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造船技术那么厉害,为什么不造航母?

yaoyao


至于韩国没有航母需求的说法,盘子不是很赞同,因为韩国的战略目标很明确:日本有啥,韩国就得有啥

日本有金刚,韩国就得有世宗大王.

日本有苍龙韩国就得有212

日本有日向,韩国就要有竹岛

日本有出云韩国就得有马罗岛。

日本想要航母,韩国也一样,然后两个国家前后脚的掉进了同一个坑里.......


两国的出现的问题一样,甚至于韩国能看做全方位砍一刀的日本

造船技术不俗,年下水吨位稳居世界前三。(前三就是中日韩之间轮流转)

地狭人稠,人口素质高,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国家有钱。

领土上有美国的驻军。

渴望着获得独立,但是美军真要撤瞬间跪下。


军备对外依赖度高。f15,f16,都有无非就是一个是j一个是k。

自身能够生产一部分子单元,但是整合能力不行。

例如日本的五代机探索心神,韩国的kfx。

都想着造航母,韩国是想着日本要造航母,所以韩国也要造航母。但是国会不给钱,或者说是担心国际影响,所以非常谨慎,先是建造一级一万吨-两万吨的直升机航母,探索全通甲板舰艇设计,在这方面日本好歹还能挖出来一些二战时期的文物,韩国连文物都没得挖。


所以韩国要谨慎一些,保留了坞仓而非建造纯粹的四不像的直升机航母。

然后两国都发现这设计贼愚蠢,改改能不能上av-8b,能,但是海鹞战斗机那个惨淡的载弹量,能不能上f35勉强能,但是调度难度极高,也就是带上三五架整个面子。

得放大一号,日本在这个环节是非常谨慎的观望国际反应,韩国头大的是国会死活不给钱。

日本观望后,发现国际上都是打嘴仗,并无实质性的动作,所以继续下单。韩国军方表示,日本要买两艘 你们看着办,然后钱也就下来了

动力还是lm2500系列,近防炮外购,直升机继续买美国的,吨位放大点,增加点冗余。总之必须形成对等威慑,至于造船业的压力?美国的船厂加起来都比不上中日韩中间的任何一个,不缺的就是船台。

问题就是缺技术,一个四万吨起步的大型舰艇难度很高,就算日韩都没少造几十万吨的巨型船舶也没意义啊,毕竟四万吨的航母少说也得五十亿美元,民用的,三十万吨的集装箱船也就是三五亿美元....

而且造大的还有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美国不卖啊,大型航母少说不得是一艘滑跃版的戴高乐?要是造成大号出云或者大号独岛的,等着天诛国贼吧。

拦阻索找谁买??巨力索具是别指望了,虽然说日韩只要敢买,巨力就敢卖,毕竟军购可是代表着政治立场的。问题就是日韩不敢,然后挨宰。

动力方面实在不行二拖一,上八个lm2500,大不了舰岛多来俩也就能解决问题。

就算是买不到电磁弹射器还能靠着滑跃甲板凑活一下,还是没舰载机啊,美国的f35b得慢慢排队....,美国自己的九艘两栖攻击舰,英国的两艘女王,加富尔也到了换舰载机的时间.......

真觉得狗链是那么好挣脱的?更何况还没有论述关于雷达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因为造个能跑三十节的四万吨的壳子,日韩努把力还是可以的,但是上面这几个无论如何逃不过。

但是综合考虑一下,觉得下面这个设计非常适合日韩

船坞没问题,船壳没问题,动力凑活,雷达就那样吧,自己的改改也能装,滑跃起飞,垂直降落(没人卖拦阻索)/拦阻降落(有人卖拦阻索)买到了还能把电磁弹射器加上去。

对于不差钱的两国来说简直完美。

嗯,至于工作量?别担心这个问题,反正这类型舰艇就是造一艘美国就死顶着不敢彻底松手了,在松下去,万一这仨达成共识,美国就得血亏了


啸鹰评


世界上船舶制造业前三的是:韩国、中国和日本。中国的造船技术世界是可以看得见的,不管是民用船只还是军用航母,中国都拿得出让世界叹为观止的成绩。日本作为二战时期拥有航母的国家,虽然现在不出太多的成绩,可是他的造船技术也是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最让人不能理解的就是韩国,他的船舶制造业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船舶出口数量和吨位也是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可是他却造不出一艘属于自己的航母,这样人就感到很好奇了。沐风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这其中的缘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韩国造不出属于自己的航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技术。可能有的同学就要反问了,韩国的制造业在全球是排名第一的,你给我们说他没技术,是不是在逗我们?各位同学,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韩国不管是制造的还是出口吨位最大的,一般都是民用船只像油轮、货轮之类的。这类船只不需要多么高深、先进的技术,几十万几百万吨的油轮,只需要它的船体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就完全可以将这样的油轮做的吨位更大。甚至它的蒸汽轮机都不需要采用最先进的,输出不够,数量来凑。这么大的船体完全可以容纳下更多的蒸汽轮机来提供动力。军用船只相较于民用船只来说,一个好像是精密的仪器,而另一个就像是粗制滥造的工具。两者所涉及的技术和领域并不相同。

说说航母上的甲板钢吧,一艘航母上面最坚韧的部分应该当属它的甲板,而这个世界上有能力制造航母甲板钢的国家不会超过五个,很遗憾这其中不包括韩国。更不要说航母的配套设施像阻拦索、电磁弹射器、相应的雷达系统等等一系列的设备。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舰载机啦,战斗战术啦,航母编队啦,配套设施啦。所以不要认为一个国家船舶制造业发达,就能制造出自己的航母。

另外网上有网友留言说,韩国不制造自己的航母,是因为它没有需求。意思就是说,现在韩国在美国手底下当小弟,而且韩国领海并不宽广不需要要自己制造航母,有大哥美国给他撑面子就行。虽然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并不敢完全认同。你的靠山再怎么有力强大他也只是别人家的,人家罩着你只是因为你有利用的价值。你想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自己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所以韩国对于先进的武器装备肯定会有需求的,如果制造不出来,那么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没有相应的技术。


沐风谈兵论道


首先韩国有没有能力造?其次韩国需不需要造?

长期以来韩国一直是全球船舶建造吨位排名第一,最近2018年数据如下:韩国496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40%;中国439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36%;日本130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10%。从排名看韩国位列第一,当然这里的造船类型以民用船舶为主,虽然能造数十万吨级油轮但并不代表有能力造大中型航母

民用船舶在用料、防护能力要求、装备等方面和军舰相比,不是同个等级,虽然韩国长期占据造船吨位世界第一的位置,不过韩国并没有建造大型航母经验。截止目前,韩国建造最大的水面舰艇是独岛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19000吨,和世界范围内大中型航母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造船能力的不足,已经明确了韩国并不具备独立建造航母的实力。

韩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俄罗斯、中国、日本之间,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美国长期驻军韩国,在大的保护伞下也制约了大型装备的发展。而韩国的主要对手除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半岛北方外只有日本,日本和韩国对于美国而言有类似的桥头堡作用,同样在大型装备发展方面受制于美国。

虽然两家都有雄心壮志想要称霸东亚,不过历史原因造成的制约以及自身造船工业的限制,只能采用循环渐进的方式。先研制两栖攻击舰/登陆舰,再以直升机航母方式慢慢过渡到中型航母水平,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河东三叔


韩国造船水平确实不错,但是韩国要是造航母,基本就和蒙古国海军一样,属于笑话级别的。航母这种东西呢,不是韩国这类别的国家应该有的,同时,他也用不上,航母给他没意义。武器这东西,不是厉害就行的,关键是要看他需求以及需求量如何,而韩国就是典型的对航母没有需求的国家。

很多时候,人们拿着蒙古国海军来开玩笑,你蒙古国连大海都没有,你要海军有啥意义呢?这就是最典型的,他对海军没有需求。而韩国属于对航母没有需求。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得看航母是干嘛的。航母虽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海上实力,他是一个进攻武器,而且,这个进攻武器不是在自己家门口进攻别人用的,而是跑到千里之外,跨过大海去进攻别人用的。航母是开到大洋深处,和对方海军决战,然后压到对方海岸线上去对敌方进行打击,他是用于远洋打击的进攻武器。有航母了,不是多了一条船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这个国家对于海外有了野心了,想扩大自己的海外势力了。

我们再看韩国这个国家,他虽说有出海口,是个沿海国家,但是他这个国家其实很不安全,旁边有个兄弟虎视眈眈。对于韩国来说,对他的威胁最直接的是来自于内陆,他重点要发展的是他的陆军和空军,而不是海军。海军不能放,但是也不能不切实际的发展。他要对付他兄弟,根本用不上航母,飞机完全可以从陆地上起飞。而且,他要对付日本,也用不上航母,距离就在那摆着呢。

对于韩国来说,直接威胁到自己的是他的邻居,而对付他的邻居,他用不上航母。而且,对于他来说,韩国自身的处境不太妙,他自身况且还需要美国去保护,他有这个心思去考虑远洋的问题么?他还想跨过大海去打别人么?

韩国的议员们有时候会提一下这个韩国航母的问题,但是终归都是没了下文,也就是说说。谁都知道,航母对于他们来说没啥意义,他们有能打1500公里的巡航导弹,要航母干啥?费钱。这就是需求问题,你看美国二战的时候,他各类航母造了一百多艘,那是因为需求量在那摆着呢,就是要那么多航母。而二战结束,到现在,美国不也就十一艘航母么。福特级航母那么厉害,他也没一下子全造出来啊。

韩国如果发展航母,他的航母顶多在家里停着,他不可能去打别人。如果他和邻居打起来了,他航母不就是靶子么?他也不大可能去将航母摆放到远处去攻击,直接陆基起飞不就可以了么。


军武文斋


韩国造船技术再厉害,有中国厉害吗?我们几十万吨的油轮随便造,但建造国产航母仍需要一步步摸索着前行,由此可见造现代航母难度之大。

(图:韩国独岛号“准航母”)

第一,韩国眼下的国防战略对于航母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

随着朝鲜半岛北南关系的缓和,韩国紧绷了半个多世纪的防卫神经总算松弛下来。至于韩日独岛争端,韩军陆基战斗机飞行半径足以覆盖,压根用不上航母助阵。

航母是海上远距离空中打击平台,韩国尴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海上扩张方面难有作为——向西有中俄,向南有日本这个老冤家,向东则是日本二战时期的“绝对国防圈”,再往东可就是美国老大的海上势力范围了。

所以即使韩国拥有了真正的航母,具备远洋军力输送和空中打击能力,夹在几个海军强国缝隙里,一展身手的空间受到限制,也很难有多大的作为。

战略方面的需求不大,韩国造了航母也只能充充门面。

第二,以韩国目前的工业及配套水平,造航母有技术瓶颈

航母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的集成,所涉及到的门类、技术、人才简直在考验人们的想象力。我看过一份资料,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当初在乌克兰建造船壳时,大约有独联体三万家企业参与其事。

(图: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

韩国在独岛号“准航母”的基础上建造真正意义的现代化航空母舰,至少需要解决动力、甲板特种钢、飞机弹射、落舰拦阻及大型升降、雷达及电子设备等等技术难题,而这其中每一项都关系到工业体系中分工协作。

韩国制造业配套并不齐全。事实上就连二战时期的苏联、日本,产业配套也仅仅具备了雏形。由于航母关键技术各国都严格保密,所以只能依靠自造突破技术瓶颈。

韩国现有工业体系,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第三,航母是一只吞金兽,韩国那点国防预算,真的不够看

航空母舰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吞金兽,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造价约为90亿美元;美国更夸张,一艘尼米兹级别航母舰队的全寿期所需费用,竟然高达600亿美元。


(图:韩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韩国国防部新近提交的军费预算在过去的基础上大幅攀升8.2%,高达46.7万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2854亿元,或419亿美元。注意,这个创下韩国国防开支近11年来最高纪录的数字,包括韩国全年全部军费!按照美国航母舰队造价,韩国军人们一年内不吃不喝,也不够一支舰队的总耗资。

第四,研发建造航母周期漫长,所需时间成本大得吓人

再拿中国航母举例,我国第一艘航母训练舰辽宁号2002年进港,2012年改装完毕正式服役,整整花了十年时间。假如韩国开建航母,因没有船壳耗费的周期将更加漫长。

而实际上航母从设计研发到正式开工建造,需要的时间周期长得能让人发狂!

(图:航母建造流程时间表)

从上表可以推算出:一艘航母出炉大概的时间周期约为20年,这其中所需巨大的时间成本,韩国人肯定算得清楚。

总而言之,韩国缺少建造航母的工业配套体系与资金,就算马上动手开始造航母,等到克服重重困难航母下水,再适航搭配舰载机形成战斗力,差不多要等到2050年前后了。

因此,与其耗时费钱造一艘实用意义不是很大的航母,韩国还不如用这笔钱多投资拍几部催泪韩剧。


回马一腔


思路很清奇,韩国造船业确实很强,尤其是造LNG,但是无论如何那是民用造船业啊,军用造船业和民用造船业不可同日而语。就像巴西的客机技术很强悍,但是有谁听过巴西造出一架世界领先的战斗机吗?

韩国之所以没造航母,主要不在于韩国如今的造舰技术,韩国依托于美韩同盟体系之下,建造一艘轻型航母船体,然后由美国提供舰载雷达、舰载机等也是可行的,虽然韩国如今的军事工业不算先进,但是也出口了很多海军装备,比如出口到英国的补给舰、出口到菲律宾的“望加锡”级船坞运输舰等,证明韩国的海军造舰(组装)实力尚算不错(当然很多技术承袭自美国)。

笔者认为韩国不发展航母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韩国的海军发展战略,韩国以前提出过“大洋海军”的海军战略,但是后来调整为大洋海军和近海防御二者兼具,远洋作战能力的权重相对没有那么高了,韩国的世宗大王级宙斯盾驱逐舰和完备的海军舰艇已经满足远洋海军的基本需要,没必要发展航母;第二点,韩国有了航母的替代品,韩国如今已经拥有近20000吨级的“独岛”级两栖攻击舰,二号舰马罗岛号也已经下水,而我们知道现在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的功能差异其实不大,更重要的是F35B的横空出世让两栖攻击舰完全可以迅速改装为轻型航母,倘若摒弃垂直登陆能力对舰体进行改造使之可以搭载F35B,那么两栖攻击舰就是完完全全的轻型航母。所以韩国可以不必节外生枝,现在日本的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都可以改装为航母,韩国两艘独岛级也不是不行。


所以,西凉宣抚使认为基于韩国海军战略和现实状况,韩国目前是没有发展航母的需求的,但是能造航母,韩国是肯定的,当然是轻型航母。


标枪防务


韩国建造的LNG船,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高的民用船舶,今年韩国还获得了36艘LNG船的订单,估计总利润会在10~12亿美元以上!这也体现了韩国在民用船舶制造业方面的能力。

但是,韩国民用船舶建造的好并不代表可以制造航母,他们在航母建造方面的遇到的问题和日本差不多(甚至更弱一些),也就是可以制造航母的舰体,至于说航母上面的各种子系统和舰载机韩国的自主能力很低,技术储备不足以提供成品。
很早以前的照片,是正在建造的“福特号航母”,军品的建造标准要比民品高了几个等级!说的更清楚些,就是:军用舰船与民用船舶完全是两个概念。

航空母舰本身分成了:舰体建造、动力系统、机械设备(比如:各种升降机)航行时需要的各种电器控制设备、舰载雷达、各种距离的通讯设备、电子对抗设备...等等,就韩国目前而言,只是在舰体建造这个方面没有太多的技术瓶颈,其它方面则是力所不及!

“瓦良格号航母”所使用的锅炉,№106就是它的货号。

现代航母有三种动力系统:蒸汽轮机、核反应堆、燃气轮机,就是最古老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目前也只有三个国家能制造!分成了:美系和俄系,军用蒸汽轮机与民用发电厂所使用的蒸汽轮机是不一样的,要求设计非常紧凑,因为航母的动力舱室地方不大,八台锅炉再加上4台蒸汽轮机,设计不紧凑根本装不进去!而且还要求“小身材大力气”,需要给6万吨等级的大型航母提供20万马力的动力、8万吨的要28万马力才行。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锅炉室
像垃圾堆,但是里面各种复杂的管路布置一清二楚。

航母蒸汽轮机系统的管路是非常复杂的:输油、供水(航母是水管锅炉)、废气排放(烟囱)、蒸汽收集,加压、蒸汽轮机的驱动...等等方面显得非常繁杂,设计时需要静心的考虑管道的走向和阀门的安装...这些没有长时间研制和使用蒸汽轮机的经验,是很难玩的转!而韩国海军成立之时就是使用由美军提供各型淘汰了的舰船,对于战舰的设计也根本没有多少积累,要想研制蒸汽轮机也就无从谈起了。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MT–30舰用燃气轮机,
目前应用在了两艘“女王级航母”上了,MT–30燃气轮机是由波音777所使用的“特伦特800”航空发动机衍生而来...由于二战后英国大力发展燃气轮机而放弃了蒸汽轮机,所以英国在建造“女王级”航母时采用燃气轮机为动力,燃气轮机体积小、输出功率大、噪音低...等特点成为现在大型战舰的主动力系统,但是燃气轮机在研制方面并不是韩国这种工业能力中等水平的国家可以做到的!韩国现役战舰上的燃气轮机都是美国的LM2500系列,自己根本不能制造。
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它所使用的燃气轮机就是美国货,除此其它的雷达、近程防空导弹...也都是西方国家研制的。

既然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韩国不能研制,航母所用的核反应堆更是韩国可望而不可及的动力系统...没有动力系统的舰壳就不能称为战舰!仅这一项就将韩国自行研制航母的可能挡在了门外,并且其它的系统和舰载机就更是韩国不能企及的事情。

总之,韩国通过所谓的“汉江奇迹”确实有了一的工业基础,但是这点积累不足以自己去单独完成航母的设计与建造!


皇家橡树1972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一个国家的造船技术厉害,并不能代表其具备研制、建造航母的能力。韩国、日本的造船技术都很厉害,但两国并不具备独立建造航母的能力。日本的出云、日向,韩国的独岛,其排水量虽与轻型航母无异(甚至更高),但日本的直升机驱逐舰(日本挂羊头卖狗肉,实际应为“直升机航母”)也好,还是韩国的两栖攻击舰,它们只是“准航母”。


很多人认为“能造大型两栖攻击舰等准航母,就能造航母”,这从根本上就犯了严重的错误:第一,两栖攻击舰等的建造难度比航母差远了。第二,如韩、日的准航母并不是它们自己造出来的。日本的出云、日向、韩国的独岛,采用的都是“类航母设计”,拥有“直通甲板”。但韩国、日本都只是造出了舰体,舰上的设备几乎全部依赖于外购。日本与本题无关,只说韩国。韩国目前不造航母的原因有两个:一、缺少建造航母的技术等,能力不足。二、受限于韩国海军的发展战略,没有需要。


不过,韩国离建造航母的日子恐怕真就没多远了。2018年6月中旬,韩国“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的二号舰“马罗岛”下水。在“马罗岛”号下水之前的早些时候(应该是2018年第一季度,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抱歉),韩国军方就曾公开表示:将在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的基础之上来发展自己的轻型航母。航母的研制难度比两栖攻击舰还要大得多,那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涉及领域众多,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工程。目前,能够独立自主建造航母的国家不超过三个,可见其研制难度之大。


“马罗岛”号比“独岛”号(独岛级首舰)的国产化程度要高些,但在核心设备上仍依靠外购,比如动力、武器系统、指控系统等。举例来说:独岛级两栖攻击舰装备的远程搜索雷达是由荷兰Thales Nederland公司研制的SMART-L雷达,动力系统是美国通用公司授权三星生产的LM-2500燃气轮机,作战管理系统是英国BAE的KDCom1,近防武器系统包括荷兰的“守门员”以及美国的MK-49……独岛级两栖攻击舰最多可搭载10架直升机,韩国只能依靠外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韩国的独岛级实际上就是自已造了舰体,剩下的就是组装。


不过,韩国在二号舰“马罗岛”号的建造中尽力提高其国产化程度,这一点确实值得称赞,日本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不如韩国。韩国近些年在海军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是不错的,比如说:2艘排水量1.9万吨的独岛级两栖攻击舰,3艘排水量1.05万吨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再加上德国授权生产的209、214潜艇,等等。综合来说,韩国海军的装备水平已出现“质”的飞跃——韩国海军因此“自信满满”,不足为奇。但若凭此就认为能够独立自主建造航母,那就不是自信了,那是典型的自大!


实际上,如果核心设备依靠外购,凭韩国、日本的造船水平(主要是军工,民用的影响可以不计),自己制造舰体,之后组装出一艘中型航母,还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两国都具备建造排水量四、五万吨级航母舰体的能力,两国组装的水平也比印度要强得多。连印度都能“造”航母,韩国、日本凭其在造船业的实力,想“造”也不难——大不了就是由自主建造变成国内组装而已。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航母建造、维护、运行、使用等所需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儒道之主


先帮你捋顺一个概念,就是造船发达是造航母的必然条件,但反过来就不是必然了,懂?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韩国的造船业确实发达。发达到什么程度?2017年以前韩国的造船实力一直是世界第一。一家现代重工,另一家大宇重工,基本上承包了那些年全世界40%的造船业务。剩下的才轮到中国的中船重工和日本的三菱重工。

如果按照这么说,美国的造船能力是“远远不及”韩国的,但美国佬的海军却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不夸张的说,世界其他国家所有海军加起来都不够美国海军打。

船和飞机一样,都有很多子系统。可惜的是,韩国的造船,基本上只能造船壳子,含金量最低。

航母是现代造船工业的巅峰之作,从设计到施工到下水,海试,服役,一般都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航母的甲板不比其他船种,要满足平整,不易形变,耐高温,而且还不能太厚,厚了影响重量。另外,阻拦索也不是一般的材料,要把一架几十吨的飞机从大概每小时200km在几秒内拦停,应力之大可想而知。最后就是,航母终究是作战舰艇,抗沉性必须要考量,因此舱室的布局跟商用大船完全不同。

总而言之,韩国现在的造船能力强只是个花架子,是规模大而没多少核心技术。而且,别忘了航母上还要搭载舰载机呢,他们能搞出来自己的舰载机吗?


超赛神超赛


韩国造船技术那么厉害,为啥不造航母?很简单,民用船舶跟军用船舶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的玩意儿,你非得把它们等同起来那没办法。



韩国造船业确实牛逼,是韩国国家经济的5大支柱产业之一,常年保持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近年中国才加入竞争)。但韩国造船业的订单几乎都是民用订单,货轮、油轮以及一些特种船舶占比很大,这些船舶技术含量有限,不能跟军舰特别是航母一概而论。

要说军用造船业,美国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建造几十万吨的油轮简单,但建造10万吨的“福特”级可就太难了。这世界这么大,能建造大型货轮/油轮的国家有不少,但能建造大型航母的国家只有美国,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不过,建造航母确实是韩国的目标。目前韩国建造的“独岛”号、“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就是在为建造韩国国产航母积累经验。韩国已经引进F-35A,未来继续引进F-35B配合两栖攻击舰使用是必然选择。而一旦这种模式成为常态,韩国就会开始建造国产航母,而且一定是直通甲板航母。大概率是蒸汽弹射型航母(美国不一定肯卖电磁弹射技术),而这样一来F-35C也可能因此来到韩国。
韩国新型“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下水

韩国的海军发展战略主要着眼两点,一方面是配合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另一方面则是提防日本。特别是后者,日本几乎成为韩国制定国防战略的直接参考对象。日本有两栖攻击舰,韩国也得有;日本建造大型柴电潜艇,韩国也赶紧引进;日本装备了金刚/爱宕级宙斯盾舰,韩国随后也开始建造“世宗大王”级……针锋相对的意味,不可谓不浓。


“马罗岛”号舰岛集成度很高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然,韩国要求自己既要有足够的岸防能力,也要有一定的远洋进攻能力。目前日本、中国都在筹划建造新型航母,韩国将国产航母提上日程也就不足为怪。只不过,可以预见未来韩国国产航母主要技术依然会靠引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