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曾有“戰國七雄”,你知道這七雄是哪七國嗎?有什麼故事?

晨風回眸


我是九州君,為你解答。

戰國時的戰國七雄,所指的是韓、趙、魏、楚、燕、齊、秦七國。

戰國七雄的國運覆盤如下:

一、韓

戰國地界示意圖

韓國,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於公元前325年稱王,至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歷時173年。在此期間,韓國因各種原因始終未曾真正強盛過,在戰國時期的國際話語權也是微乎其微。概括其歷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最複雜的國際環境——韓國地處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四大強國包圍圈,長期腹背受敵,國力積弱,不僅無力擴張,而且屢遭其他六國攻伐,在夾縫中求生存。
  • 最小的國土面積——韓國的國土面積也是戰國七雄之中最小的一個,發展空間小,實難作為。
  • 最大的戰績——韓氏立國之後多有徵戰,最大的戰績是韓哀候時期,於公元前375年吞滅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鄭國,並遷都鄭城,定名為新鄭(今河南鄭州)。
  • 最強盛之時——韓昭侯在位時,任用法家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加強中央集權,整頓軍備,使韓國國力大增,十數年間,諸侯無侵者,遂成小康之治。《史記·韓世家》載:“申不害相韓,修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 最著名之物——因韓國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因此韓國自古盛產鐵器和兵器,其中最為著名之物便是“弩”,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韓國之弩,獨步天下,為各國所畏懼。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
  • 最早滅亡之國——韓國因身處四戰之地,不僅國力孱弱,更是地處秦國東出大門,自然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終而於公元前230年覆亡。

二、趙

趙國地界示意圖

趙國,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至公元前228年秦國攻陷邯鄲,俘虜趙幽繆王,趙國亡,前後延續175年。戰國一直是善戰之國,不曾像魏國那般強盛百年,也不曾像韓國和燕國那樣默默無聞。在戰國中後期,趙國的國力開始逐漸強盛,國際話語權顯著增強,但在長平一戰功虧一簣。覆盤其國運走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複雜的地理環境——趙國所處地理位置十分複雜,東北向與東胡和燕國接壤,東向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北向與樓煩、林胡接界,南向和西向與魏、韓交錯相鄰。雖然與周邊國家接壤複雜,但主要的威脅來自於東胡與林胡等匈奴勢力,而中原各國基本以其為屏障,對其干擾不多。
  • “胡服騎射”走向強盛——趙國因長期受中山國和東胡匈奴侵擾,且勝少敗多,形勢嚴峻。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為扭轉軍事上的被動弱勢,決定順應時勢,推行改革,在趙國實行“胡服騎射”。放棄中原人的寬衣博帶和戰車戰術,換以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和單人騎兵戰術,國力大強。
  • 漸成關東六國之首——戰國中後期,隨著魏國的衰弱,趙國成了三晉的頭號強國,在齊國遭受五國伐齊的沉重打擊而一蹶不振之後,趙國更是成為了關東六國之首,成了六國抗秦的核心力量和脊樑。
  • “長平一戰”功虧一簣——趙國對秦國而言可謂是東出的最大的阻礙,秦趙兩國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外交伐謀是越演越烈。趙國在關東聲威無兩,直至因上黨郡歸屬問題導致的長平之戰爆發,秦趙兩國傾全國之兵進行戰略對決,戰略和用人上的失誤直接導致了戰場上的慘敗,數十年的國勢一朝功虧一簣,幾近覆滅。此戰可以說是秦國統一中國進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戰,掃清了
  • 短暫中興難改大勢——平之戰、邯鄲之戰後,趙國實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廉頗在趙國之敗後,被趙王重新任用相國並封為信平君,於趙孝成王十五年破燕軍;十六年圍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陽。
  • 第二個滅亡之國——公元前229年,秦攻趙國,趙幽繆王派李牧、司馬尚率軍抵抗。秦國使用反間計使趙幽繆王錯殺著名將領李牧、司馬尚。隨後秦軍突破井陘口,並於公元前228年,攻陷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趙國亡。

三、魏

魏國地界示意圖

魏國,自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公元前344年稱王、至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歷時共179年。魏國曾經在戰國前半程制霸中原、強極一時,終因與周邊強國拉鋸,國力損耗、人才流失,走向衰亡。覆盤其國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最早推行變法圖強——魏文侯在位期間,因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他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任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間,任用軍事家吳起進行改革,國力繼續上升。
  • 強盛百年不衰——魏文侯、魏武侯時期非常重視人才,任人唯才,敢為天下先,大力啟用改革派,先後任用翟璜、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抑制趙國,不斷東征西討,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至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魏國已經稱霸中原長達百年,實難可貴。
  • 三晉之中最早稱王——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自此,魏國成為三晉中最早稱王的國家。
  • 人才輩出——魏國在戰國初期,在列國之中是“夢想之國”,唯才是舉的風氣孕育了非常多的有才能之人,不僅國內人才輩出,更是讓天下名士紛紛趨之若鶩、心生嚮往。如前文述,著名的賢能又被重用之人,包括翟璜、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魏成等人。但到魏武侯後期以及惠王之時,一些奸臣嫉賢妒能,國內用人環境開始惡化,導致大批人才遭受迫害而流失他國,最有名的當屬商鞅、公孫衍、張儀、范雎等人都為秦國所用,實在令人嘆息。
  • 令人聞風喪膽的“魏武卒”——魏武卒,是吳起在魏國時對兵制改革的最重要成果,其訓練的精銳步兵,可謂千里挑一,戰力超群,列國聞之色變。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 與齊爭霸走向衰弱——魏國雖然與齊國在徐州相王,也側面說明了在當時,魏國眼中唯一值得尊重和重視的國家是富庶強盛的齊國,在經歷“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之後,曾經不可一世的魏國國運急轉直下,百年霸業就是坍塌,戰國格局從“一超多強”開始走向“群雄逐鹿”。
  • 與秦拉鋸加速衰亡——魏國強盛之時,魏武卒獨步天下,曾經打的秦國幾乎滅國,但是隨著吳起離魏到楚國另起爐灶,商鞅在秦國變法大成,國際局勢開始此消彼長,在後期的持續拉鋸之下,楚國收回了失土,秦國也收復了河西之地,魏國開始內外交困,迅速走向衰亡。
  • 第三個滅亡之國——魏國自惠王之後,魏國國勢逐漸衰微。傳至魏王假時,終於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成為七雄之中繼韓國和趙國之後第三個滅亡之國。至此,秦國徹底打開了逐鹿中原的大門。

四、楚

楚國,自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冊封楚人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至公元前223年為秦國所滅,國祚延續892年,堪稱悠久。覆盤其國運變化,與其歷史相比,其強盛期並不長,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傻大個”式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九州配圖

  • 第一個稱王的諸侯——春秋時期,公元前704年,楚候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成為唯一一個在春秋時期就稱王的諸侯國。
  • 最地大物博之國——楚國的國土面積在諸侯國中最為廣闊,所佔之地非常富饒,稻米充足,物產豐富,紡織業,種植業,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這並未給楚國帶來太多的國際優勢。
  • 春秋五霸之一——楚國立國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傳至楚成王之世開始崛起, 奄有江漢,不斷兼併周邊各小諸侯國,周天子賜胙,命楚國鎮守中南。到了楚莊王時期,楚國在與晉國的爭霸角力中漸占上峰,開始問鼎中原,成為春秋一霸,楚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達到歷史最鼎盛。
  • “柏舉一戰”幾乎覆亡——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派伍子胥、孫武率軍攻打楚國,在柏舉之戰中楚軍大敗,吳軍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楚幾乎覆亡。
  • “吳起變法”短暫中興——楚國在戰國時期,其國際影響力雖然不容忽視,但是也著實有限,各國都只是把他當作平衡國際局勢的一支牽制力量而已。楚悼王在位期間,任用吳起為相推行變法,吳起的改革對國勢立竿見影,成效顯著,一時間國力大增。但隨著楚悼王病逝,歷時五年的變法戛然而止,楚國的國勢也急轉直下。
  • 第四個滅亡之國——楚懷王時期,楚國與秦國之間屢戰屢敗,國土流失,無力還擊,至公元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成為戰國七雄之中第四個滅亡的國家。

五、燕

燕國地界示意圖

燕國,自公元前1044年建國,向冀北、遼西擴張,吞併薊國,至公元前222年被秦國所滅,國祚822年。燕國長期偏安一隅,無甚大志,在諸侯列國中始終處於中下游地位。覆盤燕國國運,主要有幾個特點:

  • 最與世無爭之國——燕國在其國史的前700年間,幾乎默默無聞,與世無爭,直至最後的百年時間,因感受到強烈的滅亡危機感,總算是折騰出了一點水花,如昭王變法圖強、五國伐齊及蘇秦合縱抗秦。
  • 最大的敗績——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燕國子之之亂伐燕,齊將匡章率軍50天內攻破燕國都城,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國幾乎覆滅。
  • 昭王變法圖強——燕昭王即位之時,燕國剛被齊國洗劫,百廢待興,國力衰微。昭王決心興復燕國,一雪前恥,於是採納郭隗的建議,招賢納士,築黃金臺,“千金買骨”,天下賢士紛紛投奔。後在樂毅、鄒衍、劇辛等人的幫助下,改革國政,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
  • 最大的戰績——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為報當年差點亡國之辱,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近四十萬兵力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國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之後聯軍一路勢如劈竹,如入無人之境,齊國軍民潰散,乘勝攻克齊七十二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當時齊國僅剩莒、即墨仍在堅守,幾近滅國。
  • 合縱抗秦發起國——公元前335年,蘇秦在燕王的支持下,促成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蘇秦擔任縱約長,並佩帶六國相印,秦國因此十數年不敢東出。
  • 最著名的刺殺——公元前228年,秦滅趙,陳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荊軻刺秦,最終失敗,荊軻被殺。
  • 第五個滅亡之國——荊軻刺秦失敗後,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發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衛軍逃至遼東,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燕國也成為繼韓、趙、魏、楚之後第五個被滅之國。

六、齊

齊國地界示意圖

齊國,自公元前1044年太公望建國,公元前386年,田齊代替姜齊,至公元前221年,為秦所滅,國祚延續823年。齊國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強大的東方大國,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其國力和國際話語權都是令列國不敢忽視的存在。覆盤其國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地理位置優越——齊國之地,東向臨海,北向與弱燕接壤,南向只有宋、魯等小國,只有西向有強敵,與韓、趙、魏、燕相比,地理位置相對優越穩定。
  • 富庶強盛——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
  • 第一個春秋霸主——齊桓公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政策,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開闢了“尊王攘夷”的稱霸模式,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齊國也藉此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 改姓未改國號—— 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統治集團雖然發生變更,但未改齊國國號。
  • 最大的敗績——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統帥五國兵馬,長驅直入齊地,齊國只剩即墨和呂城堅守,其餘72城邑盡歸列強,幾乎亡國。
  • 最史詩般的復國——如前文述,在堅守即墨五年之後,齊將田單率領軍民史詩般的盡收故土。齊國雖復國,但經此大劫,元氣大傷,國勢衰亡,無力再與秦抗衡。
  • 最後一個滅亡之國——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率領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從北向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國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七、秦

戰國時期秦國地界

秦國,自公元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至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正式位列諸侯。秦國所處之地條件惡劣,窮山惡水,物產貧瘠,最終擊敗中原各大強國一統中國,實難可貴。覆盤其國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地理條件惡劣——秦國處在中國的邊陲之地,土地貧瘠,人丁遠不如中原之地興旺,更是百戎之地,民風彪悍,私鬥成風。
  • 長期貧弱困苦——受限於其惡劣的地理條件和複雜的政權環境,秦國一直積貧積弱,國家和百姓長期貧弱困苦不堪。
  • 穆公稱霸西戎——秦穆公時期,先後滅掉西方12個戎族政權,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大國的基礎,此後秦國開始參與中原爭霸,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 持續百年衰弱——穆公之後,秦國與春秋時的晉國以及戰國期的魏國之間相互攻伐拉鋸,國勢陷入持續衰敗。至戰國初期,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國力也降到最低谷。
  • 最徹底的變法——公元前362年,傳至秦孝公時,他深感秦國羸弱不堪和亡國危機,果斷任用商鞅進行深徹的持續二十年的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比之早期的魏國李悝變法、後期的吳起變法和申不害變法,商鞅變法更加徹底和持久。
  • 紮實開疆拓土——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雖然殺了商鞅,但是繼續強力維護秦法,同時,穩紮穩打,北定義渠,南向吞併巴蜀,領土得到極大拓展,也獲得了天府糧倉,為後來的持續攻伐奠定了國力儲備。之後的各位國君均延續穩紮穩打之策略,直至統一。
  • 善用人才圖強——自秦孝公發佈求賢令後,無數東方名士和幹才都先後入秦謀取功業,如商鞅、范雎、甘茂、公孫衍、張儀、呂不韋、李斯等,一步一步將秦國統一大業推向了高潮。
  • 奮六世之餘烈——秦始皇嬴政最終能夠完成一統河山,是基於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六代君主的持續打下的堅實基礎。側面說明了秦國自孝公開始的歷代國君,都堅決維護秦法,才守住了前朝功業並持續發揚光大。
  • 建不朽之功業——秦國從公元前230年滅韓起,至公元前221年滅齊時止,耗時10年陸續兼併了東方六國,從此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期,進入了封建帝國時代。

總結

春秋戰國時期是分封制崩潰、中央集權制確立的過渡時期,是奴隸制度垮臺、封建制度建立的嬗變時期。在這一時期,無論是李悝變法、吳起變法,還是商鞅變法,本質上說是代表地主階級向奴隸主階級的宣戰,意味著奴隸主勢力的逐漸衰亡和封建勢力的逐漸興起。五百年間,社會動盪、風雲變幻、征伐混戰、此消彼長,唯一的一個主線卻是,笑道最後的一方一定是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和社會制度的國家。國與國之間的比拼,表面上看比的是誰的兵鋒更盛,誰的糧草更足,誰的武器更利,誰的主將更牛,但是從本質上看,其實比的是長期的國力,比的是誰的變法更加徹底,更能代表先進社會制度和先進生產力。

因此說,秦國最終統一六國,看似偶然,實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九州歷史雜談


其實呢,一開始的時候學歷史,記著戰國七雄特別困難,老師一直在說就記住一句話就行了,但實際上我到現在我都記不起來這句話叫什麼?

後來我在無意之間發現,其實你去背一下春秋五霸,基本上也就能把戰國七雄給說出來了。

我記得的春秋五霸的版本就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還有就是秦穆公。

就這裡面三個國家就已經出來了齊國,楚國秦國,然後一個晉文公就可以分出來三個國家,韓國魏國和趙國三家分晉嘛,在最後一個國家最沒有存在感的就是燕國。

其實最後存下來的戰國七雄都是擁有一定的實力和底子的,在春秋早期有3000個諸侯國,可是打到最後就只剩下這七個國家,證明你想在亂世之中存活下來,你必須要有自己自保的實力,否則你憑什麼能夠成為活到最後的男人?

去查戰國七雄的時候,我們必須得知道這戰國七雄的底子究竟是什麼時候打造下來的。

齊國很顯然就是齊桓公在的時候,齊桓公在世的時候,任用管仲作為自己國家的治理人,管中不負眾望幫助其國快速的脫貧致富,從一個原先其他國家都看不上的一個膏腴之地,轉變成為手握重兵並且稱霸一方的大諸侯國,雖然在這之後經歷了三小段大國,但是其國的綜合實力仍然還是存在,並且在這之後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主導了整個春秋戰國的歷史,因此齊國的實力是在齊桓公這個時候定下的。

楚國把原先就是在南方的一個小諸侯國,後來經歷過數代楚王的努力,成為了稱霸南方的一個龐然大物,(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是此時的楚國仍然而是一個鬆散的結合物直到到了楚莊王的歷史時期,才將楚國的綜合實力快速整合,並且將楚國的大權掌握在楚王的手裡面,雖然在這之後處王仍然還是要受到其他的大家族的制約,但是基本來講,楚王是楚國的頭,這一點已經是沒法改變的事實了。

秦國他們的實力奠定時期當然是秦穆公,秦穆公致力於整個秦國的發展,幫助秦國稱霸整個西方,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秦國才擁有了一塊穩定的安居之地,否則秦國向東要遭到晉國的攻擊,像西藥遭到西戎的攻擊,可以說一直迷不聊生更別提保存實例圖求發展了。

但是在這之後呢,秦穆公死的時候,由於秦國的制度和觀念過於落後,葬送了太多的秦國優秀人才和新鮮血液,所以秦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一蹶不振。

這是說三家分晉的那個晉國,本身就是一箇中原大國,再加上晉文公的努力,晉國基本上稱霸整個中原。

至於說燕國,其實這個國家一開始出現,在歷史上是和齊桓公,齊桓公送了燕國50裡土地,當然也不可能說因為這50裡的土地,最後成為了燕國發家致富的資本,主要是這個國家太過於北方,而且大部分擁有的是苦寒之地,所以這個地區也提不起其他諸侯的興趣,在這之後燕昭王勵精圖治,命樂毅為將軍率領五國聯軍伐齊。


漩渦鳴人yy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春秋時代諸侯演變為戰國七雄,是“城邦國家”向“領土國家”的發展。到領土國家統一起來,就形成秦漢帝國。

戰國時代最後三十多年,山東六國已無力與秦國對抗,秦國不斷向東蠶食六國國土,後來至秦王嬴政在位時,一舉滅六國,一統中國。

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

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合齊、楚、趙、魏、韓五國,合縱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佔領齊國長達五年。

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反攻,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趙在長平邑(今山西晉城高平市)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

公元前241年,趙龐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勢各個擊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窮小子770


從春秋到戰國,標誌性事件無需多說:田氏代齊、三家分晉。七雄見下圖。

1.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都是諸侯混戰,有什麼區別嗎?

一句話總結:春秋時期諸侯互毆是為了爭榮譽,把其他人打趴下,贏的人是爸爸;戰國時期諸侯互毆是為了爭地盤,把其他人打趴下,吞併地盤。

2.講一個冷門故事:我們一直認為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其實歷史的真相併不是。

秦始皇當年滅掉了六國,但是並沒有統一中國,因為衛國雖然很小,但是確實是秦國的一個附屬的存在,一直到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繼位,秦國廢掉衛元君,改立衛國公室後裔衛角為衛君,把新立的衛君角遷徙到野王縣,並把濮陽合併到東郡。

3.衛國的由來:

在周朝分封時,它是姬姓諸侯國,國君為侯爵。第一代國君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其他九人分別是: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冄季載。

衛國疆域大致位於黃河以北的河南濮陽、河北邯鄲、邢臺一部分、山東聊城西部一帶,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

衛武公時一度強盛,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






電影看多了有點齁


看戰國七雄,魏國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時最強,終結於前342年馬陵之戰,前340年河西之戰;齊國齊威王變法後成為強國,經歷齊宣王、齊閔王,霸業終結於前284年樂毅伐齊之戰;趙國在趙武靈王前302年胡服騎射後崛起,終結於前260年長平之戰;燕國在燕昭王(前312-前279)時期短暫崛起,前284年樂毅伐齊後達到巔峰,此後衰落,前279年田單復國後打垮燕國;韓國通過滅亡鄭國進入七雄之列,但實力微弱,只在韓昭侯以申不害變法時能有效防禦;楚國在吳起變法後崛起,經悼、宣、威、懷之世,終結於前301年垂沙之戰。只有秦國經商鞅變法後,經七世明主,無一昏君,沒有重大戰略失敗,最終統一了天下。

歸納下:戰國分成幾階段:

一、晉越齊楚四強階段(前475~前445)

初期滅吳後的越國最強,勾踐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並遷都琅琊,成為名副其實的霸主。

戰國進入了晉越齊楚四強階段,這四強是偽強。

越國在前465年勾踐死後,陷入了宮廷內亂,又沒像戰國七雄一樣變法圖強,日益衰落。

齊國權力由姜氏逐漸轉向田氏,國內經歷政權更替的陣痛期。

楚國在春秋時期曾被吳國攻破,又經歷了白公勝之亂,處於恢復期。

秦國長年亂政,日益貧困 。

越國衰落後,此後當以晉國最強,晉國又以四卿中知氏最強,前453年三家滅知氏,晉國又以趙氏最強。

二、魏國首霸(前445~前340),

趙襄子後,趙氏陷入亂政;魏國取代了趙國成為三晉之首,任命李悝變法,並廣泛選拔了樂羊、吳起、西門豹等名臣,開啟大魏首霸之局面;大魏由三代雄主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經營,首霸百年之久。魏國在前419起發起了河西之戰,攻佔秦國河西領土;又於前408~前406年滅中山。

此後,其他諸侯國效仿魏國變法圖強,如秦國商鞅變法、齊國的鄒忌治國、楚國的吳起變法,三國日益崛起。此外,韓國經申不害變法、趙國經趙烈侯變法,也稱雄一時。

而霸主魏國國君窮兵黷武,與其他諸侯國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爭奪,消耗國力。前383~前381年的棘蒲之戰,楚趙聯軍大敗魏、衛、韓聯軍。

此後前354年桂陵之戰、前341年馬陵之戰、西河之戰,魏國霸權衰落,戰國進入了 齊、秦、楚三強並立時代。

三、齊秦楚三強時代(前340~前301)。

秦國在秦惠文王時期先以犀首公孫衍為大良造,於前330年雕陰之戰大敗魏國,魏國成為了魚肉弱國;前322年以張儀為相,以連橫術蠶食三晉,日益強大;到秦武王時發起了宜陽之戰(前308年),國力達至鼎盛。

齊國在三代雄主齊威王、齊宣王、齊湣王統治下,與秦國形成東西割據之勢;齊國於前314年趁子之之亂時發兵攻打燕國,為此後燕國復仇埋下伏筆。

楚國政治黑暗貴族亂政,但畢竟有宣威之治的餘威,楚懷王更是吞滅了越國,擴大版圖。

三晉被迫採用犀首公孫衍之策,對秦國採取合縱;但在前317後修魚之戰,前314年岸門之戰連續慘敗,犀首妙計落空。

楚國統治者窮兵黷武,於前312年與秦國爆發了丹陽藍田之戰,楚國慘敗,這是楚國衰落之始。前301年楚國不自量力地與齊秦韓魏爆發了垂沙之戰,輸得落花流水,退出強國行列。

四、齊秦趙三強時代(前301~前284),

趙國於前307年開始胡服騎射,併吞並了中山國,隨後崛起,取楚國而代之。

齊國在齊湣王時期日益驕狂,前298年孟嘗君率三國攻秦國函谷關;又三侵燕國;此後中了蘇秦反間計,於前287年組織合縱攻秦;又於前286年滅宋國。

齊滅宋,國力成為七國最強,不為諸侯容忍。

隨後秦、燕、韓、趙、魏以樂毅為將,於前284年合縱伐齊;齊湣王戰死,齊國在前279年由田單復國,但已成為弱國了。

五、秦趙兩強時代(前284~前260,中間還有燕國小霸),

燕國在伐齊時,短暫崛起,但燕昭王死樂毅走後,燕國於前279年為田單所敗,自此衰落。

歷史進入了秦趙兩強爭霸時代。

秦國開始攻打韓、魏、楚;更於前279~前278年鄢郢之戰更攻下楚國都城郢都,楚國被迫遷都。趙國在前269年闕與之戰,大勝秦國,遏制了秦國擴張之勢。

秦趙兩強在前261~前260爆發了長平之戰,最終趙國慘敗,自此秦國獨霸天下,一統指日可待。

六、大秦獨霸時代(前260~前221)

大一統指日可待,但仍會有挫折。

秦國於259~前257的邯鄲之戰,為信陵君率的合縱聯軍所敗,前247年信陵君更率五國合縱攻秦;信陵君時期,魏國隱隱有復霸模樣,此後吞併了衛國;前256年楚國滅魯國,國力有所恢復;前241年龐暖合縱攻秦,這些僅是六國迴光返照而已。

前230年~前221年起,秦國發起統一之戰,自此掃六合,一統天下。


十三沐


戰國七雄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韓國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前325年魏惠王與韓宣惠王在巫沙會面,並尊為王。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所在地設置潁川郡。

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290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480餘次。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jì)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140多個,它們互相攻伐,爭奪霸權,周天子依附強大的諸侯而存在。強大的諸侯爭做霸主,稱霸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叫做“春秋五霸”。

燕國之固弱,令人瞠目結舌,曾趁趙國長平之敗、壯者皆死的機會,而舉國伐趙。燕軍雖擁有五倍於趙的兵力,卻仍被趙國打得大敗、並圍了國都。數年之後,燕國見趙國數困於秦國,廉頗也去將離趙,想因趙國之弊再次攻之,結果又一次大敗,主將劇辛被殺,燕軍損失兩萬。可以說,論諸侯的實際戰績,燕國的表現對比中山國、宋國也都相形見絀。

蘇秦合縱時遊說韓宣惠王,“地方千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百射,百發不暇止,遠者達胸,近者掩心。韓卒之劍裁,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大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甲、盾、(革是)、鍪、鐵幕、革抉、(口夭)芮,無不畢具。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趙國趙烈侯任用賢能,國勢日盛,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軍隊戰鬥力突飛猛進,拓土千里,疆域包括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內蒙河套一帶,東接齊國,北接燕國,西北與胡人為鄰,同是處四戰之地,趙國打出血性和經驗,士卒兇悍強橫,戰鬥力驚人。公元前260長平之戰後,從此一蹶不振。

據史記錄,楚國僅佔領原屬吳國土地,北方琅琊地區仍在越國手中,南方越國大本營也沒落入楚國。後來,楚國前線部隊全部被滅,可見越國的戰鬥力仍然很強。越國殘餘勢力最後亡在了秦始皇手上。幸運的是,百越中甌越、閩越等國乃勾踐後裔所建,秦始皇封而不得。直至漢武帝時期,越國才徹底歸入大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王國。戰國七雄皆不敵也!







田兒


春秋無義戰,戰國更瘋狂,秦、楚、齊、燕、趙、魏、韓,加上一眾小國,逐鹿中原,成天打仗,鬧得不亦樂乎。既有大開大合的合縱連橫、圍魏救趙、長平之戰,又有鬥智鬥勇的完璧歸趙、退避三舍、遠交近攻,還有感人至深的負荊請罪的將相和,振撼人心的荊軻刺秦王,不一而足。總括起來,歷史學家們可寫出數十萬言的啟示錄之類的專著。我這裡僅講述一個小故事:唐睢不辱使命。

話說秦王贏政欲佔安陵,心想不用使大招如戰爭手段,只需耍耍流氓,搞點詐騙就能手到擒來;安陵君也不是善渣,心中極不情願,抵抗肯定不行,只得派唐睢使秦求和解圍。秦王哪看得上小使臣?秦王與唐睢的一段對話頗為精彩:

秦王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唐睢回曰:”否,非若是也。…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怒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你不怕嗎?

唐睢懟曰:”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故事短小精悍,呈現出秦王色厲內荏、持強凌弱、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霸主作態,也表現了唐睢作為小國使者不畏強權、敢於鬥爭、從容鎮定、據理力爭的大無畏精神。唐王迫於利劍懸頭、生死憂關暫時妥協,處於迫不得已;唐睢之勝也暫時緩解安陵之存亡危機。但始終阻擊不了秦之擴張、統一步伐,歷史大趨勢不可違呀。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唐睢抱著與荊軻一樣的必死的信念前往秦國,表現了慷慨赴難的凜然正氣,終於取得小勝,挫敗了秦王的詐騙,揭露其虛偽面目,大快人心。至於後事如何,歷史巳給予答案就不說了。


老大73708


我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鐵製農具就已經開始使用了!到了戰國的時候,鐵製農具可以說就已經普遍使用了。鐵製農具的普遍使用使得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經濟都迅速的增長。

在伴隨著經濟增長的同時,各國之間的兼併鬥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個時候逐漸的出現了士大夫階級,一些諸侯逐漸被士大夫所控制。比如說原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後來就被瓜分了,分成了韓,趙,魏三個諸侯國。這樣再加上楚國,燕國,齊國和秦國。戰國就形成了七個比較大的諸侯國共同支撐的局面。這七個諸侯大國為了能夠統一全國,都在進行軍事上的改革和經濟上的改革。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最初,魏國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楚國任用吳起變法,國勢頗振,稱雄江南。趙國與韓國亦攻滅周邊小國,並於公元前367年,乘周內亂,把周分裂為西周(以王城為都)和東周(以鞏為都)兩個小國,逐漸佔領周的外圍地區。各國中只有燕實力仍較弱。由於國內變法的成功,秦、齊成為西方與東方兩大強國。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稱王,但在桂陵之戰(前353)和馬陵之戰(前341)中兩次負於齊國,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與齊威王“會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稱為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後稱王。各大國紛紛拉攏與國,出現合縱連橫的高潮。合縱連橫的實質是秦與齊、楚這兩大東西對峙集團的鬥爭。秦在這一期間基本上居上風,先後制服韓、魏,重創楚國,攻滅巴蜀。齊因未與秦直接交鋒,仍保持東方霸主地位。趙亦實力較強,趙武靈王曾實行“胡服騎射”,圖滅中山和攻略胡地。

戰國晚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更加激烈。楚違背縱約,與秦結盟,但在齊、韓、趙以及背盟的秦國的兩面夾擊下,一蹶不振。趙滅中山。國力強盛。齊雖挾韓、魏與秦相抗衡,但卻難以阻止秦對韓、魏的蠶食進攻。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五國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次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佔領齊國長達五年。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反攻,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趙在長平(今山西高平)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公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率軍進攻韓國的上黨郡,郡守投降趙國。趙國派著名大將廉頗率大軍鎮守長平(山西高平),築壘堅守,以逸待勞,與秦軍相持三年,不分勝負。秦國丞相范雎派人到趙國行施“反間計”,散佈廉頗壞話。趙王信以為真,就派那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廉頗。趙括驕傲輕敵,一到前線,下令傾巢出擊。秦將白起採取了誘敵深入、迂迴包抄的戰術,迫使趙軍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作戰。在一次突圍中,趙括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40萬大軍降秦,白起把他們全部活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秦軍乘勝前進,進圍趙都邯鄲。趙向魏求救,魏派晉鄙率兵救趙。因怕秦軍,半路上逗留觀望。公元前257年,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盜出魏王的虎符,假傳軍令,挑選八萬精兵援救趙國。同時,楚國援軍趕到,聯合打敗秦軍,解除邯鄲之圍。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事件。

秦國雖然暫受挫敗,但實力雄厚,六國沒有一個能單獨抗秦。秦國統一六國的形勢完全成熟了。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公元前241年趙龐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秦乘勢各個擊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經過十幾年的休整,從公元前231年開始,秦國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至公元前221年,消滅了其他六國,統一了中國。從此,中國由一個諸侯割據稱雄的邦聯制國家轉變為一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國家。


俞州夢中人


戰國時曾有“戰國七雄”,你知道這七雄是哪七國嗎?有什麼故事?我的回答是:

“戰國七雄”即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雄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

戰國七雄的故事很多:如邯鄲學步、臥薪嚐膽、胡服騎射等。

邯鄲學步的故事就發生在戰國七雄時期的河北邯鄲,當時屬於燕國。故事講述了燕國有幾個青年,羨慕趙國人走路,去邯鄲學習,結果非但沒學成,連自己怎麼走路也忘記了,只好爬回燕國。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

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例。如:我們小區前的一家餐點,原本以做稀飯包子為主,後來卻改變主意,去四川學做麻辣火鍋,回來再次開張,經營麻辣火鍋。結果生意蕭條,重新做原來的稀飯包子也沒能挽回局面,最終關門停業了。

這個現實版的“邯鄲學步”事例啟迪我們:不要盲目去學別人的東西,最後適得其反,落得不好的下場。其次是學習別人的長處,不能生搬硬套。胡亂模仿他人的話。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東西忘掉。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不考慮到實際情況一味地去模仿別人,結果只能是學不到別人的東西反而丟掉了自己的特點。


華軍abc


在周朝的時候曾經封封了很多的爵位,這些爵位按照高低不等分為公侯伯子男5級。其中公爵的封地是50平方公里,候伯兩級大約是35平方公里,子爵和男爵大約只有二十幾平方公里了,此外還有一些面積更小的附庸國。

只不過多年來,隨著各國之間的兼併,自然就出現了一些大國。原來所封的一些諸侯國經過了那麼多年,要麼被消滅,要麼就成長為龐然大物,連周天子也不得不仰仗他們。最早被封的大國,宋國作為公爵地盤應該是最大的,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已經是一個小國而已,雖然一直沒有被消滅,但是也沒有大到哪裡去。

而當年所封的侯爵,齊國和晉國成長為大國,南方所封的子爵楚國也成長為超級大國。西邊的秦國本來只是一個伯爵,但是在周天子東遷之後,由於地利優勢,佔據了西方很大一塊地方,也成長為大國。燕國比較特殊,因為齊桓公北伐狄人的時候,打下了很大一塊地方,送給了燕國,燕國的地盤一下子大了起來,一下子就成了大國。

在戰國的時候,建國又分別為韓趙魏三國,因此當時中國大地上最強的7個國家,也就是韓趙魏楚燕齊秦被稱為戰國七雄。這7個國家在戰國的時候互相交戰,最後秦國佔據地理優勢,迎滅東方6國,最終統一天下,當時的秦王嬴政自稱為秦始皇。事實上在春秋幾大國中,晉國自始至終應該是最強的,只不過可惜晉國的王室衰微,導致最後被公卿刮分,但是被分裂出來的三個國家在戰國中依然是非常強大的國家,只能說晉國命實在是太不好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