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不在二戰後發展輕工業?

Nazi128845548


認為蘇聯不發展輕工業實際上是一個刻板印象。實際上蘇聯是可以製造所有本國必須的產品的,而服務業,雖然社會主義國家嘴上不承認這種產業,但其實也是有的,比如遍佈蘇聯全境的療養院(普通職工都可以去休假,並非是特權階層才有資格去),這就是標準的服務業。但要說蘇聯的輕工業完全可以滿足本國國民的需求,也是不符合史實的。

因為蘇聯屬於是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大家對計劃經濟應該都不陌生。其實計劃經濟是一種用錯了地方的經濟體制,這種經濟體制屬於一種標準的戰時經濟,軍工和重工業生產上計劃經濟是非常必要的,根據戰爭規模,算出所需的動員力量, 從而就可以計算出需要多少個師,多少件軍大衣,多少把步槍,多少門大炮。。。是完全可以預期,可以計劃生產的。但在民用經濟上,大家的需求五花八門,還存在潮流引領,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可言,這種經濟模式即便用最好的超級計算機也難以計算和預測,自然也就沒發計劃。所以這時候計劃經濟就顯得不那麼靈光了。然而蘇聯是一刀切的,並沒有因為民用市場不好預測,就放棄了計劃經濟的體制。這就導致了蘇聯輕工業產品和民品的質量次,不人性,沒有競爭力,因為工廠是完全按照生產任務來做事的。所以不是不發展,而是政策傾斜不夠,加上計劃經濟本身體制不適合生產民品,所以蘇聯的民用產品給人的印象比較差勁。但是實際上產量還是夠的,比如1980年代,蘇聯的彩色電視機和黑白電視機產量達到了1千萬臺/年,跟同時期的美國比並不落後,只是質量不敢恭維。

蘇聯的民用產品主要是質量太次,給人印象不好。比如會“爆炸”的電視

再比如蘇聯的汽車工業。蘇聯是個載具生產大國,其生產的坦克裝甲車那是分分鐘推平歐洲的存在,然而在民用汽車領域,卻始終與歐美等國有不小差距。好在60年代,蘇聯從菲亞特引進了全套菲亞特124生產線,生產出了國產的拉達牌汽車,這也將蘇聯的汽車性能拉到和歐洲統一水平;總體上,蘇聯本國民用汽車領域的進步比較有限,不得不靠引進技術來滿足民用汽車的需求,但好歹產能是比較充足的。但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由於人民實際生活水平的倒退,買得起轎車的並不多。1979年,蘇聯人的平均月工資為148.74盧布,而一輛家用小汽車的價格是3500~7500盧布不等,相當於一個人2年半以上的工資,這顯然有點讓人負擔不起。

BA3-2101 汽車,菲亞特124的蘇聯國產版本

談到了勃列日涅夫,就要說說我們對蘇聯輕工業發展較弱的印象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勃列日涅夫上臺後,蘇聯在稱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蘇聯增加了軍費在GDP中的比重,軍工企業的產值在總工業產值的比重大大增加,巔峰時期可以佔到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極大的擠壓了輕工業的資源。在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8年裡,蘇聯的核武器,洲際導彈,核潛艇的數量都反超了美國,代價就是軍費佔比大大增加了;到了80年代,阿富汗戰爭也極大的消耗了蘇聯的國力。所以這個時候蘇聯的經濟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蘇實亡於勃列日涅夫,而非戈爾巴喬夫

那麼蘇聯搞這麼多武器的目的是啥呢?其實還是冷戰邏輯。認為美蘇之間必然要爆發戰爭,蘇聯要通過軍事手段結束冷戰,“解放”歐洲。後來自我催眠連自己都信了,加上軍工利益群體在這個大政策趨勢下成長起來,反過來把蘇聯牢牢綁在了冷戰的戰車上越走越遠,最終回天乏術。

蘇聯70、80年代種下的禍根,到了今天還在深刻的影響今天的俄羅斯。今天的俄羅斯在民用產品上默默無聞,但是每年光軍火出口就可以大賺數百億美元,沒辦法,因為俄羅斯的工業品裡只有武器是最具備競爭力的。


紙上的宣仔


蘇聯解體已經過去快30年了。人們普遍認為,蘇聯工業生產的產品質量低下,在消費者中大多不受歡迎。這是對蘇聯商品的刻板印象,儘管當時國際關係緊張,但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繼續保持和發展。蘇聯出口產品的質量往往比國內產品高得多,因此外國人對 Made in CCCP 產品表示讚賞。總之,蘇聯生產的商品在歐洲和西方國家中都很搶手。

蘇聯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無人不知曉。在第三世界的獨立鬥爭中,大量AK-47步槍來自蘇聯,這支步槍甚至出現在莫桑比克的國徽上。北約的軍事專家指出,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在作戰上比其他步槍有很大的優勢。

石油和石油產品的出口給蘇聯的國庫帶來了巨大的收入,約佔蘇聯貿易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場上,蘇聯石油的品牌是URALS。市場需求量大,價格實惠,直到1986年石油價格被西方國家操縱,人為崩潰,蘇聯才真正崩潰。

VAZ-2121 拉達 NIVA,是1977年前蘇聯時期生產的一款越野車,當時暢銷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出口量巨大。蘇聯生產的所有汽車中,有80%用於出口,而國內的汽車卻嚴重短缺。蘇聯人民認為,NIVA與世界知名的路虎攬勝品牌和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等量齊觀。在性能上,它在同類汽車中首屈一指。拉達汽車在蘇聯海外也很受歡迎,比如莫斯科人-408汽車,一半產量以上的莫斯科人-408汽車都是出口的。蘇聯的卡馬斯載重汽車也舉世聞名,它最初是為國防工業設計的,非常成功,每年出售數十萬輛汽車。卡瑪斯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適合比賽和軍用的卡車,性能強悍,經常在達喀爾獲獎。卡瑪斯貨車什麼都好,但只有一個缺點:它不適合商業拉貨。

1950年代,蘇聯生產的鐘表物美價廉。蘇聯鐘錶出口量很大,約佔總產量的40-50%。

當然,還有蘇聯的伏特加、魚子醬暢銷海外,不勝枚舉。蘇聯以前有一些非常棒的日用工業品,筆者在蘇聯的時候,曾買過一臺舊的29寸蘇聯產大彩電,整個電視機是一個1米6高的大櫃子,有辦公桌那麼大,四個人才抬上樓,開機以後特別熱,那發熱,冬天可以當暖氣烤火用,然後就一年壞了兩次。

蘇聯電子管的電視機,不僅耐操,而且發熱量大,冬天可當小暖氣,出現故障的時候還能經常引發電線線路的火災,據統計,蘇聯在80年代的城市火災,因為電視機著火引發的比例甚至比電爐子還要高。有很多中國人因為愛俄國,所以暢想懷念蘇俄產品的厚道可靠耐用,其實他們都不知道,80年代蘇聯彩色電視機返修比例竟然是20%。

在蘇聯時期,對民用工業產品有一種變態的價格限制和國家補貼。蘇聯人甚至把商品價格銘刻在不鏽鋼湯勺和玻璃杯上面。蘇聯還對大多數日用消費品和民用工業品進行價格補貼,甚至對進口的消費品或奢侈品進行補貼,譬如進口的香菸,酒和化妝品。

所以蘇聯大多數市場上的商品,都是禁止或限制私人攜帶出口的。素以在蘇聯海關的出口目錄上,詳細規定著各類消費品的出境攜帶種類和數量限制,變態程度無法想象,這種限制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儘管蘇聯形成了自己的完整而強大的工業基礎,但隨著蘇聯解體,哪怕俄羅斯也沒有繼承,而是逐年敗光。在2014年,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規定,國防採購必須立足俄羅斯產品和技術服務,但自己不能滿足要求的製造設備和技術例外,可以進口。例外的清單很長:鑄造;激光、超聲、電子束、電化學、離子束等先進加工;噴水切割;機械加工中心;車鑽刨銑磨鋸;鍛壓;增量製造 ;木工、塑工機械;測量儀器等等。

在蘇聯時期,可以生產很多高質量工業品,譬如鐵軌鐵路車廂汽車,現在反而需要從中國進口。這是對俄出口的中國一汽解放重型卡車J6,開車後面拖載著俄製的BTR-80A型輪式步兵戰車,可以一次拉兩輛。前幾年,一汽解放J6大量出口俄羅斯和前蘇聯各國,數量有上萬輛。近些年,中俄汽車貿易實現了大逆轉,從90年代中國進口俄羅斯的伏爾加轎車和卡馬斯卡車,到現在大量出口長城越野車和解放重卡,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呀。


科羅廖夫


在戰前的兩個五年計劃後,蘇聯已經完成了工業化,二戰結束後,蘇聯必須儘快恢復國家在戰爭時期被毀壞的工業,當時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就為蘇聯儘快恢復國民經濟創造了較好的政治保證和支持。

在戰爭沒有結束前,以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矛盾對立就不斷顯現出來,戰爭結束後,逐漸走向對立,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拉開了美蘇爭霸的序幕,之後西方國際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形成同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對立,美國主持的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以及北約等都針對蘇聯的社會主義陣營,剛剛走出戰爭的蘇聯必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工產業,使蘇聯在同西方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勢力相抗衡,維護社會主義政權和國家的安全利益。

二戰後的蘇聯形式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簡單,此時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再是像戰前那樣只有一個蘇聯,戰後的幾年時間裡,以及東歐的波蘭,匈牙利,南斯拉夫以及亞洲的中國,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成立,蘇聯在當時是社會主義陣營中最為強大的國家,而此時這些國家最為擔憂的是資本主義勢力的反撲,迫切的需要保護新生政權,免受西方勢力的威脅,這時強大重工業基礎建設以及軍事國防力量對這些國家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強大的蘇聯自然也有必要有著強大重工業基礎和軍工產業來幫助和支持新興社會主義國家建設。

在當時美蘇爭霸的大環境下,美蘇兩級長期的對峙,使得兩國不斷的進行軍備競賽,在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時代,尤為強烈,重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軍工產業,對蘇聯在同美國的競爭中取得優勢有著很大的益處。

斯大林的繼任者赫魯曉夫在國家經濟體制上進行了一些改革,輕工業以及農業有所發展,但並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之後的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也都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都是以重工業為主,直到今天的俄羅斯,輕工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也並不高,依然以重工業為主。


苒酩君


蘇聯在戰後沒有發展輕工業?這麼講好像不太準確。因為蘇聯輕工業的真正問題發展得不夠快、不夠好,但並不等於蘇聯輕工業發展長期停滯。

實事求是地講,蘇聯輕工業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早在1925年開始執行的“一五”計劃期間,蘇聯就給輕工業制定下了年均增長18.2%的很高發展速度,到1929年“一五”計劃結束時,蘇聯輕工業增長了95%。

但需要說明的是,蘇聯工業化啟動時的國內外大背景都決定了其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和軍工業,以鞏固國防、抵禦外敵入侵併擺脫沙俄時代工業產量僅佔全球2.6%、大部分機器設備嚴重依賴從西方進口的“掐脖子”現象。

而且,如果不優先發展重工業,輕工業也會後繼乏力——蘇聯從內戰結束後開始經濟重建,到1928年這個階段真正結束時蘇聯仍是一個農業佔國民總產值54.9%的農業國。輕工業雖然有所恢復,但半數以上的鍋爐和發動機都已老化甚至壞掉,進一步發展嚴重受制於落後的重工業(因為當時蘇聯機器裝備難以自給自足)。

可見,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為輕工業發展助力並向農業提供化肥、農用機械等生產資料,這個路子肯定是沒有錯的。

當然,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也確實造成了經濟結構不均衡的問題,但是蘇聯高層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相應地在制定“二五”計劃時打算優先發展輕工業,準備到1937年讓輕工業比1932年增長168.8%,而重工業增幅降至109.4%。

可是由於歐洲風雲突變(特別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新一輪世界大戰爆發的危險愈發迫近,蘇聯只好修訂“二五”計劃繼續將重工業置於優先發展位置。即便如此,到1937年蘇聯輕工業仍增長近1倍。

而在“三五”計劃中,蘇聯也給予了輕工業72%的增幅,但被德國入侵打斷。進入衛國戰爭期間,甭管哪個參戰國都秉承重工業(特別是軍工業)絕對優先的原則,這期間蘇聯重工業一度佔到整個工業產值比重的74.9%。但戰後一進入恢復階段,蘇聯高層就馬上著手壓縮重工業、提振輕工業,到1950年輕工業佔比已回升至31.2%,之後雖然比例下滑但也維持在25%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直到冷戰末期歐美髮達國家工業也同樣是重工業佔據絕對優勢地位(1987年數據)——英國為68.5%、美國為65.7%、日本最高達到75.2%,可見蘇聯輕重工業比例還是比較正常的,真正失調的是3大產業比例和農、輕、重比例。

我們在一開始就強調,蘇聯輕工業的問題在於產量太低、質量也不高,這個問題在國際能源價格高企、蘇聯外匯收入大增的階段尚不明顯(因為可以從國外大量進口消費品),但進入1986年之後,蘇聯不但需要拿出外匯去買石油,而且日用商品短缺問題也變得很嚴重了——肉類、菜油、香腸、水果、蔬菜、針織品供應都存在缺口。

可話又說回來,輕工業(特別是食品工業、紡織和服裝工業)不是孤立存在的工業門類,而是需要重工業、農業協同配合才能高效運轉。由於蘇聯農業被壓榨太狠發展緩慢,結果給輕工業嚴重拖了後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沒有糧食、牲畜、棉花怎麼加工食品、製作服裝?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蘇聯居民貨幣收入在上世紀80年代增速迅猛,年均漲幅超過15%,而同時期輕工業、農業增長率分別只有7%和0.7%,生產和消費很快就脫了節。可見,蘇聯輕工業的真正毛病不是沒有發展,甚至都不是發展速度太慢,而在於蘇聯經濟在畸形道路上走的太遠,整個體系已陷入僵化、失調、低效的泥潭難以自拔。


網言軍事


蘇聯不重視輕工業發展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蘇聯的體制天然發展不好輕工業。輕工業的用戶是千千萬萬的普通消費者,他們的需求多樣而變化多端。所以,好的輕工業不僅需要物美價廉,還需要品種多樣、創意跌出,並且要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不斷變化、不斷更新,形成生產與消費的高頻快速互動。這是市場經濟的強項、計劃經濟的短板。而蘇聯恰恰是計劃經濟的始作俑者、堅定踐行者。所以,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天然做不好輕工業。

第二,蘇聯的體制天然輕視發展輕工業。輕工業主要是民用消費品行業,典型特點是品種多樣、單品價格低。對於蘇聯這種高度計劃經濟,小到一個螺絲釘的生產,大到一艘航空母艦的製造,都需要提前計劃、層層審批,制度成本非常高。所以,計劃生產的產品單位價格越高,平均的管理成本就越低。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自然更傾向於生產資金密集型的重工業,而不是費時費力但賺錢少的日用品輕工業。

一方面是天然做不好,另一方面天然就不願意做,導致雖然赫魯曉夫曾經下大力氣發展農業和輕工業,但是他下臺後馬上人亡政息。這一方面是他自己的政策不太對路,更重要的是蘇聯的體制力量決定了輕工業不可能成為發展重點。

此外,國際戰略的因素也很重要。蘇聯要維持國家安全、東歐和亞洲的勢力範圍,必須保證強有力的軍事機器,其基礎就是重工業。二戰後蘇聯成為與美國鼎足而立的超級大國,依靠的就是強大的軍事機器。而為了維持這種大國地位,蘇聯除了依靠軍事,幾乎別無他法。蘇聯的重工業與西方差距較小,軍事工業水平接近,而輕工業差距巨大。基於前面的兩個原因,蘇聯的輕工業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只好全力以赴地發展重工業了。


布萊克懷特


因為蘇聯被侷限在“冷戰”這個大的國際格局之下,並且還受制於計劃經濟的框架,自然做不好輕工業。

冷戰的開端,實際上就是因為美蘇兩國在二戰結束前因為在利益分配上產生的衝突所導致的後遺症,在二戰結束前的利益分配上,一家獨大的蘇聯要和以美英法為首的資本主義勢力在戰後的利益分配上做爭奪;在戰爭結束後,矛盾愈演愈烈,最終直接促成了“冷戰”的國際格局。而在戰爭結束後,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出現了一大批新成員;在亞洲有中國、北越、朝鮮等,在歐洲有東德‘、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而資本主義陣營認為這些新生政權會對自己的利益產生影響,一心希望消滅這些新生政權;這些政權也同樣擔心資本主義陣營的反撲。而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一方面需要支持這些政權以便壯大自己的陣營,一方面又要擴張自身武裝來應對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威逼利誘;所以在這種時候,蘇聯就必須擁有強大的重工業基礎和完善的軍工產業來支撐著這樣一個大家庭。

當然,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承受的壓力也是最大的;因為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實際上就是美蘇之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爭霸活動。而要是想在全世界範圍取得一定的控制權,最首要的就是在軍事方面對比其他大多數國家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冷戰期間只有美蘇兩國擁有這個實力)而軍事的發展離不開重工業,重工業是否強大又是一個國家強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所以蘇聯只有將精力全部投入到重工業上,才能大力發展軍事力量,而只有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才有資本和起點整體高於蘇聯的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爭霸活動。蘇聯為了在軍事方面能夠與美國對抗,在擴張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吸納了一批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小弟”來應付資本主義陣營在全世界各個地區的勢力;先後成立了對抗北約的華約和獨立於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經濟互助委員會,蘇聯支持同陣營國家發展軍隊並對其做出軍事保障,而這些重工業並不強大的國家則為蘇聯提供農業產品和輕工業產品。這也就讓蘇聯在輕工業方面非常不上心;而在80年代東歐劇變發生後,這些國家紛紛離開了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因此也就失去了輕工和農業保障,因而也就出現了“排大隊”的情況。

輕工業與重工不同,輕工業的發展不是為國家和軍隊服務,是為消費者和老百姓以及其他行業(比如服務業,商業等)服務,而這些消費者往往需求多樣,所以輕工不能只做到物美價廉,還要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來不斷變化、不斷更新,形成生產與消費的高頻互動,而這正是市場經濟的強項所在,計劃經濟的短板所在。而蘇聯又是計劃經濟的創始人和堅定的執行者,所以蘇聯的經濟體制註定蘇聯做不好輕工。雖然蘇聯在赫魯曉夫執政時期曾多次希望在輕工和農業放面做出改革,但是由於赫魯曉夫在執政時期經常得罪人,因此在黨內樹立了無數的政治對手;所以這也導致他的改革多數未能成功,但已經完成的改革讓蘇聯在農業和輕工領域得到了有限的發展。但是隨著勃列日涅夫的上臺,蘇聯的輕工業再次停洩不前;而後來居上的戈爾巴喬夫想要開始做出改革的時候,蘇聯卻已經崩塌了。


二戰吐槽君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覺得是國家並沒有意志去發展輕工業,或者說沒有意識到發展輕工業的必要性。拿我國舉例,建國之前,我們被歐美日輪番胖揍,也只是得出了工業化必須要搞,落後就要捱打的結論,建國初期,管理國家的大佬們也是兩眼一抹黑,工業門類太複雜了,種類太繁多了。搞工業化,主要搞什麼也是心裡沒譜。所以毛主席在蘇聯幫助我們建立工業體系的時候說我們的輕工業要多一點,不能完全照搬蘇聯,以後歷史會告訴我們誰的道路更加正確。這正說明偉大領袖心裡也是沒譜的。當然現在證明我們的道路更加光明,而真正意義上認識到全工業鏈的好處貌似也是這幾年才剛剛清楚的認識到,似乎3或5年前我們還沒有這個概念。其次是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形式。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就是冷戰,註定了老大哥當時的資金,科研人才,國家注意力更加傾斜于軍工以及軍工相關的重工業。然後是土地,人口,世界上有全系工業鏈的只有中美,以美國為例,人口3億,土地面積900多萬,地貌多樣,只比中國少了大高原。充足的人口保證各行各業都不會缺乏人才,蘇聯的人口不少,但是很有可能沒有達到全工業鏈所需的那個紅線,看看日本的人口也不少,但是也沒有發展出全系工業鏈。當然,日本的土地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比如我想發展採礦業,但是我沒有石油煤炭金屬。也無從下手。所以頁岩油革命發生在美國而不是日本。日本的部分深加工很厲害,但是由於人手不足,土地稀缺。同樣發展不來全系工業鏈。所以過去的蘇聯老大哥,也可以說現在的俄羅斯,需要努力轉變觀念的同時,也要努力的造人。當然作為一個我國最大的鄰國以及一個讓我們感受到深深的切膚之痛的國家。祝你們最好一蹶不振,墮落回石器時代才是最好的。最後,如果有人看我的回覆,認為下一個建成全產業鏈的國家會是誰呢?現在的他又缺乏什麼樣的條件呢?


arc晨曦


2007年出版的俄羅斯歷史教師教學參考書《俄羅斯現代史1917-2006》目前代表了俄國主流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系列俄國人對這一問題的反思。
第一,俄國人承認,在斯大林時期及其以後時代,確實因為過於注重重工業發展(發展生產資料)而忽略了輕工業(生活資料)的發展。
“國家領導人沒有把人民日用消費品的生產看成如同發展國防力量和資源那樣緊迫的任務。在一系列輕工業部門中(例如紡織業)不僅沒有完成計劃,甚至沒有完成戰後重建” 。
對工業的投資主要用於甲類工業(一般佔整個工業投資的85%)。甲類工業中某些部門增長很快,如七十年代,機器製造業增長了1.7倍,其中電子計算機增長了9倍,儀表製造業增長了2.3倍,而輕工業和食品工業只分別增長了48%和39%。還應指出的是,整個七十年代,為輕工業和食品工業提供的機器設備,還不到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產品的1%。(甲類工業多指重工業,乙類工業指輕工業)
第二,俄羅斯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當時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體制 。
首先是權力的高度集中, 形成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
斯大林本人對二戰以後的國際環境判斷是相當嚴苛的,他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遲早即將開始,經過二戰的慘痛教訓,他得出結論,必須有強大的重工業才有強大的軍事,才能在未來的戰爭下生存下來。
“至於較長時期的計劃,黨打算造成國民經濟的蓬勃的新高潮,使我們能夠把我國經濟提高到,譬如說戰前水平的3倍,我們必須使得我國工業每天能生產生鐵5000萬噸,鋼6000萬噸,煤5億噸,石油達6000萬噸。只有這樣才可以認為,我們祖國有了足夠應付各種意外事件的保障。”
其次原因是管理的高度集中, 壓抑了地方、企業 、個人的積極性 。
舉些簡單的例子:
我們今天城市街頭到處都是的打印店,在中國是農民進城創業的一個不錯的行業。但這在蘇聯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科學家和學者也不得單獨使用複印機(管理複印機的部門都由克格勃的人員控制)
蘇聯有相當高超的軍用技術和空間技術,但這些技術創新卻沒有體現在國民經濟中,因為決定工業中哪些有優先發展權利的人是官僚,既然領袖看重的是生鐵的產量增長,那麼鐵生產出來有什麼用,群眾的鐵鍋夠不夠,他們就不關心,因為這個不能出政績。

歷史研習社


蘇聯!一個無比強大的超級大國,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美國也要退避三舍。蘇聯的地域廣擴,軍事強大,重工業發展科技優異,經濟全面。但蘇聯的輕工業卻是個短板,為什麼如此強悍的蘇聯在輕工業上發展不好呢?還是根本沒有發展呢?

蘇聯的工業主要是在為國家服務,主要的發展在於軍事方面。在二戰前後,蘇聯的軍事工業發展已經到了相當優秀的水平。雖然還不是德國英國的水平,但是完全可以與當時的美國相比,屬於是世界二流水平。所以蘇聯的軍工企業發展的非常強大,完全能夠可以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裝備。

然而蘇聯的輕工業發展卻始終徘徊不前,正如題目所問,蘇聯為啥不發展輕工業呢?其實蘇聯並不是沒有發展輕工業,而是發展了但並不成功而已。

如蘇聯曾經想發展全導體電器,但是最後日本的半導電器卻風光無限,於是世界上就多了個學科、科學學。

蘇聯的輕工業發展始終沒有能有重大突破,可能與國家體制有緊密關係。因為國家實行的是指令性生產,叫生產啥就生產啥,與市場無關,這個是主要原因。所以不能說他沒有發展輕工業,而是沒有發展好輕工業才準確些。


幸福地帶2


眾所周知,在二戰結束後,蘇聯為了能夠儘快恢復國家的發展,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政策剛剛實行時,確實收穫了不小的成就,在世界上也迎來了矚目,讓大家很看好“斯大林模式”。

不得不承認,蘇聯這樣政策的事實行,不僅讓讓經濟得到了發展,還彌補了這場戰爭帶來的損失,各種工業的指標也僅僅落後美國,成為了當時非常強悍的國家。

但有一個問題讓大家非常好奇,那就是這個時候的蘇聯,為什麼不發展輕工業呢?

要知道,在戰爭結束後蘇聯的發展已經非常飛速了,成為了當時世界上非常強悍的國家,哪怕是西方的強國和美國都不能威脅到其自身安全。

而這個時候的蘇聯還掌握了核武器,陸軍的強大也是讓大家震撼,這個時候的蘇聯就應該發展輕工業了,畢竟輕工業可以快速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

至於蘇聯為何沒有發展輕工業,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兩點原因:


  • 一、工業實力的差距。

雖然蘇聯在戰後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國民的經濟水平相比起戰前來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蘇聯的工業並沒有大家想象那樣強悍,其實他們的工業實力和他國有很大的差距。

大家都知道,工業強悍的國家往往在農業上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可是蘇聯在60年代就需要進口糧食了,而且還是大規模進口,這就說明蘇聯的農業並不景氣。

而到了80年代,蘇聯如果不進口糧食就到了要捱餓的地步,這就更能證明蘇聯的工業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強大。 在戰爭結束後,蘇聯在電子技術這方面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他們一直在這方面停滯不前,更不要說重要的重油裂解技術了。

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很多方面都離不開這樣的技術,尤其是我們的吃穿,更是和這樣的技術緊密相連,所以蘇聯輕視這方面,就是在輕視人們的生活水平。

不過蘇聯也不想這樣做,可是他們的技術被封鎖,只能重複以前的技術製造,最終不但導致了效率變低,還導致和他國工業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 二、“斯大林模式”不復從前。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想要提升經濟和人員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人員運用的到位,那經濟很快就能得到提升,可如果永人不慎,這可就掉鏈子,而“斯大林模式“”正是走上了這樣的道路。

在這個模式實行的過程中,很多官員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一直選用能力一般的人,讓這些人在很多重要職位上沒有擔當,這就導致某些計劃變得越來越平庸,經濟自然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還有一些官員為了不犯錯,不願意創新新的東西,一直在延續之前的發展,或是在之前的技術上略微改革,沒有太大的進步。就像我們大家都知道的t34發動機,這可改造了半個世紀,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革,反而是一直用到了現在。

所以我們從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厲害的蘇聯,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的發展,這正是由於這樣的模式不如從前,變得越來越僵化,讓蘇聯在輕工業這方面始終沒有得到好的進步。


其實當時的蘇聯不過是表面上看起來厲害罷了,美國的經濟和工業生產完全能夠碾壓,再加上他們在二戰中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恢復經濟時首先想到了重工業,這就讓他們很難轉移到輕工業上。

而當時蘇聯這個國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力,斯大林去世前並沒有機會糾正這樣的經濟模式,就連後來的接班人也沒能進行改變。

所以蘇聯為了保證自己國家的軍事強大,只能將所有的機會放到重工業發展上,根本抽不出時間來發展輕工業,這才導致輕工業沒有在這個國家得到重視,以至於到後來都沒有很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