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齡,每年春秋輸兩次液可以預防中風、腦卒中嗎?有哪些被忽視的誤區呢?

定格在一瞬間


這是大眾最普遍的觀點,每年到季節交替的時候大多數在春秋兩季,60歲以上老年人居多,會想著為了預防腦卒中的發生,要求提前到醫院輸液,也叫通通血管,之後就可以不在得腦卒中了,然而事實並非這樣,腦卒中的發生和其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以及危險因素的控制情況息息相關。

卒中的危險因素可以分為2種,可干預和不能干預的,不可干預的如患者的年齡、性別、種族、遺傳因素等。

可干預的因素分為:

1、高血壓:一般高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80歲以上老年人可適當放寬,同時合併同型半胱氨酸高的患者,應該配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治療。所以有高血壓的患者要定期進行血壓監測同時服用降壓藥物並配合低鹽低脂飲食等。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應採取積極的治療飲食、運動、血糖監測、配合藥物治療。使血糖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發生卒中的年齡更低,對其進行血糖控制、降壓、抗凝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卒中的發生。

3、血脂:降低膽固醇是預防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最有效的方式還是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長期他汀類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卒中的發生率。

4、心臟病:瓣膜性心房顫動屬於卒中的高風險人群,推薦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卒中的的發生風險與射血分數呈負相關,射血分數越低,發生卒中的風險越高。

5、無症狀性頸動脈粥樣硬化

所以對上述危險因素應該進行積極的干預,有危險因素的人群要定期檢查,除此之外還包括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吸菸、飲酒、缺乏鍛鍊等。並不是通過輸液就可以預防卒中的,因為目前市面上除了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有預防卒中發生的指徵,其餘藥物的適應症上面均沒有預防卒中發生的字樣,可見沒有做過大量臨床研究去證實哪一種藥物是可以預防卒中發生的,所以老百姓的換季了要去定期通通血管的觀念是不可取的,但是對於有卒中危險因素的患者或是正常人的健康體檢對上述危險因素是可行的,可以積極預防卒中的發生。

參考文獻: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指導規範(2015版)


冰城藥師


不同的人,因人而宜,有的人通了,更加堵塞了,而有的人則是通了,能夠特別好。我今年六十二歲了,六十歲腦梗塞,我堅持運動,配合吃藥,一年輸二次液,春季一次,秋季一次。把血栓衝碎了,現在通了,什麼活都能幹,二十年沒摸車了,現在開車滿處跑,體撿各項指標都正常,以前有許多病都消失了。比如,心臟病,三脂高,脂肪肝,酒精肝,痛瘋,腰間盤突出,等等…我覺得現在身體比四十多歲還好了。


順利33906256


有些上了年紀的人,每逢春秋或冬天,都歡喜上醫院輸點”血栓通”認為這樣可以通通血管,把裡面的垃圾清理掉,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當然,輸液後,當時有點用,時間一長,輸液的作用也就消失了。而反覆輸液,會使人體血管失去彈性,從而血管變硬,這是最可怕的結果。

人體血管變硬了沒有彈性,就像一根橡皮筋一樣,稍一用力就會崩斷。反而使人更容易患上腦中風。其實,在飲食上把控制,勝過去輸血栓通,清淡首選,營養更不能忽視,多進食脂肪含量小而蛋白質含量高的葷菜,特別是堅持不懈的運動,人體血管會乾淨健康,遠勝每年上醫院輸液。對此,我深有體會:你只要經常動,油脂類物質就不會粘附在血管壁上,還你一個健康血管,那麼腦卒會遠離你。除非,人體腦部有器質性病變。如:顱內動脈狹窄,頸動脈斑塊,腦部血管瘤等。那是再輸液也是沒有用的。

總而言之,管住嘴,邁開腿,比什麼多強。


新鐵湯元


在我國,腦中風已然成為阻礙老年人長壽的頭號健康“殺手”,位列我國死亡病因排行榜前列。而很多人對於腦中風,也是聞風喪膽的。這主要是因為腦中風的危害較大,不只是在於其較高的病死率,還有極高的病殘率。

上了年齡,每年春秋輸兩次液可以預防中風、腦卒中嗎?有哪些被忽視的誤區呢?

正因為腦中風的危害嚴重 ,加之現在的人們具有較強的保健意識,經濟實力也允許的情況下,很多中老年人群熱衷於尋求各種預防腦中風的方式,比如保健品、輸液通血管等等,這在老年人群中,已然成為盛行的防治手段。

當下,正是寒冷的冬季,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很多老年人開始擔心腦中風找上自己,於是又想著去輸液通血管,說是這樣就能預防腦中風。事實當真如此嗎?這其中有哪些被忽視的誤區呢?

1、誤區一:輸液是否真能夠疏通血管。其實,醫學上是沒有“疏通血管”這一名詞的,非要與此扯上關係的話,只能是溶栓治療了,而溶栓治療的黃金治療時間是有限的,比如腦中風的溶栓黃金時間通常只是在發病後的3-4.5個小時,錯過這個時間段,再行溶栓也無濟於事了。而且,溶栓治療也是有明確適應症的,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

因此,所謂的輸液通血管,絕對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血管沒那麼容易被疏通。堵塞血管的元兇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而斑塊一旦形成,就很難消退了。老年人眼中的輸液,其實是一些擴血管、活血化瘀的藥物,該類藥物確實有一定的保護血管作用,但是絕對不能把血管裡的斑塊消除掉,想要通血管更是不切實際的。

2、誤區二:輸液是否適合所有老年人。上面也提到了,輸液輸的都是一些擴血管藥物,而這些藥物一般都是中藥注射液,且不說中藥注射液的安全性一直都飽受爭議。即便是確實是安全的,也不適合所有人群。這些藥物都是有明確適應症的,健康的老年人是不能隨便輸液的。這是因為本身血管就脆弱的老年人,盲目輸液的話,必然會增加很多無謂的風險,比如靜脈炎、感染、過敏等,這些都是很危險的。何況,像是上面提到的藥物,其實口服與注射的效果並沒有差別,只是注射起效可能會快一些。對於預防來說,完全沒必要輸液治療,這樣只會增加風險。

3、誤區三:預防腦中風是否需要輸液。老年人有預防腦中風的意識是正確的,但是因此而選擇一些不正確的手段,確實不可以的。對於多數人群而言,想要預防腦中風,最基礎的應該是從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入手,健康膳食、適度運動、戒菸戒酒、規律作息、保持平和心態等,同時注意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體重等,定期體檢,及時發現不利的威脅因素,這才是最關鍵的預防措施。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輸液預防腦中風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在醫院或門診經常會見到輸液通血管的老人,因為害怕血管堵塞,每到身體不適就去醫院輸液。輸液預防中風、腦卒中是沒有根據的,還會增加血管脆化的危險。

想預防中風、腦卒中,要從自己的飲食、生活習慣改變做起。平穩血壓、血糖、降血脂。血壓、血糖忽高忽低,對血管的衝擊力最大,最容易引起粥樣動脈硬化。如果有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的人群,要把這些指標降下來。日常生活,清淡飲食,少鹽、少油、少糖。多吃對血管有好處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帶、洋蔥、茄子、藍莓、桑椹、山楂、香菜等。

最好每天堅持適量運動,據調查適量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激活體內細胞再生充滿活力。戒菸、戒酒。如果有高血壓,再有吸菸、飲酒、熬夜、勞累等不良因素,誘發腦中風、腦卒中比別人高几倍。所以管住嘴,邁開腿,才能預防腦中風、腦卒中的發生。


健康是真理


中風和腦卒中是一回事,中風是以前稱,目前稱為腦卒中。



腦卒中包括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

出血性腦卒中以自發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最為常見。

缺血性腦卒中就是人們比較熟悉的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

引起腦出血最為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其他原因還有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腦動脈炎、溶栓藥物、抗凝藥物、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導致腦梗死最為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其次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血脂,這是原因主要是引起中老年人腦血栓形成,高血壓還可以引起腔隙性腦梗死。引起腦栓塞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栓子,最為常見的是心房顫動,其次是心臟瓣膜疾病、心內膜炎、心肌梗死、輸液進入空氣、癌症形成的癌栓、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子。



從以上可以看出,上了年齡,主要是預防高血壓腦出血、高血壓引起的腦梗死,預防高血壓、預防糖尿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預防三高、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日常生活習慣入手,而是依靠每年輸幾次液來預防中風,因為畢竟輸液也有風險,如形成空氣血栓,反而會引起腦栓塞,預防的關鍵是保持積極樂觀向上及良好的心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營養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可以過量進食高脂肪飲食、高蛋白、高膽固醇飲食、高熱量飲食,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粗糧,適量進食豬牛羊等瘦肉,適量進食雞鴨鵝等禽肉,積極鍛鍊身體,增加脂肪的消耗,減少脂肪的堆積。


佳園道


沒用!預防腦卒中和中風,需要控制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所謂每年輸兩次液沖沖血管,這個是沒有作用的忽悠老百姓的說法,而且大量輸液會對心臟帶來很大的負擔,對腎臟也有不好影響,現在正規醫院都不會給病人採用這種方式,而是要求患者注意低脂低鹽低碳飲食,適量運動,採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腸溶片來控制低密度膽固醇和血小板凝結,穩定斑塊從而防止中風和腦卒中的發生幾率!


心底無私天地也不寬


對於普通大眾,生病了到醫院去輸液是習以為常的事情,至於為什麼要輸液,輸的什麼液以及有什麼用也不是很清楚,只要有效果就行了。輸液並不總是優先推薦的,比如感冒很多人喜歡去輸液,其實並沒有什麼必要,另外像輕微的尿路感染也是能口服藥物治療就口服藥物,過早過勤的應用高級抗生素輸液容易誘發耐藥,導致後面可以選擇的藥物很少,反而是對自己健康不利。



確實,上了年齡後血管老化,變得僵硬沒有彈性,容易發生腦卒中等腦血管病變,但預防中風並不是依賴輸液,而是在於平時注意飲食,加強運動。容易得中風的人往往血脂較高,血脂高會破壞血管,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會造成血管狹窄,結果就是腦中風。



腦中風患者去醫院輸液無非就是輸一些擴張血管的藥物,這些藥物的療效並不確切,主要用於腦梗後的改善症狀,沒有任何證據可以用來預防中風,而且血管不會因為輸液而疏通,只有在腦梗搶救時的溶栓劑才是有效果,但是有出血風險,不會用在正常人身上。總結一下,想通過每年輸兩次液來預防腦梗的想法不靠譜,還是平時少吃肉多運動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每到春秋季節,尤其是得過腦中風的患者,或者有基礎疾病(像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就會提前預防性輸液治療,尤其是在基層醫院或診所,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即使輸液,幾天時間藥物也會被完全代謝,有的患者甚至剛輸完療程液體就得腦血管病。對於這類患者,如果想要保持健康,最主要的是平時按醫囑吃藥,定時檢測血脂、血糖、血壓,清淡飲食,適當作用,如有不適,及時調整藥物治療。


蝸牛兒愛吃肉


中風、腦卒中通過每年兩次的輸液預防目前還沒有臨床實例證明的。如果說中風能通過輸液預防,我們身邊就不會有這麼多中風病人;而且醫院的心腦血管科的病床總是安排不過來。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到該科去溜達一圈,就不用再質疑了。

中風是中老年人群中高發病,而且致殘率也較高。可以說這種病是防不勝防的。 這類病是高發疾病,但是疾病發生後還是無有效的特效治療方法;醫學界也特別重視這個問題,因為隨著病情的高發與致殘,人們都是談中風都色變。今天我們來科普這個疾病。


腦卒中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腦卒中,是醫學術語,又稱為急性腦血管病,中醫稱為“中風”。一般包括血栓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是近十年來常見的疾病。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腦動脈主幹或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血管內膜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致腦組織壞死,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都可以引起腦卒中。


腦卒中的症狀 初期患者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偏癱等不明顯症狀,也是被大多數患者所忽視而延誤最佳就醫治療的原因之一。待頭痛、嘔吐、不同意識的障礙、語言功能喪失、昏迷不醒、偏癱等明顯症狀出現後,說明已經進入了腦卒中嚴重階段。

發展至這樣的病情,病癒後一般都會有後後後遺症。這種病發生後難道治療恢復不回原來健康正常的狀態嗎?現在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治療。

腦卒中疾病致殘性這麼強,可以通過輸液預防嗎?

目前臨床治療中還沒發現有有效的預防方法。治療當中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惡性發展。但是因為疾病的發病原因和有效和藥物有限,大部分中風疾病只能控制惡性的迅速的發展;而且因為腦卒中發生併發其他疾病,所以目前還是比較難預防。但是雖然難預防,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預防可以減少中風的發生,盡最大的努力降低腦卒中的發生。

問題中提問通過輸液能預防嗎?

這問題我在工作中也常常聽到一些病人或是一些害怕中風的人群,也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去預防。而且他們也非常注意各種各樣的預防措施。但我還是遺憾的告訴您,中風沒有預防措施。因為這個疾病目前還是十分難的課題。通過問題中的方式預防,不是科學和不能推行的方式。不要錯誤認為,輸液可以預防中風。更不能錯誤認為年輕、血壓不高、或高血壓後按時服用就能預防中風。這些錯誤的忽視,只能麻痺您對中風的正確認識。

這樣說,中風沒有預防,難道就等待它的發生嗎?難道沒有早發現的可能嗎?

雖然說腦卒中很難預防,但是我們平常只要做好以下的,是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預防的。

1 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大喜大悲,不要情緒過於激動;

2 改善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改善吸菸、酗酒、暴飲暴食、不要吃過多的鹹魚和醃製的食品,適度的運動;更不要吸取過高的脂蛋白和脂肪等。

3 肥胖者要及時控制減輕體重,平常要注意測量血壓,如果發現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應該及時治療。

4 平常要及時注意血管病的先兆,如果突發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無力,嘴歪流口水;突然感到眩暈、搖晃或短暫意識喪失或嗜睡等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最後總結: 腦卒中是高發病,通過藥物的預防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篇回答的科普知識可以做到早點發現和預防疾病的惡性發展的。雖然我不是高明的神醫,但是這些都是我在臨床工作中的實戰知識。如果您有耐心閱讀這篇回答,相信能幫助到您的。 上了年齡,每年春秋輸兩次液可以預防中風、腦卒中嗎?有哪些被忽視的誤區呢?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