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造船技術那麼厲害,為什麼不造航母?

yaoyao


至於韓國沒有航母需求的說法,盤子不是很贊同,因為韓國的戰略目標很明確:日本有啥,韓國就得有啥

日本有金剛,韓國就得有世宗大王.

日本有蒼龍韓國就得有212

日本有日向,韓國就要有竹島

日本有出雲韓國就得有馬羅島。

日本想要航母,韓國也一樣,然後兩個國家前後腳的掉進了同一個坑裡.......


兩國的出現的問題一樣,甚至於韓國能看做全方位砍一刀的日本

造船技術不俗,年下水噸位穩居世界前三。(前三就是中日韓之間輪流轉)

地狹人稠,人口素質高,有大量的高素質人才。

國家有錢。

領土上有美國的駐軍。

渴望著獲得獨立,但是美軍真要撤瞬間跪下。


軍備對外依賴度高。f15,f16,都有無非就是一個是j一個是k。

自身能夠生產一部分子單元,但是整合能力不行。

例如日本的五代機探索心神,韓國的kfx。

都想著造航母,韓國是想著日本要造航母,所以韓國也要造航母。但是國會不給錢,或者說是擔心國際影響,所以非常謹慎,先是建造一級一萬噸-兩萬噸的直升機航母,探索全通甲板艦艇設計,在這方面日本好歹還能挖出來一些二戰時期的文物,韓國連文物都沒得挖。


所以韓國要謹慎一些,保留了塢倉而非建造純粹的四不像的直升機航母。

然後兩國都發現這設計賊愚蠢,改改能不能上av-8b,能,但是海鷂戰鬥機那個慘淡的載彈量,能不能上f35勉強能,但是調度難度極高,也就是帶上三五架整個面子。

得放大一號,日本在這個環節是非常謹慎的觀望國際反應,韓國頭大的是國會死活不給錢。

日本觀望後,發現國際上都是打嘴仗,並無實質性的動作,所以繼續下單。韓國軍方表示,日本要買兩艘 你們看著辦,然後錢也就下來了

動力還是lm2500系列,近防炮外購,直升機繼續買美國的,噸位放大點,增加點冗餘。總之必須形成對等威懾,至於造船業的壓力?美國的船廠加起來都比不上中日韓中間的任何一個,不缺的就是船臺。

問題就是缺技術,一個四萬噸起步的大型艦艇難度很高,就算日韓都沒少造幾十萬噸的巨型船舶也沒意義啊,畢竟四萬噸的航母少說也得五十億美元,民用的,三十萬噸的集裝箱船也就是三五億美元....

而且造大的還有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美國不賣啊,大型航母少說不得是一艘滑躍版的戴高樂?要是造成大號出雲或者大號獨島的,等著天誅國賊吧。

攔阻索找誰買??巨力索具是別指望了,雖然說日韓只要敢買,巨力就敢賣,畢竟軍購可是代表著政治立場的。問題就是日韓不敢,然後挨宰。

動力方面實在不行二拖一,上八個lm2500,大不了艦島多來倆也就能解決問題。

就算是買不到電磁彈射器還能靠著滑躍甲板湊活一下,還是沒艦載機啊,美國的f35b得慢慢排隊....,美國自己的九艘兩棲攻擊艦,英國的兩艘女王,加富爾也到了換艦載機的時間.......

真覺得狗鏈是那麼好掙脫的?更何況還沒有論述關於雷達系統,通信系統等方面的問題,因為造個能跑三十節的四萬噸的殼子,日韓努把力還是可以的,但是上面這幾個無論如何逃不過。

但是綜合考慮一下,覺得下面這個設計非常適合日韓

船塢沒問題,船殼沒問題,動力湊活,雷達就那樣吧,自己的改改也能裝,滑躍起飛,垂直降落(沒人賣攔阻索)/攔阻降落(有人賣攔阻索)買到了還能把電磁彈射器加上去。

對於不差錢的兩國來說簡直完美。

嗯,至於工作量?別擔心這個問題,反正這類型艦艇就是造一艘美國就死頂著不敢徹底鬆手了,在松下去,萬一這仨達成共識,美國就得血虧了


嘯鷹評


世界上船舶製造業前三的是:韓國、中國和日本。中國的造船技術世界是可以看得見的,不管是民用船隻還是軍用航母,中國都拿得出讓世界歎為觀止的成績。日本作為二戰時期擁有航母的國家,雖然現在不出太多的成績,可是他的造船技術也是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最讓人不能理解的就是韓國,他的船舶製造業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船舶出口數量和噸位也是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可是他卻造不出一艘屬於自己的航母,這樣人就感到很好奇了。沐風根據自己的經驗說說這其中的緣由。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韓國造不出屬於自己的航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技術。可能有的同學就要反問了,韓國的製造業在全球是排名第一的,你給我們說他沒技術,是不是在逗我們?各位同學,稍安勿躁。且聽我慢慢道來,韓國不管是製造的還是出口噸位最大的,一般都是民用船隻像油輪、貨輪之類的。這類船隻不需要多麼高深、先進的技術,幾十萬幾百萬噸的油輪,只需要它的船體能夠承受足夠的壓力,就完全可以將這樣的油輪做的噸位更大。甚至它的蒸汽輪機都不需要採用最先進的,輸出不夠,數量來湊。這麼大的船體完全可以容納下更多的蒸汽輪機來提供動力。軍用船隻相較於民用船隻來說,一個好像是精密的儀器,而另一個就像是粗製濫造的工具。兩者所涉及的技術和領域並不相同。

說說航母上的甲板鋼吧,一艘航母上面最堅韌的部分應該當屬它的甲板,而這個世界上有能力製造航母甲板鋼的國家不會超過五個,很遺憾這其中不包括韓國。更不要說航母的配套設施像阻攔索、電磁彈射器、相應的雷達系統等等一系列的設備。另外還有一系列的艦載機啦,戰鬥戰術啦,航母編隊啦,配套設施啦。所以不要認為一個國家船舶製造業發達,就能製造出自己的航母。

另外網上有網友留言說,韓國不製造自己的航母,是因為它沒有需求。意思就是說,現在韓國在美國手底下當小弟,而且韓國領海並不寬廣不需要要自己製造航母,有大哥美國給他撐面子就行。雖然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並不敢完全認同。你的靠山再怎麼有力強大他也只是別人家的,人家罩著你只是因為你有利用的價值。你想在這個世界上站穩腳跟,自己必須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所以韓國對於先進的武器裝備肯定會有需求的,如果製造不出來,那麼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沒有相應的技術。


沐風談兵論道


首先韓國有沒有能力造?其次韓國需不需要造?

長期以來韓國一直是全球船舶建造噸位排名第一,最近2018年數據如下:韓國496萬噸,佔全球市場份額40%;中國439萬噸,佔全球市場份額36%;日本130萬噸,佔全球市場份額10%。從排名看韓國位列第一,當然這裡的造船類型以民用船舶為主,雖然能造數十萬噸級油輪但並不代表有能力造大中型航母

民用船舶在用料、防護能力要求、裝備等方面和軍艦相比,不是同個等級,雖然韓國長期佔據造船噸位世界第一的位置,不過韓國並沒有建造大型航母經驗。截止目前,韓國建造最大的水面艦艇是獨島級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19000噸,和世界範圍內大中型航母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造船能力的不足,已經明確了韓國並不具備獨立建造航母的實力。

韓國特殊的地理位置處於俄羅斯、中國、日本之間,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美國長期駐軍韓國,在大的保護傘下也制約了大型裝備的發展。而韓國的主要對手除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半島北方外只有日本,日本和韓國對於美國而言有類似的橋頭堡作用,同樣在大型裝備發展方面受制於美國。

雖然兩家都有雄心壯志想要稱霸東亞,不過歷史原因造成的制約以及自身造船工業的限制,只能採用循環漸進的方式。先研製兩棲攻擊艦/登陸艦,再以直升機航母方式慢慢過渡到中型航母水平,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河東三叔


韓國造船水平確實不錯,但是韓國要是造航母,基本就和蒙古國海軍一樣,屬於笑話級別的。航母這種東西呢,不是韓國這類別的國家應該有的,同時,他也用不上,航母給他沒意義。武器這東西,不是厲害就行的,關鍵是要看他需求以及需求量如何,而韓國就是典型的對航母沒有需求的國家。

很多時候,人們拿著蒙古國海軍來開玩笑,你蒙古國連大海都沒有,你要海軍有啥意義呢?這就是最典型的,他對海軍沒有需求。而韓國屬於對航母沒有需求。

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得看航母是幹嘛的。航母雖說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海上實力,他是一個進攻武器,而且,這個進攻武器不是在自己家門口進攻別人用的,而是跑到千里之外,跨過大海去進攻別人用的。航母是開到大洋深處,和對方海軍決戰,然後壓到對方海岸線上去對敵方進行打擊,他是用於遠洋打擊的進攻武器。有航母了,不是多了一條船那麼簡單,而是代表著這個國家對於海外有了野心了,想擴大自己的海外勢力了。

我們再看韓國這個國家,他雖說有出海口,是個沿海國家,但是他這個國家其實很不安全,旁邊有個兄弟虎視眈眈。對於韓國來說,對他的威脅最直接的是來自於內陸,他重點要發展的是他的陸軍和空軍,而不是海軍。海軍不能放,但是也不能不切實際的發展。他要對付他兄弟,根本用不上航母,飛機完全可以從陸地上起飛。而且,他要對付日本,也用不上航母,距離就在那擺著呢。

對於韓國來說,直接威脅到自己的是他的鄰居,而對付他的鄰居,他用不上航母。而且,對於他來說,韓國自身的處境不太妙,他自身況且還需要美國去保護,他有這個心思去考慮遠洋的問題麼?他還想跨過大海去打別人麼?

韓國的議員們有時候會提一下這個韓國航母的問題,但是終歸都是沒了下文,也就是說說。誰都知道,航母對於他們來說沒啥意義,他們有能打1500公里的巡航導彈,要航母幹啥?費錢。這就是需求問題,你看美國二戰的時候,他各類航母造了一百多艘,那是因為需求量在那擺著呢,就是要那麼多航母。而二戰結束,到現在,美國不也就十一艘航母麼。福特級航母那麼厲害,他也沒一下子全造出來啊。

韓國如果發展航母,他的航母頂多在家裡停著,他不可能去打別人。如果他和鄰居打起來了,他航母不就是靶子麼?他也不大可能去將航母擺放到遠處去攻擊,直接陸基起飛不就可以了麼。


軍武文齋


韓國造船技術再厲害,有中國厲害嗎?我們幾十萬噸的油輪隨便造,但建造國產航母仍需要一步步摸索著前行,由此可見造現代航母難度之大。

(圖:韓國獨島號“準航母”)

第一,韓國眼下的國防戰略對於航母的需求並不是那麼迫切

隨著朝鮮半島北南關係的緩和,韓國緊繃了半個多世紀的防衛神經總算鬆弛下來。至於韓日獨島爭端,韓軍陸基戰鬥機飛行半徑足以覆蓋,壓根用不上航母助陣。

航母是海上遠距離空中打擊平臺,韓國尷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海上擴張方面難有作為——向西有中俄,向南有日本這個老冤家,向東則是日本二戰時期的“絕對國防圈”,再往東可就是美國老大的海上勢力範圍了。

所以即使韓國擁有了真正的航母,具備遠洋軍力輸送和空中打擊能力,夾在幾個海軍強國縫隙裡,一展身手的空間受到限制,也很難有多大的作為。

戰略方面的需求不大,韓國造了航母也只能充充門面。

第二,以韓國目前的工業及配套水平,造航母有技術瓶頸

航母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發展水平的集成,所涉及到的門類、技術、人才簡直在考驗人們的想象力。我看過一份資料,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當初在烏克蘭建造船殼時,大約有獨聯體三萬家企業參與其事。

(圖:我國遼寧號航空母艦)

韓國在獨島號“準航母”的基礎上建造真正意義的現代化航空母艦,至少需要解決動力、甲板特種鋼、飛機彈射、落艦攔阻及大型升降、雷達及電子設備等等技術難題,而這其中每一項都關係到工業體系中分工協作。

韓國製造業配套並不齊全。事實上就連二戰時期的蘇聯、日本,產業配套也僅僅具備了雛形。由於航母關鍵技術各國都嚴格保密,所以只能依靠自造突破技術瓶頸。

韓國現有工業體系,難以擔當如此重任。

第三,航母是一隻吞金獸,韓國那點國防預算,真的不夠看

航空母艦是一隻不折不扣的吞金獸,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造價約為90億美元;美國更誇張,一艘尼米茲級別航母艦隊的全壽期所需費用,竟然高達600億美元。


(圖:韓國防部新聞發言人)

韓國國防部新近提交的軍費預算在過去的基礎上大幅攀升8.2%,高達46.7萬億韓元,相當於人民幣2854億元,或419億美元。注意,這個創下韓國國防開支近11年來最高紀錄的數字,包括韓國全年全部軍費!按照美國航母艦隊造價,韓國軍人們一年內不吃不喝,也不夠一支艦隊的總耗資。

第四,研發建造航母週期漫長,所需時間成本大得嚇人

再拿中國航母舉例,我國第一艘航母訓練艦遼寧號2002年進港,2012年改裝完畢正式服役,整整花了十年時間。假如韓國開建航母,因沒有船殼耗費的週期將更加漫長。

而實際上航母從設計研發到正式開工建造,需要的時間週期長得能讓人發狂!

(圖:航母建造流程時間表)

從上表可以推算出:一艘航母出爐大概的時間週期約為20年,這其中所需巨大的時間成本,韓國人肯定算得清楚。

總而言之,韓國缺少建造航母的工業配套體系與資金,就算馬上動手開始造航母,等到克服重重困難航母下水,再適航搭配艦載機形成戰鬥力,差不多要等到2050年前後了。

因此,與其耗時費錢造一艘實用意義不是很大的航母,韓國還不如用這筆錢多投資拍幾部催淚韓劇。


回馬一腔


思路很清奇,韓國造船業確實很強,尤其是造LNG,但是無論如何那是民用造船業啊,軍用造船業和民用造船業不可同日而語。就像巴西的客機技術很強悍,但是有誰聽過巴西造出一架世界領先的戰鬥機嗎?

韓國之所以沒造航母,主要不在於韓國如今的造艦技術,韓國依託於美韓同盟體系之下,建造一艘輕型航母船體,然後由美國提供艦載雷達、艦載機等也是可行的,雖然韓國如今的軍事工業不算先進,但是也出口了很多海軍裝備,比如出口到英國的補給艦、出口到菲律賓的“望加錫”級船塢運輸艦等,證明韓國的海軍造艦(組裝)實力尚算不錯(當然很多技術承襲自美國)。

筆者認為韓國不發展航母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韓國的海軍發展戰略,韓國以前提出過“大洋海軍”的海軍戰略,但是後來調整為大洋海軍和近海防禦二者兼具,遠洋作戰能力的權重相對沒有那麼高了,韓國的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和完備的海軍艦艇已經滿足遠洋海軍的基本需要,沒必要發展航母;第二點,韓國有了航母的替代品,韓國如今已經擁有近20000噸級的“獨島”級兩棲攻擊艦,二號艦馬羅島號也已經下水,而我們知道現在兩棲攻擊艦和輕型航母的功能差異其實不大,更重要的是F35B的橫空出世讓兩棲攻擊艦完全可以迅速改裝為輕型航母,倘若摒棄垂直登陸能力對艦體進行改造使之可以搭載F35B,那麼兩棲攻擊艦就是完完全全的輕型航母。所以韓國可以不必節外生枝,現在日本的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都可以改裝為航母,韓國兩艘獨島級也不是不行。


所以,西涼宣撫使認為基於韓國海軍戰略和現實狀況,韓國目前是沒有發展航母的需求的,但是能造航母,韓國是肯定的,當然是輕型航母。


標槍防務


韓國建造的LNG船,是世界上建造難度最高的民用船舶,今年韓國還獲得了36艘LNG船的訂單,估計總利潤會在10~12億美元以上!這也體現了韓國在民用船舶製造業方面的能力。

但是,韓國民用船舶建造的好並不代表可以製造航母,他們在航母建造方面的遇到的問題和日本差不多(甚至更弱一些),也就是可以製造航母的艦體,至於說航母上面的各種子系統和艦載機韓國的自主能力很低,技術儲備不足以提供成品。
很早以前的照片,是正在建造的“福特號航母”,軍品的建造標準要比民品高了幾個等級!說的更清楚些,就是:軍用艦船與民用船舶完全是兩個概念。

航空母艦本身分成了:艦體建造、動力系統、機械設備(比如:各種升降機)航行時需要的各種電器控制設備、艦載雷達、各種距離的通訊設備、電子對抗設備...等等,就韓國目前而言,只是在艦體建造這個方面沒有太多的技術瓶頸,其它方面則是力所不及!

“瓦良格號航母”所使用的鍋爐,№106就是它的貨號。

現代航母有三種動力系統:蒸汽輪機、核反應堆、燃氣輪機,就是最古老的蒸汽輪機動力系統目前也只有三個國家能製造!分成了:美系和俄系,軍用蒸汽輪機與民用發電廠所使用的蒸汽輪機是不一樣的,要求設計非常緊湊,因為航母的動力艙室地方不大,八臺鍋爐再加上4臺蒸汽輪機,設計不緊湊根本裝不進去!而且還要求“小身材大力氣”,需要給6萬噸等級的大型航母提供20萬馬力的動力、8萬噸的要28萬馬力才行。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鍋爐室
像垃圾堆,但是裡面各種複雜的管路佈置一清二楚。

航母蒸汽輪機系統的管路是非常複雜的:輸油、供水(航母是水管鍋爐)、廢氣排放(煙囪)、蒸汽收集,加壓、蒸汽輪機的驅動...等等方面顯得非常繁雜,設計時需要靜心的考慮管道的走向和閥門的安裝...這些沒有長時間研製和使用蒸汽輪機的經驗,是很難玩的轉!而韓國海軍成立之時就是使用由美軍提供各型淘汰了的艦船,對於戰艦的設計也根本沒有多少積累,要想研製蒸汽輪機也就無從談起了。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MT–30艦用燃氣輪機,
目前應用在了兩艘“女王級航母”上了,MT–30燃氣輪機是由波音777所使用的“特倫特800”航空發動機衍生而來...由於二戰後英國大力發展燃氣輪機而放棄了蒸汽輪機,所以英國在建造“女王級”航母時採用燃氣輪機為動力,燃氣輪機體積小、輸出功率大、噪音低...等特點成為現在大型戰艦的主動力系統,但是燃氣輪機在研製方面並不是韓國這種工業能力中等水平的國家可以做到的!韓國現役戰艦上的燃氣輪機都是美國的LM2500系列,自己根本不能製造。
韓國“獨島號”兩棲攻擊艦,它所使用的燃氣輪機就是美國貨,除此其它的雷達、近程防空導彈...也都是西方國家研製的。

既然蒸汽輪機和燃氣輪機韓國不能研製,航母所用的核反應堆更是韓國可望而不可及的動力系統...沒有動力系統的艦殼就不能稱為戰艦!僅這一項就將韓國自行研製航母的可能擋在了門外,並且其它的系統和艦載機就更是韓國不能企及的事情。

總之,韓國通過所謂的“漢江奇蹟”確實有了一的工業基礎,但是這點積累不足以自己去單獨完成航母的設計與建造!


皇家橡樹1972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一個國家的造船技術厲害,並不能代表其具備研製、建造航母的能力。韓國、日本的造船技術都很厲害,但兩國並不具備獨立建造航母的能力。日本的出雲、日向,韓國的獨島,其排水量雖與輕型航母無異(甚至更高),但日本的直升機驅逐艦(日本掛羊頭賣狗肉,實際應為“直升機航母”)也好,還是韓國的兩棲攻擊艦,它們只是“準航母”。


很多人認為“能造大型兩棲攻擊艦等準航母,就能造航母”,這從根本上就犯了嚴重的錯誤:第一,兩棲攻擊艦等的建造難度比航母差遠了。第二,如韓、日的準航母並不是它們自己造出來的。日本的出雲、日向、韓國的獨島,採用的都是“類航母設計”,擁有“直通甲板”。但韓國、日本都只是造出了艦體,艦上的設備幾乎全部依賴於外購。日本與本題無關,只說韓國。韓國目前不造航母的原因有兩個:一、缺少建造航母的技術等,能力不足。二、受限於韓國海軍的發展戰略,沒有需要。


不過,韓國離建造航母的日子恐怕真就沒多遠了。2018年6月中旬,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二號艦“馬羅島”下水。在“馬羅島”號下水之前的早些時候(應該是2018年第一季度,具體時間記不清了,抱歉),韓國軍方就曾公開表示:將在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基礎之上來發展自己的輕型航母。航母的研製難度比兩棲攻擊艦還要大得多,那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涉及領域眾多,是真正意義上的系統工程。目前,能夠獨立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不超過三個,可見其研製難度之大。


“馬羅島”號比“獨島”號(獨島級首艦)的國產化程度要高些,但在核心設備上仍依靠外購,比如動力、武器系統、指控系統等。舉例來說:獨島級兩棲攻擊艦裝備的遠程搜索雷達是由荷蘭Thales Nederland公司研製的SMART-L雷達,動力系統是美國通用公司授權三星生產的LM-2500燃氣輪機,作戰管理系統是英國BAE的KDCom1,近防武器系統包括荷蘭的“守門員”以及美國的MK-49……獨島級兩棲攻擊艦最多可搭載10架直升機,韓國只能依靠外購……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韓國的獨島級實際上就是自已造了艦體,剩下的就是組裝。


不過,韓國在二號艦“馬羅島”號的建造中盡力提高其國產化程度,這一點確實值得稱讚,日本在這方面的表現就不如韓國。韓國近些年在海軍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還是不錯的,比如說:2艘排水量1.9萬噸的獨島級兩棲攻擊艦,3艘排水量1.05萬噸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再加上德國授權生產的209、214潛艇,等等。綜合來說,韓國海軍的裝備水平已出現“質”的飛躍——韓國海軍因此“自信滿滿”,不足為奇。但若憑此就認為能夠獨立自主建造航母,那就不是自信了,那是典型的自大!


實際上,如果核心設備依靠外購,憑韓國、日本的造船水平(主要是軍工,民用的影響可以不計),自己製造艦體,之後組裝出一艘中型航母,還是很容易就能實現的——兩國都具備建造排水量四、五萬噸級航母艦體的能力,兩國組裝的水平也比印度要強得多。連印度都能“造”航母,韓國、日本憑其在造船業的實力,想“造”也不難——大不了就是由自主建造變成國內組裝而已。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航母建造、維護、運行、使用等所需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儒道之主


先幫你捋順一個概念,就是造船發達是造航母的必然條件,但反過來就不是必然了,懂?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韓國的造船業確實發達。發達到什麼程度?2017年以前韓國的造船實力一直是世界第一。一家現代重工,另一家大宇重工,基本上承包了那些年全世界40%的造船業務。剩下的才輪到中國的中船重工和日本的三菱重工。

如果按照這麼說,美國的造船能力是“遠遠不及”韓國的,但美國佬的海軍卻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不誇張的說,世界其他國家所有海軍加起來都不夠美國海軍打。

船和飛機一樣,都有很多子系統。可惜的是,韓國的造船,基本上只能造船殼子,含金量最低。

航母是現代造船工業的巔峰之作,從設計到施工到下水,海試,服役,一般都是非常漫長的過程。航母的甲板不比其他船種,要滿足平整,不易形變,耐高溫,而且還不能太厚,厚了影響重量。另外,阻攔索也不是一般的材料,要把一架幾十噸的飛機從大概每小時200km在幾秒內攔停,應力之大可想而知。最後就是,航母終究是作戰艦艇,抗沉性必須要考量,因此艙室的佈局跟商用大船完全不同。

總而言之,韓國現在的造船能力強只是個花架子,是規模大而沒多少核心技術。而且,別忘了航母上還要搭載艦載機呢,他們能搞出來自己的艦載機嗎?


超賽神超賽


韓國造船技術那麼厲害,為啥不造航母?很簡單,民用船舶跟軍用船舶壓根就不是一個概念的玩意兒,你非得把它們等同起來那沒辦法。



韓國造船業確實牛逼,是韓國國家經濟的5大支柱產業之一,常年保持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地位(近年中國才加入競爭)。但韓國造船業的訂單幾乎都是民用訂單,貨輪、油輪以及一些特種船舶佔比很大,這些船舶技術含量有限,不能跟軍艦特別是航母一概而論。

要說軍用造船業,美國還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建造幾十萬噸的油輪簡單,但建造10萬噸的“福特”級可就太難了。這世界這麼大,能建造大型貨輪/油輪的國家有不少,但能建造大型航母的國家只有美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不過,建造航母確實是韓國的目標。目前韓國建造的“獨島”號、“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就是在為建造韓國國產航母積累經驗。韓國已經引進F-35A,未來繼續引進F-35B配合兩棲攻擊艦使用是必然選擇。而一旦這種模式成為常態,韓國就會開始建造國產航母,而且一定是直通甲板航母。大概率是蒸汽彈射型航母(美國不一定肯賣電磁彈射技術),而這樣一來F-35C也可能因此來到韓國。
韓國新型“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下水

韓國的海軍發展戰略主要著眼兩點,一方面是配合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另一方面則是提防日本。特別是後者,日本幾乎成為韓國製定國防戰略的直接參考對象。日本有兩棲攻擊艦,韓國也得有;日本建造大型柴電潛艇,韓國也趕緊引進;日本裝備了金剛/愛宕級宙斯盾艦,韓國隨後也開始建造“世宗大王”級……針鋒相對的意味,不可謂不濃。


“馬羅島”號艦島集成度很高

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使然,韓國要求自己既要有足夠的岸防能力,也要有一定的遠洋進攻能力。目前日本、中國都在籌劃建造新型航母,韓國將國產航母提上日程也就不足為怪。只不過,可以預見未來韓國國產航母主要技術依然會靠引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