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魏國成第一個強國,秦國笑到最後,秦國是如何強大的?

李順Leesun


戰國七雄為了圖強爭霸,都有變法圖強的行為,其中魏國經過李悝變法,吳起變法之後成為戰國第一強國,韓國申不害術治變法也取得一定成就,燕國的樂毅變法是燕國的高光期,甚至聯合五國攻打燕國,楚國雖然沒有完整的變法,但也進行了改革,趙國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趙國軍事力量強盛,在戰國後期,唯一能夠與秦國虎狼之師相抗衡的隊伍,六國被秦國統一,只有秦國笑到最後。

秦國是如何強大的?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商鞅變法徹底,秦孝公推行的商鞅變法是一次徹底的變法,實行各項制度使秦國強大起來,特別是嚴酷的法治,獎勵耕戰制度,極大地提高軍隊戰鬥力,造就秦國一支強大的虎狼之師;依法治國能有效地減少君主意向對政策執行的干預,使得商鞅變法被徹底執行。

第二,秦國特殊的戰略地緣政治,使秦國受益匪淺,秦國是唯一一個完全處於第二階梯上的國家,當秦惠文王拿下巴蜀地區後,又奪取魏國的土地,將關中、巴蜀、漢中地區連為一體,四周都有山川險阻與中原諸國隔離開來,形成一個弧形獨立地理單元,居高臨下,俯視中原,進可攻,退可守。

第三,秦國吸收戎狄的尚武精神和功利性主義,使得秦國在與中原諸國的邦交過程中,很少受到中原思想影響,只要給領土就行,只要給人口就行,實用性和功利性主義非常強,在合縱連橫策略中,使的秦國獲得大量的土地,而中原諸國則受傳統思想的約束,瞻前顧後,固守仁義道德,屢屢措施良機,上當受騙。

最後,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強大最後統一天下,這與其“奮六世之餘烈”是分不開的,秦國出了六世明君,其實中原諸國都有出明君,例如魏國的魏文侯,燕昭王,齊桓公,趙武靈王等等,秦國之所以出六世明君,這也與秦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國曆程是分不開的。

秦國原本為西周養馬守邊陲的,地處於華夏文明的邊緣,建國初期十分貧弱,並且生活在戎狄包圍之中,中原諸國都鄙視秦國,這使得秦國曆代國君都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除了六世明君外,秦宣太后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也是秦國能夠強大的關鍵。


資深人士說文史


秦孝公時期,實行“商鞅變法”,中經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一百餘年間,因地處關中沃野,變法比較徹底,因此後來居上,建立了比較鞏固的中央集權的統治,注重水利和農業生產,獎勵軍功,軍隊裝備優良,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謀劃作戰,多次發動連橫,使秦在諸侯國中越戰越強,終於打敗了東方各個強大的敵手,成為天下第一的強國。

戰國初期,魏國最先變法並開始稱霸各國,而秦國比較落後,因此被魏國欺負的很慘,河西之地盡喪。之後魏國被圍攻,獨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復反,而各國都開始進行變法圖強,天下開始進入均勢,形成秦齊楚三強政治格局。

自魏國衰落後,秦齊楚並立為三大強國。魏公孫衍聯合其他五國相王對抗秦齊楚三國,均告失敗。秦國連橫韓魏抗衡齊楚。之後秦相張儀欺騙楚國,鼓吹連橫,破壞了齊楚聯盟,並使楚國衰落,天下進入秦齊兩極相爭格局。

秦齊爭霸時期,齊國大佔上風,並與五國合縱,使秦不敢東出函谷關,甚至被迫尊齊為帝。之後秦使臣犀首欺騙齊偉、魏,使其攻趙,破壞了合縱聯盟。之後齊滅宋,威脅了周圍國家,加上蘇秦的反齊活動,致使五國攻齊,齊從此衰落。

齊國衰落後,趙國成了東方最強國家,但綜合實力和齊相差太遠,無法取代齊的影響。澠池之會後,秦趙開始對中原的瓜分。之後秦趙相攻,長平之戰後,趙國衰落,秦國一家獨大。

長平後,雖然其他各國的幾次合縱都取得了部分進展,但對局勢影響不大,此時的六國只是苟延殘喘而已,秦國統一的趨勢開始明顯,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從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先後消滅六國,結束了五百多年的分裂,統一了天下。


鑑史臺


戰國中後期,秦國已經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秦國能夠崛起,主要源於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秦人骨子裡的強悍

秦人的老祖宗秦非子和其他諸侯先祖不同,他的出身很低,只是一個放馬的,因為養馬有功,才有幸成為周王室的附庸國,那時候,其他諸侯已經開國100多年了。

秦人的封地很小,且和西戎部落犬牙交錯,為了生存,秦人和西戎部落死磕了幾百年。

前100多年,秦人並不佔優勢,在和西戎交戰中曾經連續3位國君戰死沙場,這是其他諸侯不曾遭遇過的。

幾百年的篳路藍縷、英勇戰鬥史,塑造了秦人驍勇善戰的優良品性。

第二,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都先後變法過,但商鞅變法最徹底,功效最大。

軍功爵制、郡縣制的大範圍推廣,大大削弱了傳統世襲貴族的特權;獎勵耕織、重農抑商,保障了秦國糧食充裕;軍功獎勵,激勵了廣大平民百姓的戰鬥熱情。

第三,歷代國君都有強烈的進取心

從秦非子到秦王嬴政,除了秦躁公、秦懷公兄弟很軟弱,秦出公年歲太小外,絕大部分國君都比較英明,尤其是秦莊公、秦文公、秦穆公、秦孝公、秦昭襄王、秦王嬴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即使和後代的那些英明君主相比,也絲毫不差。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秦國笑到了最後。


小楊品史


春秋時期,秦穆公求賢若渴,用五張羊皮從出國贖回了百里奚,百里奚推薦了蹇叔,武將有百里奚之子孟明視、蹇叔之子白乙丙,秦人西乞術。穆公南征北戰,三定晉君,一度成為春秋五霸(兩種說法,有爭議)。等到了秦孝公時期,魏國中庶子衛鞅出任秦國左庶長(相當於丞相),推行變法,秦國強大起來。到了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上臺,雖然車裂了商鞅,但沒有廢除商鞅之法,秦國依舊強大。六國推行蘇秦的合縱抗秦之策,秦國用張儀的連橫之策破之。到了秦昭襄王時期,任用範睢,推行遠交近攻政策,戰神白起,長平之戰坑殺趙國六十萬降卒,六國聞秦色變,紛紛割地事秦。呂不韋以秦莊襄王嬴異人奇貨可居,助其回國,最終登基為王,莊襄王是個酒色之徒,朝政全由呂不韋把持。最後莊襄王一命嗚呼,嬴政登基,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所以蘇轍《六國論》說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就是這麼來的。

而魏國,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真的是“四個二把兩個王帶出去了”,成為了戰國最大人才輸出國,衛鞅、範睢都是魏國人,可惜都為秦所用。


小銘同學65


在戰國中期,由於地處西部偏遠地區,生存環境較為惡劣,再加上之前的政治動盪,所以秦國一直以來都是積貧積弱。

但是他的鄰國,魏國由於早期的李悝變法,整個國家實力非常的強勁,在軍事上,大魏武卒傲視群雄,更是有龐涓這樣的厲害人物。

所以在那個時候,秦國是非常不好過的,更是被魏國侵佔了河西地區,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一輩子都想收復河西,但都以失敗告終。

一、秦孝公即位後,決心要改變自己國家貧窮落後的現狀,便廣招天下人才,實行變法。

這個時候,出身衛國的商鞅便帶著雄心壯志來到了秦國,並深得秦孝公的器重,便開始了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商鞅變法。

但是自古以來,改革總是受到內部阻力的,商鞅的變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秦國內部舊貴族勢力的阻止,尤其是甘龍、杜摯等人更是百般刁難。

但是秦孝公的改革之心同樣也是不可阻擋的,為了變法的順利,他不惜放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太子贏駟,更是全力的支持商鞅,拜其為大良造。

當然改革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秦國的國家實力迅速強大起來,百姓不再懶散、軍隊戰鬥力得到了提升,整個秦國上下都有了不一樣的氣象。

在與魏軍的數次大戰中,秦軍都獲得了大勝,這也讓秦孝公看到了收復河西之地的希望。但是天不假年,一生致力於秦國強大的秦孝公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但是他也無憾了,因為他知道,秦國的強大已經不可阻擋,在他之後,他的子孫後代將面對著一個無比壯闊的前景。那將會是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

(秦孝公)

二、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贏駟即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惠文王。

在他之前,秦國的國君都是公的稱號,到了他這裡變成了王。這是因為在周朝的歷史時期,對於諸侯國的等級有著非常嚴格的制度,有公、侯、伯、子、男等。

在分封初期的時候,往往根據和周王室血緣的親近來確定各個諸侯國的爵位等級,但是到了後期,周王室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時的諸侯國也強大了起來,一些實力較強,但是級別太低的國君不再滿足自己的爵位,便自立為王,像齊國、楚國、魏國等都先後稱王,即位不久的嬴駟也稱了王。

但是儘管諸侯國稱王都已經成為了潮流,但是周天子依然是天下共主,各國之間在名義上還是要服從他的統治。

秦惠文王即位後,一些就貴族勢力便立刻瘋狂的反撲,準備破壞秦國的變法。

但是此時的嬴駟已經不是昔日的莽撞少年了,經過幾年的上山下鄉,他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他也深切明白,變法是秦國強大的保證,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

但是此時剛剛即位的他,影響力還是過於薄弱,還沒有到達和秦國宗室抗衡的實力,所以面對兩難的選擇,他只能做出犧牲商鞅的決定。

一代改革之臣被五馬分屍,就此隕落,但是他的變法將會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漸漸掌控秦國的秦惠文王,在軍事上,開始大規模的擴充秦國的領地。

東進攻魏,徹底收復了被魏國盤踞多年的河西之地,可以說是了卻了三代秦君的夙願。往南更是滅亡了蜀國,大敗了楚國。

在西北方向,攻打義渠,使其俯首稱臣,徹底解決了秦國的後顧之憂,並擁有了大量的優良牧場。

在政治上,他兩次任用戰國第一嘴炮張儀為相,對各個諸侯國的關係採用了遠交近攻的方針,破壞了他們聯盟攻秦的陣營。

這都使得秦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但是可惜的是,秦惠文王也不是非常長命,僅僅45歲,便崩逝於咸陽。

(秦惠文王)

三、秦惠文王死後,他的兒子贏蕩即位,這就是著名的大力士秦武王。

這哥們實在是厲害,厲害到可以徒手把鼎給舉起來,但是也是把自己活活玩死,在位僅僅三年,便追隨他的父王而去。

由於秦武王沒有子嗣,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贏蕩的弟弟嬴稷登基為王,這就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秦昭襄王。

四、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可以說是秦國曆代君主中,非常有作為的一位。

如果說秦國的崛起自秦孝公開始,那麼到了秦昭襄王的時代,秦國就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

在軍事上,對趙國、魏國、楚國更是鯨吞蠶食。在這期間,最慘的就是趙國,趙國的實力在當時還是算是比較雄厚的,也是有著一大批的人才。

像青年將軍趙括自幼熟讀兵書,通曉軍事理論,如果能從一些戰爭中多多磨練自己,還是有著成為一名優秀軍事家的可能。

但是沒想到,他一出來就指揮了戰國時期陣勢最大的一場戰爭,長平之戰。更為要命的是,趙括的對手是戰神白起,結果自然可想而知,趙國大敗。

而且白起人屠的稱號不是白來的,將45萬趙軍幾乎全部幹掉,這幾乎滅亡了整個趙國,因為在古代,人口數量的多少就意味著國家和軍事實力的強弱。

所以當時的白起肯定也沒有任何的選擇,只能狠下心來,做了一回千古的惡人。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之後,秦國統一天下,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在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滅亡了東周,結束了這個朝代約800年的壽命,這也從名義上宣佈,秦國要奪得天下的決心。

總結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東方楚國一個卑微的地方,有一個卑微的家庭,在秦王滅亡東周的這一年,出生了一個卑微的小孩。

因為他太卑微了,所以家裡人也就隨便起了一個名字,因為排行老三,所以就叫劉三兒,只不過後來才改了一個名字叫做劉邦。

這是一個在幾十年後,親手埋葬大秦王朝的人。

看來,歷史總是那麼愛開玩笑,但是總的來說,秦昭襄王,在死的時候,想必也可以瞑目了。

因為在他治下的56年,秦國的實力已經遠超東方六國,他也明白大約只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大秦的鐵騎將踏遍天下,無人能擋。


新銳歷史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點是,秦朝不是一直就是強國,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人所為,秦朝的發展,是幾代人的奮鬥結果,這其中,秦惠文王起到的作用比較關鍵。

秦人本是關西一馬伕,商湯伐夏桀的時候,嬴姓先祖費昌擔任商湯的御用司機,幫助商湯在鳴條一舉擊敗夏王大軍,實現中國奴隸王朝的第一次改朝換代。

後來嬴姓一族就一直負責商周王室的馴馬與養畜,周穆王是個愛周遊天下的天子,為他駕車的也是秦人先祖造父,因為有功被封在趙地,後來的趙姓即從此來,所以別看戰國後期秦國和趙國廝殺得血肉橫飛,兩國原本是一家人。

隨後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被殺,導致周平王東遷的時候,秦人才因為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而此時像晉、楚、齊等大國已經立國數百年了,秦國無疑是後起之秀。

秦國立國還算是撿了一個便宜,因為犬戎的進攻,周王室東遷到洛邑,索性就將岐山以西的地盤都賞給了秦國,沒想到秦國很快擊退了犬戎,佔據了岐山、豐水一帶,這成為秦國立家的本錢,此後數百年,秦國的都城一直都在雍城(今陝西鳳翔)。

進入春秋時代,列國爭雄,諸侯爭霸,但秦國地處邊陲,且出身卑微,長期不入中原大國的法眼。

讓秦國第一次躋身大國之列的是春秋時的秦穆公,秦穆公的主要做法是用賢,大量從外國吸納優秀賢才進入秦國為官,這其中就包括春秋時著名賢臣——用五張羊皮換來的七十歲老人百里奚。

在鄰國晉國內亂之際,秦國先後兩次幫助晉公子回國登基,秦穆公娶了晉獻公的女兒,秦穆公又把女兒嫁給了晉文公,當時秦晉兩國情好日密,成語“秦晉之好”後來就成為兩家結兒女親家的常見稱呼。

但是秦國稱霸崛起最大的阻礙,就是地理位置。秦國地處關中,即今天陝西渭河流域一帶,東西南北有四大關隘相守,是天賜之地。

然而這也同樣制約了秦國的對外擴張,秦國要想東出,一個巨大的晉國擋在門口,讓秦國不可能出兵逐鹿中原。等了多少年,秦穆公終於等來一個最好的機會,就是一代霸主晉文公去世,新君剛立,而恰逢鄭國也死了君主,秦穆公的計劃是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大將率軍悄悄越過晉國領土,奇襲鄭國。

鄭國是位處中原的老牌公國,滅了它就可以奠定霸業。但很不幸,這一支大軍被一個愛國的牛販子給騙了,這個叫弦高的牛販假裝鄭國使者,在中途攔住秦國大軍獻上自己的牛作為國禮。孟明視知道鄭國早有防備,只好撤兵,路上再次經過晉國境內,便沒有來時的那般幸運。晉國大將先軫在崤山伏擊了秦軍,秦軍全軍淪陷無一人生還,三名元帥全部做了俘虜。

崤之戰成為秦國曆史上最慘痛的一次戰事,此後整個春秋時期,秦國都無法向東擴張一尺一寸。

後來歷史學家評選“春秋五霸”,有的版本里有秦穆公,有的沒有,我個人認為秦穆公當“五霸”是有資格爭議的,像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那樣的“霸主”,都是在中原舉行過諸侯大會,得到許多國家一致推舉,並獲得周王室認可的。而秦穆公終其一生沒有實現東出中原的目的,只是在西邊平定了少數民族。

穆公之後,秦國百年來沒有賢能的君主,又被甩出了大國的陣營,淪落為邊陲小國。尤其是歷經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內部激烈奪權,君位頻繁更迭,國力大衰,河西之地被魏國佔領。

直到秦孝公即位被視為秦國由弱轉強的標誌,勵精圖治的秦孝公向天下發布求賢詔,發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的呼聲,吸引一代改革大才商鞅由魏入秦,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變法浪潮。



求賢令:秦公嬴渠梁告天下之士,秦自穆公稱霸,國勢有成,大業有望。然,其後儲君不賢,厲公、躁公、簡公、出子,四世政昏,內亂頻出,外患交迫,河西盡失,函關易手,秦始由大國而僻處一隅。其後獻公即位欲圖振興,連年苦戰飲恨身亡。當此之時,國弱民窮,列國卑秦 不與會盟,且欲分秦滅秦而後快,國恥族恨 莫大於此。 本公即位,當思國恥,悲痛於心,今嬴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長策、奇計,而使秦國恢復穆公霸業者,居高官、領國政,與本公共治秦國,分享秦國。

此乃五百年之一卷雄文。其一,開曠古先例,痛說國恥。歷數先祖四代之無能,千古之下,舉凡國君者,幾人能為?幾人敢為?其二,求強秦奇計,而非求平平治國之術,足見此公志在天下霸業。身處窮弱,被人卑視,卻竟能做鯤鵬遠望,生出吞吐八荒之志。古往今來,除禹湯文武,幾人能及?其三,胸襟開闊,敢與功臣共享天下。

有此三者,堪稱真心求賢也。

其實在當時的戰國,各國均知道變法圖強的道理,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都搞得轟轟烈烈,但往往是人亡政息。唯有秦國變法最為徹底,剷除了舊貴族的勢力,雖然商鞅最終以身殉法,商鞅的法度卻被繼承了下來。

以此可以反觀楚國吳起變法,由於楚國攤子太大,反對勢力太兇狠,支持變法的楚悼王一旦死去,變法即告流產,吳起也被舊貴族們亂箭射殺。 也因此整個楚國八百年,楚王都沒有實現像商鞅變法後秦王那樣對國家的絕對控制權,楚國的大宗族,像春秋時的鬥氏、戰國時的屈、景、昭三大家族,幾乎壟斷了楚國軍政大權。權貴階層的壟斷,也造成了人才外流,如伍子胥、張儀等人。

再看秦國,則吸引大量人才,從秦孝公開始往後的六代秦國國君統治期間內,秦國的領政大臣全部是由非秦國人擔任,這一點極為可貴,想象一下我國總理是美國人,日本人~

商鞅變法被認為是秦國變強的重要原因之一,商鞅:公孫氏,又稱公孫鞅。因變法有功被封於商,故又稱商鞅。在孝公寵臣景監的舉薦下,商鞅獻上了一套“循名責實,信賞必罰”的變法計劃。秦孝公大為讚賞,決心實行變法。

變法主要內容有: 第一,實行連坐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匿奸者與降敵同罰”。後來,又禁止家人“同室內息”,使父子、男女有別。此外,還“平鬥俑、權衡、丈尺”,統一度量衡;推行縣制;商鞅將全國的小都、鄉、邑集合成四十一縣,縣置令、丞,破壞了舊貴族的封邑,加強了國家的集權。全國上下有了標準的度量準則,方便了稅收和交換。對賦稅制和俸祿制度的統一產生了積極作用,有利於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的影響。

(此舉要結合當時的秦朝背景來看,主要是消除了權貴階層、地方勢力的實力,實行了中央集權,刑罰嚴苛,使得百姓不敢違法犯罪,並大力封賞軍功,立戰功成了秦國平民的向上通道,並且由於商鞅執法敢於不避貴勢,當時秦惠文王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因為違反宮規被商鞅處罰,秦法嚴明,刑上大夫,但考慮到太子是儲君,商鞅對太子的兩個師傅公子虔處以劓刑、公孫賈施以黥刑,商鞅的固執和冷酷把太子和其黨羽全部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和貴族階層積怨太深,也為自己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這在當時的秦國震動頗大,也是秦國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對百姓的剝削,秦朝滅亡也有因為刑罰太過嚴苛的原因。)

第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商鞅之法規定:農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或租稅,不努力耕作或棄本逐末者全家被罰為僕人。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賦”。後來,又廢井田,開阡陌,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權,這是戰國時期各國中唯一用國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國範圍內改變土地所有制的事例。為中央集權經濟的發展鋪平道路。這些政策有利於增殖人口、徵發徭役和戶口稅,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但是也有一定侷限性,就是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商鞅為什麼重農抑商的原因如《商君書》裡所說:民眾專心務農,那麼民眾就樸實好管理,有誠信就容易役使,民眾誠實便可以用來守城作戰。民眾專心耕種,那麼就很少有奸詐之事,而且看重自己的故土不願遷移,民眾專心於農耕作戰,那麼就能用獎賞和懲罰的辦法來鼓勵上進,民眾專心於農耕作戰,就可以用他們來對外作戰。民眾同君主親近,併為了法度去犧牲自己,因為他們一天到晚去從事農業。民眾如果不可以被使用,是因為他們看見靠空談遊說的人待俸君主也可以使自己得到尊貴的地位,商人也可以發財致富,手工業者也能以此養家餬口。民眾看到這三種人的職業安適,又可以得財利,就一定會逃避農耕和作戰。逃避農耕,那麼民眾就會輕視自己的居住地。輕視自己的居住地,那麼就一定不會替君主守土作戰。凡是治理國家的人都害怕民眾散漫而不能集中。所以英明的君主都希望民眾能將心思集中在農耕上。 有一定侷限性,但是主要的原因還是為戰爭服務,抑制商人是因為害怕人們看到商人的富貴而不願意再從事農業。不從事農業則人民就不能為君主作戰了。比如齊國就因為經濟發達,而不好戰。 並且可以最大限度動員國內力量進行戰爭。如果要動員國力,無非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兵,一個是糧。農民不喜歡搬家,可通過建立戶籍制度,方便統計徵兵,提高軍糧生產,防止逃兵役和稅收。並且老百姓窮才會貪圖政府的賞賜,才會喜歡戰爭,希望建立軍功,方便統治。商人因為有錢,就最不會貪圖政府的賞賜,也就最不會和政府合作,也就成為政府打擊的目標。)

第三,避私鬥,獎勵戰功。

按軍功大小取得貴族爵位,實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祿制,按貴族爵位高低分配田宅,無軍功者不可得爵,私鬥者受罰。

“軍功爵”是以上繳殺敵首級數作為晉爵受獎的依據。此舉打破了“世卿世祿”的官制,士兵斬一敵軍官馬上可晉一級爵位,較之魏國只賞銅八兩的規定高得多。有了軍功即使是僕人也可以得到升官,沒有軍功即使是過去的貴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

其變法的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迅速使得秦國從一個西方不起眼的弱國變成為“天子致胙”,“諸侯畢賀”的軍事強國。


秦國在商鞅變法的短短十多年間,被治理得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秦人皆“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聞戰則喜,“鄉邑大治”。

連周天子也送禮給孝公,封為“方伯”(一方諸侯領袖),各國紛紛前來祝賀,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富足的國家。 秦國之所以能崛起,軍事能力起到極大作用,一般普通民眾都是厭戰的,但是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平民從此有了用戰功改變自身地位的希望,軍人也成了最榮耀的職業。

立軍功者能升官晉爵,極大地刺激了秦人的生產積極性和為國作戰的勇氣,掠地和繳獲愈多也使秦國論功行賞愈有了資本……如此循環,秦軍愈戰愈強,成為一支令東方諸國喪膽的虎狼之師。

到了秦惠文王即位時,雖然其對商鞅有私怨,卻看到了商鞅之法對秦國強大的巨大推動作用,因此繼承了商鞅的遺志,讓變法圖強成為秦國更為有力的爭雄武器。

另一方面,商鞅之死沒有讓秦惠文王閉關鎖國,相反,他依然廣納天下賢士,成為秦國股肱之臣的公孫衍、張儀、甘茂都來自魏、楚等國。(這點有點像美國,吸納各國人才移民,也是美國強大的原因之一,反觀其他國家,可以做出對比。)

秦惠文王對秦國的貢獻主要有這幾點:

一是擊敗魏國龍賈大軍,斬首八萬,一舉奪取了秦國失去多年的河西之地;

二是重用張儀行連橫之術,破解了東方六國針對秦國的聯盟,而且通過戰爭取得了魏國、韓國和楚國的大片領土;

三是派司馬錯南下取巴蜀,將如今四川重慶之地收入秦國疆域,讓秦國的領土擴大了兩倍,也讓中原政權首次對巴蜀之地進行有效治理,可以說秦國吞滅巴蜀,對於秦國統一有極大的重要意義,使得秦國國力更強,達到了進一步"富國"、"廣地"、"強兵"目的,戰略上還形成對楚的側翼包圍,為爾後南進創造了有利態勢。


秦滅巴蜀﹐為進一步滅楚和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修建都江堰後整個成都平原富庶起來,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經濟基礎,秦國也由此更加輕視六國。

關於秦國徵巴蜀,還有過辯論。當時秦惠文王確實欲發兵伐蜀,但是蜀道難走是個頭疼的問題,而且,時值韓國侵犯,先伐韓吧,恐巴蜀局勢更加不利,先伐蜀吧,又怕韓國趁機來襲,惠文王陷入了兩難的抉擇。惠文王跟前的大紅人張儀建議伐韓,而司馬錯堅持伐蜀,與張儀爭論於惠王之前。張儀的伐韓主張其實包含著東出爭利於三川、劫持周室的方針“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反方辯手司馬錯是這麼說的,秦國地小民貧,當務之急是廣地、富國、強兵,別看蜀國是西僻之國,“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而且拿下蜀國,有禁暴止亂之名,天下不會以為秦國貪暴,面子裡子的好處都得到了;反之如果伐韓劫周天子,未必有多大的實際利益,反而還擔了一個惡名,若引來山東諸國的攻伐,那秦國就完蛋了。加上從蜀國這個地方“以東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於是惠文王採納了司馬錯的意見,出兵伐蜀,滅之。

秦滅巴蜀之後,國力大增,引起其他六國恐慌,歷史上著名的蘇秦張儀、合縱連橫、遠交近攻就是在這段時期發生的。

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開始大舉進攻秦國,戰爭進行了三年,至公元前296年(即秦昭襄王十一年),齊、魏、韓三國聯軍攻破函谷關,大軍駐紮於此。

秦國上下大為震恐,歸還了此前所佔領的魏國土地河外、封陵,以及佔領的韓國土地河外、武遂。三國軍隊才撤軍而去。

但是由於六國連橫失敗,最後還是被秦國分而滅之。 賈誼《過秦論》中這樣描述秦孝公之後惠文、武、昭襄這三代國君的功績:“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如果說秦國在經歷商鞅變法後只是躋身強國之列,那麼經過這三代國君,秦國已經基本奠定了統一天下的資本,甩出其他六國好遠的距離,等到秦王嬴政即位,秦國國力最強,兼併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秦王兼併天下過程:

1:首先先滅最近的韓;(韓非、張良都出自韓國)

2:其次攻趙,長平之戰時白起坑殺40萬趙國降軍,幾乎是全國的勞動力,並用反間計殺死李牧,最後把趙國打趴;(趙國當年胡服騎射也曾經強盛一時,有名將廉頗、李牧、趙奢卻不能盡用)

3:隨後決了黃河堤往魏國首都灌水,滅魏(魏國當年人才輩出,一家獨大,陰晉之戰時秦國五十萬大軍被區區五萬魏武卒擊潰,商鞅、吳起、孫臏、張儀、信陵君、樂毅等牛人原本都是魏國人)

4:破楚,楚國這時候雖然已經衰退了,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嬴政問老將王翦滅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說楚是大國,不可掉以輕心,至少六十萬。秦王政笑傻了,說要這麼多兵一定是老糊塗了,就啟用李信帶二十萬兵伐楚,結果被項燕打了個大敗。秦王政後悔沒有聽王翦的,親自登門請王翦出山,王翦說我出來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至少給我六十萬。王翦入楚境後,並未馬上發動攻勢。他總結了李信輕敵冒進的教訓,採取屯兵練武,堅壁不出,麻痺敵人,以逸待勞的戰略。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秦軍對楚地的情況基本適應,士氣高昂,體力充沛。同時,被調來抗擊秦軍的楚國部隊,鬥志漸漸鬆懈,加上糧草不足,準備東歸。楚軍一撤,王翦就抓住時機下令全軍出擊。秦軍一舉打垮了楚軍的主力,並長驅直入,挺入內地,殺死楚軍統帥項燕。再付出了幾乎傾國之兵後,秦國終於吃力的把楚國吞掉。(楚莊王問鼎中原,可惜後來國力衰弱)

5:滅楚之後,燕太子丹派遣荊軻刺秦,失敗,隨後被滅。

6:最後還剩下一個萌萌的齊國,齊國。

從春秋到戰國中期,齊是山東諸國中比較強大的一個,齊恆公也是春秋五霸中第一個稱霸的。

但是,前284年燕、趙、韓、魏、楚五國攻齊,尤其是燕將樂毅橫掃齊國,令齊國差點亡國。之後,齊國雖然復國,但一直沒有復強。而且,此時的齊王建是個無能之輩。

前249年,後勝任齊國宰相。秦國迅速展開收買內應的活動,向後勝饋贈大量的黃金、玉器。後勝得了秦國的好處,就派出大批賓客相繼赴秦。秦國又對他們大肆賄賂,送給金錢、珍寶,讓他們回齊國充當內應。這批人從秦國回來後,就積極地製造親秦的輿論。他們說齊王建應西去朝秦,以表歸順,又說齊秦是姻親,根本不用備戰抗秦,也不要幫助三晉、燕、楚攻秦。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王賁南下伐齊,幾乎就沒有遇到過什麼抵抗。王賁率軍長驅直入,來到臨淄,齊王建與後勝馬上向秦投降。齊國滅亡。

至此,秦國走完了削平群雄、統一六國的最後一程。平定六國之後,秦始皇還南征百越,北擊匈奴,修建長城、書同文、車同軌,最終成為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國的崛起除了自身的發奮圖強之外,也是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髮展壯大的結果。

政治上,君主集權,上下一心,離間六國。

外交上,遠交近攻,離間六國,並且晉國分裂,使得秦國東進的最大阻礙消失。

人才上吸引各國人才,如李斯,商鞅都不是秦國人。

經濟實力上擁有巴蜀,修建都江堰、鄭國渠、靈渠三大水利工程。

軍事上有尚武軍功制,商鞅變法後的秦國百姓就只幹兩件事情,服兵役對外作戰,或者生產糧食供應前線部隊,還有白起王翦等名將。

地理位置上處於金角銀邊草肚皮的邊角位置,而且有天險函谷關,佔有巴蜀,其他幾國處於百戰之地,雖然都曾經強盛一時,但經過大大小小的戰爭以及權力交接,國力都有衰弱。


嚴笑雲飛


秦孝公時期,引進人才。實行“商鞅變法”,增加國民對法律的認識,提升國民對戰功爵位的積極性,對內禁止民間私鬥鼓勵農耕,對外訓練新軍破除舊貴族對爵位壟斷。

秦惠文王~秦武王~秦莊襄王~歷代君王身邊都有輔國大才,軍中不乏名將。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秦國一直貫徹執行商鞅所創立的秦法。少有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