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楚國山河廣茂,人口眾多,最終為啥沒能統一天下?

長安旭哥


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

1、楚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這是事實,但是實行得是封君制度,保衛家園,他們還會出齊心協力,一致對外。但對外擴張的時候,遇到曠日持久的戰爭時,便會互相推諉。這就註定了他們無法進行向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更無法統一天下。

2、楚國沒有進行全面的改革,建立相應的體質。這就意味著國君強,國家強;國君闇弱無能,國家就衰弱。

3、楚國經歷了春秋和戰國幾百年的文化薰陶,融入了中原文化,自我優越感較強,失去開拓進取的精神。


碩鼠的大米


楚國雖山河廣袤,人口眾多,多是未開發地區,經濟落後,最主要統治者不行,所以不可能統一天下。

首先,國家領導人不行。

楚懷王之前的幾代君主還可以,比較有實力,也有問鼎中原的野心,所以在這幾代君主的手裡楚國的面積和勢力一直在不斷增大。

但我們都知道,到了楚懷王時期執政時期,連屈原這種懷瑾握瑜的忠臣也被遺棄,國家朝局昏聵可見一斑。尤其懷王后期,被騙到秦國以致身死異鄉。他之後的幾代君主則更是江河日下了。

缺乏宏圖大志,壓根沒有打算去統一全國。而且文化、禮制上,還維持著春秋以來的繁文縟節,尊崇一些失去生命力的東西,在與新興國家的交往中,顯得迂腐無能。

其次,國家制度太落後。

長期以來,屈、景、昭三大舊氏族根深葉茂,把持著楚國朝政,他們的利益不容觸犯。

所以戰國七雄中,楚國是唯一沒有經歷徹底變法的。最著名的吳起變法,也因反對勢力太強大,宣告流產。

與周王朝類似,楚國的國家政權實際上是,楚王室和貴族勢力以及各地方勢力、各部族勢力的一種鬆散聯合。集權性差,政出多門,統治混亂。這些,必然導致人才流失、凝聚力差、軍事擴張失利等惡果。

第三,農耕經濟發展遲滯。

在戰國時期,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並不是看國土的大小,而是看人口的多少,以及農業生產能力。楚國國土面積雖大,但偏安南部,領地大多都人口稀少,包括大片不適合耕種的原始森林地帶。因為沒有經歷像樣的變法,生產力十分低下,糧食產量也遠低於北方旱作農業區。

受制於此,楚國很多疆域都沒有得到有效開發,除了丹陽等少數幾個富庶城市。其他城池之地遠離中原文明,且都是河湖泥沼之地,人口稀疏經濟落後落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楚國因為地處南疆,長期被中原諸侯視為“荊蠻”,遭到周王朝和各諸侯國的冷落。吳越等小國也沒有畏懼之心,時時騷擾,牽制了楚國大量國力,使其無法放心北進。

鑑於以上種種原因,楚國雖大,卻難以自保。後來被秦將王剪率六十萬大軍所滅。


何處風蕭蕭


楚在戰國時,地廣人眾,在關東各國中是比較強大的一國。公孫衍“合縱”攻秦之時,楚懷王曾被推為縱約長。懷王時楚又滅越,楚國的疆域擴大到長江下游的沿海地區。自從秦,齊兩國日益強盛,楚也不斷和秦,齊進行爭鬥,但都遭到失敗,最後楚懷王被秦王誘至秦國而死。

到楚頃襄王時,統治階級“淫逸奢靡,不顧國政”,又不修城池。公元前280年,秦攻下楚的漢北地及上庸(今湖北竹山),司馬錯又從蜀而攻楚的黔中郡(今湖北宜城),鄧(今湖北襄樊附近)和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次年攻佔了郢都,秦軍繼續南進,一直打到洞庭湖邊上。楚的軍隊潰散而不戰,楚頃襄王逃竄於陳(今河南淮陽)。秦把佔領的國土設立黔中郡和南郡,從此,“楚遂削弱,為秦所輕”。

綜合史料可以看出,楚國雖山河廣茂,人口眾多,但變法不徹底,不成功,國內封建領主勢力強大。再加上後期政治腐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且淫逸奢靡,不理國政,武備廢馳,政治,經濟都落後於秦國。別說統一天下了,到後來都自身難保,終於在公元前224年,被秦將王剪率六十萬大軍所滅。


皖北隱士


楚國地域廣袤,佔據南方大片土地,楚國的先天優勢確實是比較明顯的,但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呢?

這得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了。


一、地理位置

楚國雖然地域廣袤,但很多疆域尚未得到有效開發,很多地區遠離中原富庶之地,且都是河湖泥沼之地,人口稀疏文明落後。受制於當時的生產力,無法開發長江中下游平原,糧食產量遠低於北方旱作農業區。

但儘管是這樣,楚國亦有如丹陽等富庶之地,比起中原六國也絲毫不差。

但主要是楚國雖然疆域廣袤,但是國家對地方的控制力卻不足,佔領的地方發展程度同樣參差不齊。


二、制度

楚國與其它六國的制度相比是落後的,其它六國通過變法,實力紛紛得到一定增強,唯有楚國,變法者吳起政死人熄,他的變法被複闢的貴族迅速廢除,商鞅被秦國殺了,但變法的措施卻延續了下來。

唯有楚國,沒有經歷完整的變法。

某種程度上來說,楚國與曾經的周朝很相似,中央權威較弱,對地方的控制力不強。體量較大,但是很多地方擁有很大的自治權,凝聚力不足,動員能力很差。

軍事上的凝聚力很差,遇到戰爭人齊心不齊,國君很難調動各個氏族的私有兵力,即便調動,也很難打持久戰。

所以說,楚國的體制實在是太陳舊落後了。


三、舊貴族勢力龐大

楚國的舊貴族勢力過於龐大,貴族勢力為了自身利益時常干政。

戰國時期的楚國屈 景 昭 三大舊氏族根深葉茂,動不動便阻礙了國家政策的實施,因為舊貴族勢力的過於龐大直接導致吳起變法的失敗。

為什麼呢?因為吳起變法觸碰了舊貴族自身的利益。


最後一點,楚國真正的強勢時期,其實在春秋,而不是戰國。

統一是在戰國,而非春秋。

楚國曾階段性強大,但實力絕不曾強到一統天下,舊的體制真真切切的拖了楚國的後腿。


蟬鳴七月


“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夫以楚之強與大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一》

蘇秦是戰國時期頂級的縱橫家,口才了得, 這段話是蘇秦勸說楚威王時對他所說的,裡面肯定有吹捧的成分,但是楚國的綜合實力在“戰國七雄”之中絕對屬於前三甲,甚至在某些時期“領軍七雄”。

在春秋戰國時期,從歷史地位和其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一等一的大國有秦國、楚國、齊國和晉國。雖然吳越兩國也曾稱霸諸侯,但是畢竟只是曇花一現;而晉國也曾經領跑諸侯,但是由於其內部自身原因,家臣勢力過大,晉國在戰國時期分裂成韓趙魏三國,這三國之中只有魏國在戰國初期曾經通過變法圖強,領跑諸侯,甚至能吊打齊、秦兩個大國,可惜沒有堅持下去,最終還是衰敗了。

所以說放眼整個先秦時期能夠長期保持大國地位的只有秦國、楚國和齊國。

尤其是楚國,到了戰國中後期吞併了吳越之地,楚國的國家疆域可以說是在戰國七雄之中是最大的,楚國之地在最初時期是屬於蠻荒之地,經過了楚國君主和楚人數代人的開拓和經略才得以繁盛。

在先秦時期這三大老牌霸主分佈的特點我們可以得出,秦國和齊國是佔據了黃河流域的中游和下游,而只有楚國是佔據了長江流域中下游的全部,所以說楚國地大物博,可以利用和開拓的資源也是最為豐富的。

那麼既然楚國有這麼多優勢,為什麼最終沒有一統天下呢?這裡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筆者以秦楚兩國的情況來分別進行分析,秦為什麼能得天下,而楚又為什麼被秦所滅?

一、秦楚對外戰略的角度的不同

在先秦的這些諸侯國中最不講周禮的應該就是秦國,這和秦國的地理位置與其歷史淵源有一定的關係,秦國受封諸侯應該相對比較晚的,秦國自打問世以來,其國家周邊環境一直都非常惡劣,它一直處在和西戎以及其他諸侯國不斷地衝突環境下,所以秦人好戰是歷史習慣。

秦國對外的戰略思想一直都是以“實現自己霸業為先”的,所以秦國的對外策略是主動進攻性,這是根本性的。

而楚國則有不同,楚國雖然也是蠻荒之地,但是生態環境要比秦國舒服的多,常年溫暖溼潤的楚國,在開發起來要比秦國容易太多,所以古代楚人大多喜歡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這從“吳起相楚”的結局就可以看出來,吳起在楚國變法,得罪了守舊的楚國貴族,最終被殺死在楚國,雖然變法實行了,但是吳起死後楚國又慢慢變回原樣。

由此可見,楚人保守的心理就註定了楚國對外戰略思路,這一點在戰國後期表現的尤為明顯,所以自吳起死後,楚國舊勢力死灰復燃,楚國之後的歷代君主沒有力圖進取之心,而是採取了消極的自我本土防禦戰略,這就註定了秦楚最大的區別,秦來攻,楚來防,結果就是秦一點一點地蠶食楚國,最終被秦所滅。

二、由於國內製度制度情況不同,秦國實力是逐漸上升的,而楚國的實力卻是一步步走向下坡路

秦國在經歷了“商鞅變法”之後,歷代君主奮發圖強,無論是軍事、經濟、政治、農業等各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綜合實力一躍而上,在戰國中後期是當之無愧的NO.1。

秦國制度改革最有效的兩大人事制度就是“軍功制”和“客卿制”,“軍功制”使得底層老百姓可以通過戰功來提高自己的地位,一人榮耀全家受益,使得人人都欲立功受獎;而“客卿制”保證了天下人才盡數來秦國,使秦國有了龐大的人才儲備,秦國政壇開始長久保持人才濟濟的局面,這兩大制度對於國家的治理和軍隊的建設是非常有益的。

而楚國由來已久的貴族制度使得政治閉塞,國內政治鬥爭激烈,舊貴族勢力龐大使得楚國無法根治弊病,但是楚國也有中興之主,楚悼王任用吳起,改革弊政,很顯然楚悼王認識到楚國的問題所在,可惜楚悼王一死,吳起的改革就沒有下文,而且吳起也因為楚悼王之死而被舊貴族所殺。

楚國內部政治的腐朽和四分五裂的內鬥,使得楚國一天天走向衰弱,並且楚國在戰國中後期開始越來越沒有建樹,所以楚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三、楚國統治者左右搖擺,屢屢背信棄義,導致楚國東遷,繼而秦國掌握了的對楚戰爭主動權

世人皆因“楚懷王客死秦國”而悲泣懷念,對他拒不割地的氣節表示肯定,說明楚懷王在楚國還是很得人心的,但是楚懷王同樣也是楚國的罪人。

楚懷王執政前期能夠任用賢臣使楚國逐漸富強,可是他後期聽信讒言,並且屢屢破壞合縱,與各諸侯國背信棄義,他幾次出爾反爾,使楚國成為了眾矢之的,而最終導致自己客死他鄉,因為楚懷王自己的昏庸,最終將楚國置於孤立的地位,最後迫使楚國遷都,失去了部分領土,為秦國增強實力推波助瀾。

楚國最正確的對策只能是和其他國家合縱對付秦國,而不是和秦國聯手,楚懷王沒有認識到事情的主要矛盾,和秦國短期連橫只能是“飲鴆止渴”,和其他國家聯手才是“康莊大道”,楚懷王目光短線,只重視眼前利益,毫無強者胸襟,為了小利而失去大義,必然會導致失敗。

儘管後來楚國進行了東遷,雖然失去了江漢寶地,但是由於其立國已久,國力仍然不可小覷,所以楚國東遷後的統治核心仍然可以是存在的,但是敗局卻早已註定。

總結:

戰國史其實也是秦國進行統一六國的戰爭史,秦國自上而下的改革弊政,人人當先,歷代秦王均注意人才的引進,使得秦國有著遠勝於各國的龐大人才儲備,這為秦國國力大幅圖提高有著顯著的作用。

楚國因為思想守舊,不思進取,所以時常處於被動的局面,加上大部分楚君昏悖不堪,自上而下的政治氛圍盡是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安於享樂之風蔓延,所以楚國的失敗是遲早的事情。

一統天下需要的不光是廣大的領土和人口,這些雖然也是構成主要實力的一部分,但是卻不是最主要的,一統天下需要自上而下的清明政治,以及人才支撐,古話說的好:“得人才者得天下”,儘管這句話功利性很強,但是確是正道。

楚國並不缺乏人才,秦歷經二世而亡,而亡秦者就是楚人,這就能看出楚人的實力即便在亡國之後其爆發的潛力依然非常大, 楚國缺乏的是一個好的統治者,以及正確的政治制度,試想,如果楚國能夠堅持吳起的變法,也許天下的格局就會大有不同了,因為楚國後勁真的很足的。



鴻涵先生


為什麼楚沒有統一天下,而秦統一了天下?這需要從春秋戰國整個的發展歷程來看,還得考慮到各個國家間複雜的政治關係和各種傑出人物的影響,不是一句簡單的楚國實力弱或者君主昏庸之類的話就能解釋清楚的。

我給你簡單的按照時間順序捋一下春秋戰國的重大歷史事件,你應該會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

春秋初期,最早橫行中原而稱霸的不是各個大國而是一個小國——鄭國。

這是因為當時齊、晉、楚、秦內部權力鬥爭複雜,比如說

齊國襄公荒淫無道,大臣叛亂。

晉國驪姬之亂,公子們死的死,逃的逃。

而鄭國最早統一,鄭莊公幾乎成為春秋霸主。

大國統一之後,小國紛紛被控制

大國統一之後,小國退出歷史舞臺,被大國以各種名義控制。

1.最早的霸主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經過一番整頓,齊國成為天下最強的國家。

2.齊桓公,管仲死後,齊國內亂,國力衰弱。楚國臨時橫行中原。

3.前面說到晉國驪姬之亂,公子出逃。漂泊十九年的晉文公後來復國,任用賢能,國力盛強。晉國聯合齊國和秦國,一起抵制楚國。最終晉國取得霸主地位,晉文公和齊桓公也並稱“齊桓晉文”。

春秋中期,晉國衰弱後,霸政時期過去,晉楚爭盟

春秋中期,晉國楚國勢均力敵,是當時最強的兩個國家,百年間戰爭不斷,結果通常是北部小國屬於晉國,南部小國屬於楚國。

春秋末期,吳越趁機相繼稱霸

1.吳國本來是晉國為了牽制楚國,而扶植起來的。結果卻因為晉國和楚國連年打仗,國力衰弱,後來反而不如吳國強大。

吳國甚至幾乎將要滅亡楚國,楚國國都也被吳王闔閭佔領。

後來因為越國進攻吳國而且吳國內部出現問題,才讓楚國僥倖活了下來。

闔閭的兒子夫差在位期間,在黃池大會諸侯,取得霸主地位。

2.後來楚國又聯合越國一起抵制吳國。

越王勾踐在位期間,越國突然實力大增,將吳國打的一敗塗地。吳王夫差也自殺而亡,吳國自此江河日下。

勾踐成為了春秋最後一個霸主。

吳越爭霸開啟戰國時代

越國結局

越國後來的結局也逃不了四分五裂的下場。霸主地位也一去不返。

各國發生內亂

戰國初期,各個國家都發生內亂。

晉國被三分為趙魏韓。

這是因為晉文公在位時候為了鞏固君權避免宗族奪權內亂,啟用了一批異姓貴族就埋下的禍根。

齊國統治權被陳國公族田氏奪取。史稱田齊。

秦國和楚國也發生內亂,但是統治權沒有被異姓篡奪。秦穆公以後,秦國國力日衰,漸漸從中原最後的目光中消失,秦國甚至打不過魏國,被奪取了河西之地。這個局面一直持續到商鞅變法。

戰國時代最早強盛的是魏國

魏國最早將內部整頓就緒,實行變法,暫時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一度橫行中原。魏國甚至想控制中原,引起後來的大混戰。

秦國緊隨魏國,任用商鞅變法,並聯合各國攻打魏國

商鞅從魏國進入秦國,被秦孝公任用。秦國實力大增。

於是秦國聯合列國夾擊魏國,魏國衰弱,被降為二等國。秦國又從魏國手裡奪回了河西,有了一個十分有利的戰略地理位置。

然後秦國向蜀地發展,這是一個重要節點,因為秦就此獲得了吞併六國的經濟基礎。

強國變為秦,齊,楚,其中秦國實力日益增強。

這時候其他國家韓趙燕魏楚又聯合起來一起去攻打秦國,結果被秦軍打敗。

張儀拆散齊楚聯盟,秦軍趁機打敗楚國。

而齊國想要吞併燕國,過程中實力損耗很大。

因此,在三強之中,秦國實力最為雄厚。

秦國和齊國平分中原,稱帝

秦楚戰爭,楚國大敗,完全失去戰鬥力。

秦和齊東西相持,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到後來國際輿論反對,取消了帝號。

齊國想吞併周室,引起列國不滿被群起而攻之

齊國向南攻楚,向西侵犯三晉,又想吞併周室。

秦國抓住機會和燕國、三晉一起攻打齊國,楚國也趁機吞併齊國南部領土。

從此,齊國失去強國地位。

秦國獨強局面形成

齊國大敗後,天下能勉強抗秦的只有楚國。

在秦國聯合列國攻打齊國時候,楚國乘機侵佔齊國領地。

秦國唯恐楚國得到新的領土。於是在燕國和齊國糾紛還沒有結束,就不顧一切的向楚國發起進攻。

在白起的進攻下,楚軍潰不成軍,郢都被佔領,王室陵墓被焚燬,國都也遷到了陳,失去了與秦抗衡的能力。

現在為止,只有秦國一家獨大,秦國滅六國不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易安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卻未能統一天下,這與楚國曆代君主的指導思想和治國理念有關。楚國在政治制度上採用的是類似於西周分封制的分治制度,該制度落後於秦國的中央集權制。楚國最強盛的時期,乃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時期,楚莊王曾問鼎中原,想與周天子比實力和權力。即便如此,楚國也未能統一中原,其後的君主皆偏安一隅,壓根就沒有想統一天下。說穿了,這都是被儒家思想害的。孔子曾到訪過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有這樣的指導思想,豈會謀求統一?而秦國則不然,從秦穆公開始,採用法家百里奚的治國理念,休養生息,為秦國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到秦孝公時採用商鞅之法,變法以自強,尤其是鼓勵軍功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並確立了統一天下的目標。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在贏政任上實現了天下大一統的理想。由此可見,統治者的指導思想和治國理念,決定國家的發展方向。楚國不思進取,偏安一隅的指導思想和落後的政治制度是不可能統一天下的!




處處是中心


一,變法失敗,舊貴族長期把持朝政。

隨著百年春秋時期被趙魏韓三家分晉正式宣告結束,歷史的車輪進入到了戰國時代。時戰國七雄中的魏文候派了李悝、吳起變法取得成功並且魏國迅速強盛,吳起創建的魏武卒一度以區區五萬人打遍天下無敵手!於是其他六國紛紛變法圖強。因魏國魏文候去世魏武候繼位吳起受到打壓逃至楚國,楚國國君即命其任楚國令尹開始在楚國進行變法。吳起大刀闊斧變法楚國迅速強大,擴展疆域,向北擊敗魏國大軍切斷魏國河內郡與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的聯繫,向南攻打到百越使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恢復了楚國原來的興盛狀態。然而吳起的變法嚴重影響了楚國的舊貴族的利益,於是在支持吳起的楚悼王死後吳起就被反叛的舊貴族所殺。吳起一死楚國變法就告一段落了,楚國舊貴族重又把持了朝政,陷入以前的老路。

二,戰略失誤,錯失良機。

楚國後侷限於傳統的諸侯國統治模式,雖有一二位雄才大略之主改變不了致強容易架不住敗家子的套路,往往起始不錯中間多出變故,幾次全盛時期都存在著一統天下的可能性,但都錯失了良機。春秋時楚莊王擊敗宿敵晉國稱霸,中原小國紛紛倒向楚國,楚莊王甚至派人去周王室詢問九鼎的重量,完全暴露了自個兒的野心。但這一輪很快過去,晉楚兩國的戰爭對彼此消耗太大,開了兩次彌兵之會即停戰協定,各國尊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實際上也截斷了楚國進取中原的路。再者戰國楚威王時期,彼時秦國剛殺了商鞅、齊威王去世齊國開始走下坡路,楚國則併吞了趙國達到最大版圖。但此時楚國嚴重誤判形勢,放著最大的競爭對手秦國沒有打卻和齊國糾纏徐州之地,結果讓秦國緩過勁來南下攻佔了巴蜀和漢中,導致門戶洞開。再後來楚威王之後的楚君一個比一個弱,秦國日漸強大,最終楚國再也無力迴天了。


劉文廣


楚國一直是春秋戰國時的大國,在戰國初期,楚國先後滅了越國,攻陷了巴國後,國家土地面積達到了頂峰。成為七雄中面積最大的國家。有燦爛的楚文化。

但楚國被稱成為蠻夷之邦。雖然有好武的基因。但當權者缺乏一統天下的決心。更加沒有長遠的國家戰略,一會合縱,一會連橫。雖然楚國有一些明君。比如楚莊王,楚威王,楚宣王。楚國有吳起變法,一度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由於楚悼王的突然死亡,變法也是草草收場。相對於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國家鼓勵軍功,農業得到長足的發展,人口有很大的增長。秦國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找到了統一六國的目標。歷代國王為之奮鬥。

自從楚懷王重用屈原,改革一度看到了復興的希望。到被張儀忽悠,幻想和齊國絕交可以得到600裡的土地。最後只得到6裡土地。發兵攻打秦國卻慘敗。再次發兵再次大敗,第三次被騙到秦國,客死他鄉。自此楚國實力迅速衰落。楚國後期,春申君在內亂中被殺。楚國一蹶不振。十多年後,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滅亡。


小飛豬娛樂影視


楚國國土面積那麼大,為什麼沒有統一全國呢?

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面積最大的應該是楚國了吧,但擁有領土那麼多的楚國為什麼沒有統一天下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其實說到底還是君主不行。不管在哪一時代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基本上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強弱。雖然楚懷王之前的幾個君主都還可以,而且在這幾代君主的手裡楚國的面積一直都在不斷的增大。但是楚懷王后期,他被騙到秦國至死,後來的幾代君主也是越來越不行了。君主不行就留不住有才能的人,其他國家的賢能也不會投靠過來。戰國末期屈原的改革本來使楚國恢復了一些,但是楚王卻把他流放了。

楚國就應了那個成語,金玉其外、敗其絮中。真實的楚國是內裡政治很混亂,貴族權力巨大,楚王沒能掌握軍政大權。秦則相反,至贏政時期,已經中央集權高度統一,國內政治清明, 經濟強大,全國人民一心一意擁護支持大一統。

我覺得戰國時候,長時間面積最大的楚國沒有統一全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下幾點。

首先,楚國王室從文化上,經過楚莊王時代的改革,已經成為春秋禮法最忠誠的擁躉。在楚國最強盛的時代,楚宣王、楚威王包括楚懷王,壓根沒有打算去統一全國。在和諸侯尤其是秦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楚王們也比較迂腐,最終淪為秦國的受害者。

其次就是楚國本是江漢地區的“蠻夷”國家。在融入華夏後,他們不可避免受到了“文明的腐蝕”,即削弱了進取精神。

其三是楚國物產豐富,蘊含的道家文化,本身就是清靜無為,他們的不願意去玩命的。這也和秦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四就是楚國的門閥權貴政治,不利於人才的發掘。秦始皇統一的很多功臣,如昌平君、昌文君、李斯這些都是楚國人,卻為秦國效命。

其五是從楚懷王開始,接連幾任楚王都是水平低下,一代不如一代,也造成了楚國的迅速崩潰。

楚國的國土雖然最大,但是其實力未必能入前三。春秋就不說了,重點討論戰國中後期的情況。楚杯王前面的幾任楚王,相對講都算賢明,都在使楚國不斷強大。楚杯王中了秦國計謀,喪失大片重要國土,同時失信於其他國家,實力大減,楚國開始走下坡。另楚國國土面積雖大,但佔領的南部之地大多都人口稀少,而且還是不適合耕種的原始森林地帶。而在當時看一個國家的實力,並不是看國土的大小,而是看人口的多少以及農業生產的能力。再者秦國的強大勢不可擋。秦始皇前面的幾任秦王都比較的賢明,使秦國一年比一年強大。特別是收服巴蜀之後,秦國多了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大糧倉,而中原諸國及楚國,連年征戰失利。此消彼長,而贏政又是一位奇人,一時橫掃六國,勢不可擋。

這也就是楚國為什麼沒有統一全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