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生命的最後一年,為何殺了朝中重臣?

萬航林


諸葛孔明,智慧的化身,忠誠的化身,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道盡了多少的忠君愛國,蜀漢建興十二年,一代名相隕落於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多少年來,多少人傳頌著諸葛亮的仁義忠君愛才之名,但在北伐的過程中罷黜了一些大臣,死前最後一年也處死了一位朝廷重臣,原因何在?我們來回顧一下:

處死的重臣是車騎將軍劉琰,能言善辯,儀表出眾,在劉備做豫州牧時就一直跟隨著,可以說是蜀漢的元老,其妻胡氏有年春節進宮給太后拜年,太后見其漂亮懂事,賢惠溫柔,特意留下胡氏,一個月才準其回家,回到家後,劉琰懷疑胡氏與劉禪有染,於是暴打胡氏,並且休妻,將胡氏逐出家門,此事被鬧得沸沸揚揚,由於事關皇室顏面,不久後,劉琰被諸葛亮處死。


武陵人廖立,曾被諸葛亮稱讚為“楚之良才”,但此人恃才傲物,敢說敢做,自認為能做諸葛亮的副手,不甘屈於其他人之下,所以終日鬱鬱寡歡,喜歡罵人,上至皇帝,下至群臣,沒有他不敢罵的,這些言論嚴重影響了朝廷的威嚴,於是諸葛亮將其罷官,貶為庶民,流放汶山。

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由於押送糧草失職,導致北伐大軍糧草不繼,諸葛亮班師回朝,之後,李嚴惡人先告狀,彈劾諸葛亮擅自退兵,貽誤戰機,於是諸葛亮上表,將李嚴削職為民,流放梓潼。



至於電視劇裡面所說的,臨死前認為魏延必反,囑咐馬岱趁機斬殺魏延,實際上這是冤枉了諸葛亮,諸葛亮並未親身捲入魏延的冤案。

上面做的種種,實際上諸葛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完成對劉備託孤時的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儘自己一切所能守護好蜀漢的江山。殺劉琰是為了維護劉禪的顏面,因為作為一國之君,其威嚴和顏面在老百姓的眼中非常重要。罷廖立一是為劉禪除去一位不受控的將軍,防止之後出現不穩定因素;二也是為了維護朝廷威嚴,朝廷不需要一位喜歡散佈謠言的大臣。削職李嚴,是為了除去劉禪身邊的一位奸臣,一位小人。因此,諸葛亮生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蜀漢的穩定。


御史而行


劉琰死的並不冤枉,有一個成語叫做“禍從口出”,劉琰就是典型的口出狂言之輩,史籍中記載過兩次劉琰的口出狂言,第一次他僥倖並沒有受到嚴重的懲罰,他自己也做了深刻的檢討,但是也正是因為沒有受到嚴重懲罰,以至於沒有深刻的教訓擺在那裡,所以當他再次口出狂言的時候,其結果就是棄市,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在鬧市口處死。

實際上,劉琰的身份並不一般。他與劉備同宗,早在劉備做豫州牧時,他就已經與劉備相識,且二人關係很好。他跟隨在劉備身邊,由此可見劉琰已經算是蜀漢的元老了。而且劉琰這個人能說會道,文采很好,並且長相出眾,有名士之風流,絕對不是一般的人物。

劉備去世之後,劉琰被封為都鄉侯並車騎將軍,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但是有一點,劉琰並不參與政事,他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陪襯,跟在諸葛亮身邊,做點和他身份相配的小事,而蜀漢真正掌權的是諸葛亮。或許這也算是劉琰的聰明之處,在政治上低調,但卻在生活中很高調,各種排場一應俱全,極會享受,在享受上也捨得花時間和金錢,或許這也算是名士們的一個通病。

雖然劉琰官位很高,能言善辯並且有名士之風流,但到底心胸並不寬廣,甚至有些偏執,很容易引發爭端。公元前232年,劉琰和魏延發生矛盾,劉琰口出狂言,荒誕不經,諸葛亮很生氣,但是也並沒有將劉琰交給司法部門去審問,而只是先口頭責備了一番,當時劉琰還是很感激諸葛亮的,自己寫了檢討承認錯誤,並感謝諸葛亮沒有將他交出去,他以後一定改變等等,決不能讓酒誤事。他將自己口出狂言的原因歸結為喝多了酒,這顯然並不算是實情,其實他自己也承認,人們對他有“紛紜之論”,也就是說很多人早就看不慣他了,只是礙於劉琰的身份不能把他怎麼著。

當然這件事中,諸葛亮也並非對劉琰沒有一點懲罰,他雖然沒有將劉琰貶官,但卻將劉琰遣送回了成都,遠離了蜀漢政治中心,這樣的處罰其實是很輕的,但劉琰卻很不滿意,他以為自己的身份應該不至於受到處罰,畢竟他自己也檢討了。但是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要想長遠的發展,都必須有好的規章制度,不能視制度為無物。這一件事只是讓劉琰對諸葛亮不滿,卻沒有給劉琰足夠的教訓。兩年後,他再次犯錯就直接要了他的命。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前的一個正月,即234年的正月朝慶,按照慣例,像劉琰這樣的大臣要帶著妻子進宮向太后慶賀新春,而劉琰也確實帶著自己的妻子胡氏進宮拜見太后。胡氏天姿國色,容顏清麗,正是因為她的這份美麗,給劉琰帶來了不安全感,總覺得所有人都喜歡胡氏,總以為胡氏多看別的男人一眼就可能與對方有私情,因此平時,劉琰將胡氏看得很緊。

但偏偏在這一年的春節朝慶的時候,太后因為想和胡氏多說說話,就將胡氏留在了宮中,這一留就是一個月,劉琰如何能夠淡定,畢竟宮中住著的不只有太后,還有劉禪。於是等胡氏回到家中後,劉琰怎麼也控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想法,他覺得胡氏和劉禪之間一定有私情,他想到了就去問胡氏,胡氏自然不可能承認,但無論她說什麼都無法改變劉琰心中認定的這個事實。

劉琰見胡氏不肯承認,就讓身邊的士兵責打胡氏,甚至用鞋子抽胡氏的臉,但是胡氏還是一口咬定什麼都沒有發生,後來劉琰打夠了,就一紙休書將胡氏趕出了家門。就這樣被休掉,胡氏如何能甘心,她將發生的一切上告朝廷,然後諸葛亮命人去查,將劉琰抓了起來。

諸葛亮很心痛,沒想到劉琰這個人死性不改,竟敢說蜀漢的皇帝劉禪與自己的妻子私情,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汙衊了,這是在向皇權挑戰,連皇帝都敢冤枉,還有什麼是劉琰不敢做的呢?他已經不將皇權放在眼中了,這樣的人實際上就只有死路一條,根本不可能再給他生的機會,於是在諸葛亮的命令下,劉琰被棄市。

劉琰的死其實認真說起來和什麼宮廷醜聞沒有關係,首先胡氏和劉禪並沒有私情,這純粹是劉琰自己想出來的,其次,即便劉禪真的強要了胡氏,這也並不是什麼特別難以容忍的大丑聞,畢竟當時是三國時代,很多後世的觀念在當時還沒有,這樣的事也並不是發生了一件兩件。劉琰真正的死因就是他的口出狂言,連皇帝也敢拉下馬。這樣的一個人留著還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呢。


尚宮女史


諸葛亮在生命最後一年殺的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他的名字叫劉琰,不過他也是劉備集團裡的元老級人物,死的時候職務是車騎將軍,和張飛最後的官職一樣,可見官還是不小的。而諸葛亮處死劉琰, 是因為他牽涉到了宮閨醜聞不得不將其處死。

劉琰也是漢室宗親,劉備在豫州時,劉琰就前去投奔,也是少數從開始就投資劉備的漢室宗親。大家既然是親戚,那麼劉備自然是很歡迎的,就讓他做了從事。

劉琰沒多少真本事,不過為人風流,擅長清談。所以劉備出去談事的時候常帶著他,相當於帶了個幫閒。劉琰另一個長處是忠心,劉備此後多次兵敗,劉琰始終不離左右,從來沒有背叛過。

所以劉備在打下自己的基業以後,也對這個元老級的人物做出了回報,封他為固陵太守。劉備死後,此時蜀漢集團經過荊州之敗、夷陵之敗,損失了大批人才,元老集團更是所剩無幾。後主繼位以後,劉琰被封為都鄉侯,“班位每亞李嚴”,成為僅次於諸葛亮、李嚴的第三人。

劉琰後來還出任了衛尉中軍師,後將軍,最後升遷為車騎將軍,張飛臨死前也不過是車騎將軍,可見劉琰從職位上來說,已經非常高了。而且隨著李嚴被革職,此時的劉琰成為蜀漢名義上的第二人。

不過劉琰能力不夠,他這個職位實際上等於只是一個名譽稱號,並不實際管事。平時主要工作就是陪著諸葛亮高談闊論。應該說這種日子過的挺舒心,所以劉琰平時生活奢靡,又養了一批美女,教她們聲樂,這日子過的也是開開心心。

後來劉琰不知怎麼得罪了魏延,“言語虛誕”,雖然他的職務比魏延高,但是魏延顯然比他有用的多。所以諸葛亮也毫不客氣的批評了他。劉琰知道自己斤兩,不敢得罪諸葛亮,馬上寫了一封道歉信,求諸葛亮原諒。

劉琰這個嘴皮子功夫還是不錯的,諸葛亮看他畢竟是元老級人物,也沒難為他,官位一切照舊,只是打發他回了成都,省得再和魏延起衝突。

劉琰雖然保住了官位,但是和諸葛亮的關係也冷淡了下來,未免有些失落。就這麼過了兩年,出了一件大事,建興十二年正月,劉琰的妻子胡氏去宮裡給太后賀春,結果被太后留在宮裡住了一個月。

結果引起了劉琰的懷疑,胡氏長的漂亮,劉琰懷疑她在宮裡一個月和劉禪有私情,於是命手下軍士痛打胡氏,還用腳踢臉,然後將她休回家中。胡氏不服,上告朝中,劉琰被捕入獄,朝中大臣經過討論認為:

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

最後判決他死刑。


劉琰雖然只是一個虛職,不過以他的地位,怎麼處理他肯定是經過諸葛亮點頭的。諸葛亮痛下殺手也是不得以。劉琰這次的醜聞涉及劉禪,他還鬧這麼大,勢必是人人皆知,如果鬧大了肯定有損蜀漢的形象,劉禪的威望。

此時蜀漢外有強敵,顯然不適合讓這種醜聞擴大化,所以諸葛亮快刀斬亂麻,直接處死劉琰,仿製事態擴大化,此外還禁止大臣的妻子、母親入宮朝賀,避免出現類似醜聞。

所以劉琰如果偷偷解決此事,不鬧大,諸葛亮也不至於要他的人頭,只能怪他自己“招禍取咎”了。


不沉的經遠


劉琰竟敢說後主劉禪睡了他老婆!涉及到了皇帝的名譽問題,於是安了個家暴罪滅口。胡氏和劉禪真沒事的話幹嘛要大動干戈,諸葛亮此舉有欲蓋彌彰的嫌疑。

劉琰是弄臣

劉琰能和劉備扯上親戚關係,沒有治國治軍的大本事,但嘴巴子很溜,情商很高,經常陪皇叔喝酒聊天,還調教一些歌女給皇帝奏樂取樂,劉備很喜歡他,後來還封了侯,官位僅次於李嚴。

得罪魏延寫檢討

由於和劉備走得近,劉琰有點不知天高地厚,有一次和魏延幹了一架,由於官職比魏延高,爭吵時很狂妄。當時魏延是蜀國不可或缺的主力戰將,劉琰也就是個弄臣,結果被諸葛亮請去“喝茶”。

劉琰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的德不配位,立馬交上一份深刻的檢查::"我本性空虛,德操微薄,加上有沉溺飲酒,養成荒廢事情的惡習,人們對我的議論紛紜,讓我得了抑鬱症。多蒙諸葛丞相英明,知道我一顆紅心向著蜀,寬恕我的噁心的行為,幫助我渡過難關,獲得爵祿。最近喝酒迷亂了心智,說話顛三倒四,您又仁慈地寬容了我一時莽撞,沒有送我到法庭,保全了狗命。今後,我一定約束自己,改正錯誤,以死報國,在此向神靈發誓!但如果擼了我的官職的話,我就無臉面再見眾人了······"諸葛亮看他說的誠懇,就讓他回成都,沒擼他的官。但劉琰感到劉備死後君臣都看不起自己,沒以前風光了,神情恍惚,真的抑鬱了。

懷疑被綠家暴老婆

建興十二年剛過正月,劉琰家卻出事了,劉琰的老婆胡氏去宮裡給吳太后拜年,沒想到在皇宮裡一住就是一個月。

回家後劉琰心裡很不是滋味,劉禪那小子人不大色心很大,我老婆長得如花似玉,這一個月是不是在劉禪龍床上鬼混!於是審問老婆,胡氏肯定不承認啊,就讓士兵打老婆,打得不過癮,劉琰脫下鞋子用鞋底子朝胡氏臉上一頓猛抽,桃花面成了紅燒豬頭,之後還打了離婚報告。

胡氏氣大了,找到吳太后告狀。太后一聽大怒,這關係我們皇家聲譽的事也能亂說,還整出這麼大動靜,把劉琰抓起來,於是劉琰因家暴罪被捕入獄。

家暴老婆被砍頭

劉琰的判詞有趣:“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用白話說就是士兵是打仗的,不是用來打老婆的;女人的臉是用來親的,不是用鞋底抽的!就這麼點事,竟然判個砍頭大罪,還把人頭扔到集市上警告老百姓,不要施家暴,後果很嚴重。

這個結果出乎很出乎意料,如果胡氏真和劉禪沒事,那麼批評教育一下劉琰,再打一頓板子解解氣,強制復婚就算了,頂多讓胡氏用鞋底把劉琰抽成豬頭就結了,為何判得如此重,讓人懷疑這事是劉禪心疼小三被打,殺劉琰替小三出氣。

如此重判,反而欲蓋彌彰,諸葛亮老糊塗了!


聾王異史


公元230年,能征慣戰的曹魏大司馬曹真率三路大軍進逼漢川,諸葛亮下令李嚴率2萬人到漢中阻擊,李嚴捨不得離開江州,就私下散佈謠言說司馬懿高官厚䘵來誘降他,諸葛亮立即升遷李嚴為驃騎將軍,還調其子李豐接江州防務;李嚴心滿意足後才開始北上,諸葛亮隨即調整李嚴到丞相府處理事務,由此看出諸葛亮是很厲害而精明的人!

公元231年,諸葛亮兵出祁山,李嚴做後勤工作,夏秋之季,陰雨連綿不絕,蜀道艱難,糧草不能及時送到;李嚴立派屬下送信給諸葛亮,意思是讓他撤軍,諸葛亮撤軍後,李嚴卻說:“軍糧充裕,怎麼又退軍呢!”;這是推脫自己督辦糧草不力的責任,彰顯諸葛亮錯失戰機的失誤,李嚴還上奏劉禪說諸葛亮撤軍是誘敵深入;諸葛亮將李嚴的前後書信表奏給朝廷,結果李嚴欲蓋彌彰,錯誤表露無遺,只得認罪。

李嚴獲罪被朝廷廢為平民,遷徙到遙遠的梓潼郡,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李嚴悔恨交加、痛哭流涕,認為知人善任的諸葛亮死後,再也沒有誰能夠青解、起用自己了,他在激憤、憂鬱狀態下病死。


諸葛亮並沒殺李嚴,誠然,以他的罪過死有餘辜,甚至能夷其三族,但念其為“託孤”大臣,諸葛亮顯然網開一面,對李嚴算是仁至義盡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直以來,劉備都以會識人和能用人著稱,而劉備也正是因此而立足西南並建立蜀漢政權;可惜後來由於在夷陵之戰中慘敗,一路逃到永安,年事已高的劉備,遭受重重打擊後終於一病不起,故而有了後來的託孤之舉,其實當時劉禪都已經十七歲了,真的能算是“託孤”嗎?說是輔政還差不多,劉備的“託孤”直接導致後來諸葛亮大權在握,劉禪無所事事。

但劉備也不傻,他並沒有將軍政大權全部交到諸葛亮手中,按照劉備最開始的設定,應該是諸葛亮主政,李嚴主軍,軍政分離,相互制約,維繫平衡,從而讓劉禪有一個比較平和的緩衝,最終親政。但後來諸葛亮卻是直接將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給罷官流放了,至此諸葛亮獨攬軍政大權,劉禪這位名義上的皇帝也是形同虛設。

劉禪是真的“傻”嗎?當然不是,歷史上有幾個典型的事例充分說明了劉禪不僅不傻,而且還相當精明。首先就是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大赦天下,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鎮守漢中。任命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穩定了局面。而後在接納夏侯霸歸降的時候,那段對話也是相當有水平;再就是關於“此間樂,不思蜀也”的解讀,一句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既保全了性命,又不違背本心,實在是高。

再來說說李嚴,其實劉備的意思很明顯,李嚴就是來制約諸葛亮的人,這李嚴能得到劉備如此器重,當然也非凡人;李嚴年輕時為郡中專職吏員,以才幹知名。荊州牧劉表讓他到郡中各縣任職。曹操進入荊州時,李嚴正為秭歸縣令,於是西往奔蜀,劉璋用他為成都縣令,又獲得能幹的名聲。

劉備入蜀時,劉璋任李嚴代為護軍,在綿竹一帶抵抗劉備。李嚴率領部下投降劉備,劉備任命他為裨將軍。平定成都後,李嚴被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益州因在劉璋治理下,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劉備於是命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和李嚴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後來成為了蜀漢的法律體系的基礎。

公元218年,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到達資中縣。當時劉備在漢中,李嚴不待另外發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斬殺馬秦、高勝等人。其餘人都四散逃命,回家為民。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被擊敗後逃走。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由此可見李嚴不僅有能力,而且還相當有主見;但是這李嚴卻有個極大的缺陷,其性情孤傲,難以與人相處,而且非常喜歡享受,這也為後來李嚴被諸葛亮打壓埋下了伏筆。公元226你那,諸葛亮在漢中,準備發兵伐魏,於是想調李嚴率軍鎮守漢中,但李嚴想盡辦法推脫不去,卻要求劃分五個郡作為巴州,讓他擔任巴州刺史,諸葛亮沒有答應。

此前又曾勸諸葛亮應該受九錫,慫恿諸葛亮進爵稱王,被諸葛亮加以駁斥。導致二人由此不睦,逐漸形合影離。李嚴的同鄉尚書令陳震出使東吳前,私下裡對諸葛亮說“李正方腹中有鱗甲”,暗示李嚴心術不正,可能會製造事端。諸葛亮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認為自己與李嚴還是可以相忍為國、並肩合作的。

公元230年,曹魏大司馬曹真準備三路進逼漢川,為加強漢中防務,遂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軍。李嚴不滿被調離江州,在私下傳言說司馬懿等已經設置了官署職位來誘降他,諸葛亮知其意,於是上表遷李嚴為驃騎將軍,又表其子李豐接替督主江州防務,李嚴這才願意北上漢中。諸葛亮命李嚴以中都護署丞相府事務。其實這已經觸及諸葛亮的逆鱗了,只是在找機會而已。

而且李嚴很快就把機會送給了諸葛亮;在公元231年,諸葛亮出兵祁山,李嚴負責督運糧草。夏秋之季,正逢陰雨連綿,糧草運輸供應不上,李嚴派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傳話給諸葛亮,讓他撤軍,諸葛亮得到信後答應退兵。在諸葛亮撤軍後,這李嚴又故作驚訝,說:“軍糧充裕,怎麼又退軍呢!”用意在於解脫自己督辦糧草不力的責任,顯出諸葛亮延誤戰機的錯誤。

並且這李嚴還上奏給劉禪,說“軍隊偽裝撤退,其實是用來引誘敵人好與其決戰”。諸葛亮便將李嚴的前後書疏原本手跡遞上去,李嚴的錯誤和矛盾一下子暴露無遺。李嚴辭窮理屈,只得叩頭認罪。最終,李嚴因而獲罪,最終被廢為平民,遷徙到梓潼郡。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李嚴得知這個消息後,認為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能夠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懷激憤而病死。

其實按照軍規,李嚴的罪行足以直接處死刑了,後勤補給不當,延誤軍機,本來就可以處死了,再加上謊報軍情、汙衊大臣等等,數罪併發的話,甚至都可以處“夷三族”了;但諸葛亮仍是念李嚴同為“託孤”大臣,且勞苦功高,僅是將其流放而已,而且李嚴的兒子李豐後來也是踏足官場,並官至朱提太守,說真的,諸葛亮對李嚴一家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趣談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歷史新知識!

諸葛亮死前最後一年,蜀國出現了重大人事變動,具體如下:殺魏延、劉琰,流放廖立、李嚴。

事件回顧

魏延是否被諸葛亮殺死,這一點目前未知,因為三國傳中沒有詳細記載,只有一句耐人尋味:諸葛亮:我死後大家原路返回,小心戒備。如果諸葛亮沒殺魏延,魏延去了哪?如果諸葛亮殺了魏延,為何三國傳沒有蛛絲馬跡?

魏延先放一放,我們來講另一位大臣:劉琰。

劉琰是正兒八經的劉備遺老,在早期的時候就投奔劉備,並且非常忠心。劉琰的忠心,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劉備曾多次逃亡,劉琰也跟著劉備逃亡,從沒有怨言,是早期劉備的好朋友之一。

劉琰其實沒什麼能耐,就是有股子仗義,正因為如此,劉備一直很倚重劉琰,並且不斷的給他加官進爵。

等到劉禪掌權,劉琰已經成為僅次於諸葛亮、李嚴的三號人物。

劉琰別的不行,可是特別能侃,他早期的娛樂活動有兩個,一個是和諸葛亮侃大山,一個是教宮女學習舞蹈音樂,玩的不亦樂乎。

這樣的人,這樣的地位,平日裡又沒什麼不良嗜好,安享晚年應該不成問題。只不過,出了差錯。

劉琰的妻子胡氏被叫到後宮,並且一去就去了一個月。自己的妻子比較漂亮,劉琰難免有些懷疑,這是被皇帝帶了綠帽子啊。

劉琰命人拳打腳踢自己的妻子,最終被捕入獄。

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

就這樣,劉琰被判了個死刑。

沒錯,這就是事實

就是打了自己的妻子,至於麼?即便是家暴,也不至於是死刑吧?至於,非常至於。

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再一次被體現出來。李嚴被流放了,自己的身體也不行了,一旦出現意外,這劉琰就是頭一號的老人。

而現在,他對皇帝劉禪充滿怨恨,這樣的人留不得。更關鍵的是,劉琰沒啥能耐,佔著茅坑不拉屎,殺了也就殺了。

不難想象,這樣的一個大臣被殺,背後沒有諸葛亮或者劉禪點頭,沒人敢動。

突然想起之前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關羽敗走麥城,劉封因為沒能及時援救被問罪。

諸葛亮說:“殺了他!”

劉備:“不至於。”

諸葛亮:“不殺他,劉禪繼位後控制不住。”

劉備:“殺!”

現在,在三國傳中諸葛亮遇到了殺不殺劉封一樣的問題,只不過此時做決策的人只有自己,沒有劉備可以商量。

不殺劉琰,劉禪皇位不穩,殺不殺?

諸葛亮:殺!


趣談唐宋元明清


這位被殺掉的大臣名叫劉琰,和劉備一樣屬於中山靖王之後,一直追隨著劉備,後來則因為懷疑自己的妻子私通後主,所以被丞相判處死刑。

雖然默默無聞,但官位很高

不論是在“三國志”,還是在文學作品“演義”中,作者對於他的描述不過是簡潔的幾筆,所以才會使得大家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物感覺到很陌生。他的“出鏡率”太低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邊緣人物,相反他在蜀國時期曾以“3”號和“2”號存在,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一個結果,那是因為就此人來說,是因為真的沒有幾個能夠拿得出手的事蹟。劉備之所以會一直重用他,是因為他長相好、又是同宗之人,而且教養好,能夠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最為重要的便是忠心。也正是因為他的忠心,才使得主公對其是寵愛有加,在蜀國稱帝后,便讓其做了一個地方的太守,後來在先帝死後,朝廷又將他的位置升遷到了朝廷中的三號角色。

雖然他很會聊天,而且和先帝的關係又很好,在朝中又地位很高,但是他卻沒有什麼實權。畢竟他也是一個血性男兒,也有著建功立業,以及手持重權的心,但無奈自己吃啥啥不行,便老老實實的在這個職位上撅著。雖然他沒有什麼能力去處理國家的政務,但他卻很有能力去“造”!也就是現代中的詞語“炫富”、“將排場”,想以此來安慰其鬱郁不得志的心情。

於是乎,就在朝廷因為外患的事情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這位仁兄可倒好,天天在家享受清福。後來因為朝中二號李嚴的被貶,導致了丞相將他的職位從原來的三號,提高到了二號。就這樣,一個曾經沒有實權的他,在這樣的機遇下得到了權力,對於他來說可謂是天大的高興事。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諸葛亮之所以會將他的位置提升,其實是為了以此鞭策他,讓他不要再沉迷於享受,多為國家的建設出一份力。

雖然他升了官,也擁有了權力,但是他終究沒有那個能力,是幹啥啥不行。在蜀軍北伐時,他因為糧草的問題而出了問題,因而受到了諸葛亮的訓斥,從那以後,曾經想要成為英雄,展現才華的他“自閉了”。

被殺的原因

在蜀漢的朝廷中,有一個這樣的規定,那就是在新春的時候,大臣的妻子需要進朝對太后祝賀新春。於是,按照這樣的制度,他的妻子便前往到了宮中去祝賀太后,雖然這一切的程序都沒有什麼問題,但壞就壞在他的妻子在宮中一住就是一個月。因為之前的事情,再加上外面的流言風語,他便偏執的懷疑自己的妻子是不是和後主私通了。於是在妻子回來後,他惱羞成怒的命家裡的家丁將其捉拿,並對著妻子是一頓嚴刑拷打,後來還休了她。

他有沒有問出個所以然來我們不知道,但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將這件事在朝廷上告發了,這件事的告發,損害的不僅是皇室的尊嚴,還是這個國家的風氣。因為在一個國家中,皇帝是民眾的精神領袖,而在古代治理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便是德和孝,所以如果皇帝都被傳出這樣不檢點的事,就會使得他的統治力從而降低,使得這個皇室的地位不保。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諸葛亮便在後來判決劉琰為死刑,斬殺在了街頭中。

而當時諸葛亮之所以會殺這個人,為的就是將皇室的尊嚴保住,為的也是穩定後主對於這些老臣們的統治。


木劍溫不勝


諸葛亮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殺了朝中重臣。為什麼呢?李嚴在此就不說了,因為李嚴的確是諸葛亮原諒數次後又惡人先告狀說諸葛亮謀反,自己咎由自取的。在這裡就說一下頗有爭議的魏延吧。

三國演義中把魏延描寫成是諸葛亮算準他日後必反。借他的死考驗他,若他帶軍不退,就讓馬岱殺了他。可是歷史記載的魏延的死與諸葛亮沒有直接關係,有興趣的朋友也可看下三國志.魏延傳。諸葛亮在死前召集了一榻前會議,參會人員有楊儀、費禕、姜維,會議主要安排了撤退的部署: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前句好理解,關鍵是後一句,意思是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咱們大軍自行出發就是。被誤解的魏延,同時還有被誤解的諸葛亮。


蔥蔥那年


為什麼不是劉禪借刀殺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