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為何不聽恩師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那樣做,有什麼道理?

魁哥說歷史


這裡我只討論歷史,不討論小說情節。

諸葛亮有吩咐馬謖不能在山上紮營嗎?史書並沒有這樣的說法。

史書蜀列馬謖在街亭之戰的四大錯誤:其一,違亮節度,就是不聽諸葛亮的指揮調度;其二,舉措煩擾,就是行動混亂無章;其三,舍水上山,沒有守住水源,把隊伍拉到山上;其四,下不據城,沒有在山下守住城池。

這裡,並沒有明確指出“舍水上山”與“下不據城”是違反諸葛亮的囑咐。但是棄城不守,舍水上山,的確是比較奇葩的戰術。那麼馬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其實說白很簡單,馬謖本來就是個軍事外行。如果說趙括還會紙上談兵,馬謖能不能紙上談兵,尚是疑問。當初諸葛亮指定馬謖為先鋒,就遭到眾人的反對,大家一致認為,應該以宿將魏延、吳懿為先鋒,但是諸葛亮不聽,一意孤行,《三國志》是這樣寫的:“亮違眾拔謖。”諸葛亮違背眾之意見,提拔馬謖。你讓一個軍事外行去指揮作戰,那麼外行人做外行事,有什麼奇怪的呢?

馬謖為什麼要棄城上山呢?因為他認為城在山下,敵人人多勢眾,不如在山上紮營,居高臨下,據險而守。這個想法有沒有道理呢?不能說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是糊弄一般人可以,糊弄張郃這樣的名將怎麼行呢?

在山上紮營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水源。很顯然,馬謖讀書不認真。

在東漢之初,馬援就是一個經典的戰例。

在平定武都羌亂時,羌軍佔據山嶺制高點,重兵防守,馬援兵團從下往上仰攻,十分吃力。馬援親自到前線勘察地形,發現羌軍在防禦上出現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把軍營安置在山嶺上,卻忽視了對水源與水草的控制。發現這個弱點後,馬援牢牢控制住水源,對羌軍採取圍而不攻的戰術。羌人缺水,牲畜缺草,幾次突擊都沒有效果,軍心大亂,士氣動搖,最後全線崩潰。

如果馬謖精讀歷史,知道馬援的這個戰例,他就不會犯下與羌人一樣的錯誤。

馬謖的裨將王平是個目不識丁的傢伙,他雖然沒讀過書,但是戰場經驗比較豐富,因而對馬謖的部署提出質疑與批評,但馬謖覺得他沒文化,懶得理會。

所以,我說馬謖不僅是軍事上的外行,連紙上談兵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他連馬援的戰例都不熟悉。街亭之戰的結局,在諸葛亮派遣馬謖為先鋒的那一刻,就註定了。


君山話史


其實馬謖不聽諸葛亮的話,是因為他根據街亭地形地勢的實際情況出發的,只不過他飽讀兵書,卻不能活學活用,還忽略了對手。但馬謖這麼做,主要是他有以下三點依據:

其一,街亭的地形比較平坦寬闊

,馬謖認為,如果按照諸葛亮的佈置,在五道總口下寨,沒有險要依託之地,難以抵抗司馬懿大軍,更別說守住街亭了,所以他沒有按諸葛亮的先前佈置,在道口安營紮寨。

其二, 馬謖是個懂兵法的,他發現街亭道口旁邊有一座孤山,易守難攻,兵法雲:“憑高視下,可勢如破竹”。只要把兵馬駐紮在山上,便可以在山上居高臨下,擊敗司馬懿的攻山大軍。理論上確實如此,只要司馬懿大軍攻山,馬謖大軍就佔據優勢,就算不能擊敗,也可以讓敵軍損失慘重。



其三,孤山上沒有水源,馬謖認為,如果士兵沒水喝,肯定會跟敵軍拼命,拼死往山下衝,這樣一來,置之死地而後生,定能擊敗司馬懿大軍。


其實馬謖的這三點根據確實是好的,確實符合兵法之道。可他忽略了他的對手是司馬懿,也是個精通兵法韜略的人。

司馬懿到街亭,就清楚了馬謖的意圖就是要引他來攻山,司馬懿何等人,就反其道而行之,來個圍而不攻,切斷水源,使得馬謖軍不戰自亂,致使大敗,丟了街亭要塞。


南影小生


馬謖的部署實際上也不能算錯,只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已,他自己不是打硬仗的料,如果把他換成趙雲,那麼他的這種部署也可以算是經典。

關於街亭之戰我們要考慮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街亭的地形問題,當時的街亭是一條谷口,平均寬度在1裡~3裡左右,整個戰場大約可以容納1萬人左右廝殺,也就是每方各派5000人,這也是諸葛亮派給馬謖的兵力數量。魏軍雖然有10萬,卻也只能派5000人入谷參戰。這使得蜀軍守軍雖然不多,但是魏軍卻也佔不到兵力的便宜。

第二個問題,蜀軍的戰鬥力強。當時的蜀軍由於採取了僱傭軍制度(徵南蠻),這使得蜀軍的同期戰鬥力強於魏吳兩軍。如果魏軍無法在兵力上面取得優勢,那麼蜀軍實際上反而是佔便宜的一方。

根據馬謖的作戰規劃,他是打算將魏軍先放入山谷,然後依仗山谷高地居高臨下衝鋒,把這入谷的5000魏軍團滅掉,然後再據險而守,這樣可以振作己方士氣,也可以打擊對方士氣,如果這個作戰策略由趙雲來實施的話,可能張郃方面就要凶多吉少了。但是由馬謖自己執行,他自己從來就沒有打過這種硬仗,等魏軍大量進入山谷的時候他卻膽怯不敢上陣了,眼睜睜看著魏軍通過山谷並將其包圍在山上。


優己


一直想替馬謖鳴不平,讀懂馬謖,就知道他為何不聽恩師的諸葛亮的話了!

馬謖,字幼常,是馬良的弟弟,襄陽宜城人,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馬謖之能在於軍事,剛好是諸葛亮所缺失的,其軍事才能,個人覺得應在法正、龐統、諸葛亮、姜維之後!(圖片來源於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中鄭仕明飾演的馬謖)

關於街亭之戰,首先,我們分析下大背景,226年,魏文帝曹丕駕崩,太子曹叡即位,任命夏侯楙駐守長安,關中空虛。227年,孟達多次通信諸葛亮,秘密答應歸蜀叛魏。228年正月,司馬懿迅速兵分八路攻城,僅十六天,便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餘人!此時,司馬懿還在善後新城之亂,諸葛亮於228年春開始第一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背叛魏而響應諸葛亮,關中震動!

諸葛亮為第一次北伐做了充分準備,利用曹睿新上位,根基不穩,孟達又叛亂牽制魏國內部大軍,特別是司馬懿等實力對手!防禦諸葛亮北伐的是大將軍曹真,也是有勇有謀的名將!(圖片來源於網絡—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的地圖/取陳倉是諸葛第二次北伐路線)

諸葛亮北伐部署:

東線: 趙雲、鄧芝率1萬人,據箕谷,出斜谷道攻取郿縣,作為疑兵,吸引魏軍主力。諸葛亮對外宣稱出斜谷取長安,此時趙雲作為主帥,主要牽制曹真的主力!

中線: 馬謖、王平、黃襲等做為先鋒說是2.5萬人,估計也就1萬多人,扼守街亭,阻止魏軍的馳援。蜀軍其實多為步兵和弓兵,諸葛連弩會增強弓兵屬性,而王平是蜀軍山地特種兵—無當飛軍的統帥,估計有1000—2000人,主要防守和對付騎兵。

西線: 諸葛亮率主力部隊,帶魏延、吳懿、高翔等大將,出陽平關直插天水,攻城略地,收復諸縣,安定百姓!此時,魏延、吳懿率軍急攻隴西,如果儘快拿下,則即使魏援軍趕到,已是無用!(圖片來源於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中譚建昌飾演的張郃形象)

曹睿魏軍防禦部署:

曹睿親自坐鎮長安,守護魏軍大本營。

曹真率魏軍主力駐紮郿縣,抵禦趙雲,以防關中被偷襲,同時防禦從西線向東推進的蜀軍,確保長安的安全!

隴右各城—冀城、上鄭、西縣等地有數千人,由天水太守馬遵負責防禦死守。長安等關中地區近1萬人由雍州刺史郭淮統領。

增援部隊—精騎5萬人由右將軍張郃統領,從東經街亭去支援隴西,並救援被包圍攻擊的各郡縣。

諸葛亮生平謹慎,派趙雲牽制曹真主力,而自己選擇可鋪展開大兵團的祁山,然後逐步收復各郡縣,同時派主將魏延、吳懿,當時蜀漢的大將急攻隴西,扼守魏援軍,達到奪取涼州的目的,此時,發現張郃的騎兵來的如此之快,只能派馬謖、王平快速推進到街亭,拖延魏軍進程,實現戰略目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現在街亭的地理環境)

馬謖帶著這一萬左右的人馬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到街亭,先於魏軍趕到。之前也做過分析,蜀軍多為步兵和弓兵,極善山地戰,從劉備入蜀後,幾次大戰後,戰略轉為防禦,加上本身蜀地缺馬,自然騎兵數量比較少,且耗費財力也多,大規模作戰還是以步兵為主。所以馬謖肯定了觀察了街亭地形。街亭民要塞已經年久失修殘破不全,如果加以修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且依然難以抵擋。以一萬多的步兵對陣名將張頜的五萬精騎,簡直是會被順秒,即使防禦設施很好,鹿角很多,也還是在短期難以抵擋,殊不知張郃常年跟隨夏侯淵,善千里奔襲,拔鹿角,猛突擊,無往而不勝。當然,諸葛亮是考慮到街亭被魏以重鎮來建設的情況,防禦體系完善,馬謖還能撐個十幾日,可惜,天算人算都未曾算準。當時,街亭在山谷中,兩側的有山,頂部平緩,向下三面皆陡峭。馬謖肯定分析了利弊,才捨棄水源上山。

馬謖也考慮到張郃是急行軍,且必須迅速通過街亭,救援隴西,必然會急切應戰,而蜀軍據高臨下,善使弓箭,且有山地王牌軍—無當飛軍,定能拖住張郃的閃電戰,而陷入焦灼狀態,也能順利完成任務!其實,馬謖從放棄水源,已經做好了拼死一戰的準備,即使不能困住張郃,也要拿這一萬多蜀軍與魏軍拼個你死我活,援軍通過街亭的越少,對於諸葛亮的計劃就越有利。

而此時卻發生了意外,王平不同意,認為上山不利,他“連規諫謖”,但“謖不能用”,這都是出自王平的說辭,王平是誰?魏軍降將,隨曹操爭奪漢中時,投降劉備的。第一次北伐,剛好是證明實力的時候。所以,王平必然會遵循諸葛亮的命令,能勝封官加爵,即使失敗了,也是按照領導的意思失敗,至少不會追究。而馬謖不一樣,馬良與諸葛亮同為荊州系,且關係要好,馬良去世後,諸葛亮待馬謖如父子,可見其情深!此時的馬謖,不為功名,只為諸葛亮開闢前線,拼死拖垮張郃,哪怕不惜犧牲其性命!

然而,軍中大忌,將帥不合,且馬謖是被諸葛亮倉促間臨時安排的主帥,在軍中缺乏足夠威望。而王平選擇當道紮營時,士卒肯定是會跟隨王平而對馬謖命令有所懷疑的,此時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名將張郃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看到蜀軍不佔要塞,反而上山, 立即下令不急於攻山,而是斷了山上取水的通路。 本身士卒不滿馬謖,此時水道被截,眾人對馬謖肯定充滿了指責和埋怨,而肯定更願意聽從王平調度,馬謖再有心,發動居高臨下攻擊,也失去了鋒芒。(圖片來源於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中鄭仕明飾演的馬謖)

主帥是馬謖,且馬謖跟隨諸葛亮多年,地形地貌、戰爭要素是否具備, 排兵佈陣都會精於研究。選擇上山,放棄水源,一是做了犧牲的準備,二是咬住張郃,即使張郃大軍拼命通過街亭而不管馬謖軍,馬謖軍也會抄起後路,死死咬住不放,三是如果失敗,可能影響第一次北伐。蜀漢派系很多,本身抵制北伐的益州系加託孤大臣李嚴就反對,作為荊州系首腦的諸葛亮肯定會失去權利,而馬謖願意自我犧牲,擔起罪責,替荊州系,替諸葛亮受過!

其實,第一次北伐結果,誰收穫最大?王平啊!王平因為表現突出,被諸葛亮拜為參軍,統領無當飛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而成功拖住魏軍主力的趙雲呢?趙雲不受嘉獎,被貶為鎮軍將軍。馬謖的參軍也被王平拿去了,後來王平一直活躍於蜀漢後期!

歷史都是人寫出來的,如果按照兵書來做,失敗了,就說是照搬書本, 紙上談兵;如果不按照兵書來做,失敗了,就是固執己見,不懂變通!如果是成功了,怎麼都好說!馬謖,一個了不得的軍事天才,雖然失敗,依舊英雄!(圖片來源於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中陸毅飾演的諸葛亮)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真正目的,就是獲得涼州地區的馬源、財源和兵源,以備對魏國和吳國的持久戰,其次利用馬超、姜維等在西涼的影響,讓西涼的資源為期所用。所以委派大將魏延攻打隴西,就是想快速穩定時局,人選自然首先魏延、吳懿,作為疑兵,只有名將趙雲合適,有威名且心細穩重!馬謖只是臨時被委派,也或者說馬謖已知丞相之心,甘願立軍令狀,其實,連諸葛亮內心都知道,此戰雖然各個條件滿足,也還是沒有把握能達到目的,但先主遺願不敢忘啊!馬謖,也算是英雄了!(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潁川經略使


要想弄清楚馬謖為什麼要在山上紮營,首先得弄明白,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任務是什麼?

從事後來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就是要拿下隴西五郡:隴西郡、南安郡、天水郡、廣魏郡和安定郡。魏國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實際上關中及隴右的防備是相當鬆懈的,認為蜀漢沒有實力進攻曹魏的關中及隴西地區。



曹魏在關中的軍事力量,主要集中在長安到陳倉一帶的關中地區,諸葛亮的目的是拿下隴西五郡,如果曹魏想要支援隴右的話,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走隴山道,而街亭就是隴山道西邊的關口,另一條路是渭水道,這條路是小道,不適合大軍行進,渭水道的西邊關口就是上邽。

只要諸葛亮堵住了街亭和上邽,魏軍就救援不了隴右,諸葛亮所率領的蜀軍主力就能拿下隴西五郡,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能達到目的。



所以,諸葛亮給馬謖的任務是守住街亭,不讓曹魏的主力救援部隊進入隴西,只要馬謖在街亭堵住了魏軍,就算完成了任務。

從關中經隴山道到達街亭的路,實際上是山谷間的一條路,谷口就是街亭,據史記記載,待亭有城池可守,既然是谷口,街亭周邊山也比較多。



馬謖無論是在山上紮營也好,還在據城而守也好,任務就是堵住魏軍,不能讓魏軍進入隴西,否則任務就失敗了。從事後的結果來看,馬謖非旦沒有完成任務,而且被張郃擊敗的時間極短,甚至連為諸葛亮爭取時間都沒有做到。

馬謖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要在山上紮營?



我相信諸葛亮在安排任務前,已經非常清楚的向馬謖說明了任務的重要性和如何部署,從王平執意勸諫馬謖和街亭之敗後諸葛亮的處罰情況來看,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上山紮營屬於個人行為。

古代的城池,一般是依險而建,根據地形起到不拿下城池就無法通過的目的,如果街亭有城,一定是建在谷口的正對面,起到扼守谷口道路的作用,否則城池也沒用,如果守城,魏軍是沒有這麼容易通過街亭,或繞過城池進入隴西的。



馬謖被派去守街亭時,他是不知道他的對手是誰的,至少對手張郃,那是後來局勢明朗後,馬謖才知道他的對手是張郃,馬謖之所以棄城,而上山紮營,第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考慮到他的對手是誰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是馬謖選擇上山紮營的第二個原因,前提是你得順利完成任務,如果馬謖守住了街亭,完成了任務,那麼他是選擇上山紮營,還是選擇據城死守,都不是問題,關健是馬謖失敗了,所以要追究他的責任。



馬謖選擇上山紮營的靈感,多半來自劉備打漢中之戰時,命令黃忠在定軍山紮營,然後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打一個防守反擊,黃忠當年就是這樣斬殺了魏軍主帥夏侯淵,如果馬謖能成功斬殺魏軍主將,將會立下不世之功。

換句話說,馬謖上山紮營的第三個原因是馬謖立功心切,馬謖想通過在山上紮營,在防守魏軍的同時,利用居高臨下的地位,衝擊魏軍,立下大功,以便更好在日後的蜀漢發展,可惜馬謖敗了,只要馬謖敗了,所有的責任都是馬謖的責任,這就是成王敗寇的理論。



馬謖選擇上山紮營的第四個原因,就是馬謖缺少實際領兵打仗的經驗,而諸葛亮能將馬謖放在如此重要的位子,也是要承擔用人責任的,所以在馬謖失敗後,連諸葛亮也自貶三級。

從事後王平帶領千餘人,就擋住了張郃的情況來看,只要馬謖據城以守,張郃一時半會是無法拿下街亭城池的,張郃到達街亭的先鋒部隊一定是騎兵部隊,很可能還缺少攻城武器,只能望城興嘆。



但是馬謖在山上紮營,張郃立即就想到破馬謖的辦法,斷水源,圍山,其實還是馬謖缺少實際經驗,在戰爭之初,就應該想到水源問題,應該趁張郃立足未穩,從山上衝擊張郃軍隊,張郃是急行軍趕到街亭的,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馬謖在山上紮營,完全就是忽視了諸葛亮的整體戰略,沒有大局觀的表現,這也是馬謖在山上紮營的第五個原因

。他沒有考慮到整個第一次北伐的戰略,或者不能理解諸葛亮的戰略,只從自身利益考慮街亭之戰,所以才會失敗。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要知道馬謖並不是一個軍事白痴,不然諸葛亮也不會把他當作心腹更不可能把防守街亭這樣的重要任務交給他了,馬謖在早期對南蠻作戰時就已經展露了自己能力,他建議諸葛亮對付南蠻要以“心戰為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街亭之戰中,馬謖屯兵孤山其實也有他的目的,但是這些目的卻都不符合當時街亭戰場上的實際情況。
第一個目的就是居高臨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街亭之戰中,魏軍騎步五萬人,而蜀軍主力正在攻打祁山,馬謖的兵力嚴重不足,因此他才會想據山而守,如果魏軍膽敢進攻,蜀軍居高而下,以逸待勞還可以打一個漂亮的防守反擊。但是馬謖卻錯估了一個重要的事情,當時的諸葛亮根本不需要馬謖打什麼反擊戰只要馬謖能夠拖住魏軍主力就行了。當時的蜀國正在猛攻戰略要地祁山,祁山守將高剛已經有投降之意了,諸葛亮只需要馬謖夠撐到蜀軍主力回援,而馬謖卻想用街亭之戰作為自己軍事上的一個亮點,打一個以少勝多的戰爭,最終卻自食苦果。
第二個目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士兵退無可退自然會爆發出高昂的士氣和驚人的戰鬥力,馬謖自然也有這樣的想法: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但是馬謖卻又沒有考慮到,項羽、韓信都是沒有辦法而為之,而他則是自斷後路主動把水源放棄。要知道街亭又名街泉亭,是有泉水的,本來蜀軍依靠泉水完全不必為水發愁,如果當道紮營的話蜀軍就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張郃為了救祁山不得不進攻。而馬謖主動放棄水源,據守孤山,就相當於把主動權拱手讓人了,張郃把水源一斷,就變成馬謖不得不進攻了,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而把戰略主動權拱手讓人只能說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馬謖據山而守的目的,其實在兵書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但是他卻只知道照搬兵書而不考慮戰場的實際狀況,如果他能夠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再加上王平的輔佐,那麼守住街亭應該不會是太大的問題,如果能夠守住街亭,穩固隴右,那之後的作戰就有了更大的贏面,克復中原也不是沒有希望。但街亭的失守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北伐失敗,魏國也把防禦重心從東吳轉移到了蜀漢,蜀漢失去了北伐曹魏最好機會,馬謖即使是死也彌補不了他的罪過,背上千古罵名也是活該。

5天8小時


馬謖這個人確是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來,他就談個沒完,也出過一些好主意。因此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劉備在世的時候,卻看出馬謖不大踏實。他在生前特地叮囑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能派他幹大事,還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諸葛亮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上。這一回,他派馬謖當先鋒,王平做副將。

馬謖和王平帶領人馬到了銜亭,張郃的魏軍也正從東面開過來。馬謖看了地形,對王平說:“這一帶地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正好在山上紮營,佈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說:“丞相臨走的時候囑咐過,要堅守城池,穩紮營壘。在山上紮營太冒險。”

馬謖沒有打仗的經驗,自以為熟讀兵書,根本不聽王平的勸告,堅持要在山上紮營。張郃率領魏軍趕到街亭,看到馬謖放棄現成的城池不守,卻把人馬駐紮在山上,暗暗高興,馬上吩咐手下將士,在山下築好營壘,把馬謖紮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

諸葛亮回到漢中,經過詳細查問,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於馬謖違反了他的作戰部署。馬謖也承認了他的過錯。諸葛亮按照軍法,把馬謖下了監獄,定了死罪。

諸葛亮對將士們說:“這次出兵失敗,固然是因為馬謖違反軍令。可是我用人不當,也應該負責。”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給劉禪,請求把他的官職降低三級。劉禪接到奏章,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有個大臣說:“既然丞相有這個意見,就依著他吧。”劉禪就下詔把諸葛亮降級為右將軍,仍舊辦丞相的事。


負十四


馬謖違背諸葛亮囑託,在山上駐兵,也一定有他的道理。其一居高臨下,搶得先機。其二背水一戰,將士用命。然而人常說“兵無常法,水無常勢”,不能不變的看問題,魏軍閉門不戰,斷其水源,就已把你的優勢化無,眾人提意見,固直不採納,焉有不敗之理。總上所述,一個優秀的將軍,不但要有謀略,考慮天時地勢,還得多聽眾言,防畏杜漸,這樣才能百戰百勝。這樣才不至落得“揮淚斬馬謖”的結局,痛定思痛,以史為鑑吧。


逍遙客觀世界


這個問題其實簡單!

馬謖確有其才,雖不曾展露但能得諸葛孔明賞識,絕非泛泛之輩!白帝城劉玄德曾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這句話也側面論證了馬謖確有實才,不過理論大於實踐而已!不能單獨獨當一面!

那麼諸葛亮是不是真的不知道這一點呢?非也孔明也深知這一點,所以讓大將王平協助!可惜馬謖深的孔明賞識,王平也忤逆不了他!

街亭之失不過馬謖自負而已,他深通兵法圍山斷源之法也知道!為何還要屯兵山上呢?因為他想贏,他太渴望展露自己了,想要一戰成名!他知道如果此時大敗司馬懿主力,那麼北伐指日可待,如他所言從上而下勢如破竹,可是他沒想到司馬懿虛兵一路攻哪我忘了,而所有主力皆來奪取街亭,面對數十倍於己的兵力想贏太難了,更沒想到大將張郃也在,足足抵住了王平三次救援!也有一大因素他只准備了當道紮營的資源,沒有準備山上攻伐的資源,如果滾石,衝車,火球準備充分破司馬懿不難!而且諸葛亮也沒想到司馬懿另一路是虛兵,沒想到司馬懿敢主力孤軍冒進斷他後路,就算是馬謖當道紮營,憑那點人馬也絕擋不住司馬懿主力!想憑區區一萬多人馬擋五十萬大軍,根本不可能!諸葛亮也只是防範司馬懿偷襲街亭!唉!其實馬謖死的是真冤!沒辦法不斬馬謖,孔明難辭其咎!這也是諸葛亮不敢小瞧司馬懿的來源!也是為什麼不聽魏延奇襲子午谷的原由!司馬懿之才絕非浪得虛名!


意念領跑者


馬謖,蜀漢才俊,跟隨諸葛亮多年,多次獻言獻策,很有見地,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 但是,在馬謖駐守街亭時,為何不聽諸葛亮的話,非要選擇在山上紮營呢?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用來形容馬謖兵敗街亭,很是恰當。



第一,馬謖有才,卻持才傲物,成也因才,敗也因才。

馬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跟隨諸葛亮多年,更是受到諸葛亮的教導,和諸葛亮交流軍政大事,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是幫助諸葛亮料理軍政大事的得力助手。但是,馬謖卻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這也正是馬謖急於建功的原因之一。

馬謖到街亭後,自認為熟讀兵書,恃才傲物,聽不進王平的勸解,把蜀軍置於無水的孤山,陷蜀軍於死地。

馬謖有才,但是自持有才,自絕生路,最後造成街亭之敗,斷送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失去良機,以後幾次北伐難有更大的建樹。



第二,馬謖急於建功,急於表現自己。

馬謖跟隨諸葛亮多年,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但是幾乎沒有實戰的機會,更沒有建立自己的戰功,急於表現自己。

正是如此,就連趙雲等名將都不敢輕於允諾的街亭阻擊戰,馬謖卻自告奮勇,敢立軍令狀。

諸葛亮讓馬謖守衛街亭,只要馬謖能守住就是頭功一件,但是立功心切的馬謖不甘於區區死守,想要居高臨下一舉擊潰魏軍主力。

立功心切的心理因素,讓馬謖更具冒險,斷送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成果,落得個被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下場。



第三,馬謖沒有實戰經驗,紙上談兵。

馬謖沒有實戰經驗,他的紙上談兵從來沒有親自實施過,無法設身處地的感受戰爭的殘酷性,靠理論打仗,憑兵書說話,最後兵敗身死。

馬謖的居高臨下的思維沒有錯,錯就錯在自己守的是孤山,一旦被四面包圍,在士兵心裡是很大的恐懼。

馬謖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沒有錯,錯就錯在馬謖自絕後路,主動放棄戰場主動權,變主動為被動,最終陷於絕地,兵敗街亭。



所以,馬謖之死,死在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死在自己的持才傲物上,死在急功近利上,死在紙上談兵上。

篇篇原創,給你獨特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