的堅韌不拔、百折不饒、從不放棄的精神,讓劉備從一無所有到功成名就,劉備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人生就是一個過程 ,即使取得再大的成就,獲得再大的名聲,混得再好,又能怎麼樣呢?依然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所以請珍惜眼前、珍惜家庭、珍惜自已的身體,珍惜已擁有的東西,為了自已的理想去拼搏,無論成功與失敗,如此,夫復何患!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操無疑是能夠在當今社會混得最好的一個人。東漢末年,作為朝廷正統的漢王朝氣數已盡,中原地區群雄並起,爭相逐鹿,曹操作為宦官之後,沒有資歷沒有背景,完全白手起家,奠定了魏國的根基。

劉備好歹還有一塊“中山靖王之後,漢室苗裔”的招牌,曹操什麼都沒有,他憑藉的,只是自己過人的智慧和軍事才能。

曹操,表字孟德,小名阿瞞,生於東漢末期的公元155年,他爹曹嵩本姓夏侯,宦官曹騰的養子。在漢朝,宦官得勢,收養兒子很正常,所以曹操生於“宦官之家”,他並沒有因此而自卑。

曹操少有大志,任性好俠、放蕩不羈,在他那個宦官爺爺的庇護下,曹操從下博覽群書,尤其喜歡研究軍事著作,這給他後來的行軍打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終成長為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具備很好的文學素養,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

曹操的文學才華,是與他同一時期的梟雄如劉備、袁紹、袁術、劉表等人所不能比擬的。曹操開創了建安文學流派,和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並稱為“三曹”,由此可知,曹操還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

毛主席也對曹操評價極高,多次的在書信、詩詞和公開場合中提到曹操。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詩中歌詠曹操: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這裡說的“碣石遺篇”,值得就是曹操有名的《觀滄海》一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年少時機警敏捷,精通權謀,勇略過人,十歲的時候就在家鄉打跑過鱷魚。但他的行為放浪不羈,不為世人所看重,只有少數朋友認為曹操是非常之人,將來會成一個非凡之業。許劭評價他:“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奸雄。”(《異同雜語》: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許劭這句話,是對曹操一生最好的評價和寫照。

曹操有能力有才華,精通權謀之術,尤其心狠手辣,曹操曾經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樣的人,無論是在過去,在今天,在以後,絕對是混的最好最牛逼的那個人。

曹操不僅有人性中陽光的一面,也有人性中陰暗的一面。他自私自利,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但也恰恰是這種性格,陰險狡詐和不擇手段,才能在任何優勝劣汰的環境中生存到最後。即使在三國那樣戰亂紛爭的情況下,也只有曹操,才真正得以善終。

而反觀三國的其他英雄人物,劉備仁心雖足,但優柔寡斷太盛,放到現代的話絕對被人吃得連渣子都不能剩下;至於孫權,則是不夠曹操心狠手辣,放到現在頂多也是部長級別的人物而無法再更進一步了,也沒有可能像曹操一樣擁有成為最高領袖的實力。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中的記載,魏國的疆土基本上都是曹操自己打下來的。雖然也有謀士和武將的幫助,但主要依靠的是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和人員協調能力,一刀一槍地打下來的。反觀劉備和孫權,劉備的江山是靠著武將和諸葛亮等謀士的功勞,用陰謀詭計強搶劉璋而得;而孫權則是靠著祖輩、父輩們打下來的,孫權充其量就是一個很好的守成者罷了。

曹操,他是真正的靠著自己一步一腳印,白手起家。也和現代社會里那些真正的白手興家的人一樣,更容易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曹操在人才方面也非常的重視,他曾三次頒佈“求賢令”和提出了“唯才是舉”的口號,以此來廣納天下豪傑,謀士以壯大自己的實力。曹操雖然為人多疑,但是在用人和拉攏人心方面卻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

曹操有自己的一套用人之道,而且曹操的度量非常的大。例如:張繡對於曹操有殺子之仇,張繡棄袁紹而投曹操過後 曹操不但不計前嫌還對張繡加官進爵,重用有加。這個度量不得不讓人佩服。

知人善任是曹操,也是現代領導者應該具備的最好的品質。對於關羽,明知關羽一定會回去尋找和幫助劉備,曹操還是義無反顧的放走了他,這樣的氣度和胸襟不是常人所能擁有的。

綜上所述,曹操如果能夠生活在現代,絕對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從政的話一定平步青雲,官有多大做多大。從商的話肯定也是馬雲,喬布斯等影響著世界的超級大咖。



END.


博書




《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有一次劉表宴請劉備,席間劉備起身如廁,看到自己因久不騎馬征戰,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感慨流淚,劉表問其何故。劉備長嘆說:“吾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騎,髀裡肉生。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每每讀到這一細節,我總是感慨叢生,對劉備倍生敬意。放到現在社會,我們依舊會為他點贊!劉備的傷感不是“中年油膩”,不是“人到中年萬事休”,不是老婆孩子,更不是房子車子,而是不能在人生最好的歲月裡去建功立業,這才是一個英雄的悲傷!

現在,很多人三四十歲就覺得自己折騰不動了,想退休歸隱山林了,而在一千八百年前,47歲的劉備仍然說自己“志猶未已”。我想,這就是英雄吧。連續的失敗沒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多年的安逸也沒有消磨掉他的銳氣。這樣的一個人,就算落於塵埃之下,也會一步步向上,掙扎爬上人生巔峰。

《三國演義》中,我始終認為劉備是一個蓋世英豪!古人五六十歲年齡已經很大了。雖名滿天下,但尚無業績,仍不改初心,矢志不移。為實現理想,屈身求拜三顧草廬,只為聘請當時二十多歲的諸葛亮,何等禮賢下士!何等有魄力!以個人領導魅力締結劉關張三兄弟聯盟,終成一代霸業!

如果四十多歲的他在今天,依舊會一騎絕塵,把許多中年油膩男遠遠地拋在身後,或縱橫政界建功立業,或馳騁商場創造奇蹟……值得大家分享學習!


每天讀名著


從古至今,得女人者得天下,女人在歷史上的地位從紅顏禍水逆襲到能撐半邊天的地位實屬不易,也間接的說明一個問題,女人的強大永遠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個人認為周瑜在當今社會混的最好,有詞為證: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想必你會問: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待我細細道來。



眾所周知,小喬是三國裡面數一數二的美女而這豔世美女竟最後花落周瑜的懷抱,實在是很不錯的人生體驗,這位美女不僅漂亮而且還很有智慧,可以說對周瑜參謀了很多事,說她持家有道一點也不為過,側面烘托了周瑜是一位長相勝似潘安的英雄人物。古人講究郎才女貌,這很應景。



正面之詞: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描述了周瑜的俊郎外表,風度翩翩,英姿颯爽,這對於如今一個看臉的社會,實在是很豐富的資源,許多美女都會為之動容。

周瑜不僅僅是個偶像派,而且還是個實力派,瞭解歷史的人知道周瑜是個兵法天才,用兵有方,打仗很是聰明厲害,話說: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男人的氣勢,英雄本色使然。這樣的才能放在如今社會也一點不會遜色。而這樣一位有才能的男人,試問那個女人不喜歡。



所以,能讓許多美女投懷送抱,為之傾城的男人在如今這個社會很是吃的香的。

都說周瑜小心眼,是被氣死的,這一點我始終存在質疑,還請各位深研歷史的專家作一分享,探討探討。


賈寶玉傳人賈三少


日慕鄉關之前看過一些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各種答案都有,選擇曹操孫權司馬懿的居多,認為他們幾位足智多謀,臉厚心黑,符合現代社會成功人士的特徵。

日慕鄉關認為這些判斷把弱肉強食時代的叢林法則等同於現代社會的商業規則,忽視了法治社會的約束力和文明時代的社會承受能力,陷入了主觀臆想的怪圈。

現代社會的成功,尤其是近十年來的商業鉅子,成功的前提多數基於兩點:第一,獨特的技術能力,第二,超強的管理能力。

尤其是前者,幾乎決定了商業成功的上限,以美國為例,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拉里佩奇等人都是響噹噹的技術高手,他們用自己的天賦為人類社會打開了一扇窗口,然後名利雙收;國內也不乏成功案例,馬化騰、任正非、柳傳志、李彥宏都有深厚的技術背景,隨著科技創新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提升以及國家對專利保護的增強,此類商業鉅子還會越來越多。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群星閃耀的大時代,東西南北中,仁智禮儀信,英雄豪傑輪番登場,但要說能與現代社會掛鉤,也就諸葛亮、華佗、鄧艾、貂蟬四人。

首先說諸葛亮,除了足智多謀的管理能力,他在天氣預報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天賦無人能及。《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 ,劉備過江與周瑜談判結束後,希望諸葛亮一同返回荊州,諸葛亮自言:

雖居虎口,安如泰山。今主公但收拾船隻 軍馬候用。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後為期,可令子龍駕小舟來南岸邊等候。切勿有誤。”玄德 問其意。孔明曰:“但看東南風起,亮必還矣。

此時距離赤壁之戰尚有數日,諸葛亮卻早已神機妙算,安排妥當,就這掐指一算的天氣預報速度,準確到天的天氣預報精度,甩今日氣象衛星幾十條街,技術成本更是為零。如果諸葛亮來到現代社會,以此神技創業,不出兩年就能登陸納斯達克,坐擁百億家產。

第二個技能來自人工智能,眾所周知,AI被認為是未來幾十年最有發展前景,商業回報率最高的行業之一,國際國內大公司紛紛提早佈局,豪賭AI,某度此前甚至提出口號:ALL IN AI。

《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回,諸葛亮北伐中原,因米糧都在劍閣,搬運不便,創造性的發明了超越時代的木牛流馬,

吾已運謀多時也。前者所積木料,並西川收買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馬, 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絕也。。。過了數日,木牛流馬皆造完備,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嶺,各盡其便。

只用木頭原料,不需要任何能源,就能造出永動機一般的機械搬運工具,工藝簡單,結實耐用,成本低廉,綠色環保,可謂科學發展的奇蹟,如果諸葛亮活在當下,這項足以改變人類歷史的發明將立刻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潛在市場數萬億,超越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不在話下。

第二位是華佗。

華佗是中國歷史上的神醫,不但精通各種藥材屬性,還是麻醉藥的發明者,外科手術的奠基人,在抗生素誕生前一千餘年,就能避開感染,施行外科手術,醫術水平空前絕後,如果不是曹操昏庸,諱疾忌醫,遷罪於他,單單他所著的那本醫書,就可以改變人類醫學發展進程。

眾所周知,我國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明青蒿素的靈感來自於東晉醫藥學家葛洪的《肘後方》,比起華佗,葛洪就是個煉丹的神棍,他能助屠呦呦拿一個諾貝爾獎,華佗就能拿一打諾貝爾獎,如果將這些醫學專利商業化,一年超羅氏,兩年滅諾華,三年輝瑞就的倒閉,全球第一妥妥的,絕症將成為歷史名詞,人類醫學水平藉此大踏步前進兩百年。

第三位是鄧艾。

鄧艾是後司馬懿時代的奇才,與鍾會合稱魏國雙子星,水平還在諸葛亮徒弟姜維之上,不僅如此,他在山川地理方面天賦極高。《三國演義》第一百七回 ,投降蜀國的夏侯霸這樣描述鄧艾:

但見高山大澤,輒窺度指畫,何處可以屯兵,何處可以積糧,何處可以埋伏。人皆笑之,獨司馬懿奇其才,遂令參贊軍機。

由此可見,鄧艾簡直就是個活地圖,高山大澤,看一眼就能記在心中,如果他來到現代社會,憑藉其在這方面的天賦,將立即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2018年國內地圖測繪領域的老大高德市值逼近百億,如果鄧艾創業,絕對不在高德之下,假以時日,走出國門,把谷歌地圖拉下馬也屬平常。

第四位是貂蟬

《正義者聯盟》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閃電俠問蝙蝠俠:你的特異功能是什麼?蝙蝠俠面有得色的告訴他:我很有錢!

貂蟬沒有錢,但她有顏,絕世美顏!顏值即正義!

《三國演義》第八回中記載到:自幼選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

要顏值有顏值,要身材有身材,還能歌善舞,放在今天,就是標準的網紅啊!

2018年,網紅一姐馮提莫商業估值1.5億人民幣,如果換做貂蟬,怎麼說也得加個零吧!如日慕鄉關這種從不看直播的宅男,如果貂蟬上線,也會毫不吝嗇的付費打賞。

如果貂蟬再有些商業頭腦,註冊個工作室,向影視歌綜藝等多方向發展,超過范冰冰,打入好萊塢,問鼎奧斯卡也只是時間問題,那時候,其商業價值將大大提升,遠超一般的上市公司!



日慕鄉關


三國時期,曹操混的最好,如果放到當今社會,我覺得還是曹操混的最好。儘管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認為有些東西是不會變的,比如一個人的綜合實力。一個人混得好,自有他混得好的道理。以下說說曹操放到當今社會依然能混好的理由:

一、曹操志向大

孫權的志向是,據守江東,保住祖業; 劉備的志向是,匡扶漢室,順便稱霸; 曹操的志向是,蕩平四海,闊清天下。
跟孫權和劉備相比,曹操的志向是摧枯拉朽式的。從夢想這件事上曹操已經碾壓了孫劉,可見三國爭雄從開始已經定好了基本格調。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人能否混的好首先取決於有沒有夢想,有多大的夢想。夢想是一個人是否能混好的底色。

二、曹操膽子大

在王允的壽宴上,一堆大漢的高級官員在哭訴董卓有多卑鄙,哭訴他們的小皇帝如何被董卓蹂躪有多可憐,哭訴各自心裡有多憋屈。這場聚會本來沒人邀請曹操,不過曹操還是舔著臉自己到了。看到一群人的哭訴,曹操並沒有因此而感動,他說了一句:滿座大丈夫,盡做女兒態。你們這麼哭哭啼啼的能把董卓哭死嗎?能把大漢江山哭回來嗎?之後便有了王允和曹操合謀用七星刀刺殺董卓這一節。說曹操膽子大,直言羞辱大漢朝臣,此其一也,敢於冒死刺殺董卓,此其二也。當然,曹操一輩子,膽大妄為的事多了去了,此處只是略舉其一。自古富貴險中求,沒有一顆好膽子,怎麼可能混的好呢。

三、曹操情商高

官渡之戰中,曹操與袁紹焦灼不下是,袁紹的參謀許攸前來投奔曹操。曹操聽說許攸來了直接光著腳跑出來迎接許攸。一見面就對許攸說,你來了就啥事都不愁了。先給許攸扣一個高帽子,這是曹操高情商的第一體現。光著腳跑出來,一是顯示許攸來了曹操急不可待的心情,二是顯示對許攸的尊敬。古人認為鞋是髒東西,光腳則是尊重。三國時期上朝都光腳站著,以示對皇上的尊敬。當了魏王的曹操可以佩劍穿鞋上朝。戴高帽子,表示急切,表示尊敬三個招數在瞬間完成。曹操的情商之高可見一斑了。就算是在今天,情商依然是混得好的主要因素。

四、曹操智商高

官渡之戰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從實際軍力對比上是一場10萬對3萬的戰役。就算有荀彧的堅持,就算有許攸的援手,但整體戰略計劃和實際執行應變都是由曹操獨立完成的。以官渡之戰為鏡子,可以照出曹操的軍事謀略和智商的高下。

五、曹操逆商高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被殺的人仰馬翻、屁滾尿流,所剩無幾的將士們也都灰頭土臉。這時曹操把大家召集起來坐在地上開會鼓勁兒,曹操主要分析了兩點:一是沒有吃過敗仗的團隊就不是一個好團隊,二是雖然打了敗仗,但土地城池還在,軍事力量還在,天下還是我們的。大家聽完後一下子就振作起來了。與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的一蹶不振相比,曹操顯示出一個將領面對挫敗的積極心態。但凡出來混,都有跌入谷底的時候,而決定能不能東山再起,主要取決於一個人的逆商。

六、曹操眼光遠

當大家都忽視那個廢物一樣的皇帝的時候,曹操知道把這個廢物拽在自己手裡,日後就有個招牌用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時大漢原有人才班子也可以為我所用,這是曹操的遠見。劉備失了荊州,退守蜀地,天下格局大定之時,孫權給曹操寫信讓曹操登基做大魏皇上,曹操則說,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死活沒稱帝,到死沒稱帝,這是曹操的遠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無遠見,自尋短見。沒遠見,怎麼能混好呢。

七、曹操應變強

濮陽兵敗,呂布部下追殺曹操,一軍士站在曹操面前問那位是曹操,曹操指著前方說,騎黃馬的那位就是曹操,一堆人就追過去了。還有一次,莊稼馬上收割了,曹操發令說,損壞莊稼者,咔嚓。話剛落音,自己屁股低下這匹不爭氣的馬就衝到莊稼地裡去了。好尷尬呀。換成你,怎麼處理,懵逼了吧?曹操搞了個“割發代首”,還說意思一下,咔嚓的事先欠著。應變能力強的人壞事能變好事,應變能力差的人好事能給你折騰成壞事。

八、曹操胸懷大

陳琳寫討賊檄文罵曹操,罵的不是八輩祖宗,罵的十八輩祖宗。就這,曹操還是愛惜陳琳的才華,不但不殺,且給封了一個司空軍謀祭酒的官。曹操麾下謀士成群,戰將成堆,都源於曹操胸懷大。胸懷大則能容人,能容人則不缺人,不缺人怎麼會缺錢缺事業呢。

九、曹操才華高

曹操一生留下很多大氣磅礴的詩歌,還有語言優美,意境高遠的散文。魯迅先生說曹操是“文章的改革家”。曹操的書法還很牛,唐張懷瓘把曹操的書法列入“妙品”。

十、曹操性情真

曹操的遺書歷來被人詬病,就連蘇東坡也覺得曹操的遺書寫的窩窩囊囊。曹操在遺書中對自己只有淡淡的一句:我的臭脾氣大家不要學。之後全是婆婆媽媽的家長裡短。遺書裡寫道把他房間裡的一丟丟薰香給大家分了,別浪費。寫到他死後要優待他那些女人們。還叮囑他那些女人們閒來無事可以用絲帶編編鞋子,萬一曹家敗落了可以拿鞋子換錢度日。看到這種遺書,家眷們無不動容。和劉備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相比,曹操可謂情深義重了,也顯示出曹操真性情的一面。

如此看來,一個志向大、膽子大、情商高、智商高、逆商高、應變強、胸懷大、才華高、性情真的人,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會混的很好吧。


水滴國學


每天讀名著的朋友,您點評的太好了,劉備是織蓆販履之人,是處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但他胸懷大志,廣交朋友,借黃巾之亂起兵為國平叛保境安民,縷建戰功被封縣級小官,任內與民秋毫無犯,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擁戴,因無錢賄賂上級而慒到報復,因而辭官,他每當談到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因此流淚,無不痛恨恆靈二帝,證明他痛恨東漢腐朽沒落的王朝,痛恨統治者的殘暴,他不是什麼保皇派,他沒有任何能力怎麼去保皇,他和千百萬人民群眾一樣過著被壓迫被剝削的苦難日子。是社會動盪黃巾起義,軍閥混戰把劉備推向了潮頭。漢獻帝是想通過政變從曹操手中奪回失去的權力,因而利用拉攏劉備,認做皇叔。如果當時漢獻帝大權在握,還能認劉備為皇叔嗎?我認為是決不可能的。曹操,劉備都是歷史人物,開始都沒有稱王當帝的想法,隨著實力的增強,個人野心也再不斷澎漲。曹操是官二代,祖上一直在東漢王朝當大官,開始也想為朝廷除賊,是個有政治抱負的有理想的人,做事心恨手辣,他和劉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決不是真實的歷史,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歷史,都是為封建帝王歌功送德的歷史,是勞動人民的血淚史,


高山兮流水77114309


我比較看好玄德!

雖然時代不同,每個人的因緣際會也會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機遇,放在古代是如此,放在現代亦如此。



但劉備劉玄德這個人,放在任何時代絕對都是混得不錯的那種人。

有人會說,他不就是個賣草鞋的嗎,如果不是生逢亂世,他估計還在賣草鞋。這樣說顯然有些偏激。

沒錯,劉備家裡窮,父親死得早,只能與母親以織蓆販履謀生。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英雄不問出處,上一代的東西他劉備管不了。



但是到了劉備這一代,他知道自己需要改變這樣的生活,他有大志,他要出人頭地,幹出一番事業,光宗耀祖。

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你如果沒有一個遠大理想,那怎麼都混不好。

這是其一,劉備有大志!

其二,劉備情商高!

馬雲爸爸曾經說過,決定一個人前途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劉備的情商極高,他一個賣草鞋,在東漢亂世混跡那麼多年,走南闖北,遊走於各大軍閥陣營,在哪都吃得開,甚至於最終成為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巔峰。



靠的是什麼?才氣嗎,他武不如張飛,戰不如關羽,謀不如諸葛亮,一天到頭除了編草鞋,就是摔阿斗,他憑什麼能成為一方諸侯?

顯然就是這高情商,讓他作為主公足以吸引大批的人才為其效力,作為幕僚足以贏得各方諸侯的青睞。

正是這高情商,使陶謙讓賢以徐州牧,使曹操煮酒與之論英雄,使呂布以兄弟事之!



放到現在,劉備同樣可以靠著他的高情商四處逢源,無論是為官為商,他都可以很好的把握。

當然,唯一可能拖累劉備的便是他太重感情

不管這是不是他裝的,但至少他至始至終,就是這個人設。反正我是信的,當初關羽敗亡,他為了給兄弟報仇,舉國伐吳,在當時的環境下,這顯然是不智的選擇,可他劉備就是做了。



這種性格放在如今的社會,顯然很吃虧,畢竟人心不古,世態炎涼,別太善良!


白話歷史君


三國當中真的可謂是群英薈萃了,文的武的都是人才輩出,大佬雲集,他們的優點我們可以值得借鑑和效仿,但是他們某些缺點,尤其放到現在是致命的,比如關羽的自負,呂布的見利忘義,劉備的虛偽,這些我們是不能學的。

那麼這些人物都放到當今社會,誰能夠混的最好?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那些拼爹的人物我們可以直接去掉了,畢竟當今社會不同往日,不能緊靠拿拼爹就能說事兒了,主要看的還是你這個人的綜合素質和不了替代價值。

筆者認為,不是劉備,不是諸葛亮,不是司馬懿,不是曹操,而是一個比較冷門的謀士,賈詡賈文和。


賈詡看起來在,出謀劃策上好像並沒有荀彧司馬懿那麼犀利,逼格高大上。論能力好像也不是曹操手下第一謀士,為什麼會說,他混得最好呢?

混的好,不是指你能力越高就會混得越好,也不是你在大眾的評價越高你就混得越好,混的好的根本是要先學會自保,不能站錯隊,明哲保身,誰也沒有整治你的理由,或者說沒有人想真心給你捅刀子。混的好的精髓在於,無論自己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局面,都能進退自如,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說的這些點,賈詡就做到了,三國裡面也就賈詡做到了。

賈詡侍奉過的主公可謂是三國眾謀士當中最多的了,最開始是段煨,然後是李傕,郭泗,張繡,最後才是曹操和曹丕。服侍過這麼多個主公,卻沒人拿他以前的職業履歷說事兒,這些主公都心甘情願地聽他出謀劃策。除了自己的計謀都在抓住要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和主公相處的方法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的,這要是換別的謀士,就他們那死倔驢的性格,別說舒舒服服地活到全劇終了,活過第二集都難。

諸葛亮,荀彧,陸遜等等他們團隊的貢獻度可謂都遠遠比賈詡大了,可他們的結局呢,一個累死了,一個傷心到自殺了,陸遜更慘,直接被孫權過河拆橋給逼死了。從這一點就能說明,不是說能力越高,混的就越好,放到現在的社會也是如此。

關於賈詡說話講藝術這方面,演義中有一個實例。

曹操想從曹丕和曹植當中選擇繼承人,某天就跟賈詡無意中提到這件事情。賈詡早就想好了人選(曹丕),但人精的他是不可能直接這麼說的,這樣坑自己是小事兒,容易把曹丕坑死。他不但沒直接說,他甚至一句話沒說,就假裝一副走神的樣子。

曹操重複了一遍:“我問你話呢?”然後賈詡接著隱身不在線,曹操急了:“賈詡!你今天咋回事兒,咋還走神了?尋思啥咩?”賈詡一副被嚇到的樣子:“臣。。。。。臣沒想啥,就想當時袁紹是怎麼敗給你的。”曹操瞬間就反應過來了,哈哈大笑,從此堅定了選曹丕為接班人的決心。

賈詡與領導的相處,除了說話講藝術,最重要的是,他僅僅就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別的心思,這就算換一百個領導,也沒有理由整你,高興還來不及呢。賈詡其實自始至終也是抱以一個漢臣的態度。曹操自封魏王這個做法,賈詡也不太支持吧,對於賞賜一向都辭而不受,可是賈詡一點反對的意向都沒有,這就比荀彧強多了。

除上述的種種之外,個人認為賈詡做得最精彩的一件事情,就是站了曹丕的隊還站對了,主導了曹魏的歷史走向。賈詡不僅是剛才講述的,對曹操對話那個神補刀,之前就幫了曹丕不少忙,又是安撫曹丕情緒,又是給他出謀劃策的。其實找對了隊伍也需要眼光的,當時曹操最看好曹丕,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賈詡的獨到眼光就不一樣啊,他覺得曹丕比曹植有東西多了。

從賈詡的智商情商,做人做事,分析判斷當中,我們是不是能學到什麼?是不是能看到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