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范曾的这幅四字书法作品拍卖了300万?你觉得他的书法如何?

笔尖写字课堂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当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也是当代少数几个能够把字画卖到千万级别的书画家。



他的这幅行楷书作品“灿若云霞”,在2012年迎春拍卖会上以333.5万元的价格成交,每个字价格高达80万元,单从书法作品的价格上,真的不输古代名家大师的作品。

清 王铎 行书临阁帖 保利2015秋拍 成交价575万元

从2000年到2015年,是书画市场比较火爆的时期,经历了一个上升期,尤其是2010年左右,炒的异常的火,最近几年市场开始冷却下来,很少能够在拍卖会上看上上千万的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了,就连范曾这样的书画拍卖热门人物都难免陷入流拍的尴尬境地。

前段时间北京匡时拍卖,范曾14幅作品有9幅流拍,荣宝斋14幅作品7幅流拍,云南典藏的范增作品流拍率更是100%,范增的作品开始在市场上表现萎靡,再加上他流水线作画的场景在网上曝光以后,更是令藏家和书画爱好者大跌眼镜,动辄上千万的书画作品竟然是流水线生产的。

这个事件对于范增书画市场的影响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但也不能指望这能让他的作品价格下降很多,毕竟范曾的作品数量是有数的,已经拍到手的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松口的,这个烫手的山芋到底最后传到谁的手里,那就需要注意身体,争取活的久一点了。


不二斋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范曾,这个名字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有人说他是国学大师,有人说他很狂,有人说他书画俱佳,有人说他徒有虚名。


但是不管怎么说,范曾还是书画界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为数不多的登上胡润富豪榜的书画家。

前段时间,他还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作了画像,这一切都说明,范曾作为一位书画家还是很有份量的!

范曾的自我评价是能书绘画,其实他不光是能写会画,他的诗文也是颇受赞誉。

随着范曾的名气与日俱增,他的书画作品也是价格不菲。

他的这幅“灿如云霞”就被拍卖到了300万的高价,每个字将近一百万,很难想象几个字居然能值这么多钱!

谈到范曾的书法和绘画,我更赞同他的绘画作品,对于他的书法来说,只能说是各有所爱。他的书法的确不是我们所喜爱那种端庄秀丽的字体,但是对于喜爱的人来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尤其是书画作品,实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觉得以自己喜爱为原则。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存希斋书法


范曾这幅“璨若雲霞,在2012年艺术品迎春拍卖会中,以333.5万的高价成交,单字超过80万。

如果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恕直言,抱庸认为范曾先生的书法就是今日书法界最大的骗局与笑料,范的字尚未入门,画字耳。但如果从名气角度讲,买卖双方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像买期货基金搞投资炒作,即便卖一个亿,能代表书法真正的价值水平吗?

范曾是书法史上的奇迹,或者可以说是奇葩。人还健在,书法作品已高到动辄百万的天价,绝对是前无古人。时势造英雄,范曾书法都成了“英雄”,可见时势有多么颓废糟糕。难怪那么多人一波流的退出书协,那么多的人呼吁解散书协,就拿范曾现象来说,试问书协的领导力何在?在其位又究竟干了什么事?

范曾的字究竟好不好,但凡知晓一些书法常识的人都心知肚明,毫无疑问字很差,至多算是不太丑的江湖书法。但为何书法润格如此之高,甚至超过很多比较有名气的古人,这里面原因就比较复杂了,讲最主要的两条。

一是书法艺术领域没有纪检委。书法作品商业化是合法的,只要有市场,吹牛皮又不犯法,炒呗,管你是真是假,只要交税就行了,上不封项。

二是名人效应。范曾字因画贵,如果范老师不是国画名家,他的这幅字别说300万了,300块都不会有人买。名人的东西容易囤成古董,所以范的书法不仅有价,而且有市。

People like to say that the conflict is between good and evil. The real conflict is between truth and lies. 人们总说善与恶是冲突的,但真正的冲突在真相和谎言之间——唐·米格尔·鲁伊斯 (墨西哥作家)。




抱庸妄谈。


抱庸詩書


范曾首先是人物画出名,然后书法也出名。

名人字画,无价,没有价格标准。农民的字,工人的字,无价,不值钱。

问范曾书法如何?四个字卖出330多万,值不值?这个提问有点幼稚。

国画家,书法家,都要有人捧才出名!出名了,作品才值钱!

唐伯虎的画就很高水平吗,不见得很高,但他人气旺,多人欣赏,就值钱!

张大千的画是国画中最高水平吗?未必。但张大千有人追捧,连宋美龄都拜他为师学画画,名气大,当然就值钱!

张艺谋、成龙、刘德华、赵薇、林心如这些人拍戏,他们的作品是代表中国影视最高水平吗?未必。但他们人气旺,能卖座,制片人有钱赚,普遍好评,就值钱!都成明星!

书法家也是一样道理。因为,书法是没有统一审美标准的!好比一个女子,有文秀的,有显胖的,有高挑身材,有精灵剔透,只要看得顺眼,看得舒服,悦目,就是美女!西施有病态,吴王喜欢!杨贵妃显胖,唐玄宗喜欢!褒姒冷面孔难得一笑,其实没人喜欢的,但周幽王喜欢!穆桂英五大三粗提刀上阵的女汉子、山大王,一般读书人估计不爱,没事,有杨宗保爱得疯狂!邓丽君也不算很美,显胖的脸孔,但她唱歌好听,歌迷遍布两岸三地,大把人喜爱!

书法也是这么个道理!人怕笑,字怕吊。放在桌子平面上写的字,挂起来不一定就好看!但放在地面上用“吊笔”写的毛笔字,看得过去,那么挂起来就肯定不差!我没有认认真真练过书法,但拿毛笔写字也有二十年历史(不是长期写,有时会写写),对于书法的审美,也有自己的理解。好比看电影,不会演,总会看!

话归正题,说到范曾的书法,实话实说,专业人员也要二十年功夫(悟性比较高者)才有这般水平。练书法的人,95%先从正楷“走体”,等到有一定功力,才能行书。简单地说,先学走路,走路稳了,才学跑步。

行书写得好,就是在跑步。也有人墨守成规一直写正楷走体的,比如叶选平,他的楷书写的很好。比如杭州章其炎,我看过他写的招牌,楷书一流。

年青时,看毛体,龙飞凤舞,看不出味道。年长,不惑之年,细看毛体,才知道毛体是有很强的立体感!有立体感就有美感!

毛体

董其昌的书法就真值那么天文数字吗?就书法的本身,不值。但是董其昌没了,他的书法作品不可再生,只会损坏减少,而世上追捧他的书法人多,收藏家多,古董商多,炒高了!所以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很值钱!

董其昌书法

宋徽宗的书法好看吗?小字,平面看,华美,不错。但这种字体写大字挂起来,不怎么好看。

我们乡下,以前有个秀才,他家是大地主,有两三千亩田地,他到广州省城考举人,住进妓院摆阔,把钱花光,又得罪其它花花公子,所以没进考场就回乡。他的字写得很好,行书一流!在乡间,在本县,很多人都说他书法好!但是,一个乡间秀才、地主的书法写得再好又能卖几个钱?所以他的书法很少卖钱的,都是自娱自乐。他是大地主,不缺钱,只会花钱!一个偶然机会,他给县城一家饭店写了一块招牌,两米高的大字挂上去,全县都知道!好了,这本来是无心之作,没想过能获得多大好处,就因为当时广东省长陈济棠到了本县视察,就到这家饭店吃饭,看到这块招牌,陈济棠很欣赏,竟然公开点评:“好字,谁写的?字压广虎!”

“字压广虎”就是他的书法是广东省一流的,压住无数书法名家!

陈济棠这个评价,不得了,我的那个老乡立马名声大噪!连省长都称他“字压广虎”,谁还敢说不?县长都刮目相看!

这个乡间秀才就更牛逼,凡是求他写字,自己磨墨,等他鸦片瘾过足了,才动笔挥毫!每幅字都是高价!听说一幅挥春卖过二百两银子!连广州市、佛山、东莞的人都来求他写字,排队进贡酬金!他牛逼的时候,限定:一天只写五幅。先到的,写!给钱多的,写!

这个乡间地主兼秀才一生风流快活,比唐伯虎还风流快活!娶了六房妻妾,不断地败家,到解放前夕,家产败完了,穷困病死。这反而帮了他儿子大忙,不是地主了,是贫农,逃过批斗!

从这个乡间秀才书法家的故事,可以体会到一点:书法家的字,得有人捧!有“说话大声”的人捧就肯定出名!

苏轼手迹

宋代苏轼黄庭坚的书法,很牛逼?不见得,我相信在宋朝有几千人写字都比他们好!但是,苏轼和黄庭坚诗词了得,大才子!因为他们的文学才华出众,名声大噪,所以他们的书法也出名了!

范曾的书法,行书固然不错,又从美术中吸取精华,融合到书法,追求美感,因而自成一格。书法家也要创新,宋体字为啥横写的小,竖写的粗笔?就是追求美感。范曾的字也有这种意境,不是所有笔划都粗,他是“该粗的时候用粗,不该粗的时候用细”。好比一个女子有线条凸凹感。范曾书法意境是追求这个!

总之,一幅书法作品挂起来能看,每个字都能“挂起来”而不失其骨骼,就可以。比如周恩来总理的字,有骨骼,字就成形,耐看。

周恩来总理墨宝

范曾的字,有人追捧,当然值钱。可以预见,范先生百年之后,他的画作和书法价钱更高。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瘤学科20年


大城公


范增书法还需要努力练基本功,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写书法者要有心境、意境、道德修养、孝道、忠诚,因为过去写毛笔字就是人们书信往来、人与人沟通的一种字体,而真正的书法家不但要把字写好、写精,在书法领域的深度、广度都得深挖,在书法上得有自己的造诣、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且也得饱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有很广、很深的文化底蕴,这才能叫书法家,从书法中体现出写书法人的书法功底、用笔速度、方向、力道及文化底蕴。











中国花鸟画艺术网画廊


名人效应,范先生的书法尽管很好,但书法作品与拍的价格不能成正比,即这几幅字如果出自普通人之手,甚至是中书协会员之手也不超过三万。我再练练,努力争取,尽力而为,看看能不能有好价格,呵呵[呲牙]



精彩20180324


这个问题分两方面来回答:


先说四字书法作品拍卖了300万值不值的问题

就书法作品本身而言,范曾的四字书法作品《灿若云霞》并不值300万元。

但为什么有人愿意掏钱呢?

因为范曾是知名画家,是文化名人,虽然毁誉参半,但名气在那里!

名人书法的升值潜力更大,有人愿意花300万元,是赌它未来的升值空间。

就像有人花几百万拍卖到马云的“画禅”书法作品一样!

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足为奇,但并不说明这字的艺术水准就值这个价。

再来说说范曾的书法水准

  • 不可否认,范曾的字已经形成了个人鲜明的特点,成了标志性的符号,到哪一看都知道这是范曾写的。

  • 但另一方面,范曾的字,就书法风格而言,几十年如一日,简单地重复自己,每一幅作品风格毫无变化,包括章法都一样。

  • 从笔法和结构上来看,范曾的字严重程式化了,毫无新意,举例如上图“云霞”二字的雨字头,再看“灿若”二字的长横,均毫无区别,到别的作品中也是一模一样,程式化走向极端就是刻板的美术字,毫无艺术性可言。

所以,我个人觉得范曾的这幅四字书法作品拍卖了300万元,购买者只是看中他的虚名,并不懂其中的艺术价值。


麓风轩


我认为他这幅字卖三百万无可厚非。肯定购买这幅字的人一定是喜欢这字。艺术是无价的。再者说,面对同样一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不喜欢,有人喜欢。不喜欢的人会说,不值三百万,三元钱我也不要。中国书法史上精品很多,有人喜欢欧阳询的字,贬低颜真卿的字,这也不可强求非要让他喜欢颜真卿。欣赏艺术品,有个审美眼光和审美角度问题。有的人喜欢崇高美壮美有人喜欢秀美。范增的字从郭沫若那里借鉴了一些因素,笔画很有弹性,有力度。笔画有粗细对比,他的字还有魏碑的成分在里面。我认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人对郭沫若对范增的人品提出质疑,我想,艺术品不能简单地和所谓的人品划等号。这也是一个美学需要讨论的问题。书法史上比如赵孟頫董其昌都在人品上受到人们的指责,但是他们的字能流传至今也说明是有其存在的审美价值的。


邯郸道上1


范曾的字有一定的功力和法度,流而畅,有自己的风格,是他的一张名片。但是距离艺术领域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一,字形无变化。四个字都有一个细长横且是同一个方向。两个雨字头如出一辙,他的“口”字在哪里都是一个样。上大下小,左边轻右边重!四个字都是上亢,所以市面上模仿他的不乏其人《模仿容易》。

其二,书画市场上有个怪像,“买字的不懂字,懂字的不买字”。还有就是名气大不一定写得好,写好的不一定名气大。再者说,有钱的买主买名人的字,或许是另有所图,这就另当别论了。

最后我想说句题外话,藏主是不是可以改变套路,关注一下三四线书法家,其中不乏功力深、悟性高、博识多学的“潜力股”。这类作品收藏价格低,升值空间大。为何要花几百万买一些名人的文化垃圾!嗯?


行云斋书法课堂


范曾这幅“灿若云霞”书法作品是否值300万?不能轻易说值和不值,因为范曾的书法既有名人书法的影子,也有书法名人的影子,所以范曾的书法作品价格,不仅是书法本身的价值,还有范曾名气的价值,既然有人买,抛去炒作的成分,说明物有所值,毕竟范曾的画作鼎鼎大名,对国学也很有心得,我理解字值1万,名气值299万,说实在的,很多人就是冲着范曾的名气而来,买字也未必喜欢范曾的字,十有八九是投资的,或者排其它用场的!知道就行了,不必较真,也没多大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