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控制飲食”已經成了日常話題。雖然米麵糧油肉蛋奶價格在上升,但是永遠抵擋不住大家對美食的追求。再加上食品工業的發展,各種美味的加工食品也擺滿了貨架,真的是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這就導致了代謝性疾病患者越來越多,比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今天就和大家討論一下:能量平衡和糖尿病!

疑惑一:為什麼要反覆提“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不該只是為了好看,更應該為了健康!只有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減肥才有意義!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肥胖與疾病

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什麼是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

換句話說,就是胰島素對葡萄糖的處理能力下降了,導致身體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維持身體處理葡萄糖的能力。胰島素抵抗易導致代謝綜合徵和2型糖尿病。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減輕體重。

疑惑二:跑一小時步消耗的熱量才勉強達到一頓飯的熱量,我直接少吃一頓飯不行嗎?

整個應該是很多“懶人”的心聲:少吃一頓飯可以,讓我跑步我是跑不動的!

但事實上,節食和運動並不能相互替換。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運動的好處

盲目不吃飯,可能造成低血糖!

運動本身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能降低血糖。正常情況下要求糖尿病每週運動不少於150分鐘,每天至少30分鐘。

疑惑三:既然主食升血糖,那我就不吃主食好了,只吃肉和蔬菜行嗎?

現在很多文章都很推崇生酮飲食或者無/低碳水飲食,儘量在縮減主食的攝入,甚至不吃主食,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很不安康的。每種營養素都有它獨特的功能,並不能長期地互相替代。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均衡最重要

如果長期吃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會引起頭痛、便秘、口臭、肌肉痙攣、腹瀉、虛弱、皮疹、等疾病。甚至有報道少量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如果長期進行極低能量膳食,會導致:口乾、便秘、頭痛、眩暈、低血壓、虛弱、怕冷 皮膚乾燥、月經不調、脫髮、膽囊炎症、心臟不適、猝死等;如果食物脂肪控制的太嚴格,攝入脂肪極低,會引起脹氣、 腹脹等症狀。所以米麵糧油和果蔬肉蛋奶,都不能少!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應該均衡飲食,不能盲目減少主食攝入。

l 生活方式改變的結構性計劃

在膳食方面,以前習慣用公式算出理想體重,然後把理想體重作為目標。但最終發現,這種效果不容易持久,很多人都面臨著反彈。不管是普通人還是糖尿病患者,在製作飲食方案時,應該是醫生或者營養師一起共同參與的,應該從實際攝入的能量開始,計劃出便於施行而且能長期堅持的方案。它不是單一的,而是複合的生活方式改變的結構性計劃。

ü 參加教育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健康教育

這裡說的教育並不非要走進課堂,可以一本書或一篇科普文章。為什麼要強調教育呢?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懂得的多了,在實施計劃時,才會有更強的主動性。知識改變信念,信念決定行為。

ü 減少脂肪與能量的攝入。

下面是不同體力勞動確定標準體重所需能量,以及不同病情糖尿病患者三大營養素的分配比例。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體力勞動與能量需求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糖尿病病情與三大營養素

對肥胖和超重的糖尿病患者來說,脂肪應控制在每日能量的30%以下。

ü 經常性體育活動。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體育運動

上面我們說過,運動本身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而且,運動可以長期維持減重效果。目前提倡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這比單獨食用減重膳食效果更好。

ü 彩蛋:社交讓人變瘦

膳食平衡與糖尿病:“結構性強化生活方式”就是節食和運動嗎?

和小夥伴一起運動

這裡是指與活動的其他參與者交流,能產生較原體重減少5%-7%的持久效果,就連跑步也是。再有同伴的情況下,不管是整體計劃還是單個運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參與感會更強,而且同伴之間相互鼓勵和監督,能讓計劃實施的更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