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投靠的人比吕布多,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而刘备不是?

润杨的红楼笔记


一般人提到吕布,总会想到“三国无双”、“三姓家奴”、“貂蝉”以及“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等等,吕布此人是三国前期最为勇猛的将领,有“飞将”之称。

虽然吕布勇武无比,但是吕布为人却不怎么样。他先投靠丁原拜其为义父,后杀了丁原投靠董卓,依旧拜其为义父,后又激于王允的美人计或者是大义,叛杀董卓,成为王允的手下。王允被杀后逃离长安,他又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刘备等人,最后被曹操所杀。《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评论“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在三国那个战事缤纷的年代,为了自己的前途选择正确的主公也是正常的,除了吕布外其实刘备为了成就帝业曾经投奔过10位不同的人。

第一个是邹靖

刘备曾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 涿郡。焉令靖引备等三人,统兵五百,大破之。后青州太守龚景为贼所围,焉令靖、备将兵五千,前往救之。围解,景犒军毕,靖自引军回。

第二个是青州从事

刘备曾被刘子平推荐跟随青州刺史派从事带领军队攻打张纯,不过此战差点要了刘备的性命,还好他受伤后装死逃过一劫,后来还凭借军功封中山国安喜县尉。

第三个是丘毅:

大将军何进曾派都尉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

第四个是公孙瓒:

刘备任下密相丞后,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

刘备在公孙瓒手下,参加了“反董同盟”,期间发上了温酒斩华雄(正史上是孙坚所杀的),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演义的,正史没有)

第五个是青州刺史田楷:

汉献帝初平二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因为累次立功而代理平原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第六个是陶谦:

曹操攻打陶谦时,刘备领兵救援,正好曹操被吕布断了后路,侥幸成功。此时陶谦又病逝,刘备得到了上天眷顾,陶谦临终前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成了徐州牧。

第七个是吕布:

刘备当了徐州牧后,收留了吕布,曹操利用荀彧的“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之计,让刘备和袁术打仗,再让吕布夺取了徐州,于是刘备不得已成为吕布部将。

第八个是曹操:

刘备在吕布手下没多久,投奔了曹操。期间被汉献帝拉拢,成了“皇叔”和封做没有实权的“豫州牧”。

第九个是袁绍:

刘备借口南征袁术,在徐州叛曹,被击溃后投靠袁绍,关羽这段时间则投靠曹操。

第十个是刘表:

袁绍失败后,刘备在汝南屯军,被曹操军击败后,又投靠刘表,投靠刘表之后渐渐羽翼丰满,还寻得诸葛亮,赤壁之战后就再没有成为别人的部下了。

可见刘备投靠十个主子后,才有了自己的事业,不过却从来没有人说过刘备是“十姓家奴”,这也是刘备和吕布之间的最大区别。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刘备投奔新主子,没有做出杀害旧主的事,不过劝曹操杀了吕布;而吕布则是认干爹,为了认新干爹还要杀掉旧干爹,做别人的干儿子在古代是要和干爹姓的,所以会被张飞骂三姓家奴,反复无常的杀旧主则人品和名声不好。

其次刘备的反复投靠是万不得已,而且投奔后也没用像吕布那样杀掉之前的主子,这也是刘备的仁义之处,至少人情和恩情都还在;

第三刘备表面公关做的好,他懂得人心,让天下人都知道刘备是仁义之人,他以仁义之美名,名正言顺地去找下个老板,且被诸多诸侯所接纳。刘备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反复跳槽也是理直气壮,就算是理不直气也是壮的。

最后就是刘备的身份,作为皇室后裔和后来的蜀汉皇帝,他是根正苗红,虽然在《三国志》中不是正统,但在《三国演义》通俗小说中是正统正义的一方,深入民心。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以轻松有趣的方法,带你畅读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刘备的奋斗史可以说是一部血泪史,一身颠沛流离,四处寄人篱下,投靠的人比吕布多太多,但名声也比吕布好太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刘备是皇室宗亲。

属于自带光环的角色,从身份上讲除了皇帝,他不管投靠谁,身份都不会低于对方,因此刘备虽然投靠的人多,但是从来没拜过主公,更别说和吕布一样四处认干爹了。正因为刘备都是以类似于客卿的身份存在,因此在打了败仗另投别家时就算不得背叛,于名声无损。

2、刘备无害人之心。


刘备每次投靠新的大佬时,都是被打跑的,虽然经常换下家,但刘备未曾害过上家,还经常长途救援,可谓有情有义。加上不曾拜过主公,没有法理、道德上的约束,这就导致每次失败后就换人投靠,刘备又韧性特别强,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第一号打不死的小强,一直失败一直跑路,因此投靠的人特别多。

3、个人品格。

汉末流行清议之风,对个人品行特别看重。刘备仁义之名远播,处处以仁义行事,而吕布更像一个没有什么是非观念的小孩一样,毫无情商可言,偏偏这个小孩还武力超强,因此被人利用来利用去,最后搞得自己臭名昭著。

当然名声好坏也不只看投靠人数多少这一个方面,其他因素还有很多,但不管从哪个方面比较,刘备都比吕布强了太多,最后两人天差地别也就顺理成章了。


读古今社会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诚挚的邀请。


1 先说吕布这个败事有余的家伙


吕布怎么得到“三姓家奴”这个称号的过程,笔者相信大多数读过演义的人还是了解的,不过既然是讲史,还是按照《三国志》再唠叨一遍吧。

吕布起先跟着丁原混,丁原待他也不薄,后来丁原发迹了,吕布如果跟住,也不会混的太差。结果董卓来了,利诱之下吕布倒戈,带着丁的脑袋归顺董。这是他劣迹斑斑的第一件。


后来董卓颓势尽显,又不能满足吕布之私欲,于是乎受王允的挑拨,杀了董卓,(注:绝不是为了所谓汉室大义剪除国贼,这话说王允还行,吕布不配!),这是第二件


吕布此后被董卓旧部联合击破,遂带领部下逃往关东。先奔袁绍,为袁绍击破黑山张燕所部。然则袁绍风闻吕布之旧事,遂暗暗将其驱逐(果然名声臭了,本事再大也长久不得)


自袁绍处被逐出后,吕布又想投奔袁术。不料袁术比他兄弟还刁,直接放话不容纳吕。吕无奈,最后到了兖州,和曹操交锋,先胜后败。又跑到徐州,和刘备相互角力,直至最后,被曹操绞杀于白门楼。


以上就是吕布短暂的一生。


观吕布从出现在史书上一直到从史书上消失的经历,我们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给吕布当主子的,满足不了他赶不走他的,都会被他干掉。不当他主子的,无恙。

说明什么呢,吕布这个人,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便是以满足私欲和利益最大化为根本标准,“有奶便是娘”。

至于其他的,什么伦理纲常,什么道德王法,于吕布而言,都是俩字——放屁。


好,既然你吕布自己都没脸没皮突破底线,那么我们给你加上“三姓家奴”的名号,既能反映你吕布劣迹斑斑的一生,同时也映射出吕布的不要脸。


岂不美哉?


2 反之,我们来看看同样是“数易其主”的刘备,怎么得到的风评,就能和吕布的大相径庭。


刘备可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相比于吕布,他是白手起家吧。


①人格魅力爆表。

竟然能首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收服了关张这两个未来的万人敌兄弟,不管刘备当初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关张此生对刘死心塌地,尤其是关,因此最终成为了忠义无双的象征。

笔者不得不感叹,这刘备,刚一亮相,就不得了。

②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

刘备虽然得了铁哥们一起打天下,但苦于无背景无势力无军师,因此始终不能成为一支独立的称雄势力,出道虽早,却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寄人篱下。


被袁术虐,被吕布虐,被曹操虐,战斗虽多,却少有胜绩。尤其是那一次,刘备受陶谦之求援,带领公孙瓒(时为其主)拨划的千余兵马去硬刚兵锋正盛的曹操。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


但刘备放弃了么?

没有,从第一次打败仗,到这次,甚至生命的终点,也不轻言放弃。

刘备,就是那个打不死的小强。


③刘备的境界,早已高过了吕布不知几层。


看过演义的很多人说刘备可真虚伪,造作,怎么什么时候都把“百姓”“黎民”挂在嘴上。

看过三国志,你会改变这想法。

看后来刘备当年在长板桥遇险,几乎走投无路了,连诸葛亮都劝刘备赶紧跑了,刘备怎么说?他说,我平生以人为本,怎么能扔下这几万百姓自己先跑。于是乎,可想而知……怎一个惨字了得。

那倒回去看吕布之事迹,可有一字一句提到他体恤部下了?

恕在下孤陋寡闻,未曾闻也。


还有人说刘备不中用还那么会演戏,那我两句话怼回去吧。

首先,戏可以演,有能演一辈子的么?

君子可以装一时,君子一世非真是而不成。

其次,如果刘备真的是个草包,那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这种人中龙凤还能对刘备死心塌地不离不弃?

刘备一定有其优秀之处,我们后人看不明白,难道他们看不清楚么?

上述两条分论,是将刘备和吕布作了细化对比。最后一条,就是跳出主观对比看客观。


3 用“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大历史观简析之。


汉末天下,山河破碎哀鸿遍野,最不缺的就是吕布这种利益熏心而胡作非为的人,最缺的就是刘备这种看上去是伪君子但真正能心怀天下的人。


历史的车轮一点点走过去,刘备啊应运而生,吕布啊随风飘散。

此谓“时势造英雄”。

刘备的所作所为,能不能促进天下早日再归一,能不能让百姓万民早日脱离苦难啊?
答案是肯定的,能。
吕布呢?
答案也肯定,不能。

类比外扩一下,乱世多了刘备曹操这样的真英雄,便能早一天进入治世;多了吕布董卓这样的人,便兵连祸结无休止。


以上均为笔者一家之言。


刘备和吕布都换了几次主子,而结果相差如此之巨大,其中真意,还望诸君详察。

【完】


历史中简堂羚羊飞渡


  其实这事要这么分析:三国时期军阀混战,大家靠实力说话,由于乎你投奔我,我倒向你,互抱大腿实属平常,但到吕布这里为何就不正常了呢?主要是吕布这人呐,按现代的话来说比较情绪化!跟你好的时候恨不得掏心掏肺;和你闹掰时却势不两立。比如吕布投靠丁原和董卓时,上来就管人家叫爹,那叫一个亲热哟!白捡一个超一流猛将的干儿子,丁董这两位大佬也相当满意,在集团高层会议上开口闭口就是“奉先吾儿”,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关系破裂,按说这时候吕布只要发表一份申明,强烈谴责丁原和董卓这两爹为老不尊的行径恶劣,如丁爹太抠门,长期不给亲属配部好车,董爹公然调戏下干儿媳妇之类,然后脱离父子关系一拍两散即可,可他不,爱多深恨就有多深,手起刀落将丁董这两干爹斩落马下。这就比较吓人了,导致当时的很多大佬不敢收留吕布这样的下属,万一哪天不留神得罪了他,握草,丁原和董卓就是惨痛的案例啊!

  张飞就是在这点上看不惯吕布,虎牢关前称丫的是三姓家奴,按张飞直肠子的三观是觉得和一个人好就要从始至终的好,怎么能够突好突坏冰火两重天呢,要是没好到那份上就不要管人叫爹或称兄道弟,大家彼此合作关系即可。所以在长坂坡时,张飞一听浓眉大眼的赵云赵四弟要反了,顿时大怒道:“待俺寻见,一枪捅了他”;后来在古城听说正气凛然的关二哥也叛变了,更是恶向胆边生,大吼一声“待俺一枪捅了他!”,再再后来听说大哥的媳妇年轻貌美的孙尚香要叛逃回吴国,又是一声大吼:“待俺一枪……啊,不!一刀砍了她!”。可见,张飞和吕布就是两种迥异的性格,一个是一根筋,一个是情绪化,所以两人很不对付,在一起就起冲突,动不动就要大战三百回合!

  而刘备就不同了,首先他有着皇叔的身份,而且是汉献帝亲自核验后颁发过证书的,身份贵重!所以刘备不论投奔公孙瓒刘表还是袁绍或曹操,都不太可能管他们叫“爹”。退一步说,即使刘皇叔拉得下这个脸非要认爹,人家也不见得乐于接收,象袁绍和曹操这样成熟的政坛老鸟肯定是不干的,好家伙,认了这么个不靠谱的皇叔当干儿子,这不是摆明了不把汉王室放在眼里,要造反嘛,老子才没这么傻!于是乎象袁绍这样有文化的世家子弟,见了刘备通常是很风雅地称一声“玄德公”。而不会象吕布那样情商接近零,大大喇喇不管不顾地称刘皇叔为“贤弟”,虽说这样的称呼表面上看起来显得热情奔放,但你丫的也得分清场合,而当时的形势是你吕布落难了才去投奔的刘备三兄弟,而不是哥俩好在大排档撸串烧烤,上来就颐指气使地管人家叫弟,还真是穿着花裤衩串门,不把自个当外人啊,难怪当场就把张飞惹毛了,又吵嚷着要跟丫的大战三百回合!

更多精彩的独家内幕,敬请关注云汉原创说三国!哈哈哈…


云汉


为何?

原因一:成王败寇。刘备最终三分天下占得其一,且历经艰辛创出来的。吕布却是阶下囚,称霸路上过早翻车。

原因二:罗贯中《三国演义》本是尊刘抑曹,恨不得把刘备写的美出花来,怎会添加一丝贬嘲。连刘备入川,夺了同宗之地,都写的顺天顺地似的。

原因三:刘备处世行事,绝有自己的分寸、志向。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刘备, 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 ,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深意说明呢?

刘备前期东投西奔,心志匡扶汉室,骨子里有一股执著的劲儿,表现在气质上,就会给人一种只愿做人主,不愿为人臣的气感。说好听的是矢志不渝,说俗的就是野心不小。

刘备相继投附过曹操、袁绍、刘表。此三人都未对刘备视做小弟,轻于礼节。说明刘备内心强大,处事不卑不亢,德行上能为上,让暂做大哥的曹、袁、刘都不敢小觑,在驱使运用上有顾虑,达不到信赖性、随意性。

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这么一种人,有能力有人缘,给人一种气场,不愿屈于人下、甘心当副手的人。这种人要么凭实干出人头地,要么处处受打压,少有人重用。

倘使刘备投靠了他人,卑躬示忠,甘做跟随,那也就不是后来终得成王的刘备了。

而吕布其人,是认人家为干爹,是充当马前足,贪图利益的成分太明显。可以说,起先的他并无大志,唯性情而任性前行。后来或许是阅历不断成长,又看到天下大乱,自己又有两下了,才有了图霸割据之心。这点上,比不上刘备的初心与执著。





跨越时空—散发弄舟


刘备投靠的人多,但是没有丧失自己的原则,而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被人称为三姓家奴,虽然非常勇猛,但是遭人唾弃!

首先,吕布杀了非常器重自己的丁原

据《三国志》记载,吕布年轻时,非常骁勇善战。刺史兼骑都尉丁原,非常器重他,任命吕布为主簿。

汉灵帝死后,丁原率部前往洛阳,与何进密谋诛杀宦官,但是何进被宦官所杀。这时,董卓也开进洛阳,准备挑起战乱,除掉丁原,进而吞并丁原部队。

因为吕布是丁原的亲信,董卓便引诱吕布去杀丁原。吕布背叛了丁原,砍下了丁原的首级献给董卓,因此被董卓任命为骑都尉,非常宠信他,发誓会永远像父亲对待儿子那样对待吕布。

其次,吕布又杀了待自己如儿子一般的董卓

董卓常派吕布守卫他的内宫,吕布乘机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但又时时害怕被董卓发现,总感到惴惴不安。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传说是吕布戏貂蝉),使董卓很不高兴,董卓就随手拔出手戟投向吕布。吕布敏捷地避开了,并就这件事向董卓道了歉,董卓的怒气也就平息了。但由于此事,使吕布对董卓暗中产生了怨恨。

在吕布未被丁原重用以前,司徒王允因为吕布是并州城里最强壮的人,对他以厚礼相待。吕布怀恨董卓以后,去见了司徒王允,述说了董卓差点杀他的经过。

王允此时正与仆射士孙瑞密谋除掉董卓,因此便让吕布作内应。吕布刚开始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并亲手杀了董卓。这件事在《董卓传》中有记载。


吕布又先后投奔王允、袁术、袁绍、刘备等,最后被曹操杀掉

吕布把董卓杀死之后,被王允任命为奋武将军,授符节指挥军队,仪礼比照三司,进而又封为温侯,与他处理朝中事务。

董卓去世不到两个月,吕布也被打败,带着几百名随从出武关,想去投奔袁术。但袁术讨厌吕布反复无常,拒绝接纳他。

吕布只得带着人马又北上投奔袁绍。袁绍接纳了他,并与他一起去常山攻打张燕,大破张燕的军队。但是,吕布击败张燕后,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加上他手下的将士也时时抢劫、掠夺,袁绍开始疑恨他。吕布也感到袁绍不会重用自己,于是去见了袁绍,请求离开,袁绍同意了。

吕布后来又与张扬联合,被张邈、陈宫迎进兖州,做兖州牧!再后来,被曹操打败,又投奔刘备,依附袁术等,直到最后被曹操打败,给绞死!

由此可见,吕布反复无常,经常背叛自己的领导,并且手刃领导项上人头,所以即使在汉末乱世,也无人敢重用他,最后终被曹操处以绞刑,虽空有一身武艺,也留下历史骂名!

而刘备虽然也多次投奔他人,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拥有自己的理想,终被世人所赞扬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也多次投奔他人,先后投奔过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始终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以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自居,所以一直被人敬佩,尊重!终于在群雄逐鹿的汉朝末年,拥有自己的疆域--蜀国!

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啊!


读古今历史,讲管理故事,欢迎大家关注@管理故事会!

管理故事会


刘备投奔的是谁

刘备投奔的人,正邪好坏,都各有各的说法,没有一个是公认的恶人。只要投奔曹操后,又利用并背叛了曹操,反过来借助袁绍的力量去打曹操。

本来这也是不忠不义,类似吕布的无耻行为。但曹操有一部人认为他是汉贼,况且刘备就是打着兴复汉室,攘除奸凶的旗号。所以背叛曹操不算污点,可以接受。

吕布是三姓家奴

说吕布是家奴,有蔑视吕布的意味。

吕布最先是丁原的手下,丁原受何进调遣,进入洛阳后不久,何进被杀,吕布与丁原就失去了靠山。随即吕布抵挡不住董卓向他的许诺,直白说就是高官厚禄。

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这次背叛,足以说明吕布是小人。再配合董卓对于东汉王朝的所作所为,那就更是助纣为虐,真小人了。董卓干了些什么。

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这段不翻译了,怕屏蔽了。

可以说董卓作恶多端,祸害朝廷与百姓,天下人人欲得而诛之。

吕布最后背叛,是因为他与董卓的侍婢那个了,担心被董卓发现后,董卓会杀了自己。正好王允在招募他,就干脆听从王允,反过来先下手为强,杀了董卓。

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倘若吕布是中途觉悟,认识到不能为虎作伥,不能再帮着董卓干坏事了,然后改投王允,那这三姓家奴的恶名不会挂到他的头上。

吕布的结局

吕布最后的结局是被曹操下令斩杀。

当时曹操领兵亲征吕布,破城后,曹操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把吕布收为己用,吕布毕竟是天下第一猛将。

这时刘备发言了,只说了一句。

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

刘备说曹公您莫非忘记了丁原和董卓的前车之鉴?于是曹操杀吕布,吕布终。


李杜文


刘备依附各种势力,或者说寄人篱下,都是事后诸葛亮的解读。好比玩三国杀,一开始就认定了刘备 曹操 孙权 袁绍的身份是主公,拥有各自的主公技能。吕布可恶在于认丁原和董卓做义父,却因为利益和美色,又把他们都杀了。这个就是非常不道德。

刘备混社会,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开始打工,打工到一定程度后,就想自己创业的成功人士。刘备生活在一个刘姓家族建造的庞大的集团公司中,这个集团公司叫东汉,存在了两百多年。刘备跟现任董事长皇帝有点亲,远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宗亲关系。

凭着自己的魅力,在偏远分公司圈子里认识了同事关羽、张飞等一帮兄弟。原本以为大家可以喝酒吃肉,在公司一直呆下去。

没想到,某个分公司名叫张角的厉害角色,以太平道思想给原来的员工洗脑,说这个皇帝老板太傻逼了,有跟着我干的有好日子过。于是,短短几年,就排挤掉了分公司的领导,另立了山头。也确实,这任皇帝老板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仅不给涨薪,还增加赋税任务,剥削无度。因此,很多人跳槽到张角公司跟东汉公司对着干。张角的黄巾公司边挖墙脚,边招兵买马,一步步盘食着东汉公司的利益,一度华北华南许多业务都被张角的黄巾公司占有。

皇帝老板看着各地分公司都人心惶惶,财政收入越来越少。再不有点作为就要被狗带了。

于是,就向集团公司上下发布了一项画饼式的激励措施,凡是有员工,能帮着集团,夺回丧失的公司业务,消除黄巾军势力,都将升职加薪,还有大把的绩效。

激励措施一发布,原本想有番作为的刘备,张罗着张飞、关羽组成团队,打算大干一场,恢复百年家族企业的荣光。


诡文诡道


这辈子谁还没个绰号啊,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成家立业,一个人总会有三五个绰号,长的瘦的叫猴子,长的壮的叫老牛,佛系的叫小唐,龟毛的叫阿贱。

三国里面也有起绰号的习惯,绰号有俗有雅,有褒有贬,褒的都是自己人起的,如许褚叫“虎痴”,诸葛亮叫“卧龙”,郭嘉叫“鬼才”,典韦叫“古之恶来”;也有贬义的,吕布管刘备叫“大耳儿”,管张飞叫“环眼贼”,张飞管吕布叫“三姓家奴”。



吕布这个“三姓家奴”绰号,就是张飞首先叫出来的,张飞声若巨雷,自带扩音功能,一嗓子能吼死夏侯杰,震退曹操十万大军。他“三姓家奴”这一嗓子喊出去,方圆几十里外都能听见,吕布这个绰号就此一下子“名扬天下”。

三姓家奴这个绰号,硬生生揭了吕布不愿被别人看见的伤疤。这也活该!也谁让他干了这么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坏事:先是杀了旧主丁原,认董卓为父;后被司徒王允唆使杀了董卓,归附袁绍。



在三国背叛旧主投靠新主人十分常见,良禽择佳木而栖,良臣择明主而侍,在三国这种无君无父的动荡环境中,无可厚非,无需横加指责。但吕布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认贼作父,而又亲手杀了干爹。三姓家奴这个绰号,他这辈子是扔不掉了!


刘备呢?其实反复无常的事做的比吕布还多,先后投靠了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刘璋等等。曹操待他不薄,给了他五万军马打袁术,刘备倒好,直接杀了大将车胄,白得了徐州城和五万大军,也难怪后来曹操对刘备恨之入骨。



后来刘备又投靠刘璋。刘璋待他如兄弟,他却鸠占鹊巢,硬生生把刘璋打跑了,还占了人家城池,而且还饮酒庆祝,自得其乐,连军师庞统都看不过去了,趁酒意说了句:“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意思就是你刘备假仁假义啊,什么仁义之主,都是装出来的。

刘备如此不讲究,为何不是“三姓家奴”呢?这还得感谢罗贯中啊,罗贯中是尊刘抑曹的,所以把刘备写成了仁义之君。要是曹操的后人写《三国演义》,那刘备就是“三姓家奴”了!


一半秋色


吕布字奉先,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割据军阀,其勇力过人,但少智谋。《三国演义》中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

《三国演义》情节,张飞与吕布对阵,骂其为“三姓家奴”,是因吕布本姓吕,早年曾又先后认丁原和董卓为义父,后又亲手杀之,实为不忠不孝。

丁原(?-189年),字建阳,东汉末年官拜执金吾,领并州刺史,其义子吕布勇猛过人。董卓与丁原交战,派部属以赤兔马相赠,诱使吕布将其杀害。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收义子吕布,后吕布在王允的策动下,将其杀死。

公元199年曹操攻吕布,吕布兵败被擒。吕布向曹操表示归降,为其效命。曹操问于刘备,刘备提醒曹操不可忘丁原、董卓的前车之鉴,吕布被杀。

古人崇尚“忠、孝、节、义”,吕布先后背叛主公丁原、董卓为不忠、失节,先后杀义父丁原、董卓为不孝和不义。而刘备则不同,虽先后投靠几个主公,但没有认人为父。加之《三国演义》作者,有“拥刘”的思想。所以,吕布就成了”三姓家奴”,刘备则成了“忠厚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