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曾有“战国七雄”,你知道这七雄是哪七国吗?有什么故事?

晨风回眸


我是九州君,为你解答。

战国时的战国七雄,所指的是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

战国七雄的国运复盘如下:

一、韩

战国地界示意图

韩国,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于公元前325年称王,至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历时173年。在此期间,韩国因各种原因始终未曾真正强盛过,在战国时期的国际话语权也是微乎其微。概括其历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最复杂的国际环境——韩国地处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四大强国包围圈,长期腹背受敌,国力积弱,不仅无力扩张,而且屡遭其他六国攻伐,在夹缝中求生存。
  • 最小的国土面积——韩国的国土面积也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小的一个,发展空间小,实难作为。
  • 最大的战绩——韩氏立国之后多有征战,最大的战绩是韩哀候时期,于公元前375年吞灭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郑国,并迁都郑城,定名为新郑(今河南郑州)。
  • 最强盛之时——韩昭侯在位时,任用法家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侵者,遂成小康之治。《史记·韩世家》载:“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 最著名之物——因韩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韩国自古盛产铁器和兵器,其中最为著名之物便是“弩”,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韩国之弩,独步天下,为各国所畏惧。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 最早灭亡之国——韩国因身处四战之地,不仅国力孱弱,更是地处秦国东出大门,自然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终而于公元前230年覆亡。

二、赵

赵国地界示意图

赵国,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至公元前228年秦国攻陷邯郸,俘虏赵幽缪王,赵国亡,前后延续175年。战国一直是善战之国,不曾像魏国那般强盛百年,也不曾像韩国和燕国那样默默无闻。在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国力开始逐渐强盛,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但在长平一战功亏一篑。复盘其国运走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复杂的地理环境——赵国所处地理位置十分复杂,东北向与东胡和燕国接壤,东向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北向与楼烦、林胡接界,南向和西向与魏、韩交错相邻。虽然与周边国家接壤复杂,但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东胡与林胡等匈奴势力,而中原各国基本以其为屏障,对其干扰不多。
  • “胡服骑射”走向强盛——赵国因长期受中山国和东胡匈奴侵扰,且胜少败多,形势严峻。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为扭转军事上的被动弱势,决定顺应时势,推行改革,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国力大强。
  • 渐成关东六国之首——战国中后期,随着魏国的衰弱,赵国成了三晋的头号强国,在齐国遭受五国伐齐的沉重打击而一蹶不振之后,赵国更是成为了关东六国之首,成了六国抗秦的核心力量和脊梁。
  • “长平一战”功亏一篑——赵国对秦国而言可谓是东出的最大的阻碍,秦赵两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交伐谋是越演越烈。赵国在关东声威无两,直至因上党郡归属问题导致的长平之战爆发,秦赵两国倾全国之兵进行战略对决,战略和用人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战场上的惨败,数十年的国势一朝功亏一篑,几近覆灭。此战可以说是秦国统一中国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战,扫清了
  • 短暂中兴难改大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廉颇在赵国之败后,被赵王重新任用相国并封为信平君,于赵孝成王十五年破燕军;十六年围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阳。
  • 第二个灭亡之国——公元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幽缪王错杀著名将领李牧、司马尚。随后秦军突破井陉口,并于公元前228年,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国亡。

三、魏

魏国地界示意图

魏国,自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历时共179年。魏国曾经在战国前半程制霸中原、强极一时,终因与周边强国拉锯,国力损耗、人才流失,走向衰亡。复盘其国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最早推行变法图强——魏文侯在位期间,因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他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任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任用军事家吴起进行改革,国力继续上升。
  • 强盛百年不衰——魏文侯、魏武侯时期非常重视人才,任人唯才,敢为天下先,大力启用改革派,先后任用翟璜、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不断东征西讨,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至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时候,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实难可贵。
  • 三晋之中最早称王——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自此,魏国成为三晋中最早称王的国家。
  • 人才辈出——魏国在战国初期,在列国之中是“梦想之国”,唯才是举的风气孕育了非常多的有才能之人,不仅国内人才辈出,更是让天下名士纷纷趋之若鹜、心生向往。如前文述,著名的贤能又被重用之人,包括翟璜、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魏成等人。但到魏武侯后期以及惠王之时,一些奸臣嫉贤妒能,国内用人环境开始恶化,导致大批人才遭受迫害而流失他国,最有名的当属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等人都为秦国所用,实在令人叹息。
  • 令人闻风丧胆的“魏武卒”——魏武卒,是吴起在魏国时对兵制改革的最重要成果,其训练的精锐步兵,可谓千里挑一,战力超群,列国闻之色变。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 与齐争霸走向衰弱——魏国虽然与齐国在徐州相王,也侧面说明了在当时,魏国眼中唯一值得尊重和重视的国家是富庶强盛的齐国,在经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魏国国运急转直下,百年霸业就是坍塌,战国格局从“一超多强”开始走向“群雄逐鹿”。
  • 与秦拉锯加速衰亡——魏国强盛之时,魏武卒独步天下,曾经打的秦国几乎灭国,但是随着吴起离魏到楚国另起炉灶,商鞅在秦国变法大成,国际局势开始此消彼长,在后期的持续拉锯之下,楚国收回了失土,秦国也收复了河西之地,魏国开始内外交困,迅速走向衰亡。
  • 第三个灭亡之国——魏国自惠王之后,魏国国势逐渐衰微。传至魏王假时,终于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成为七雄之中继韩国和赵国之后第三个灭亡之国。至此,秦国彻底打开了逐鹿中原的大门。

四、楚

楚国,自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册封楚人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至公元前223年为秦国所灭,国祚延续892年,堪称悠久。复盘其国运变化,与其历史相比,其强盛期并不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傻大个”式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九州配图

  • 第一个称王的诸侯——春秋时期,公元前704年,楚候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成为唯一一个在春秋时期就称王的诸侯国。
  • 最地大物博之国——楚国的国土面积在诸侯国中最为广阔,所占之地非常富饶,稻米充足,物产丰富,纺织业,种植业,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这并未给楚国带来太多的国际优势。
  • 春秋五霸之一——楚国立国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传至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 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在与晋国的争霸角力中渐占上峰,开始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一霸,楚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历史最鼎盛。
  • “柏举一战”几乎覆亡——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派伍子胥、孙武率军攻打楚国,在柏举之战中楚军大败,吴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楚几乎覆亡。
  • “吴起变法”短暂中兴——楚国在战国时期,其国际影响力虽然不容忽视,但是也着实有限,各国都只是把他当作平衡国际局势的一支牵制力量而已。楚悼王在位期间,任用吴起为相推行变法,吴起的改革对国势立竿见影,成效显著,一时间国力大增。但随着楚悼王病逝,历时五年的变法戛然而止,楚国的国势也急转直下。
  • 第四个灭亡之国——楚怀王时期,楚国与秦国之间屡战屡败,国土流失,无力还击,至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成为战国七雄之中第四个灭亡的国家。

五、燕

燕国地界示意图

燕国,自公元前1044年建国,向冀北、辽西扩张,吞并蓟国,至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国祚822年。燕国长期偏安一隅,无甚大志,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复盘燕国国运,主要有几个特点:

  • 最与世无争之国——燕国在其国史的前700年间,几乎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直至最后的百年时间,因感受到强烈的灭亡危机感,总算是折腾出了一点水花,如昭王变法图强、五国伐齐及苏秦合纵抗秦。
  • 最大的败绩——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子之之乱伐燕,齐将匡章率军50天内攻破燕国都城,燕王哙和子之被杀,燕国几乎覆灭。
  • 昭王变法图强——燕昭王即位之时,燕国刚被齐国洗劫,百废待兴,国力衰微。昭王决心兴复燕国,一雪前耻,于是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筑黄金台,“千金买骨”,天下贤士纷纷投奔。后在乐毅、邹衍、剧辛等人的帮助下,改革国政,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 最大的战绩——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为报当年差点亡国之辱,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近四十万兵力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加入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之后联军一路势如劈竹,如入无人之境,齐国军民溃散,乘胜攻克齐七十二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几近灭国。
  • 合纵抗秦发起国——公元前335年,苏秦在燕王的支持下,促成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苏秦担任纵约长,并佩带六国相印,秦国因此十数年不敢东出。
  • 最著名的刺杀——公元前228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
  • 第五个灭亡之国——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至辽东,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燕国也成为继韩、赵、魏、楚之后第五个被灭之国。

六、齐

齐国地界示意图

齐国,自公元前1044年太公望建国,公元前386年,田齐代替姜齐,至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国祚延续823年。齐国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强大的东方大国,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其国力和国际话语权都是令列国不敢忽视的存在。复盘其国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地理位置优越——齐国之地,东向临海,北向与弱燕接壤,南向只有宋、鲁等小国,只有西向有强敌,与韩、赵、魏、燕相比,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稳定。
  • 富庶强盛——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 第一个春秋霸主——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政策,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开辟了“尊王攘夷”的称霸模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齐国也借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改姓未改国号——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统治集团虽然发生变更,但未改齐国国号。
  • 最大的败绩——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统帅五国兵马,长驱直入齐地,齐国只剩即墨和吕城坚守,其余72城邑尽归列强,几乎亡国。
  • 最史诗般的复国——如前文述,在坚守即墨五年之后,齐将田单率领军民史诗般的尽收故土。齐国虽复国,但经此大劫,元气大伤,国势衰亡,无力再与秦抗衡。
  • 最后一个灭亡之国——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率领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从北向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国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七、秦

战国时期秦国地界

秦国,自公元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至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正式位列诸侯。秦国所处之地条件恶劣,穷山恶水,物产贫瘠,最终击败中原各大强国一统中国,实难可贵。复盘其国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地理条件恶劣——秦国处在中国的边陲之地,土地贫瘠,人丁远不如中原之地兴旺,更是百戎之地,民风彪悍,私斗成风。
  • 长期贫弱困苦——受限于其恶劣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政权环境,秦国一直积贫积弱,国家和百姓长期贫弱困苦不堪。
  • 穆公称霸西戎——秦穆公时期,先后灭掉西方12个戎族政权,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此后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持续百年衰弱——穆公之后,秦国与春秋时的晋国以及战国期的魏国之间相互攻伐拉锯,国势陷入持续衰败。至战国初期,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国力也降到最低谷。
  • 最彻底的变法——公元前362年,传至秦孝公时,他深感秦国羸弱不堪和亡国危机,果断任用商鞅进行深彻的持续二十年的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比之早期的魏国李悝变法、后期的吴起变法和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更加彻底和持久。
  • 扎实开疆拓土——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虽然杀了商鞅,但是继续强力维护秦法,同时,稳扎稳打,北定义渠,南向吞并巴蜀,领土得到极大拓展,也获得了天府粮仓,为后来的持续攻伐奠定了国力储备。之后的各位国君均延续稳扎稳打之策略,直至统一。
  • 善用人才图强——自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后,无数东方名士和干才都先后入秦谋取功业,如商鞅、范雎、甘茂、公孙衍、张仪、吕不韦、李斯等,一步一步将秦国统一大业推向了高潮。
  • 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嬴政最终能够完成一统河山,是基于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六代君主的持续打下的坚实基础。侧面说明了秦国自孝公开始的历代国君,都坚决维护秦法,才守住了前朝功业并持续发扬光大。
  • 建不朽之功业——秦国从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公元前221年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东方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封建帝国时代。

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是奴隶制度垮台、封建制度建立的嬗变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还是商鞅变法,本质上说是代表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的宣战,意味着奴隶主势力的逐渐衰亡和封建势力的逐渐兴起。五百年间,社会动荡、风云变幻、征伐混战、此消彼长,唯一的一个主线却是,笑道最后的一方一定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国与国之间的比拼,表面上看比的是谁的兵锋更盛,谁的粮草更足,谁的武器更利,谁的主将更牛,但是从本质上看,其实比的是长期的国力,比的是谁的变法更加彻底,更能代表先进社会制度和先进生产力。

因此说,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看似偶然,实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九州历史杂谈


其实呢,一开始的时候学历史,记着战国七雄特别困难,老师一直在说就记住一句话就行了,但实际上我到现在我都记不起来这句话叫什么?

后来我在无意之间发现,其实你去背一下春秋五霸,基本上也就能把战国七雄给说出来了。

我记得的春秋五霸的版本就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还有就是秦穆公。

就这里面三个国家就已经出来了齐国,楚国秦国,然后一个晋文公就可以分出来三个国家,韩国魏国和赵国三家分晋嘛,在最后一个国家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燕国。

其实最后存下来的战国七雄都是拥有一定的实力和底子的,在春秋早期有3000个诸侯国,可是打到最后就只剩下这七个国家,证明你想在乱世之中存活下来,你必须要有自己自保的实力,否则你凭什么能够成为活到最后的男人?

去查战国七雄的时候,我们必须得知道这战国七雄的底子究竟是什么时候打造下来的。

齐国很显然就是齐桓公在的时候,齐桓公在世的时候,任用管仲作为自己国家的治理人,管中不负众望帮助其国快速的脱贫致富,从一个原先其他国家都看不上的一个膏腴之地,转变成为手握重兵并且称霸一方的大诸侯国,虽然在这之后经历了三小段大国,但是其国的综合实力仍然还是存在,并且在这之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了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因此齐国的实力是在齐桓公这个时候定下的。

楚国把原先就是在南方的一个小诸侯国,后来经历过数代楚王的努力,成为了称霸南方的一个庞然大物,(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此时的楚国仍然而是一个松散的结合物直到到了楚庄王的历史时期,才将楚国的综合实力快速整合,并且将楚国的大权掌握在楚王的手里面,虽然在这之后处王仍然还是要受到其他的大家族的制约,但是基本来讲,楚王是楚国的头,这一点已经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了。

秦国他们的实力奠定时期当然是秦穆公,秦穆公致力于整个秦国的发展,帮助秦国称霸整个西方,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秦国才拥有了一块稳定的安居之地,否则秦国向东要遭到晋国的攻击,像西药遭到西戎的攻击,可以说一直迷不聊生更别提保存实例图求发展了。

但是在这之后呢,秦穆公死的时候,由于秦国的制度和观念过于落后,葬送了太多的秦国优秀人才和新鲜血液,所以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一蹶不振。

这是说三家分晋的那个晋国,本身就是一个中原大国,再加上晋文公的努力,晋国基本上称霸整个中原。

至于说燕国,其实这个国家一开始出现,在历史上是和齐桓公,齐桓公送了燕国50里土地,当然也不可能说因为这50里的土地,最后成为了燕国发家致富的资本,主要是这个国家太过于北方,而且大部分拥有的是苦寒之地,所以这个地区也提不起其他诸侯的兴趣,在这之后燕昭王励精图治,命乐毅为将军率领五国联军伐齐。


漩涡鸣人yy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春秋时代诸侯演变为战国七雄,是“城邦国家”向“领土国家”的发展。到领土国家统一起来,就形成秦汉帝国。

战国时代最后三十多年,山东六国已无力与秦国对抗,秦国不断向东蚕食六国国土,后来至秦王嬴政在位时,一举灭六国,一统中国。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齐、楚、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赵在长平邑(今山西晋城高平市)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公元前241年,赵庞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穷小子770


从春秋到战国,标志性事件无需多说: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七雄见下图。

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是诸侯混战,有什么区别吗?

一句话总结:春秋时期诸侯互殴是为了争荣誉,把其他人打趴下,赢的人是爸爸;战国时期诸侯互殴是为了争地盘,把其他人打趴下,吞并地盘。

2.讲一个冷门故事:我们一直认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其实历史的真相并不是。

秦始皇当年灭掉了六国,但是并没有统一中国,因为卫国虽然很小,但是确实是秦国的一个附属的存在,一直到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继位,秦国废掉卫元君,改立卫国公室后裔卫角为卫君,把新立的卫君角迁徙到野王县,并把濮阳合并到东郡。

3.卫国的由来:

在周朝分封时,它是姬姓诸侯国,国君为侯爵。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其他九人分别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冄季载。

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濮阳、河北邯郸、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一带,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

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






电影看多了有点齁


看战国七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时最强,终结于前342年马陵之战,前340年河西之战;齐国齐威王变法后成为强国,经历齐宣王、齐闵王,霸业终结于前284年乐毅伐齐之战;赵国在赵武灵王前302年胡服骑射后崛起,终结于前260年长平之战;燕国在燕昭王(前312-前279)时期短暂崛起,前284年乐毅伐齐后达到巅峰,此后衰落,前279年田单复国后打垮燕国;韩国通过灭亡郑国进入七雄之列,但实力微弱,只在韩昭侯以申不害变法时能有效防御;楚国在吴起变法后崛起,经悼、宣、威、怀之世,终结于前301年垂沙之战。只有秦国经商鞅变法后,经七世明主,无一昏君,没有重大战略失败,最终统一了天下。

归纳下:战国分成几阶段:

一、晋越齐楚四强阶段(前475~前445)

初期灭吴后的越国最强,勾践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并迁都琅琊,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

战国进入了晋越齐楚四强阶段,这四强是伪强。

越国在前465年勾践死后,陷入了宫廷内乱,又没像战国七雄一样变法图强,日益衰落。

齐国权力由姜氏逐渐转向田氏,国内经历政权更替的阵痛期。

楚国在春秋时期曾被吴国攻破,又经历了白公胜之乱,处于恢复期。

秦国长年乱政,日益贫困 。

越国衰落后,此后当以晋国最强,晋国又以四卿中知氏最强,前453年三家灭知氏,晋国又以赵氏最强。

二、魏国首霸(前445~前340),

赵襄子后,赵氏陷入乱政;魏国取代了赵国成为三晋之首,任命李悝变法,并广泛选拔了乐羊、吴起、西门豹等名臣,开启大魏首霸之局面;大魏由三代雄主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经营,首霸百年之久。魏国在前419起发起了河西之战,攻占秦国河西领土;又于前408~前406年灭中山。

此后,其他诸侯国效仿魏国变法图强,如秦国商鞅变法、齐国的邹忌治国、楚国的吴起变法,三国日益崛起。此外,韩国经申不害变法、赵国经赵烈侯变法,也称雄一时。

而霸主魏国国君穷兵黩武,与其他诸侯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消耗国力。前383~前381年的棘蒲之战,楚赵联军大败魏、卫、韩联军。

此后前354年桂陵之战、前341年马陵之战、西河之战,魏国霸权衰落,战国进入了 齐、秦、楚三强并立时代。

三、齐秦楚三强时代(前340~前301)。

秦国在秦惠文王时期先以犀首公孙衍为大良造,于前330年雕阴之战大败魏国,魏国成为了鱼肉弱国;前322年以张仪为相,以连横术蚕食三晋,日益强大;到秦武王时发起了宜阳之战(前308年),国力达至鼎盛。

齐国在三代雄主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统治下,与秦国形成东西割据之势;齐国于前314年趁子之之乱时发兵攻打燕国,为此后燕国复仇埋下伏笔。

楚国政治黑暗贵族乱政,但毕竟有宣威之治的余威,楚怀王更是吞灭了越国,扩大版图。

三晋被迫采用犀首公孙衍之策,对秦国采取合纵;但在前317后修鱼之战,前314年岸门之战连续惨败,犀首妙计落空。

楚国统治者穷兵黩武,于前312年与秦国爆发了丹阳蓝田之战,楚国惨败,这是楚国衰落之始。前301年楚国不自量力地与齐秦韩魏爆发了垂沙之战,输得落花流水,退出强国行列。

四、齐秦赵三强时代(前301~前284),

赵国于前307年开始胡服骑射,并吞并了中山国,随后崛起,取楚国而代之。

齐国在齐湣王时期日益骄狂,前298年孟尝君率三国攻秦国函谷关;又三侵燕国;此后中了苏秦反间计,于前287年组织合纵攻秦;又于前286年灭宋国。

齐灭宋,国力成为七国最强,不为诸侯容忍。

随后秦、燕、韩、赵、魏以乐毅为将,于前284年合纵伐齐;齐湣王战死,齐国在前279年由田单复国,但已成为弱国了。

五、秦赵两强时代(前284~前260,中间还有燕国小霸),

燕国在伐齐时,短暂崛起,但燕昭王死乐毅走后,燕国于前279年为田单所败,自此衰落。

历史进入了秦赵两强争霸时代。

秦国开始攻打韩、魏、楚;更于前279~前278年鄢郢之战更攻下楚国都城郢都,楚国被迫迁都。赵国在前269年阙与之战,大胜秦国,遏制了秦国扩张之势。

秦赵两强在前261~前260爆发了长平之战,最终赵国惨败,自此秦国独霸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六、大秦独霸时代(前260~前221)

大一统指日可待,但仍会有挫折。

秦国于259~前257的邯郸之战,为信陵君率的合纵联军所败,前247年信陵君更率五国合纵攻秦;信陵君时期,魏国隐隐有复霸模样,此后吞并了卫国;前256年楚国灭鲁国,国力有所恢复;前241年庞暖合纵攻秦,这些仅是六国回光返照而已。

前230年~前221年起,秦国发起统一之战,自此扫六合,一统天下。


十三沐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韩国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290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jì)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它们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周天子依附强大的诸侯而存在。强大的诸侯争做霸主,称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叫做“春秋五霸”。

燕国之固弱,令人瞠目结舌,曾趁赵国长平之败、壮者皆死的机会,而举国伐赵。燕军虽拥有五倍於赵的兵力,却仍被赵国打得大败、并围了国都。数年之后,燕国见赵国数困於秦国,廉颇也去将离赵,想因赵国之弊再次攻之,结果又一次大败,主将剧辛被杀,燕军损失两万。可以说,论诸侯的实际战绩,燕国的表现对比中山国、宋国也都相形见绌。

苏秦合纵时游说韩宣惠王,“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百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韩卒之剑裁,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革是)、鍪、铁幕、革抉、(口夭)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赵国赵烈侯任用贤能,国势日盛,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军队战斗力突飞猛进,拓土千里,疆域包括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河套一带,东接齐国,北接燕国,西北与胡人为邻,同是处四战之地,赵国打出血性和经验,士卒凶悍强横,战斗力惊人。公元前260长平之战后,从此一蹶不振。

据史记录,楚国仅占领原属吴国土地,北方琅琊地区仍在越国手中,南方越国大本营也没落入楚国。后来,楚国前线部队全部被灭,可见越国的战斗力仍然很强。越国残余势力最后亡在了秦始皇手上。幸运的是,百越中瓯越、闽越等国乃勾践后裔所建,秦始皇封而不得。直至汉武帝时期,越国才彻底归入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王国。战国七雄皆不敌也!







田儿


春秋无义战,战国更疯狂,秦、楚、齐、燕、赵、魏、韩,加上一众小国,逐鹿中原,成天打仗,闹得不亦乐乎。既有大开大合的合纵连横、围魏救赵、长平之战,又有斗智斗勇的完璧归赵、退避三舍、远交近攻,还有感人至深的负荆请罪的将相和,振撼人心的荆轲刺秦王,不一而足。总括起来,历史学家们可写出数十万言的启示录之类的专著。我这里仅讲述一个小故事:唐睢不辱使命。

话说秦王赢政欲占安陵,心想不用使大招如战争手段,只需耍耍流氓,搞点诈骗就能手到擒来;安陵君也不是善渣,心中极不情願,抵抗肯定不行,只得派唐睢使秦求和解围。秦王哪看得上小使臣?秦王与唐睢的一段对话颇为精彩:

秦王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唐睢回曰:”否,非若是也。…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怒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你不怕吗?

唐睢怼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故事短小精悍,呈现出秦王色厉内荏、持强凌弱、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霸主作态,也表现了唐睢作为小国使者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从容镇定、据理力争的大无畏精神。唐王迫于利剑悬头、生死忧关暂时妥协,处于迫不得已;唐睢之胜也暂时缓解安陵之存亡危机。但始终阻击不了秦之扩张、统一步伐,历史大趋势不可违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唐睢抱着与荆轲一样的必死的信念前往秦国,表现了慷慨赴难的凛然正气,终于取得小胜,挫败了秦王的诈骗,揭露其虚伪面目,大快人心。至于后事如何,历史巳给予答案就不说了。


老大73708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到了战国的时候,铁制农具可以说就已经普遍使用了。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经济都迅速的增长。

在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各国之间的兼并斗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逐渐的出现了士大夫阶级,一些诸侯逐渐被士大夫所控制。比如说原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后来就被瓜分了,分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这样再加上楚国,燕国,齐国和秦国。战国就形成了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共同支撑的局面。这七个诸侯大国为了能够统一全国,都在进行军事上的改革和经济上的改革。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降秦,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进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经过十几年的休整,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邦联制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俞州梦中人


战国时曾有“战国七雄”,你知道这七雄是哪七国吗?有什么故事?我的回答是:

“战国七雄”即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

战国七雄的故事很多:如邯郸学步、卧薪尝胆、胡服骑射等。

邯郸学步的故事就发生在战国七雄时期的河北邯郸,当时属于燕国。故事讲述了燕国有几个青年,羡慕赵国人走路,去邯郸学习,结果非但没学成,连自己怎么走路也忘记了,只好爬回燕国。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例。如:我们小区前的一家餐点,原本以做稀饭包子为主,后来却改变主意,去四川学做麻辣火锅,回来再次开张,经营麻辣火锅。结果生意萧条,重新做原来的稀饭包子也没能挽回局面,最终关门停业了。

这个现实版的“邯郸学步”事例启迪我们:不要盲目去学别人的东西,最后适得其反,落得不好的下场。其次是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能生搬硬套。胡乱模仿他人的话。反而把自己原来的东西忘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考虑到实际情况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结果只能是学不到别人的东西反而丢掉了自己的特点。


华军abc


在周朝的时候曾经封封了很多的爵位,这些爵位按照高低不等分为公侯伯子男5级。其中公爵的封地是50平方公里,候伯两级大约是35平方公里,子爵和男爵大约只有二十几平方公里了,此外还有一些面积更小的附庸国。

只不过多年来,随着各国之间的兼并,自然就出现了一些大国。原来所封的一些诸侯国经过了那么多年,要么被消灭,要么就成长为庞然大物,连周天子也不得不仰仗他们。最早被封的大国,宋国作为公爵地盘应该是最大的,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是一个小国而已,虽然一直没有被消灭,但是也没有大到哪里去。

而当年所封的侯爵,齐国和晋国成长为大国,南方所封的子爵楚国也成长为超级大国。西边的秦国本来只是一个伯爵,但是在周天子东迁之后,由于地利优势,占据了西方很大一块地方,也成长为大国。燕国比较特殊,因为齐桓公北伐狄人的时候,打下了很大一块地方,送给了燕国,燕国的地盘一下子大了起来,一下子就成了大国。

在战国的时候,建国又分别为韩赵魏三国,因此当时中国大地上最强的7个国家,也就是韩赵魏楚燕齐秦被称为战国七雄。这7个国家在战国的时候互相交战,最后秦国占据地理优势,迎灭东方6国,最终统一天下,当时的秦王嬴政自称为秦始皇。事实上在春秋几大国中,晋国自始至终应该是最强的,只不过可惜晋国的王室衰微,导致最后被公卿刮分,但是被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在战国中依然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只能说晋国命实在是太不好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