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旺长,对产量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好的措施?

爱拍视频的小伟


你好,我是

小张,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三农技术很高兴。

小麦旺长后植株抗性减弱、根系生长不良、易发生冻害、易倒伏,最终引起小麦减产。今天我就和大家说道说道小麦旺长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小麦旺长

一、小麦旺长的症状识别

小麦在冬季前的旺长症状为冬小麦苗整个植株生长比较细嫩,植株的茎数比较多,叶片多、叶片面积大、叶面积系数偏大;小麦植株幼穗提前分化,旺长严重时有些冬小麦植株会提前拔节。


二、小麦旺长的危害

  • 1、发生旺长后小麦根系生长不良

小麦地上部分发生旺长后,消耗了大量的养分,植株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长不良,长出的根系数量少,活力也差,长出的根系大多生长在土壤的表层,不往深处生长

  • 2、发生旺长的小麦植株抗性变差

小麦植株发生旺长后,田间植株总茎数较多,田间田间通风透光差,到中后期植株长势就变差,植株衰老速度加快,容易早衰,夏季抗干热风能力也明显下降。

  • 3、发生旺长的小麦容易遭受冻害

小麦苗子旺长以后,茎叶生长幼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都用来生长了,

积累下来的有机物质数量少,在冬季寒冷时期小麦就会发生冻害。有经验的都知道,一碗清水和一碗糖水肯定是清水先结冰;一碗糖水浓度小的和一碗糖水浓度大的,肯定是糖水浓度小的先结冰。

  • 4、发生旺长的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

在冬前小麦发生旺长后延长了病虫害危害的时间,田间病菌和虫卵的数量就会增加,第二年春季病虫来源多,小麦被病虫危害的几率就会增加,而且小麦旺长后第二年春季生长势变弱,植株抵抗能力差,就更容易发生病虫害。

  • 5、发生旺长的小麦来年春季返青慢

发生旺长的小麦植株开春以后根系生长时间推迟,生长的根系数量也减少,返青时间会推迟一周左右,有些严重旺长的植株春季不会长出新的分蘖,导致田间的分蘖数减少,分蘖少麦穗就少,最终引起减产。

  • 6、发生旺长的小麦容易发生倒伏


小麦旺长以后,田间群体数量变大,小麦植株为了争夺光照和空间就会一个劲的往高里长而不往粗里长,导致小麦植株节间过长,加之根系生长浅、数量少,在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时就很容易倒伏

三、小麦发生旺长的影响因素

  • 1、小麦种植品种选择不当

不同的小麦品种冻性强弱不同,如果种植的小麦品种冬性较弱,小麦出苗后就容易旺长。

  • 2、播种时小麦种子用量过多

播种时用种太多,出苗后田间群体数量过大,小麦幼苗生长拥挤,容易发生徒长旺长,田间整天看长势好但每个个体的生长发育差,分蘖数量也很少。

  • 3、秋季播种时间太早

秋季播种时间过早,小麦出苗后温度高,幼苗生长迅速,易形成旺长。

  • 4、水肥不合理

小麦播种前底肥用量过大,尤其是速效氮肥使用过量,会促使小麦幼苗快速生长;如果播种后雨水也多,土壤长时间含水量大,会进一步加重幼苗的旺长。

四、防止小麦旺长的措施

  • 1、选择适宜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小麦适宜的种植区域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品种生长特性不同、不同地区的时候环境也不同,所以种植小麦选择品种是一定要选择在当地审定的品种,不要随意引种,如要引种,要先小面积试种两三年。


  • 2、适时播种

冬小麦播种时不能种的太早,一般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来播种,各地具体时间都不一样,气温高时要适当的延迟播种的时间。

  • 3、合理确定播种量

小麦在适当的时期播种,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一般一亩地基本苗数量为13万左右;对于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一般一亩地基本苗数量为16万左右。

根据基本苗数量可以推算出用种量,在适期播种,一般一亩地播种量为7—9公斤,土壤水肥条件好,适当减少播种量,土壤水肥差,适当增加播种量;如果提前播种,需要适当减少播种量,一般在适播期外提前播种1天,一亩地减少一斤的种子,在适播期外推迟1天播种,一亩地增加1斤的种子。

  • 4、合理施肥

小麦播种前基肥的使用量一般是1500公斤腐熟农家肥、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氯化钾、10公斤尿素,如果土壤本来就肥沃,就要适当减少施肥量,尤其是氮肥的用量。

五、小麦发生旺长的管理方法

  • 1、对旺长田进行镇压
镇压是控制小麦冬前旺长有有限方法之一,而且操作比较简单。旺长的小麦植株通过镇压后可以损伤小麦地上部的叶蘖,抑制大分蘖和主茎的生长,减小过多分蘖的发生以及缩小大分蘖和小分蘖以及主茎的差距,促使小麦根系往土壤深处长,达到控制小麦旺长的目的。

镇压可以用拖拉机拉着小石磙或者木板或者专门的镇压机进行镇压。镇压是要注意,如果小麦田间土地墒情比较好,不能去镇压,要等到地壤干一些之后再镇压;镇压要在晴天的中午进行,不能在阴天或者早晨镇压,因为阴天或者早晨温度低,镇压后不利于小麦幼苗植株伤口的恢复,还易感染病害。



镇压的次数可以根据小麦的长势来决定,可以多次镇压,但不能一次镇压过度。

  • 2、对旺长田进行中耕

对于旺长的小麦田可以进行深中耕,深中耕可以切断小麦一部分的根系,减慢小麦幼苗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速度,从而抑制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小麦植株根系的生长。

中耕时间一般在小麦幼苗主茎长出5片叶子时进行,中耕的深度以7—8cm左右为宜。 深中耕这种方法不能应用在播种量大造成旺长的田块,也不能用在土壤肥力差、根系生长弱的田块。

  • 3、对旺长田进行化控

化控就是利用化学生长调节剂来控制小麦生长的方法。生长调节剂可以抑制小麦茎杆的伸长、缩短小麦植株的节间、增加小麦的抗性、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

化控时间一般在11月中下旬,药剂可以选择多效唑、烯效唑、助壮素,喷药时要均匀,不可随意调整药量。

总结:小麦冬前发生旺长是不利于小麦第二年的生长的,在生产中要选择适宜的品种、适时播种、合理确定播种量、合理施肥等措施来预防小麦旺长的发生,小麦旺长后,可通过镇压、中耕、化控等措施来进行调节,促使小麦苗健康茁壮生长。

今天的说道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张小张说三农


有经验的农村人都说,“麦无二旺,冬旺春不旺”,直接说明了冬小麦前前旺长会影响来年小麦返青生长。小麦冬前旺长,不仅会提前过多消耗土壤养分,抗寒能力下降,而且对后期的生长发育构成很大危害。

冬前旺长对小麦生长的危害

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秋季播种出苗,冬天休眠越冬,春天返青生长,安全越冬是冬小麦高产的前提条件。小麦冬前旺长,最直接的危害是对小麦越冬不利,容易使小麦产生冻害。由于麦苗旺长,会使地上部分与地下生长不平衡,地下根系生长较弱,入土浅,自然耐寒能力差。麦苗在秋冬旺长,容易提前分蘖,使麦苗茎数多,生长幼嫩细弱,抗冻能力低。

由于冬前旺长,植株体内积累的糖分不够,当严寒来临时,就会遭受冻害。由于冬前旺长在冬季遭受冻害影响发育,造成植株细弱,早春生长迟、返青慢,具体表现是春季新根条数少,春生新蘖少,直接导致成穗率低,严重影响产量。一般来说,冬前旺长的小麦,春天返青比正常小麦会延迟10天左右。

同时,冬前旺长的小麦,总茎数偏多,通风透光不良,中、下部湿度高,这各种环境会造成小麦春季纹枯病、白粉病等常发性病增发。

冬前旺长的小麦,根系较差,而麦苗群体偏大,光照不足,基部节间伸长过量,秆壁较薄,生长后期抗风灾能力显著下降,极容易发生倒伏。因为抗干热风能力下降,早衰现象也比较明显。

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的成因

冬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播种过早,冬前积温高,会使麦苗冬前就快速生长。其次,播种量过大,出苗过多,麦苗拥挤细嫩,个体发育差,分蘖少,只能向上生长,容易形成旺长苗。再是,如果肥水过量,特别是氮肥过多,也容易促使小麦提前生长,特别是碰到暖冬又雨水较多的的情况下,最容易形成旺长苗。

小麦冬前控旺的基本措施

通常来说,种植冬小麦首先要适时播种,不过播种过早,也不要播种量太大。不管哪种原因,一旦发生旺长,就要及时控旺。小麦冬天控旺有好多办法,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是冬季镇压。通过镇压人为损伤地上部叶蘖,抑制主茎和大分蘖生长,促使根系下扎,控制徒长。镇压时要择晴天无霜冻和露时,镇压后及时划锄。通常小麦镇压要掌握的原则是,地湿不压、阴天不压、早晨不压,在土壤较干燥时选择晴天中午进行。

小麦控旺的另一个物理办法,就是进行深中耕。麦苗主茎长出5片叶时,在行间深锄,减少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生长。深中耕控旺更有利于培育壮苗

第三个办法就是化学控旺,使用生长调节剂来进行控制,如目前比较流行的矮壮素、控旺素等,效果就非常好,一般在11月份使用。对于已经发生旺长的小麦田,尤其要注意浇好防冻水,并及时补充因旺长消耗的养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农户利用牛羊啃青的办法对旺长小麦进行控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啃青后,叶片破坏严重,甚至连根拔起,啃食后小麦呼吸作用增强,养分消耗增大,会大大削弱营养物质制造和累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同时,因为啃食造成分蘖节外露,也大大消弱了麦苗抗冻能力。


齐东晏子


今年的冬季天气并不是太寒冷,今天目前在三九天气里,但很多人都表示气温比原有的要高出不少,但这样也会让冬小麦出现旺长的现象,其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

首先就是受冻害的影响比较大,毕竟在碰到-10℃的低温时,那就会有冻害的产生,旺长也会带来返青慢的情况出现,通常都会延迟7-10天,这样早春的生发量减少,进而导致产量的不断降低。

而旺长的麦子也容易产生倒伏的现象,毕竟节间伸长太多,抗风灾的能力也为此降低,到了后面倒伏的现象也会出现。当然旺长的小麦,根须也比较弱,其抗干热风的性能也会为之降低。

至于为何会有旺长的产生,其实有多个因素,比如说提前进行播种,且在播种时的温度比较多,这样就会产生旺长的影响。而播种量的增加也是一大因素,可能会导致个体的发育很差,分蘖量也比较少。

当然品种的不同,一些弱冬性的品种可能会容易旺长,当然肥水量的施用增加,比如说氮肥量太多,很容易就会导致旺长的产生。那么应该如何才能防控呢?

首先就是镇压,它的方法比较简单,但效果不错,可以阻滞地上部分的叶片生长,大家可以根据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有效的镇压,在农田潮湿或者阴雨天气时不能镇压。

当然也可以通过调节剂的方式进行化控,如果发现小麦的旺长,大家完全可以用上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小麦生长,同时也可以增加抗逆性,从而更好的进行越冬,也可以让节间缩短,一般来说和镇压相结合的效果更好。

当然浇冻水的方式也可以起到促进小麦生长,帮助越冬的效果,还能够让根须更好的发育,大家怎么看呢?


惠农圈


小麦冬前旺长,有可能是播期过早和暖冬和播种密度过大 导致的,冬前旺长如果旺 必须采取措施,不然如果冬季拔节 会对小麦产量影响非常大,容易冻死分蘖和主茎,可跟据旺长情况,采取机器震压和化学防控,机器震压应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 进行震压,早上和下午还有土壤过湿的时候 不宜震压,化学防控 可在晴朗无风的上午 进行防控,喷施化控时注意药物浓度,本人今年就是 采取得华学防控,以上为本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耶][耶][耶]










胖子在农村


小麦旺长因为播种时早,冬季气温高导致的,冬小麦旺长造成苗幼嫩,生长细弱抗冻能力低,同时造成积累的糖分低在冬季遇到零下十度低温,时间长的话会造成冻害,冻害植株无法救治,导致植株减少造成密度的减少,给来年造成减产,二根部能力较弱,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增根部的营养运输功能失调,导致大部分营养物质输送到上部,根部缺乏营养生长能力弱,,数量增加根很小,营养吸收差植物生长营养不足,不能正常生长,并且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早衰对产量有明显的减产,还有就是增加发病率根部低下密度大造成不通风透气容易造成病虫害,和疾病的诱发率增加。光合作用的降低使作物积累不足而降低品质。总的来说应该控制小麦旺长。






淡忘不了的记忆


现在的技术手段对冬小麦旺长是很好控制的。以前不行,以前既没有技术又没有资料,如果小麦冬前旺突遭大的寒潮,会造成严重的冬害,而且以前是农家肥,没有化肥可追,产量也会受大的影响。所以那时称:麦没有二旺。

现在小麦旺长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只要在早春小麦返青拔节期及时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就可以了。只要管理及时到位,不会对产品产生任何影响。


痴骑朽翁


冬小麦旺长,对产量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好的措施?

冬小麦控旺何时最合适:冬小麦“拔节”期!

冬小麦一般在种植区域为北方地区,华北以及部分东北地区农作物二年三岔(或者说一年一茬半),夏季由于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宜可以种植并收获玉米、水稻,而从冬小麦一般在玉米或者水稻收割后种植,在次年5-6月收获。



所以题干说到的冬小麦旺长的问题一般指的是华北各地以及东北的辽宁各地等!冬小麦旺长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俗话说冬小麦有两旺,分别是前期旺以及收获前的旺,由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不同,这两个旺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比如种植期间的旺长有利于小麦快速出苗生长,而收获前的旺长有利于小麦抽穗(可以以说促进小麦结穗灌浆),促进小麦提质增产的作用!



今年的冬小麦生长预计在来年6月收获时产量不佳!因为今年冬季的气温偏高,不利于冬小麦平稳过冬,反而过高的天气环境冬小麦生长的土地害虫存活率增加,在后期立春节气到来时小麦返青会伤害冬小麦的生长,假如害虫以及各类病菌齐出动则直接破坏导致冬小麦的产量减少以及质量大幅度下降!前几天回农村老家了解到,在麦地里居然发现了害虫,原来二九、三九天从未在地里发展害虫,可今年居然发现了大牙等害虫,可以说来年各类害虫滋生存活的概率大大增加!



在“暖冬”时期,假如冬小麦旺长该如何处理呢?

参考答案:深中耕控旺。此时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进行垄沟、挖沟,办法作用就是通过一定数量和程度的锄地破坏小麦的根系生长,可以说损伤小麦的部分根系,等于切断了部分小麦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小麦的生长会受阻,反而起到了控旺的效果!

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有专门的小麦控旺药物以达到阻碍冬小麦的旺长。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1、播种偏早

在夏玉米收获后,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很多农户都抢墒播种冬小麦,时间集中在10月中上旬。在这个时期,由于播种后温度偏高,麦苗分蘖早、分蘖多,个体发育速度过快,就容易造成叶片窄而细长,群体密集拥挤,形成田间郁闭,越长越旺,形成过于旺长的现象。

2、播种量大

由于对小麦品种特性认识不清晰,没有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期来合理确定播种用量,只知道盲目加大播种量,在华北地区,很多农户的亩播种量在15-20公斤,有的甚至更多。在经过小麦生长分蘖后,容易造成麦苗拥挤,出现旺长现象。

3、施肥过量

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麦田,过量施用尿素或碳酸氢铵等氮素化肥,就容易造成麦苗疯长,冬旺现象发生严重。

二、小麦旺长的危害

1、冬季和早春易遭受冻害。由于旺长易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使麦苗生长细嫩,茎数多,分蘖节储藏糖分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以后,小麦苗抗冻能力明显削弱,极易遭受冬季冻害和倒春寒的危害,轻者枯叶死蘖,重者则会冻死幼穗。

2、中后期易造成倒伏。小麦苗生长茂盛,茎蘖多,叶片大,群体通风透光不好,植株较为嫩弱,基部节间长,茎壁薄, 干物质积累少,而根系发育差,次生根条数少,入土深度浅。假如春季雨水较多或中后期遇暴风雨,根倒和茎倒将同时发生,使得产量大减,损失惨重。

3、易发生病害。在秋冬季节,气温较高的条件下,病菌越冬基数大,加之旺苗本身免疫力差,抗病能力下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造成纹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爆发。

三、如何确定小麦旺长

在越冬前,小麦是否旺长的判断,可以从个体形态、群体状况以及生育指标上看。近看麦苗,叶片长而大,叶鞘长而薄,假茎长而扁,叶片披散,植株很高。远看郁郁葱葱,麦田封垄,不见行间的麦田可视为旺长麦田。

四、控制小麦旺长的措施

1、早中耕切断部分根系。在确定麦苗长势旺盛后,我们应及时早中耕、深中耕,在小麦行间深锄6-8厘米,以便切断部分根系,减少小麦苗对养分的吸收,以控制地上部分徒长,利于培育健壮麦苗。

2、晚浇冬水。如果冬灌过早,因气温相对较高,会加速麦苗的生长,进而易形成小麦旺长。麦田冬灌时间一般掌握在小雪前后,日平均气温7-8度开始,4-5度时结束,既要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又应该预防小麦的旺长。

3、镇压。对于有旺长苗头的麦田,在麦苗分蘖以后,我们可根据情况适时进行适当镇压,通过镇压使麦苗受到一定伤害,起到暂时延缓小麦叶片和叶鞘生长、控制分蘖过多增长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破碎坷垃,弥合裂缝,保温保墒,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可用石磙或机械,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点以后,无霜冻时镇压。镇压次数应该视苗情而定,一般旺苗麦田镇压1-2遍即可。

4、喷洒化学抑制剂。每亩土地可以用多效哇50克加水50公斤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均匀喷洒,可 有效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降低株高,减少后期因基部节间过长造成的倒伏,可以稳定增加产量。


小男人话农村


胶东半岛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今年由于暖冬和几场冬雨的原因,冬小麦出现了旺长现象,这个现象对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无影响呢?对已经旺长的小麦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确保产量呢?根据以往经验,现将有关办法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肯定的说冬季旺长对于小麦的产量有影响的,其原因有三条:

一是不抗冻。冬季旺长提前消耗了养分,会造成抗冻性减弱,容易在来年返青时期遇到"倒春寒"受到冻伤。

二是不抗旱。冬季小麦旺长造成了小麦根系不发达,抓地力不强,抗旱能力减弱,遇到旱情容易早早旱死。

三是不抗倒。由于冬季旺长造成小麦过早拉秆,形成虚杆,导致小麦不抗倒,从而极大影响小麦产量。

采取如下两条措施可有效避免小麦减产。

第一是人工踩压。可以利用冬闲时节组织人员进行人工踩压,大集体时期都是用石轱辘来回碾压,防止小麦继续生长,目前可用轻便拖拉机进行碾压,也可以用脚踩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浪费人力,适合闲散人员多的地方。

第二是药物喷洒。采用三喷一防技术,面积大的麦田可以采用无人机喷洒,面积小的麦田喷雾器人工喷洒,利用药物抑制小麦生长,起到防控作用,这种方式也可以在来年小麦返青时期施用。

总之,要管理好小麦种植,需要运用各种综合管理技术,古人所说的"人勤地不懒"是有道理的,只有精种细管,即便出现旺长现象,小麦照样能够夺取大丰收。


天润土元帅


小麦是我国非常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特别是在我的我国的北方,小麦被大面积种植,并且被大量的人口所食用。小麦的生长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200左右,需要跨过漫长的冬季。而冬天小麦的长势如果过好,通常会被称为小麦旺长。

小麦旺长影响

而小麦冬季旺长的后果就是会造成小麦的抗寒能力过差,如果在次年遭遇到“倒春寒”这种天气时会造成小麦的冻害发生。另外,如果小麦冬季旺会,而在夏季有“干热风”时,也会造成小麦的倒伏现象,从而造成小麦的减产。所以,小麦冬季旺长对其最终产量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控旺

一般我们这边在小麦冬季旺长时通常是用石滚对小麦进行适当的碾压,这样的话可以损伤地上麦苗的叶蘖,从而抑制小麦主茎及大分蘖生长,使小麦根系下扎,从而控制小麦冬季的旺长。

另外,也可以使用一些控旺剂在11月下旬进行喷施,比如矮壮素之类的药物。并且尽量在晴天的中午对小麦进行喷施,这样可以保证药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