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作為過來人回頭看,25歲果真是人們口中變老的分水嶺。


這個情景裡的「變老」指的不是臉上逐漸變多的褶皺,也不是想不起密碼的壞記性。


而是一種對未來的不安感,一種對於現在這份幸福不知道還能抓多久的恐懼。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週末回家和姥姥姥爺說說笑笑的時候,我的腦子裡總會不合時宜地蹦出一些擔憂,害怕陪伴家人的快樂馬上就會溜走。


晚上睡覺之前撫摸著身邊的兩隻小貓咪,聽著他們的呼嚕聲感受著他們的溫度,一邊開心一邊偷偷祈求它們一定要好好的。


任何一個向自己額外預支的享受,就是未知的危險。什麼通宵熬夜打遊戲的快感,什麼喝酒蹦迪出去嗨的刺激,全都沒意義,體檢結果裡一項項不合格才是現實。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不知不覺中,我們這幫90後早早就從冒險主義變成了求穩主義。


就在上禮拜,我接到了一通保險的推銷電話。如果放在幾年前,我一定會乾淨利落脆的禮貌回絕。但是那天我不光聽進去了,還加了對方微信認真考慮了自己需不需要。


凡事求穩,害怕失去,逐漸成為正在衰老的年輕人的生活重心。和我一樣不再抗拒保險的人越來越多了,大概就是最好的證明。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89年的蹦蹦是我身邊第一個開始諮詢保險的人。蹦蹦說,當時填受益人那欄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略過了老公,寫下了媽媽的名字。


“我怕死,更怕死了之後爸媽沒有保障。”


對於蹦蹦來說,一年一萬多的的保險金不是花銷而是給家人的交代。


如果她出現意外,一百萬的生活保證金就會打到媽媽賬戶上。如果30年後她平安無事,這些年的保險金還能加上點利息錢如數奉還,正好作為爸媽養老的經費。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92年的大米,是公司裡第二個買保險的人。


去年年底,大米的爸爸因為腦血栓生病住院,今年3月她又被查出膽結石有問題差點要做手術後,就開始研究起了保險。


“我害怕耽誤他們治病的原因,是因為我沒錢。”


對她來說,花錢是為了買平安,更是為了省錢。在爸爸住院外加她自己生病之後,大米發現這些年的積蓄根本支撐不了多少醫療花銷。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前幾天阿仁還在群裡問,哪家的醫院的體檢最專業。她馬上準備繼續深造,接下來不在爸媽身邊的幾年裡,一定要好好給家人做次全面體檢才能放心。


上個月朋友領養了一隻流浪狗,他把狗接回家之前,不僅在備忘錄裡記下了十幾條養狗新手注意事項,還保存了所在城市口碑最好幾家寵物醫院的聯繫方式。


至於我,在25歲後的生日願望也從「早日脫單」變成了「希望家人平安身體健康」。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人一旦接受自己不再年輕後,做出的很多決定不是妥協,是順其自然。


花錢大手大腳的人,會怕付不起醫療費而主動存錢。覺得保險就是假命題的人,為了多份保障也開始轉變觀念。


以前發燒感冒不吃藥只生扛的人,懂得了出現問題就去醫院。還有很多人高頻出現的地點,從峽谷酒吧變成了健身房醫院。


90後到了要向時間低頭的年紀,這是成熟的標誌,也是恐懼的標誌。


我們越來越惜命,惜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


我們不得不惜命,因為身後還有家人愛人和寵物。


插圖 / 網絡

頭圖/ 阿仁Aaren


「今晚22:22的報時員」


90後已經到了會主動買保險的年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