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滅亡?

追隨歷史的腳印


韓國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原因有二:

①韓國在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弱②韓國接壤秦國,離秦最近

在秦始皇正式登基並剷除嫪毐、李斯兩大集團之後,他開始走上了他的統一之路,想要統一就必須得滅掉六國,於是他便開始從韓國最先開刀。



韓國,它不同於如秦、楚等國家,它不是周朝初期周武王親自分封的諸侯國,它出自於晉國,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晉”。

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康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

再說秦始皇,他的統一路必然困難的,那他想統一就必須要先吞掉一部分弱國,然後再去攻強國。

如果我們看一下戰國時期的地圖的話,我們可以發現韓國很適合作為秦始皇的第一個第一個目標,因為韓國它又弱,離秦國又近。

我為什麼說韓國是弱國?

戰國七雄之中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成功的變法,而韓國沒有,身邊同自己一個起跑線上的國家都逐漸變強大了,而韓國卻一直在原地踏步,這還怎麼比。



其實在剛剛瓜分晉國時,韓、魏、趙三國的實力都是差不多的。但沒過多久,魏國就率先稱霸,魏國衰弱後,趙國又強勢崛起,在戰國後期成為唯一能與強秦爭鋒的關東首強。

反觀韓國,它從未改變自己的跟班角色。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韓國的地盤有點小,並且還被三大家夾在了中間,比如秦能滅巴和蜀,楚能吞吳和越,韓國只能盯著晉留下那一畝三分地或者搞一下偷襲什麼的,如果它學秦國他們去攻打周邊中小國的話也不現實,因為它邊上沒有其他國家了。

難不成要它從秦楚魏選一家決戰?這不現實。

韓國離秦近

上文也提到了韓國的地理位置,韓國處在秦楚魏三國中間,確實很尷尬。



也是因為韓國有如此地理位置,秦始皇才會第一個進攻韓國。

因為如果滅了韓國之後,原韓國地區佔領後,他可以繼續鞏固自己的實力,不會因為秦國和戰利地相距太遠,而跟不上糧草。

並且還可以讓秦始皇有更多的選擇,他可以選擇北上打趙,或者東進打魏。

所以,對秦始皇如此有利的韓國,他怎麼會看不到呢?


斌哥居丹霞


在戰國七雄中,韓國最沒用存在感,它先於其他五國被秦國滅亡,有其必然性。下面,小牛就為你分析一下。


一,韓國在七雄中面積最小,人口也在最少之列,綜合國力最弱。

韓國位於北緯35°、東經113°交點以南地區,正處天下之正中。它面積大約9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超過200萬,境內還有東西周兩個小朝廷,這個規模在戰國七雄中是屬於最小的。韓國國土雖然主要分佈在黃河以南的大平原上,但是在戰國時期,那裡水災頻仍,水利設施不足,經常發生河流潰堤和洪水外溢的現象,給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災難和不確定因素,常常發生糧食匱乏的情況。農業基礎先天不足,使得韓國經濟規模偏小,綜合國力偏弱,在七雄中競爭力最差,最沒有發展後勁。

二、地緣政治環境惡劣,韓國接替鄭國,又成了四戰之地。

韓國處於天下正中的位置,放在今天可能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在先秦諸強爭霸的背景下,這反倒給韓國帶來了麻煩。通向東西南北方向的通衢大道穿境而過,韓國是逐鹿中原的隊伍必經之地。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缺少天然屏障,國土狹窄,也沒有什麼戰略縱深。敵人一旦攻進來,便可以長驅直入佔領全境了。韓國四周有秦國、楚國和魏國這三強,始終處於強大的外力威脅之下。它的西面就是最強大的秦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實施變法以來,秦國一直奉行著向東擴張的基本國策。秦國不僅堵住了韓國向西發展的路線,而且把韓國列為其統一天下過程中首選的鯨吞對象。韓國的南方面對的是二號強國楚國,楚國也把韓國一帶作為自己入主中原的跳板,早有吞併韓國的想法。北面則是魏國,魏國與韓國同屬三晉,可戰國時他們彼此之間如寇仇一般,戰事不斷。滅掉鄭國後,韓國移都新鄭,繼承了鄭國的衣缽,也把四戰之地的風險繼承下來。想當年,春秋五霸之一中的晉國秦國,曾為爭奪在鄭國的利益大打出手,爆發了著名的崤之戰。佔據天下正中後,韓國在七雄爭霸中風險越來越大。秦國向東橫掃六國時,第一個滅掉的就是韓國。

三、基本國策反覆無常,沒有信用,沒有朋友,四面受敵。

徐州相王后,韓國也跟著齊魏等國稱王。但是,國王的稱號沒有使韓國君臣振作起來,建立一番事業。他們反倒渾渾噩噩,沒有志向,沒有追求,沒有信心,沒有清晰明確的基本國策。宣惠王時,正趕上秦國有了一個強勢國相張儀,從此後,韓國凶多吉少。韓國遭受秦國入侵,君臣們不是想著積極抵抗,而是異想天開地在秦楚之間做危險的遊戲,幻想與秦國連橫來對付楚國,企圖利用秦楚矛盾而擺脫被動挨打的局面。誰知,聰明反被聰明誤,韓國之舉招來秦國無情的報復,韓國期待著楚國如約派來救兵,可望眼欲穿,也不見楚軍一兵一卒。韓國有苦說不出,不得不乖乖地送出太子倉,到秦國做人質。韓襄王時屢屢遭受秦人入侵,可是,韓國像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似的,秦國越虐韓國,韓國就越跟定了秦國,去攻打楚國。此後,韓國在確定太子人選時,向秦楚齊魏等國敞開,任由他們插手韓國繼承人問題,將內部事務國際化公開化,丟盡了國家的顏面。

四、割地賂秦,飲鴆止渴。

大敵壓境,把屢戰屢敗的韓國人嚇破了膽。一聽邊塞警報,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組織抵抗,而是該割讓那塊土地,如何讓入侵之敵消消火,以求短暫的安全。蘇洵寫《六國論》,探討六國被秦國滅亡的原因,一針見血地指出,用土地賄賂秦國,如同割肉,最後導致滅亡。其實,蘇洵的矛頭主要就是對準韓國。韓釐王時,先是26萬韓軍被秦國打敗,後是宛地被秦國攻克,後來,索性韓國割讓武遂二百餘里給秦國。從此後,韓國割地賂秦上了癮,秦人貪得無厭,要改變遊戲方法。他們一片片地蠶食韓國土地已不過癮了,乾脆就開啟鯨吞的模式,今日五城,明天十城,越割,胃口越大。到了桓惠王時,韓國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眼看著上黨郡保不住了,韓國人靈機一動,換了個賄賂的對象,把上黨送給了趙國。後來,在那裡爆發了著名的長平之戰。土地割來割去,實在沒有什麼可割的了,秦人也不耐煩了,直接攻陷了新鄭,俘獲了韓王安,將原韓國轄地變成了大秦的潁川郡。那一年是公元前230年,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被秦國滅掉的諸侯國。

五、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缺乏優秀的政治人物,君無聖君,臣無賢臣。

在韓國短暫的歷史中,沒有出現卓越有為的國君,這是韓國之大憾。稱王之後,宣惠王、韓襄王、韓釐王、桓惠王、韓王安,走馬燈一串,可給人的感覺是一個不如一個,根本沒有人可與秦孝公、齊威王相提並論。沒有賢君,韓國賢臣也少。早期出了一個國相申不害,治理韓國十四年,舉國大治,秦國等強敵不敢對韓國用兵,這段時光成了韓國美好的歷史記憶。後來,公仲擔任國相,他淨給宣惠王出些不著調的餿主意,要麼割地,要麼連橫,使國家陷入了危機四伏的可怕局面中。看到祖國處在如此危難之中,有一個賢人為此憂心如焚,他就是韓非。韓非是韓國公子,多次向韓王進諫,主張修明法制,富國強兵,卻不被採納。後來,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說難》《五蠹》,感慨萬千。為求得這樣一個賢人,嬴政下令發兵攻韓,終於如願,韓非也帶著遺憾,永遠告別了祖國。


懿頭牛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以下是我的觀點。

導讀

我們都知道韓、魏、趙、秦、楚、燕與齊合稱戰國七雄,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

那韓國怎麼出現的呢?

1.韓國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

那為什麼韓國在戰國七雄中最先滅亡的?

1雖然韓國成為諸侯國的身份,但是所處的地理實在很尷尬,韓國地處中原,東部和北部被魏國包圍,西部與秦國接壤,南部與楚國隔江相望,基本是沒有擴張領土的空間,所以在戰國七雄中,韓國的疆域是最小的。

2.正是因為土地有限,缺少發展空間。導致韓國不僅強盛的時間短,還在後來成為其他六國的"欺壓"對象。例如馬陵之戰是的結果。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晚年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各國的緩衝地。

3.最後的結局

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降於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的困境。在前230年,韓國軍隊屢戰屢敗,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以上就是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


愛歷史的方同學


公元前230年,秦國派內史騰率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攻破韓國首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市的下轄縣級市),韓國滅亡。韓國在東方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並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以下具體說明。

先天不足

我們知道,韓國源自於趙魏韓三家分晉。而三家分晉的時候,魏國得到了河東地區,河東是開發最早的、最肥沃的區域,擁有晉西南,渭北平原這些產糧地,這也是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天下的重要資本;趙國得到了太原盆地,之後又得到大同盆地,還有河北山麓一塊,雖然比不上河東之地的肥沃,但戰略位置極佳,也算差強人意。

而韓國並沒有分到出名的產糧之地,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上黨高地和宜陽鐵山,上黨高地地勢險要、俯瞰四方為兵家必爭之地,後面秦趙長平之戰就是因為爭奪此處,而宜陽鐵山加上韓國掌控先進冶鐵技術,使得“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表面上看這兩處是韓國的優勢,但有實力才能發揮優勢,沒有實力就只能是取禍源頭,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韓國的上黨和鐵山都是引得四方覬覦的寶物,而韓國自身又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來充分發揮優勢,於是就只能在不斷的戰爭中逐漸消耗國力,走向滅亡。

地理位置

這個也可以看成是三家分晉的後遺症之一,本來晉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能夠成為和齊楚並稱的超級大國,靠的就是自己的國土面積、人口這些硬實力。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實力一分為三,趙魏韓每個國家的實力都不及晉國,仍處在中原四戰之地,並且平白地多出了兩個鄰國。

這其中以韓國的地理位置最差,北邊是戰國首霸魏國,南邊是戰國賬面實力最大的楚國,西邊則是後起之秀秦國,這三個國家都是好戰分子,韓國的日子可想而知。韓國的四周都是強國和大國,這讓韓國無法擴張自己的疆域,反而要面臨被進攻的壓力,其戰略空間被明顯壓縮。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韓國正好是秦國東出的第一站,秦國想要統一天下,採取的是遠交近攻之策,首先掃除的必是韓國。與之相對應的是,齊國離秦國最遠,因此是秦國一直結交的國家,因此在六國之中最後滅亡。

沒有戰略縱深

同上面的地理位置一脈相承,由於韓國的戰略空間被幾個強國不斷壓縮,使得韓國向四方都無法拓展領土,因此也就無法建立有效的國土戰略縱深。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國都曾先後被吳國、秦國攻破,雖然元氣大傷但仍能復國,苟延殘喘,就是因為楚國土地太過廣袤,哪個國家也無法一口氣將其全部消化,因此楚國可以東山再起。

歷史上的沙皇俄國和蘇聯,被拿破崙和希特勒打得一潰千里,但人家國土縱深太大了,打著打著法國和德國就沒有後勁了,但俄羅斯還可以繼續誘敵深入,最終拖垮了這兩個軍事強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就是戰略縱深的重要性。

韓國由於沒有寰轉的餘地,因此秦國稍微一發力,就滅國了。

變法不徹底

戰國時期除了秦國著名的商鞅變法外,實際上在這之前魏國曾有李悝變法,楚國有過吳起變法,之後有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和商鞅同一時期的韓國也曾有過申不害變法。

申不害也是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在法家三學說中,商鞅強調“法”,慎到強調“勢”,而申不害強調“術”的作用。所謂“術”簡單來說就是君主統御臣下的手段,當然申不害的“術”也是在執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

總的來說,申不害變法雖然使得韓國短暫強盛了十幾年,但他的理論學說主要是為了增強、鞏固君主的地位,而且太過於依賴君主個人,韓昭侯和申不害一死,韓國又迅速衰敗了。相對於秦國、趙國、魏國等國的變法,韓國的變法具有不徹底的問題。並且,對於軍事上沒有徹底變革,加上缺乏名將的率領,韓國在軍事實力上可以說是戰國最弱的。

綜上,韓國作為戰國七雄中第一個滅亡的,可以說是先天的底子不好加上後天人為改變不夠的必然結果。


大黃扯點歷史


秦始皇十年統一戰爭前韓國被蠶食只有一個郡的面積了!

韓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進入戰國時代,魏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還有秦國都曾經先後強大,唯獨韓國沒有特別出彩的表現。

韓國坐擁三川之地,盛產鐵器,在七國之中韓國的鐵質武器裝備首屈一指。韓國的君主也曾經想要強大,於是進行了著名的申不害變法,但最終卻在戰國首霸魏國的軍事打擊下以失敗而告終。




魏國霸權衰落,緊接著就是更為強大的秦國崛起。韓國地處在秦國東進的咽喉要道之地,於是成為秦國的主要打擊目標之一。

在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之前,秦國的歷代君主通過持續的打擊不斷的蠶食韓國的領土。尤其是在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之下,韓國的生存空間被大大的壓縮。於是在韓國滅亡前的三十年間,韓國的主要策略是依附秦國。



以肉喂虎狼,豈能是長久之策?在夾縫中生存的韓國最終被虎狼之秦所滅也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公元前230年,先投降秦國的內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一舉攻克韓都新鄭,俘獲韓王安,滅亡韓國,設韓地潁川郡。

綜上所述,韓國在六國當中第一個被秦所滅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韓國朝野上下依附秦國的戰略方針更是加速了自身的滅亡。


亙古懷念說史


中國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商後的西周時期,

周朝實行分封制,大封諸侯。

周成王時,周公旦攝政,平息了商紂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亂。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於韓,國在燕國之西,即今山西河津縣東北。這就是中原的韓國,也就是後來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的故國。韓國的先人春秋時為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今山西河津縣東北)。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古國名,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開國君主是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新鄭。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省鄭州)。 韓國國勢最強是韓昭侯在位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韓國成小康之治。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使韓國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戰國諸侯國,於前230年滅亡。 韓國最著名的人物是法家代表人物韓非,他是韓國貴族,其思想卻為秦國所用。



顏老師聊歷史



韓國本來就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國家,他的存在就是六國的悲劇,是秦國的運氣。韓國佔據著秦國出函谷關攻擊六國的咽喉地帶,但是韓國國力卻很弱,自己完全無力守住這個地帶。所以,三家分晉之前,晉國可以壓制住秦國,而三家分晉之後,秦國初函谷關就暢通無阻了。

不僅如此,從韓國立國之後開始,直到滅亡的二百多年裡,除了極少數時期之外,秦國幾乎始終保持著對韓國有節奏的攻擊,差不多每十年左右,秦國就會進攻韓國一次,這也可以說是秦國季節性,規律性的收割韓國,就像割韭菜一樣。


在這期間,韓國一開始曾經試圖依託魏國和趙國的支援來抵抗秦國,但是後來卻認為自己在為秦國和趙魏兩國打仗做戰場,所以想投機取巧,也就是被仗義的連橫之說所欺騙,來說賄賂秦國,以避免秦國的不斷攻擊。但這並沒有什麼用,秦國最後還是率先滅了韓國。

所以說,讓韓國獨立成國,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無論是魏國吞併了韓國,還是趙國吞併了韓國,再依託本國的國力來抵抗秦國,都會好得多,都不會讓秦國那麼輕而易舉的就突破崤涵一線,但不幸的是就是韓國存在,而且始終保持著獨立,這是六國的大不幸。


也是因為韓國保持著獨立,但是卻又無力自己獨立抵抗秦國,所以韓國如果受到秦國攻擊,趙魏兩國就因為唇亡齒寒,必須全力救援韓國,把秦國打回去,否則自己也很危險。這樣,秦國每次週期性的進攻韓國,不僅可以收割韓國,而且也是在收割趙魏兩國。

長平之戰就是最好的體現了這種局勢。要麼韓國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要麼就是割讓給趙國,但割讓給秦國,秦國就可以隨時進攻趙國,所以趙國權衡利弊,接受了上黨郡,並且出兵抵抗秦國,結果是一敗塗地,不僅韓國失去了上黨郡,趙國也被秦國一戰消滅了四十萬人。


蕭武彈史


在戰國七雄中,魏國首先稱霸,魏國之後秦齊互霸,楚國是老牌強國,趙國後期胡服騎射異軍突起,燕國也在燕昭王的帶領下曾短暫強盛,只有韓國在七雄中一直弱勢,直到最先被秦滅亡。

先天不足

韓國和魏趙一起在三家分晉後建國,晉國一分為三後實力大幅削弱也是必然,在地緣上趙國在北方處境略好,而魏韓兩國地處四戰之地,處境十分艱難,這時候已經不和春秋時期一樣國家林立,已經沒有了那麼多小國當緩衝地,所以很容易四面受到攻擊,大大限制了發展。

錯過發展最佳時機

魏韓兩國地處四戰之地,魏國魏文侯首先看到了危機,並首先在魏國進行變法,使得魏國稱霸諸侯近百年。

與魏國相同處境的韓國被魏國領先後,可謂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雖然韓國有韓昭侯任用申不害變法,但這時齊魏秦楚已經崛起,各國已經容不得韓國發展,韓國也只能做齊國圍魏救韓的炮灰了。

四面受敵

在戰國初期各國內部相對都比較混亂,無暇爭霸,魏國也趁機建立霸業,不過隨著秦齊楚等國紛紛覺醒,四面受敵的劣勢也顯現出來,穩坐百年霸主的魏國也很快倒下,霸主魏國尚且抵不住四面受敵,作為魏國小弟的韓國就不必說了。

魏國沒落後,齊秦開始爭霸,魏韓兩國成為了齊楚兩國的緩衝地,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更難發展。

齊國沒落後,秦國基本一家獨大,這時的秦國開始肆無忌憚,韓國也成了秦國東進的第一打擊對象。在之後秦國最後的敵手趙國衰落,秦國更加暢通無阻,作為秦國必經之地的弱小韓國首先被滅也是必然的。


小傷聊史


韓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惡劣,幾乎沒有發展空間,導致韓國終戰國一世,在七雄中的排名都是倒一,倒二。

三家分晉後,圍繞韓國的勢力中,只有僅剩洛陽王畿的周王室,和被晉楚夾殺的鄭國,比韓國弱小。

韓國花了幾十年,費盡力氣,才趁魏楚交戰時最終吞併鄭國。

在此之後,除了欺負欺負不能吞的周王室,其餘時間就是被四面圍繞的魏,趙,秦,楚輪番毆打。

看歷史地圖,韓國的領土變化,除了與趙,魏交換土地,就只有跟隨魏國對楚作戰才南拓了一點地。

戰國中後期後,強秦露出了它的獠牙,魏國被秦國逼得放棄了西半部,讓韓國暴露在秦軍面前,秦國要東進必先面對韓國,於是,它的一點點土地,被秦國日割夜削,越來越弱,最早滅亡才是最正常的。


京豬大將軍


1.韓國本身就很弱小;

2.韓國兩面三刀誰強就依附誰的外交失誤。

秦始皇滅韓前的幾年秦始皇十二年呂不韋死,秦始皇真正執掌大權,秦國開始開展滅國大戰,秦始皇十三年,秦將樊於期攻打趙國,殺了十萬趙軍,秦始皇十四年,樊於期繼續攻打趙國,但趙國調來了李牧,李牧不僅擋住了秦軍攻勢,並且反殺十萬秦軍,樊於期逃亡燕國。

秦始皇十五年,秦軍再度分南北兩路攻擊趙國,仍被李牧擊敗。秦始皇十六年,韓國滅亡。

韓國的自保之道

在秦始皇十三年時其實韓國已經投靠了秦國將近三十年,韓國平時要給秦國上供,相當於秦國的一個郡縣,但韓王仍舊感到惴惴不安,他看到樊於期滅殺十萬趙軍之後,派韓非去秦國工作,希望通過韓非做秦國內部工作保全韓國。韓非也努力了,但無奈沒有成功。

秦始皇十四年,韓非給秦始皇上書說秦軍要先滅趙的原因是韓國雖然弱小,但多年來為了自保做了很多準備,秦軍不一定能夠一戰而下,一旦秦軍被韓國阻擋,那麼趙國就能從魏國、齊國獲得幫助,這對趙國是好事,但對於秦國的統一大業很不利,不如先攻打趙國,並同時安撫魏國,使得趙國沒有外援,滅了趙國之後就能傳檄而定韓、魏等國。

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對此持不同看法,李斯認為韓國雖然已經投靠秦國,但韓國是因為秦國強大而不是因為秦國仁義才屈服於秦國的,韓國所在地正好是秦軍東出的關鍵地點,秦國如果先攻趙,那麼韓國就是秦軍的心腹之患,隨時可能叛秦助趙,秦軍為了安穩也一定要先滅了韓國,然後攻擊趙國。

此時恰逢李牧滅秦軍十萬,韓王一看趙國有這麼大本事,立馬變臉投降了趙國,並要和趙國結盟,此時秦國內部對於先攻趙國還是先攻韓國還沒有定下來,李斯為了爭取韓國親自出使韓國,但無奈韓王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不見李斯,李斯上書給韓王,一番軟硬兼施仍舊不起作用。

韓國的滅亡

秦始皇十五年秦軍進攻趙國失利,似乎韓王的選擇沒錯,但韓國內部有明白人,趙國雖然勝了秦軍,但已經是強弩之末,趙國並不能作為依靠,所以秦始皇十六年韓國的南陽郡守騰投降了秦國,秦國也就順勢任用騰做內史,並藉著騰熟悉韓國情況,第二年讓騰進攻並滅了韓國,俘虜了韓王安,掃清了秦國的心腹之患。​

韓國最為戰國末期的弱國,為了自保首鼠兩端,先是投靠秦國,一看秦軍失利,立馬又轉向趙國,秦始皇看到韓國的善變,而韓國又佔據關鍵地點,確實是秦國東出的心腹之患,李斯所言不差,也就借勢最先滅了韓國,然後專心對付趙國了。

韓國最先滅亡印證了李斯的判斷,韓國自身實力弱小,但又不能專心於一主,看不清形勢,所以最先被秦國滅了,否則未必不可能成為和衛君一樣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