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為什麼總是聽懂了,不會做,考試就涼,怎麼辦?

亮灬點


考試 是對你過去學習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考驗,重點還是要靠自己平時的積累和認真複習. 如果你平時學習很認真,老師講過的重難點知識和題型都能理解掌握,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那麼考試就會很輕鬆.

數學課上聽懂了,題目不會做,考試就涼,關鍵是你不會在數學題目的應用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 . 基本數學題的解決,起著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培養數學基本技能的作用;綜合數學題的解決,起著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作用;某些特殊問題的解決,還起著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作用 .

在解題時,解題方法 是十分重要的 . 許多同學在複習中會感到,對某些題,教師一點就破,一講就懂,但不點就破不了. 究其原因就在於把學的知識孤立對待,侷限於某一個範圍內思考,而不會把知識“ 一題多想,一題多解 ”,“代數幾何知識綜合起來靈活運用”,解題方法墨守成規,這都是解不了題的原因 .

在解題之後要去進行適當的總結,這也是提高解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途徑 .

總結 有助於知識的系統性鞏固,也有助於培養解題能力及發現問題的能力,不是為了形式,而是為了提高,起到分門別類、聚集方法、觸類旁通的作用 .


尚老師數學


為什麼可以聽懂老師講的題,卻做不出來了呢?

你好,我是一名清華在讀博士,從進入大學起我就開始幫助高中生學習,發現很多同學在數學學習中存在很大的問題,常常對知識點一知半解就認為自己懂了,會了,停止了對知識點的繼續探究和學習,導致成績提不上來。

我寫了一本書《高中全三年數學衝刺攻略》,書中不僅梳理出了高中數學全三年重要考點,也總結了各類題型的提升方法與技巧,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很有幫助。

如果有需要這本書的同學或家長,私信:領書,就可以免費領取。

在數學學習中,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學習呢?

1.重新定義對知識懂了的概念。你對知識的理解不是停留在聽懂了老師講課這一步,而是要把聽懂了的知識要學會應用。只有達到這一步,你才真正理解了知識,能夠舉一反三,靈活應用。

2.對老師講得章節提前預習。高中知識內容比較深,如果僅聽老師講一遍根本無法理解其含義,在學習中一定要提前預習,把不明白的點標註出來,帶著問題去聽課,只有這樣,才能加深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3.對章節內容及時複習。遇到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及時向老師請教,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都弄明白之後,就要開始做題了。做題之前可以把課本上的知識點看一遍,但是做題過程中就不要翻書了,遇到不會的多思考幾遍,實在不行再跳過,不要給大腦懶惰的藉口。

4.整理做題,及時鞏固。把做題的題目整理出來,分析原因,想一下是因為哪個知識點沒有掌握住才導致題目做錯的,然後對於沒有的知識點重新記憶與鞏固。

數學學習是一個耗費精力非常大的學習,只有不不斷的記憶、做題、總結,才能把知識點真正的理解與掌握,提升成績。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有需要這本書的同學,直接私信我領取就行。


清華博士高考技巧分享


上課能聽懂,說明題主對基本的數學概念、定理、法則是掌握的;不會做題,說明題主在數學定理、法則的應用上不熟練,對解題思路沒掌握。如何解決這一狀況,我講講自己上高中時的經驗,希望能起到幫助作用。

我上高中時,數學也是上課能跟上老師的節奏,老師講題時,也能跟著他的思路走,下來做題時,如果看著書中的例題做也能把作業完成。但總是在考試時,不知道從何處入手,

看著很熟悉,就是沒思路,當然也就考不好了。後來通過請教老師和同學,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數學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具體方法如下:

一、重視基礎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講,老師講的內容大都是基礎和核心。對老師講的解題技巧要認真記錄,用心掌握。再就是要注重書本上的例題,書本上的例題基礎解法,根本解法,它是有代表性的。要對書本上的例題熟練掌握,並能夠舉一反三。再就是書本上的練習題,也要都會獨立完成。能上教科書的習題,都是被專家門認真推敲的題目,也是有代表性的,對熟悉知識點,掌握知識點有幫助。如果對書本上的例題和習題都能掌握和獨立完成,對所學知識應該就掌握了85%,甚至90%。所以一定要重視基礎,重視書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

二、學會分析

能聽懂,不會獨立做題,就是缺乏分析的表現。能夠聽懂老師講的知識點和習題,說明已理解和掌握書本上的定義、定理和法則。要想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點,一是需要記住這些知識點,二是需要實踐和練習。這裡的練習要獨立完成,如果是在老師和別人的幫助下完成,最終還是停留在知道、理解的水平上,當獨立做題或考試時,自己還是不知道從何處分析,如何解題。所以在應用時,即做題時,要學會分析,分析書本中例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並熟練掌握,分析練習和考試中所遇到的典型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只有用心的分析,才能掌握解題技巧,掌握知識的靈活應用。才能在獨立解題和考試時知識從何入手、如何解題。

三、勤加練習

俗話說:熟能生巧。學習一個知識點,要進行適量的練習才能夠掌握知識點。在掌握的基礎上,再加以練習和分析,就可能達到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靈活應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也適合在數學學習中。有針對性的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練習,是熟練掌握知識點的必要條件。上課聽懂了老師所講的內容,課後及時練習和總結,就能夠快速記住和掌握所學知識,在考試時,也就能觸類旁通,快速找到解題思路,從而正確解答。

四、注重總結

在數學學習中,要學會對各類知識點的總結,在總結中發現各定理、公式和法則的相通和相似之處,掌握它們之間的聯繫,從而達到記憶和應用的目的。總結還包括對知識點的總結,對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總結。在學習和練習中,把遇到的各類經典和特殊的題型進行總結,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從而達到牢固掌握和靈活應用的目的。在考試時,也就不會出現無從下手,不知所措的問題。


結束語:以上是我對自身經驗的總結,希望能夠有所幫助。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經驗是不相同的,要在總結他人經驗的基礎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不忘初心,腳踏實地,才能夠有所收穫,方得始終。加油!


橄欖樹根


“聽懂了”不代表“你會了”



打個比方,讓一個游泳教練天天跟你講游泳的姿勢、技術要領,你覺得你就會游泳了麼?

其實,學習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聽懂”不代表“會”,“眼高手低”、“一看就會,一做就廢”說的就是這個情況。

也許你只是以為你聽懂了,又也許你理解的是錯的…。所以,必須要去做練習,通過做練習可以檢測你是否真正理解並掌握了課堂所學的知識。

從“聽懂”到“熟練運用”中間隔著大量的練習,考試主要考的就是“會不會”和“快不快”這兩點。

這兩點都可以通過“刷題”練習來解決。“刷題”一方面可以給你製造“反饋”,暴露你的知識盲區或者薄弱環節,另一方面可以讓你“熟能生巧”。



學習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反饋”,反饋就好比是舞蹈演員練習室裡的“大鏡子”,能夠讓你看到自己的動作到底“對不對”、“到不到位”。

缺少了反饋,盲目瞎練,就是在做“無用功”。所以必須在課後多做練習,你的問題中所暴露的就是平時缺少“練習”這個環節。

所以,建議你平時認真對待每次作業或測試。具體來說,每次作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作業前,先複習。先把白天的課程內容都搞懂,如何判別自己有沒有搞懂?很簡單,自己講給自己或者別人聽,能講明白才是真的懂了。

②作業期間,嚴禁翻書、嚴禁問同學、嚴禁看答案。全部做完可以翻書、翻筆記、問同學、對答案。

還有就是“作業必須定時”。

③作業時將“不會的”和“拿不準的”,做好標記,以後複習時就重點搞定這些題。

④寫完作業,多走一步,做好歸納和總結。

做題時要定位“題目考察的知識點、考察方式(即題型)、解題方向”,注重一題多解,鍛鍊自己的發散思維。

通過刷題,培養對“題型”的敏感性;對於難題,要學會逐層分解難題,對自己未打通的思考點進行總結歸納。



可以準備“錯題、難題總結本”,將平時做題中遇到的難題、錯題進行彙總,標明考察的知識點、題型、難點、啟發點、解法思路…不斷回顧。

平時能做到“像考試一樣寫作業”,那麼最終你就能做到“像寫作業一樣考試”。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關注“教練講高效學習”,教你普通學生如何可以通過掌握方法考上清華北大♻️


教練講高效學習


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聽懂、會做題和考高分是三個不同的層次。

能聽懂 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是對課堂知識有個宏觀的瞭解。如果把學習比作畫畫,能聽懂就好比老師畫了一幅畫,你能看明白老師是怎麼畫下來的,但自己未必會畫下來。

會做題 是在聽懂了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歸納總結,能夠把聽懂的知識用於求解問題。這個層次你相當於,在看懂老師的畫畫步驟以後,你自己還臨摹下來,或者可以照著貓畫個虎。

考高分 是在聽懂會做題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提高,不但會做題,還要會做各種各樣的題,並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一道題正著問、反著問你都能做對才能考高分。這個階段的你相當於你不但能看懂老師畫畫,知道畫畫的步驟,自己還能畫下來,換個題材、風格也可以畫下來。

怎麼才能考高分呢?

根據題主的情況,課堂上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了,但僅僅憑藉課堂上能聽懂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做好以下各環節。

課堂上一定要記筆記

課堂聽課的過程中一定要記筆記,把課堂上老師講過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記錄,否則一堂課50分鐘下來,你能記住的內容是很有限的。

▲艾賓浩斯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給出了人體大腦對事物的記憶遺忘曲線,又稱為艾賓浩斯曲線。從圖像可以看出:在接收到新知識的瞬間你記住了100%,但是19分鐘後你的記憶變成了原有知識的60%,而63分鐘後記憶迅速下降為44%。

因此,一節課下來你能記住的只有40%的知識,前提是你上課不走神,全神貫注。但是現實中我們做不到,也就是說你一節課下來學習的知識達不到40%,如果只停留在聽懂這個層次,最後能留下的知識就只剩下20-30%。這樣的習得率如何能最做出來題?又如何能考高分呢?

因此,課堂上一定要記筆記,這樣方便課後下對課堂知識進行復盤。

課下結合筆記對知識點進行梳理

課下結合筆記對知識點的梳理,是對知識進行整理和再加工的環節,對課堂上沒完全理解的知識進行重新思考。

學習曲線 又稱練習曲線(practice curves)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技能或知識的速率。

▲學習成長曲線圖

課堂上聽懂後,你處於知識『緩慢開始區』,只有對筆記內容的梳理並通過習題的鞏固才能夠進入到學習曲線的『加速提高區』,因此,課後鞏固對一個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只有進入加速提高去,你的知識和能力才會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才能把課堂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但很多人往往在『緩慢開始區』嘗試了以小段就放棄了,那麼你課堂的那點被保留下的知識不能進行有效的轉化和提升。

要有錯題本,對知識進行反覆訓練

錯題本是非常必要的,能把我們在做題過程中有錯的題彙集在一起,時常進行溫故複習,能把所有的錯題一網打盡。

糾正錯題的過程是一個快速提高的過程,也是學習曲線中『加速提高區』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歸納總結,知識拓展,能力提升

課堂知識鞏固,課後習題強化訓練可以掌握絕大多數的基本知識,但要想考高分的話可能還不夠。此時的你應該接近學習曲線的『高原區』,想要提升的話需要對課堂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總結

能聽懂課是學習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僅僅在這個層次上去做題甚至去考試顯然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需要對知識進行反覆的錘鍊,將知識內化為自己固有的能力,把暫時記憶轉化為長久記憶。對於數學這門課來說不建議死記硬背,要理解,不但要知其然還是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才能對知識融會貫通,掌握數學的思想和精髓。


數學漫談


數學的學習方法,可不是僅限於聽懂了那麼簡單,必須要清楚還有幾項基本功要打紮實呢,下面我分別說一說。

第一個基本功:對基礎知識點的理解。老師在數學課上講的新課,都是圍繞新知識點展開,學生必須要圍繞這些知識點去理解並吃透,知識點一般對應有公式,有性質、有定理,這些算是工具。必須要熟練理解公式的含義,並能會將公式變形應用。

第二個基本功:邏輯推理能力的養成。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為考驗,如果給你一道題,你不會通過題意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你肯定無法建立解題的邏輯步驟。很多學生恰缺乏這種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才導致拿過題就無法下手。

第三個基本功:對相關知識點串聯的能力。數學可不是單一的章節存在,很多學過的知識,都是相互有關聯的,這是一個由淺到深的漸進式提升過程。因此,想把數學學好,前面兩個基本功要打紮實,同時還要把以往學過的知識做有機串聯的複習、鞏固和應用。

第四個基本功:應對考試的能力。考試不像平時做練習題,你可以慢悠悠解答,而是有時間的嚴格限制,到了時間你做不完也必須要交卷。因此,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答題時間管理,有些同學平時看似一聽就會,到了考試時因為時間不夠用會著急,一急大腦就空白,嚴重者連公式都有忘記的。

第五個基本功:圍繞知識點多做類型題,從而拓展思維能力。很多同學特別懶惰,平時只是課上聽聽,課下完成作業,這種沒有質量的學習,很容易讓數學解題思維得不到拓展訓練。如果想考出好成績,不妨圍繞一個知識點,多找類型題練,見多識廣就是這個道理。

綜合以上幾個基本功,請家長或提問的同學認真做對比思考,看看你以往是否建立起數學學習的思維模型,如果沒有的話,建議你找好的數學老師幫你輔導,圍繞這幾項基本能力去下功夫。數學入門難,入了之後反而就容易了,關鍵看你是否勤奮。


寒石冷月


數學為什麼總是聽懂了,不會做,考試就涼,怎麼辦?

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一聽就會,一做就錯,一考就砸”的情況,尤其到了高年級以後更明顯,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沒真懂,只是停留在表面。多年來,從事教學的老師也著手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反覆的講,複習,到了高三,用一年時間複習幾次。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認為只要做到了,肯定是懂了,但是懂了,不見得能做到。這個和當今的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的原理基本一致,只不過王陽明提前500年就提出了該觀點。

解決這類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複習,二是在調動學生積極情緒的前提下重複學習,三是通過日常生活、教學的某些契機,讓學生產生頓悟。如果學生找到了學習的感覺,能自主高效的學習,體驗到了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就會不要其煩的思考,做題,這種狀態有利於真正理解,真懂了,錯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霍體清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舉個例子:

我們讀一本書,大致都能明白書上講的是什麼。或者是孩子很容易背誦下一篇課文。但是要讓孩子自己模仿著寫一篇課文,那麼很多孩子就無從下手。

數學也一樣,如果一道題聽懂了。你讓ta寫一模一樣的題目,孩子當然就會。但是稍微變化一下,很多孩子必然會遇到困難。


這就是聽懂了,不一定就代表真的能自己寫。真正的懂,實際上需要有靈活變通的能力。這種能力實際上需要一定的悟性,即舉一反三的能力。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孩子數學方面沒有悟性。實際的情況是:這種悟性是可以鍛煉出來的。

解題的方法,一開始是模仿。即老師講一道題,孩子試著模仿著思路自己寫類似的題。最關鍵的是,孩子需要明白做題的原理,而不是簡單的記住如何用公式。

講原理的時候,比較花時間,也比較需要孩子動腦筋。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聽例題的原因。很多孩子不願意思考,希望有個簡單的公式就能搞定問題。


沒有主動思考能力,不願意提出自己的問題的孩子,學習起來就非常被動。這些孩子就是大家所說的聽懂了,但是一看到題就不會。

改變的方法,最簡單快捷的就是孩子說懂了,那麼讓ta再模仿老師說一遍,之後自己再寫一遍。


思路需要整理,看電影很簡單,也能看懂。但是拍電影就難多了,需要注意特別特別多的細節,還要有方法。數學題也一樣,多方面思考才能鍛煉出來。


聽懂了不代表就會了,試著讓孩子講一講,做一做。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示範給孩子看:自己邊講題邊寫;然後讓孩子邊講題邊寫。習慣了,孩子的思路就會清晰很多。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打通原理,讓知識點不僅聽懂,正確解題,考試不涼

數學是一門連續性非常強的學科。就像修房子,基礎沒打牢,不能砌磚;第一層沒修好,第二層無法修。正因為數學學科連續性的特點,一個知識點沒打通,就會導致知識鏈中斷,對後來的學習產生較大的麻煩。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二年級沒能把乘法口訣表背熟,那麼後來的二位數乘一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都會有很大的麻煩。

所以,對於數學,每一個知識點都不能繞開,必須一個一個地攻克。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後,把原理想通後,就會產生一通百通的效果。解起題才會有攻克難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數學是一門容易獲得成就感的學科,數學也是一門輕易帶來挫折感的學科。我們在聽老師講解的時候,覺得數學真的挺簡單有趣的。對解題鞏固充滿了信心和挑戰的慾望,當我們拿起草稿紙準備在同學面前秀一秀智商、爭取老師表揚的時候,發現解題的思路上又充滿了阻塞。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為什麼總是聽懂了,卻不會做,考試就涼?

  1. 聽課的時候知識點沒有很好地串聯。數學課堂裡,老師每一堂課講的知識點不多,但是在解決例題時,運用了許多原來的知識。我們在學習時聽完新知識點後,感到數學的有趣性,產生了挑戰難題慾望,進而容易忽視串聯知識點解題的全過程。

  2. “似懂非懂”,並未想通所有原理。從我的經驗來看,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課堂裡都會產生這樣的問題:老師提問時,學生能夠正確回答,表達能力好的學生有時講得比老師還出彩。完後,學生鞏固練習後,產生的錯誤是老師始料未及的。這就是因為學生很少從始至終把解題流程在大腦過一遍。

  3. 鞏固不及時,知識點很快又忘記。一篇朗朗上口的古詩如果不及時背誦,一週後都容易忘字掉句,更何況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點。

打通原理,及時鞏固,讓新知識不僅聽懂而且心懂

  1. 養成一個良好習慣,認真觀察老師的解題方法,從始至終把解題流程在大腦裡過一遍,對於老師著重講的最好做好筆記。

  2. 串聯好知識點,不讓學習似懂非懂。似懂非懂的知識點是最容易掉分的,它容易讓我們在複習的時候忽略掉,但考試又經常碰到。每一堂後過後,要及時想想這一堂課知識點是什麼,和前面的知識點有什麼聯繫?它的作用是什麼?

  3. 及時鞏固,內化於心。有些知識我們多做幾遍,它的原理就明白了;有的題目,解著解著,思路就明晰了。所以,勤加練習,知識點慢慢地就會成為解題的本能動作。一看到類似的問題,思路自然在大腦明晰。

  4. 多加溝通,吸收別人的優秀學習方法。同樣的老師教學,有的學生解題不盡快而且準確,這些學生肯定有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學習效率自會提高,學習的壓力就會減小。

方法改一改、方式變一變,攻克幾個難題,你會發現:數學,也沒有想的那麼難!


一路湘雨沐秋風


按照學習的順序,可以把學習大致分為聽課,練習和測驗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的成績。

先來說下上課這個環節。

有很多學生都有一樣的困惑,每次總感覺自己上課的時候聽懂了,但是課後只要一做練習,就感覺自己什麼也不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主要是因為下面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對自己迷之自信。

有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覺得自己聽懂了,

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懂了,而是感覺自己懂了,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達克效應。

有個搶劫犯搶劫了兩家銀行,很快被警察抓住了,讓警察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搶劫犯和其他的搶劫犯非常不一樣,他沒有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而是將自己完全曝光在攝像頭下,素面朝天的去搶劫,當警察抓到他的時候,他也感到很困惑,他對警察說:“我明明在臉上塗了檸檬汁呀,你們為什麼還能看到我呀?”

達克效應又叫做鄧寧---克魯格效應,這個效應說的能力較低的人,更容易在評價自己的時候,因為盲目自信產生高於實際水平的自我評價。

(達克效應的一個主要應用)

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是這樣,他們每次都覺得自己的真實水平並沒有發揮出來,覺得老師給自己的成績比實際要低很多。

而表現在聽課上,就是有些學生會覺得老師上課講的內容都非常簡單,自己完全聽懂了,但是這種所謂的“聽懂”,只是因為他們不能對自己是否聽懂進行客觀評價造成的。要想克服這種現象,打破對自己的迷之自信,可以嘗試下面兩種方法。

方法一:費曼學習技巧

費曼學習技巧是學習新知識,最簡單易行的學習方法。具體的操作如下,當你覺得學會一個新的知識點或者新的題型時候,拿出一張白紙,在白紙上寫下這個題型或者這個知識點涉及的要點,如果有不會的地方,然後再回頭看一遍;還可以嘗試將學到了知識,講給同學和朋友,如果自己能夠把一個知識完整的講解給同學和朋友,那麼就證明這個知識點自己真正的掌握了。

(物理學家費曼)

方法2:康奈爾筆記法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聽得再好都不如自己寫一遍更加有效。

學習理科的時候一定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記筆記不僅有利於迫使自己的思路跟著老師的講解,及時準確的理解上課的內容,而且還有利於課後複習回顧。

在所有的記筆記技巧當中,最適合做數學筆記的就是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是筆記本分成三個重要的區域,其中一個區域記錄上課的重要內容、關鍵詞;另外一個地區記錄上課的主要內容;第三個區域記錄課後總結和反思。

【康奈爾筆記】

這些筆記本的模板在網上都能夠找到,如果自己覺得找著比較麻煩,也可以在網上購買一本康奈爾筆記本。

關於練習的問題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聽課只是知識的接受過程,要想熟練的掌握知識,還需要有大量的練習,即便是在上課的時候已經聽得非常明白,可能過一段時間之後,之前會的知識很快就會遺忘,而練習可以抵抗遺忘,同時也能夠加深自己對於之前學過的知識的理解。

然而在做練習時,很多同學經常會陷入到兩個誤區當中。

誤區一:看著答案做練習

現在在網上有很多拍照搜題的軟件,這些軟件給學生找答案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這些軟件運用不當,結果是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是看著答案去做題,根本起不到任何練習的效果,甚至會對自己造成一種假象,覺得自己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非常熟練。

而解決的辦法也非常簡單,在練習之前一定要複習相關的知識點,複習的差不多之後,就合上課本、筆記本,只看題目,如果這道題目做不出來,那就再次複習,看哪個地方掌握的不太熟練,並做好標記。

誤區2:注重質量,不注重速度。

絕大多數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知識掌握得不熟練,再加上考試不同於平常的練習,人在緊張的情況下大腦非常容易出現短路,那麼這就造成自己平時會的知識,卻在在考試中得不到分。

對誤區二解決的辦法也非常簡單,就是很多老師經常說的要限時練習,即便是平時的課後作業,也要給每道題目制定一段時間,儘量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這道題目解出來。

【一定要限時做題】

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

除了聽課和練習之外,最後來說一下測驗。只要是測驗,當然是要建立錯題集,但是有很多同學錯過的題目整理完之後,還是會繼續錯下去。

出現這種情況的重要的原因是,知識沒有形成體系,在數學學習中,知識的體系非常重要。

在中考和高考中數學的很多題目都不是考查一個知識點,一道題目可能會考查多個知識點,並且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是有聯繫的。

有很多同學容易看到的是顯性的知識,也就是說他立馬能夠判斷這道題在考查什麼,但是看不到背後隱藏的知識點,這就造成了有些學生雖然也建立了錯題集,但是錯題並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高中數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模塊,就是三角函數,三角函數往往和解三角形,結合在一起考察。

那麼既然是三角形,初中學過的關於三角形的知識一定要熟練的掌握,比如說重心、垂心、中位線、角平分線的性質等等。如果在考試的時候,新舊知識沒有建立起聯繫,也有可能會影響最終的解題思路。

針對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就是整理常考的題型,把每一個常考的題型背後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然後把能夠結合在一起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搭建一個體系,用知識體系來解決解答考試題目。

----END-----

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贊,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