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感覺東吳一直是三國中最弱小的?

靜靜觀天下


東漢末期由軍閥局部統一建立的魏、蜀吳、三國之中,最為弱小的其實並不是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而是劉備集團建立的蜀漢政權。封建社會時期,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大小與否主要是根據其領土面積、境內人口、經濟實力等因素。魏、蜀、吳所統治的區域實際上是曾經的東漢王朝的一部分。而三個國家的獨立發展帶來的也並非是三個地區越來越小的實力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的實力差距。魏、蜀、吳三個國家之中,魏國勢力最為強大,其次是領有江東、荊州以及交州地區的孫吳集團,而最為弱小的,毫無疑問是劉備建立的僅有一州之地的蜀漢政權。

曹魏統轄地區有九州,包括冀、兗、青、並、徐、豫、雍、涼及司隸區,總戶數約六十六萬戶,人口四百四十三萬左右;吳國統轄揚、荊、文三州,總戶數五十二萬戶,人口兩百三十萬左右。;蜀漢只統有益州,總戶數三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左右。按照當時的計算方法,以每戶抽一壯丁計算,蜀漢總軍力不過三十八萬,還要防衛東戰線、京城、南中以及全國各區的安全,能動用在北伐上的軍力可想而知。而魏明帝派出迎戰的先發部隊,就多達二十萬,後備軍團更高達三十餘萬。僅僅另有益州之地的蜀漢雖為“天府之國”,但想以一州之力而“統一中原,光復漢室”,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原來佔有的荊州之地被東吳佔領,其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可能就更加渺茫,實際上諸葛亮也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蜀漢本身弱小,就應休養生息,諸葛亮卻六次北伐,征討曹魏,這無疑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與其說是為實現宏偉目標而奮鬥不息,不如說違背民心、自不量力。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六出祁山最終以蜀漢的失敗告終,諸葛亮死後,繼承了他“興復漢室”目標的姜維又接連在數年之內舉兵北上,其結果不僅是無一例外的失敗,更使得原本就積貧積弱的蜀漢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姜維的“九伐中原”不僅不得人心,也違背天意。最終加劇了蜀漢的衰弱,也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魏蜀吳三國之中,蜀漢人口最少,疆域最小,地理位置最為偏僻,經濟實力最為弱小,政治制度也遠不及魏國先進。卻在建國之後接連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切敗多勝少。最終,蜀漢也是三國之中最先滅亡的國家。


歷史課課代表


開玩笑了。無論從領土、人口、經濟、人才、國祚等各方面,都毫無疑問是蜀漢最弱。軍事方面,東吳也毫不遜色於蜀漢。怎麼能說東吳是最弱小的?你不能看《三國演義》哪國的篇幅多就算哪國強吧?小說畢竟是有傾向性的,就根據史料從各方面分析一下。

一、領土


漢朝把天下分為十三個州,每個州的大小不盡相同,由於當時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北方,北方人口多,所以北方的州比較小,南方相對蠻荒一些。到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形成,曹操佔北方九州,東吳佔東南揚州,劉備、東吳、曹操三分荊州,劉備所佔最多。後劉備入蜀得益州,東吳南下取交州。後孫劉湘水劃界平分荊州除曹操佔據的南陽郡外的其他六個郡,各佔三個。建安二十四年末,東吳殺關羽奪荊州屬劉備的三郡,獨得除南陽郡外的荊州六郡。自此,三國版圖基本沒有大變化。由於此時漢獻帝尚在位,還屬東漢末年,所以等到曹丕稱帝開啟三國時代,整個三國時期的格局基本是曹魏佔北方九州及荊州北部一小塊算9.2個州,東吳佔揚州、交州和荊州大部算2.8個州,蜀漢僅有益州1個州。顯然毫無疑問,從地域來說,顯然蜀漢最小。諸葛亮、姜維屢次北伐也沒能開土拓疆,更與東吳修好不能奪回荊州。所以,蜀漢始終是最弱的一個。

二、人口

之前說了,十三州的劃分更多參照的是人口多少,所以所佔州越多,人口自然越多。梁方仲在《中國曆代戶口、田地、天府統計》中根據《三國志》、《晉書》等史料總結: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蜀國28萬戶,94萬人;同年魏國有103萬戶,443萬人。吳國在280年約52萬戶,230萬人。這是目前的主流觀點,基本都比較認可。由此可見,蜀漢與魏、吳兩國差距極大。蜀漢地域狹小,加上諸葛亮、姜維的長期北伐,抽調兵力,自然人口不能很好的補充。

三、經濟

農耕時代,人口就是生產力,蜀漢只有東吳四成人口,自然生產力是嚴重不足的。加上地域關係,東吳佔江南魚米之鄉,糧食產量豐富。而蜀中雖號稱天府之國,但畢竟地域侷限,所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本不足的生產力又要支撐連年北伐,經濟自然不能很好。

四、人才


之前已經說了,人口少,自然成才的人也就少。有人可能說什麼臥龍鳳雛、五虎大將,還有演義裡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即使不考慮這些人被演義高抬的因素,他們也都是前期人物,並且關羽、黃忠、龐統、法正等人才都死於劉備稱帝,甚至曹丕篡漢之前,還是東漢末年,能不能算三國人物都兩說,張飛、馬超也是劉備稱帝不久就死了。中期諸葛亮帶著魏延等人還算勉強,但等諸葛亮一死,絕對的人才凋零。像費禕這種掌相權的都被評為“中佐之才”(還被刺殺了)。軍事上的人才更可憐,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姜維北伐幾乎無人可用,以至於夏侯霸從曹魏歸降時都已近七十歲,還要跟著姜維出征。真的是無人可用。

五、國祚


三國中,曹魏220年曹丕稱帝,266年被晉取代,享國47年;蜀漢221年劉備稱帝,263年建為魏所滅,享國43年;東吳算法有兩個,如果按孫權改元黃武的222年(那時改元獨立但未稱帝)開始算,280年為晉所滅,為59年;如果從孫權稱帝的229年開始算則是52年。無論哪種算法,東吳國祚最長,蜀漢國祚最短,並且蜀漢是三國中第一個滅亡的,東吳則是最後一個滅亡的。從國祚這點來說,東吳甚至都能感覺是最強的。

六、軍事


蜀漢和東吳的軍事,他們雙方僅有一次交鋒也就是夷陵之戰,東吳火燒連營大敗蜀漢,不過那是早期,中後期的話兩國一直交好,沒有互相作戰,但是都與曹魏有交手。蜀漢諸葛亮、姜維北伐,雖互有勝負但疆土始終無法拓展;東吳打合肥也是一直無功而返,不過東吳對曹魏有過一場輝煌的大勝就是石亭之戰,陸遜大敗曹休(當時曹休為曹魏大司馬,是頭號權臣),並致使其不久後去世,可以說相當亮眼。而蜀漢蔣琬也曾擊敗曹爽和夏侯玄的伐蜀(不過此二人的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因此東吳的戰績絕不比蜀漢差。如果說當年漢中之戰劉備勝曹操的話,那時連曹魏和蜀漢都沒有,其實根本就算不得三國的戰爭。而且東吳也可以將赤壁之戰的勝利算在頭上,畢竟當時主力都是東吳的,蜀漢只是配合。而在曹魏滅亡後,東吳名將陸抗(陸遜之子)更是多次抵擋晉軍進攻,並於晉軍主帥羊祜惺惺相惜二人並稱三國最後的名將,而彼時蜀漢都滅亡許久了。

綜上,最弱的只能是蜀漢,而非東吳。


伊耆角木




我們不妨簡單看看東吳在三國中的實力吧。

先說人口,東吳在滅亡時,總人口大概是550萬。(這包含了屯戶、軍戶等)其人口數量放在三國時期僅次於曹魏。(曹魏在被西晉取代之前人口達到1300萬)而當時的蜀漢人口才94萬。



另外再放眼東亞地區,東吳人口數量也是第二的存在。在古代世界,人口在綜合實力中的份量要遠比現在高。

再看勢力範圍,東吳在勢力範圍最大時期擁有揚州、荊州、廣州、交州這四個州郡。這個勢力範圍在整個東亞地區也同樣是僅次於曹魏的存在。並且放眼世界,東吳的勢力範圍都算是偏上的。

只是在三國時期,東吳很多地方的開發力度不夠。人口稀疏、生產力偏下。其有價值的地方絕大部分都環繞在長江流域以及廣州一隅。這也使得東吳的版圖雖然不比曹魏差多少,但是富庶程度確遠不及曹魏。



接著再看軍事力量,東吳兵力大致維持在二十萬到三十萬,但是成分較為複雜,異族士兵佔了不小的份量。而且軍種也雜。




相比曹魏與蜀漢東吳最拿手的是水戰,故而東吳的水軍可說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但是陸戰方面東吳多次止步於合肥是令人詬病的一件事。



而在經濟上,東吳很重視農業發展,這使得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得到提升。而且耕作技術也比較先進。

再就是水利方面,東吳也做得不錯,沿河各重要地區都建有水道。並大力修善古人所建水道,諸如丹徒水道等。只是在貨幣方面,東吳大量鑄造大錢致使貶值嚴重。



另外天文學、數學方面東吳也有所發展,還出過多位名人。比如天文學方面的王蕃、陳卓,數學方面的趙爽,並且闞澤也對祖沖之的圓周率頗有研究。


黎塞留的野望


三國中最弱小的不是東吳,而是蜀漢。由於《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擁劉反曹的思想,造成《三國演義》中蜀漢的人物都被刻意的誇大,曹魏的人物都被刻意的醜化。而東吳作為擁劉反曹的“局外人”,在《三國演義》被作者邊緣化,很多東吳的大事,都被作者一筆帶過。

而在電視劇《三國演義》拍攝的時候,導演又把東吳本來就不多的戲碼刪減了很多,以至於很多人誤認為東吳一直在打醬油。

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後,東吳無論國力還是影響力,都要強過蜀漢。曹魏一直把東吳當做主要對手,在諸葛亮北伐之前,曹魏甚至都沒有考慮過蜀漢會來進攻自己。冷兵器時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和糧食。

蜀漢在滅亡的時候,人口只有94萬,軍隊人數只有10萬人。而同時期的曹魏有440萬人口,軍隊50萬人以上,同時期的東吳有200萬人以上,兵力不低於20萬人。(根據曹魏平叛時期動用50萬軍隊,東吳滅亡時期人口230萬,軍隊23萬推算。)

蜀漢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是糧食產量非常的有限,糧食不足是諸葛亮北伐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蜀漢後期的,東吳派遣使者出使蜀國,孫休詢問使者蜀國的情況。使者回答說:“蜀漢快要滅亡了!朝堂之上沒有正義的言論,鄉野之間老百姓都吃不飽飯。”

反觀曹魏和東吳,打仗幾乎很少會缺糧食,曹魏佔領了三國時期的主要糧食產區,東吳地域廣大、平原眾多,兩國的經濟情況都要好過蜀漢。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東吳都是三國時期的僅次於曹魏的國家。在曹丕篡漢後,東吳一直都沒有閒著。在諸葛亮北伐前,東吳就已經抵禦了曹丕的三次南征,孫權還主動北伐過一次。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期,曹魏的主力被東吳牽制,陸遜擊敗了曹休的十萬大軍。

在公元233年和公元234年,東吳都發動了對曹魏的北伐,戰爭規模絲毫不亞於諸葛亮北伐,只是《三國演義》把這些事情一筆帶過,讓很多人誤認為東吳只是蜀漢的幫手。

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十一次北伐曹魏,而東吳和曹魏也交戰了七次,其中互有勝負,只是不如姜維北伐的頻率更高。在蜀漢滅亡之後,東吳又撐了十多年,才最終被曹魏滅亡。假如三國單挑,無論怎麼看蜀漢都是最弱的,而東吳一直都是排在第二位。


史海泛舟擺渡人


這是因為你接觸的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而羅貫中的思想一直以大漢為正統思想的,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竊國大盜,把他描寫成一個奸雄的角色,其獲取的權利是非法的,對於偏安一隅的東吳正面描寫的不多,源於對東吳不感冒,沒啥感情,這是作者的主觀意識在裡面。其實東吳並不弱,不但有長江天險,還有大片富裕的江南之地,以及數不盡的江東名士,相比蜀國在經濟實力以及人才方面東吳要勝一籌。 其次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就是蜀國,因為他的實力要弱些,自從失去荊州後蜀國就失去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加上連年的戰爭,蜀國在裡面是最弱小的,也是最容易被打敗的,司馬家族早就看到這一點了。


八零後不哭


吳國一直處於守勢,被動防禦,讓人感覺它很弱。但兩次分別由魏國、蜀國對吳國發起的進攻,都是由吳國勝利告終。

1、吳國政權的威懾力不大。其中魏國的政權合法性最強,它來源於漢獻帝的“禪讓”,不管過程如何,漢獻帝白紙黑字加紅印把政權禪讓給曹丕。何況魏國實際上控制了天下九州的大部分,正史也奉魏國為正朔,其合法性是三國中最高的。接下來就是蜀漢,“織蓆販履之徒”其實是漢室宗親,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漢朝遺老遺少們的心理。東吳既不是漢朝血脈劉氏宗親的繼承者,也不是漢朝帝位的繼承者,其政權合法性僅僅是因為“江東已歷三世”,乃至在魏、蜀建國多年後,孫權才敢在魏蜀相爭元氣大傷的情況下稱帝立國。


2、吳國過於保守。雖然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雖然都打贏了,但是都很被動,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才出去迎戰,主動出擊倒是沒有幾次。吳國的整體方針:偏安一隅。


清風觀史


其實,東吳並不弱,三國時期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打了兩場即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兩場都勝。除此外的其它戰役,東吳也是勝多敗少。蜀漢在穩定內部局勢後,一直在北伐。曹魏也是四處亂打,最終平定北方。但相比較蜀漢和曹魏這些轟轟烈烈事蹟,東吳的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最後憋屈地被司馬氏的晉朝給滅掉了。

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這本重點在尊劉抑曹,而對東吳的描寫比較少。還有就是東吳方面的原因。

首先,孫權過於保守。東吳的領導屋是孫權,孫權這個人,適合守江山,不適合開疆拓土,太保守,進取心不像孫策那樣強烈。所以無論是赤壁大戰還是夷陵大戰,基本上都是防禦戰,很少有主動出擊。孫權的保守決定了吳國的整體方針:偏安一隅。。

其次,孫權晚年因繼承人之事,猜忌加重,濫殺忠臣,導致日後東吳政變,兒子們爭奪儲位,大臣們也依附於皇子,形成黨爭,國勢衰退。這就使得前期一團和氣,陷入了人事傾軋之中。這種人事傾軋,一直延續到東吳被滅。

所以,我們看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東吳都不像蜀漢和曹魏那樣刷存在感 ,而是默默的偏安一隅,最後在沉默中被滅。


嶽劍


首先是政治合法性的不足,大漢四百年早已深入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這裡的人心不是指最底層老百姓的人心,主要是指士子之心。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佔據政治地位的最高點。可以用漢天子的名義做事,劉備呢,不管之前中山靖王之後是真是假,漢獻帝承認之後就是貨真價實的皇叔了。加上衣帶詔的事情,名義上算是奉旨討賊。有大漢皇帝的旨意,也算得上是出師有名。袁紹起兵討伐曹操也是打著衣帶詔的名義征討。而東吳什麼都沒有,天下是靠強取豪奪,殺人劫掠而來。

名將,三國演義遠遠超出三國志的影響,三國演義中的名將謀士自帶光環。哪個陣營擁有更多的名將,感覺就很強的樣子。蜀漢有五虎上將,有臥龍鳳雛,有魏延,甚至姜維都可以算上加上,還有劉備他姓劉。曹魏有五子良將,五謀臣,有許褚,加上轉戰全國的戰績。漢末三國最強的勢力想弱小也不能。而東吳就比較缺少這些自帶光環的人物了,周瑜被演繹成心胸狹小,魯肅演義成懦弱無能的老實人,呂蒙又短命,陸遜出名的兩次一次打劉備一次殺關羽,打敗劉備好點,殺關羽你想吧,誰可以和關帝比影響力,羅貫中怎麼可能捧你呢?所以感覺東吳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和五虎上將五子良將相比較的人物,實際上是有的,太史慈,甘寧,黃忠等等 還是不少的。

最後是東吳中後期政治太混亂了,大興土木民不聊生,陸、朱、顧、張四大家族不斷壓榨。從而引起不斷叛亂。魏國平均每4年一次叛亂,吳國就更慘了平均每2年一次叛亂。而蜀漢,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再無大規模叛亂,可見諸葛亮政治之清明。東吳政治如此昏暗一定是被作者鄙視的,人為的弱小他也和情理。所以感覺上東吳就成了三國最弱小的。


風滿樓聽山雨


首先,東吳的政權合法性最弱。眾所周知,魏國的政權合法性最強,它來源於漢獻帝的“禪讓”,不管過程如何,漢獻帝白紙黑字加紅印把政權禪讓給曹丕。何況魏國實際上控制了天下九州的大部分,正史也奉魏國為正朔,其合法性是三國中最高的。接下來就是蜀漢,“織蓆販履之徒”其實是漢室宗親,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漢朝遺老遺少們的心理,“皇叔復仇記”也具備一定的合法性。

東吳既不是漢朝血脈劉氏宗親的繼承者,也不是漢朝帝位的繼承者,其政權合法性僅僅是因為“江東已歷三世”,乃至在魏、蜀建國多年後,孫權才敢在魏蜀相爭元氣大傷的情況下稱帝立國。除了東吳內部,那個時代別人看他們都得翻一翻白眼,底氣不足,何談豪強?

第二,孫權過於保守。孫策那句話說得很明白,打江山你不如我。但是守江山,我不如你。這一點,從孫權十萬大軍讓張遼打的一塌糊塗,自己甚至差點讓張遼給活捉就看得出來。孫權最大的本事,就是守江山,但是開拓心、進取心不是很足。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雖然都打贏了,但是都很被動,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才出去迎戰,主動出擊倒是沒有幾次。孫權的保守決定了吳國的整體方針:偏安一隅。




名稱過於寬泛


吳國一直奉行的國策是先自保,後開拓疆土,一直都是聯蜀抗曹、或者聯曹抗蜀,要麼就是坐山觀虎鬥,再者吳國有長江天險為屏障,自認為敵軍難以攻破,自孫策周瑜死後已經喪失了問鼎中原的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