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帝上任,如何處理先皇留下的眾多後宮妃嬪?

michelle濛濛


中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歷經了數朝數代,皇帝像走馬燈一樣頻繁交替更換,有些太平年間的皇帝,諸如乾隆皇帝,壽命可以長達八十多年,有些悲劇皇帝,剛登上帝位即駕崩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古代那些嬪妃們運氣好的,伴隨高壽皇帝相伴左右,運氣不好的,前腳封為嬪妃後腳皇帝駕崩,後宮換主。那很多人就要問了,新皇帝上任了,舊皇帝那些嬪妃該怎麼辦呢?


關於舊皇帝的那些嬪妃該如何處置,取決於舊皇帝遺詔遺命,以及新皇帝的性格習慣,如若是個和善的新皇,那麼這些嬪妃還能得以保命,要是碰上個把暴君,那麼這些嬪妃下場就是生不如死了,具體有哪些下場無外乎下列幾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一些部分留有子嗣,身份地位較高的嬪妃,可以得到升格,跟隨自己子嗣住處共同居住,並且給予太妃稱號,一些原本先皇比較寵幸喜歡,身份地位,家庭背景高的嬪妃,也會被賜予封號,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無虞。


第二種結果:讓出各自居住宮室,集中遣散回家,或者是直接打入冷宮,這種遣散回家還算是一種溫和的處置方式,不過很少會有這樣的處置方式,畢竟都是嬪妃,也涉及到皇室秘聞,因此一般性不會將嬪妃遣散,更多的就是打入冷宮,提供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一直孤寂到老。


第三種結果,把舊皇帝的嬪妃集中送往皇家掛鉤的庵堂出家,這種做法處置也是很普遍,這樣既避免了皇室秘聞的洩露,又可以集中管理為先皇帝祈禱納福。送進庵堂做尼姑的嬪妃們,就等於讓他們遠離了塵世,最終她們會在孤孤單單中度過餘生。


如果說上述幾種處置方式還算是溫和的話,以下這種處置方式就顯得很殘暴了:

第四種結果:舊皇帝死後下葬,有些殘暴的皇帝,為了在天國不至於孤單,他會讓她的嬪妃們為自己殉葬陪葬,這種做法最為殘暴,活人拿來殉葬,真的拿人命當作草芥,命比紙薄,生死不由命。這些嬪妃,被強迫押到陵寢,或毒酒賜死,或白綾一根,總之一個字,死,殉葬陪葬。舉幾個例子吧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他的墓葬中有百餘屍體, 其中只有一具是男性,其餘全為女性,這些女性,衣著華麗,體型自然,上百名女性就是那些被陪葬的嬪妃宮女。

明成祖朱棣死後,也是後宮嬪妃美女數十人殉葬,朝鮮寵妃韓氏也被要求殉葬,數十名嬪妃被置於“數十張床上,床上有掛圈,掛繩圈於上,以頭納圈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朝鮮的史料是如何記載韓氏的殉葬過程的:“帝崩,後宮殉葬者30餘人 ,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撤,俱引升堂”,

哭聲震殿閣。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歷朝歷代,公主宮女也好還是嬪妃皇后,她們都是一群苦命的人,嬪妃們深入深宮,往往數年見不到皇帝的面,孤寂,孤獨,好不容易得到皇帝寵幸了,還得面臨後宮宮斗的風險,即便這關也闖過了,伴君如伴虎,萬一得罪皇帝打入冷宮又是生不如死,好不容易地位鞏固了,或者說母憑子貴了,舊皇帝又歸天了,等待嬪妃們的,或遣散,或伴隨青燈古佛,或作為陪葬品殉葬,古代的女性,嗚呼哀哉。


唯戀無名


先皇駕崩,新皇登基,後宮三千小媽是挺不太好處理,因為這群女人有極大的特殊性,有可能是皇后,新皇登基後也就是太后;也有可能是自己父親的愛妃,地位崇高;還有可能是自己親兄弟的生母,當朝王爺的母親,總之,每一個都不是很好處理。雖然不好處理,但是也總歸該有個去處,那麼她們何去何從呢?



一、成為太后

這些先皇的妃子們,定會有一個是新皇的母親,也就是會成為太后,至於是什麼樣的太后就因人而異了,有呂后那樣的太后,也有武則天、慈禧那樣的太后,還有孝莊那樣的太后,但是皇帝后宮佳麗三千,而這個太后卻僅會有一個,所以還有很多妃子會有其他的去處。


二、母憑子貴,仍享受貴妃級別的待著

母憑子貴一向是皇帝妃子獲得地位最好的途徑,如果一個妃子能夠為皇帝生有一子,地位一定會水漲船高,而這個兒子即便最後成為不了皇帝,至少也會是個王爺,要知道並不是那個朝代都皇位都要爭個頭破血流,因此如果一個皇子能夠成為王爺,並且沒有威脅到皇帝的地位,這個王爺的待遇還是不錯的,王爺的母親自然待遇也不會差。


三、改嫁

有些比較仁慈的皇帝自己死後就會讓自己年輕的妃子自尋他路,可以改嫁他人,不必為自己守寡,其中曹操臨死時就這樣安排過後世。但是這樣的情況向來少見,皇帝的女人向來是不許他人染指的,而且就算讓她可以改嫁,也不會有人敢娶,當然王國之君則另算了,其實可以嫁人的往往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宮女,若遇到一個仁慈的皇帝,則有可能允許宮女出宮嫁人,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做過這樣的事情。


四、再嫁新帝

有些年輕貌美的妃子,有可能受到新帝的寵愛,便會再嫁新帝,如唐朝的武媚娘,漢朝的王昭君,當然,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亂倫之事在古代還是很受爭議的。

五、守節

為皇帝守節的妃子佔一大部分,畢竟皇帝的妃子一般情況下,他人無法染指,所以,便會讓這些妃子為皇帝守節,過著清修的生活,這其實是比較悲慘的,因此皇帝的妃子很多都是年輕貌美的,小小年紀就過上守寡的生活,實在是有些悲慘。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死後,武則天等一些妃子就發配到感業寺為其守節。



六、殉葬

有一個皇帝死後會要求自己的妃子為自己殉葬,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就是讓自己的妃子全部進行陪葬。當然,殉葬是最悲慘的處理方式,人都是惜命的,沒有人願意無緣無故的為他人去死,更何況死的一點價值都沒有,而且這些皇帝的妃子大都是年輕的女子,享盡榮華富貴,又怎願輕易的死去呢!


皇帝有眾多妃子,命運也大都不同,但是大部分的結果都是在這六種當中。皇帝的女人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職業,有可能享盡榮華富貴,甚至自己的家族的地位都跟著水漲船高,也有可能被打入冷宮,過上悽慘的生活,還有可能一生不受寵,過著平淡寂寞的生活,至於命運究竟如何,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大概有這幾種命運:1.在明朝英宗之前,凡是被皇帝寵幸過,但未生子嗣的妃子一般要殉葬,非常殘忍,如朱元璋、朱隸死後,皇室就曾迫使大量妃子殉葬,非常殘忍,哀豪一片,上吊縊死,腳下凳子一踢,一命嗚呼!明英宋朱祁鎮是個很窩囊無用的皇帝,他聽從弄權的死太監王振的餿主意,冒失地御駕親征瓦刺,兵敗被浮。但他狗屎運好,各種巧合,瓦刺最後懾於大明天威,也不想把關係徹底弄僵,最後還把他放了回來。他的傳奇之處在於一系列波折之後,他由被架空的太上皇又重新奪回了皇位。要說他最大貢獻莫過於宅心仁厚,廢除了幾千年的殉葬制度,也算青史留名了;2.有些資色好的,沒伺寢過已故皇帝的,機緣巧合,被新皇帝看中了;3.要看皇帝本人了,有的直接繼承小媽,納為妃子,比如隋煬帝楊廣,至於北朝北齊那些烏煙瘴氣見不得人的糗事就更多了;4.部分妃子給先皇守陵或出家,終身寂寞或與青燈古佛為伍,悽然一生然後老死或死於非命;5.大部分從未被寵幸過甚至從未見過皇帝面的宮女理論上也是皇帝的女人,無外乎兩種結果:1).繼續留在宮中做一輩子宮女,2).運氣好的可以拿點錢出宮,可以嫁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側畔流深


沒有三千妃嬪,那個皇帝也不可能娶這麼多老婆。一天換一個,都要睡十年。。。


迴歸正題,明朝時期,在明英宗朱祁鎮之前,還實行妃嬪殉葬制度。朱祁鎮死前,下旨禁止用人殉葬。明朝才禁止人殉。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就把朱元璋的妃子給老朱殉葬了,當然,殉葬的都是沒有子嗣的妃嬪。期中,有十幾個都是被朱允炆活埋的!朱允炆被朱棣幹掉,也是天道輪迴吧!



有子嗣的妃嬪會好很多,基本上都去投靠兒子,去兒子封地養老了。只生育過女兒的,可以在皇宮偏殿養老。

當然,也有部分回老家投親戚的。雖然條件差點,但是起碼不用死。


勇戰王聊歷史


1、明朝在明英宗之前,皇帝死了,如果後宮女人未生育,就必須為死去的皇帝殉葬。

2、將這些女人贍養起來。

3、對生有皇子的女人,允許其與她的兒子一起居住。

4、極個別皇帝豬狗不如,將先皇的女人納入了自己的後宮,例如曹丕、楊廣就是這樣的皇帝。


跪射俑


中國古代的皇帝,那是天下的主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當然,作為男人,也擁有和天下漂亮女子的交配權。於是,歷史上除明孝宗那樣極個別的皇帝外,後宮中都充斥著眾多的漂亮女人,甚至最多的達到了上萬人。

雖然,歷史上每個皇帝都渴望自己“萬萬歲“,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那麼問題來了,皇帝死後,他皇宮那多達”三千“的妃嬪何去何從?新皇帝上任後,又如何處理先皇留下的眾多後宮妃嬪呢?

有子嗣的會跟著兒子到封地去生活

對於老皇帝留下的眾多妃嬪,如果這些妃嬪在皇帝寵幸後,幸運的生下了自己的孩子,那她在老皇帝死後也是比較幸運的。在新皇帝繼位時,如果沒有經歷爭奪,他的那些兄弟等都會離開京都,獲得自己的一塊封地。於是,這些獲得封地的皇子們的生母,也會跟著兒子到封地去生活,大多能快樂的渡過餘生。

當然,這需要在皇位的傳承當中,沒有爭鬥。像秦二世繼位後,殺了兄弟姐妹30多人,他們的生母自然也沒得好結果了。

地位較高的後宮妃嬪,大多數新皇帝會以太后、太妃的名義供養她們

中國曆朝都講究一個”孝“字。這些後宮妃嬪們好歹是新皇帝父親的女人,新皇帝出於孝的名義,一般也不會過分為難她們。特別是明清這兩朝,後宮妃嬪們的地位相對較高。皇帝死後,不管這些妃嬪們有沒有子嗣,都可以跟隨太后一起,住在壽康宮附近 ,被尊為太嬪、太妃,陪伴著太后平安地度過晚年。

以上兩種,算是比較好的結局,基本上都還能享受著和老皇帝在時接近的生活。我下面要說的幾種,可就不那麼美好了。

給老皇帝殉葬

使用活人殉葬,是古代最殘忍的陋習。這種做法,在商朝時非常盛行。君王死後,為了能繼續享受活著的榮華富貴。他們會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侍候他們的女人們都帶到墳墓當中去。

一般會讓沒有子嗣的妃子殉葬。據一些資料介紹秦始皇死後,他後宮中的上萬名妃子都陪葬了。明成祖朱棣死後,則選了30名妃子殉葬。這些嬪妃在飯後被送去一個房間裡,整整齊齊的躺在床鋪上,頭部被固定著,然後下面的木板被突然抽離,這三十人就因勁部折斷而死。

▲殉葬

這種殉葬制度,秦漢之後有所收斂。明太祖朱元璋又重新開始興起,到明英宗時期結束。但清朝時又有所恢復,到康熙時才徹底結束。

削髮為尼,清燈古佛度過餘生

這種處理方法,較之殉葬還是要人性化許多。只是,這種方式對於在皇宮中過慣了錦衣玉食的女人們來說,也是心理落差非常大的。畢竟,到了寺廟中,再沒有人侍候,還要自己勞動,吃得也是素食。最關健的是,大多數女子還年輕,這種守活寡的滋味,那肯定是相當難受的。只是,好歹能活下來,也不錯。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武則天其實是李治的父親,李世民的妃子。在李世民死後,當時是才人的武則天,就依照唐朝後宮的慣例,到感業寺去做了尼姑。只是,她很幸運,後來遇到去拜佛的李治給看上了,要不她也只能在寺廟中與古佛廝守一生了。

新皇帝將老皇帝的妃嬪納入自己的後宮

這種情況在中原王朝比較少見。中原王朝一般皇位都是世襲,兒子繼承老子的,如果把老子的女人都繼承了的話,那就有亂倫的嫌疑了(當然,李治與武則天的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也少見)。

不過,在周邊的遊牧民族中就比較常見了。我們知道,漢朝出塞的王昭君在呼韓邪單于死後,就依遊牧民族的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還生了兩個女兒。

總的來說,在古代,女人是沒有地位的。那怕是貴為皇帝的女人,也由不得自己作主。

新皇帝上任,如何處理先皇留下的眾多後宮妃嬪?這個問題,如果你還知道更多的這方面知識,靜篤期待著你的留言喲。


我是摯守靜篤,一個專注於歷史領域的答者,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喲。

摯守靜篤


任何皇帝上任,都要清檢內庭。

就是將父親的小妾們遷移到母后居所,有兒子的交給兒子奉養,沒有兒子的跟太后住。沒有生育的交給尼姑庵。有部分就殉葬。

真正納為自己妃嬪的,也不是很多。


四川達州


根據提問是“新皇帝”,也就是自秦始皇之後的朝代,在秦始皇死後作為秦二世的胡亥對待秦始皇的妃子是如何處理的一直是個謎,尤其是秦始皇的皇后是誰?更是一個謎。

秦朝滅亡之後劉邦建立西漢,提出以孝治天下,在這樣的道德理念中逐漸形成了長幼尊卑有序的社會,皇帝后宮嬪妃眾多,作為皇子或是太子,都要尊敬她們。

在漢朝之前帝王死後後宮女人是要殉葬的,繼承者會不折不扣的執行殉葬這個規矩,把先王的後宮女人都殺死陪葬,不過到了漢朝時候就廢除了這一制度,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後宮女人都不用殉葬。

可是到了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卻又興起了殉葬制度,有多少人為朱元璋殉葬?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朱棣死後殉葬的人多達30餘,其中自然有朱棣生前的妃子,這樣的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時才廢除,歷經了五代。

在處理先皇的妃嬪問題上,要數三國時期的曹丕最為齷齪,曹操生前是一代梟雄,擁有妻妾多人,公元200年,34歲曹丕取代漢獻帝建立魏國,史稱魏文帝,追尊曹操為魏武帝。

曹丕稱帝之後尊封生母卞夫人為皇太后,居住在永壽宮,安置了母親之後曹丕再去安置那些小媽,曹丕看見自己曹操的妃嬪個個都美豔動人,不忍肥水流入外人田,把這些宮人都安置在自己身邊,以服侍自己。

這樣的事是大逆不道的,一旦傳揚出去是要被天下唾罵,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一次曹丕生病,母親卞太后去看他,卻在曹丕宮中看見許多熟悉的面孔,卞太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蹊蹺。

不過卞太后還是問了曹丕這是怎麼回事,曹丕也不隱瞞,道出了實情,卞太后被氣得怒不可遏,可是又拿曹丕沒有辦法,只好哀嘆:“狗鼠不食汝食,死故匹爾。”

意思是老鼠和狗都不會吃你吃剩下的東西,你死了活該!而曹丕也因此事被後人病垢千年,實際上曹丕在文學上的成就是很高的,中國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專著《典論》就是曹丕所著,《典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可惜在流傳過程中成為了一部殘書。






老陳講史


“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不管哪個朝代,皇帝都是一個高危職業,有當了幾十年的長命皇帝,也有半天不到嗚呼哀哉的短命皇帝,那些皇帝的后妃們,好不容易在後宮的爭鬥中活了下來,還要更多的祈禱自己的皇帝丈夫能夠長命百歲,因為,一旦自己的皇帝丈夫駕崩,自己將面臨的,不單單是權勢,錦衣玉食的喪失,更可能有性命之虞,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盤點一下先皇留下的後宮嬪妃的下場吧!

下場之一:除部分地位身份較高且留有先皇子嗣的嬪妃,升格為太妃稱號,騰出所住宮殿,保證衣食無虞的生活,其他的嬪妃,集體打入冷宮,保證一日三餐,統一管理。

下場之二:很多尼姑院與皇宮是有關聯的,大批的嬪妃發配到尼姑院內,削髮為尼,青燈古佛,為先皇祈禱,一生孤寂到老,最出名的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在唐太宗駕崩之後,按照祖制,武則天被遣送到了感業寺出家為尼,本以為此生再無希望,沒想到高宗對她念念不忘,才有了把她重新接回皇宮的故事,才有了女皇一步登天的機會。

下場之三:

如果說前兩種下場雖然悲慘,但至少人還活著,老話說的好,好死不如賴活著,畢竟,三餐飲食還是有保障的,但是最後一種下場就比較慘了,由於先皇帝臨死前都會實現準備陵寢,也會留有遺詔要求嬪妃陪葬,因此,一旦舊皇帝駕崩,也就意味著這些嬪妃的死期到了,這種拿活人來殉葬,做法殘暴,嬪妃們被集中到陵寢之中,或毒酒一杯,或白綾一條,等待她們的,就是和先皇一起飛昇。據記載,歷朝歷代中,嬪妃殉葬非常普遍,據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當時一共用了40多個後宮的妃嬪一起殉葬。

生死不由命,古代的女性何其悲慘,普通百姓如此,宮女丫鬟如此,嬪妃也是如此,永遠是男性的附屬品,尤其是嬪妃,皇帝丈夫一死,自己面臨的不是長期的冷宮生涯就是青燈古佛,再就是陪葬殉葬,嗚呼哀哉!


風雲再起2019


活人殉葬

嬪妃們最殘酷的結局就是為老皇帝殉葬,很多年輕的嬪妃在皇帝死後,被宣佈名單後要不喝毒酒,要不上吊而亡,皇權至高無上,皇帝指定哪個殉葬就得去殉葬,如秦始皇死了,秦二世下詔書,先帝中凡是沒有生孩子的姬妾,全部殺死殉葬。在明朝朱元璋更壞,不僅要姬妾殉葬,還假裝表彰說是不忍捨棄君主,是自願殉葬的,並用箭把妃子們射死為自已陪葬。但也有好皇帝,如漢朝就好多了,漢文帝遺詔說,凡是後宮沒有孩子的姬妄,都放出去嫁人。曹操的遺令中也是這樣安排的。清朝溥儀退位後,沒落的清政府由於無法支付巨大的後宮開銷,釋放了大量宮女嬪妃。

2.住入冷宮,守陵

皇帝去世後,沒有生育過皇嗣的后妃就不能再居住在東西六宮了,在清代,紫禁城的西北角就有專門為她們修建的宮殿群,這就是冷宮,包括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等等,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發配去給老皇帝守陵一輩子。那些太妃、太嬪們在冷宮裡面活不下去了就會做些針線活補貼,在冷宮中,沒有太監宮女,衣食住行,洗衣打掃都是需要親力親為的,因為無權無勢,有時候下人都會給你使絆子。

3.隨子嗣前往封地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王爺,那麼這些前帝遺留下來的女子只要跟著自己的孩子前去封地就可一生無憂。如果自己的孩子就是新皇帝,那她自然還是繼續留在皇宮中,還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在古代,母以子貴,後宮女人爭相想要懷上龍子,也不是空穴來風的,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最後一種,聽起來較為可恥,那就是新皇帝將其娶了,雖然違背倫理道德,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這樣的事情其實沒少發生。

比如唐高宗李治,他老爹唐太宗李世民死後,他把老爹的妃子武才人(武則天)收入後宮,而且還封了皇后,最後還成了中國唯一女皇帝。李唐王朝的老李家,也算奇葩了,重口味、癖好獨特,不僅有兒子奪佔老爹的女人的,還有老爹奪佔兒子的女人的。唐玄宗李隆基(即戲曲裡的“唐明皇”),愣是霸佔親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也就是“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

其實這種前帝遺妃的事情,是並沒有什麼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可以說是完全看新皇帝的喜好,既有可能照單全收,當然除了自己親媽,也有可能全部打入冷宮,養著等死,或者發配寺廟,皇陵守效,想回孃家或者改嫁是不可能的,在古代封建社會,女子地位低下,尤其是妃子,是生或死都是完全由不得自己的,從這一角度也從側面反應了當時女性的一種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