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上將潘鳳的戰力究竟如何?

用戶68708500


三國時期的潘鳳可是與呂布齊名的戰將,自古有“關西呂布、關東潘鳳”的說法,另外潘鳳還與邢道榮、呂布、劉三刀一起並列三國四大悲劇名將。

潘鳳是韓馥手下的頭號猛將,當時的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人,在潘鳳眼中,不過是手下敗將,當時袁紹想謀殺韓馥,請韓馥吃飯,韓馥帶著潘鳳赴宴,期間袁紹讓顏良、文丑斬殺韓馥,結果潘鳳以一人之力,擊敗顏良和文丑的聯手,名震天下。



韓馥在當時可是冀州牧,連袁紹都是韓馥的手下,冀州又是河北最大的州,人才濟濟,潘鳳能做到冀州牧韓馥手下的頭號猛將,沒兩把刷子怎麼能做得到呢?

關西呂布,關東潘鳳,呂布是幷州人,幷州屬於關西,潘鳳是能與呂布齊名,潘鳳能力會差嗎?呂布雖然在三國之中沒有斬殺一流名將,但很多一流名將聯手也無法擊敗呂布,劉備、關羽、張飛三英戰呂布,也不過剛剛能打打退呂布,顏良和文丑二位一流武將聯手,也僅僅和潘鳳打成平手,足可見潘鳳之勇。



潘鳳還被稱為“無雙上將”,他使用的武器是一把大斧,號稱“盤古開天斧”,據說重達120斤,都知道三國中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可是潘鳳的“盤古開天斧”重達120斤,這是什麼概念,比關羽的兵器重了快40斤,足可見潘鳳的力氣比關羽還要強。

既然潘鳳這麼歷害,那什麼會在虎牢關前被華雄一刀給斬了?



只可惜天不妒上將潘鳳,華雄是董卓手下僅次於呂布的大將,第一個戰華雄的是袁術的驍將俞涉,俞涉自稱為:小將願往。說明俞涉地位不高,結果一刀被華雄給斬了。

第二個出戰華雄的就是潘鳳,當時的冀州牧韓馥是這樣介紹潘鳳的:

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有兩個意思:一潘鳳是上將,地位較高,上將一般是軍中最高將領,也就是說潘鳳是冀州牧韓馥手下頭號大將。二是韓馥認為潘鳳武力在華雄之上,可斬華雄,要不然韓馥不可能讓自已的頭號大將去送死。

結果潘鳳又被華雄斬了,按理來說,潘鳳與華雄尚可一戰,打個五六十回合到上百回合,應該沒有問題,怎麼也不至於很快就被華雄斬了,經過多方研究,本著對事實負責任的態度,終於發現了潘鳳被斬的原因,來自他的馬。



這匹馬被手下牽錯了,原來潘鳳就是一員戰將,身高體重也是遠超常人,又拿著差不多一個人體重的兵器出戰,馬匹嚴重超載,當時潘鳳沒有發現馬匹問題所在,騎了一普通的馬雲迎戰華雄,結果剛戰,馬就吃不消,一下子馬失前蹄,潘鳳跌落馬上,馬上就被華雄斬殺,潘鳳的死完全是一個意外,不僅韓馥認為是意外,而且當時在場的人都認為是意外。

三國演義中關於潘鳳被斬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 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出戰,沒多久,就有人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殺,眾人都是大驚失色。



眾人是誰啊?十八路諸侯。大驚失色表示所有人都出乎意料之外,言外之意就是說大家都認為潘鳳可以殺華雄的,結果華雄殺了潘鳳,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如果不是潘鳳勇猛無敵,名聲在外,十八路諸侯也不會大驚失色啊,要知道這十八路諸侯差不多是整個天下的英雄代表了,他們都認為這樣,那誰還敢出戰華雄。

於是就沒有人出戰華雄了。除了關羽,關羽不是十八路諸侯的人,而是劉、關、張三兄弟聯手參加會盟,他們三兄弟沒有實力,太想出人頭地,而只有立下大功才能出人頭地,於是關羽請戰,溫酒斬華雄。



至於潘鳳,個人認為潘鳳的武力應該與呂布相差無幾,高於華雄,強於趙雲、典韋、關羽、張飛、馬超等人,在三國算是一等一的高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個人認為潘鳳還是有一些實力的,為何呢?第一,潘鳳是韓馥稱之為“上將”的人物,韓馥掌管著冀州,這一帶名將輩出,能被稱為上將的,就算韓馥走眼,能差得了多少?第二,華雄斬了潘鳳之後,原文說到“眾皆失色”,除了關羽,無人再上前挑戰。要知道,這是十八諸侯會聚,還沒分兵之時,袁紹,袁術,曹操等諸侯都在呢,只是不知道他們手下大將張郃,高覽,紀靈等人在不在?但是,具有一流水準的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曹操宗族,應該都在的,如果連他們都大驚失色,那麼潘鳳的武藝應該能在一流水平左右。另外,關羽和張飛絕不會失色,此時他們存在感低,不算在內。第三,最關鍵,估計也最具爭議的。



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三國演義第五回》

潘鳳提著大斧上場,結果戰不多時,就被斬了,但是卻沒有提到華雄斬他,到底用了幾回合?這跟後面關羽“溫酒斬華雄”如出一轍,只有一個模糊時間概念,並沒有具體的過程,自然很難判斷潘鳳的真實實力。好在,俞涉和華雄的交手,提供了一些參考,俞涉是戰不三合就被解決了,而且引得眾人大驚,可見俞涉的“驍將”之名也有一定的含金量,否則也不會讓大部分人驚訝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原文提到“即時來報”,也就是說俞涉幾乎前腳出陣,後腳探子就回來了,再結合“不三合”即是“二回合”屬於被秒,也就順理成章了。



再回來看潘鳳,是“戰不多時”被殺,雖然時間也很短,卻也說明了有一定的時間了,甚至這個時間超過了關羽“溫酒”斬華雄。如果說關羽斬華雄,在三到五回之間,那麼這個“戰不多時”應該在五回合以上到八回合之間,再往下屬於“不幾合”到被秒殺的範疇,再往上屬於“十餘回合”的範疇,也不符合“戰不多時”的速度。所以,綜上所述,潘鳳和華雄的交手當在七,八回合之間,而且縱觀整部《三國演義》,找不到兩將單挑在七,八回合之間的描述,這就是羅貫中為什麼用“戰不多時”來代表了。至於為什麼關羽斬華雄,不用具體回合數呢?當然是特殊情況,既要表達關羽初斬大將的勇武,也為曹操和關羽的緣分埋下伏筆。



說回潘鳳,那麼既然他和華雄是交手七,八個回合被斬,那麼潘鳳的武藝應該達到什麼水平?這得看華雄是什麼水平了?大飛熊曾經分析過,華雄的武藝至少接近超一,原因有四,第一,西涼軍出身,得到董卓,呂布認可,成為前鋒大將;第二,一合反斬孫堅大將祖茂,讓孫堅流淚,又祖茂和程普,黃蓋,韓當齊名,至少在弱一流左右;第三,袁紹認為華雄只有顏良文丑能擊敗他,這兩人可是超一的存在;第四,連斬大將之後,只有關羽敢上,並且在體力消耗不少的情況下,還能和關羽戰了三到五合;所以,華雄是接近超一流的武力下,七,八合斬了潘鳳,那麼潘鳳的武力值大概在弱一流到強二流之間,俞涉的武藝大概就是強二流。



這裡還有一場戰例來參考,就是作為超一流的馬超曾經在八九回合擊敗於禁,雖然小說裡于禁的武力在五子中屬於最低的一位,但是都是一流的存在,于禁再差也起碼比潘鳳要強上一點,所以這從側面說明,潘鳳的武力值最多就在弱一流水平。另外,韓馥擁有一把好牌,卻不會打,弱一流的潘鳳能在韓馥軍中有“上將”之名也正常,比如韓馥另外兩位大將,一個耿武被顏良立斬,一個關純被文丑砍殺,簡直被秒得不能再秒了。


大飛熊騎士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諸雄爭霸,天下大亂。江湖武林中人,為功名或為生計,也捲入了這場紛爭。有的為黃巾效力,有的投靠朝庭藩鎮買命。

據古藉《漢未江湖志》記載,當時江湖上有首歌訣:南潘風、北華雄,雷公電母邢道榮。 很明顯這是指的幾位當時武林的成名人物。至於歌訣中是指的三位還是五位,由於該古籍已佚傳,只有散篇存世,就不好考證了。


據編,哦,是據傳。潘風,字累累。東吳孫權悍將潘璋從兄也。少家貧,四處打短工為生。一日山中砍柴,偶得《雷公大極拳》拳譜一本,勤習苦練。漢末武林名宿童淵{張繡、趙雲師傅}途經潘鳳鄉里,潘鳳與之約戰,童淵為客讓手,雙方大戰五十合,童淵才出連環擊法,至潘鳳頭破落敗。潘鳳雖敗,但與名宿酣鬥多時,亦也聞名鄉里。由是潘鳳自創雷公大極門,開館授徒。及至童淵隱退,江湖人多以潘鳳藝高為讚譽。

冀州刺史韓馥聞其名,招之南下,授以上將。每日教演兵士大極拳。嘗雲軍士,操練可以,非陣前不可擅自放大招,此謂術高莫用也。眾皆信服。


華雄,字之亮。頜下濃須,頭大如鬥,身壯臂粗,少時即闖蕩武林,一套“打擺拳”聲震西涼。涼州軍閥董卓招之為將,甚愛之。 後董卓亂京,十八路諸侯聯名聲討。汜水關前雙方擺開陣勢。華雄化拳為刀,一套“打擺子刀”,技壓聯軍,連斬對方數將。

聯軍盟主袁紹說,武林事當武林人戰,誰手下有江湖中人? 諸侯之一韓馥遂拱手道:“我有上將潘鳳,大極門主,可以一戰。” 由是,南潘鳳、北華雄互慕英名,鬥戰於汜水關下。

本依潘鳳思量,武林中人比武,不必血腥,點到為止即可。提出雙方下馬切磋即可。華雄道:各為其主、生死之戰,哪多禮儀。下馬隨你,但兵刃必拼。徒手勿議。

潘鳳本想以專長大極拳連環擊服華雄即可,見華雄已讓出一步棄馬步戰,不便在多言,遂持雙鐵扇迎戰。也是抱著化拳為扇的想法擊敗對方。 但潘鳳忘了一點,他的化拳為扇,從未實戰過,而華雄化打擺拳為打擺子刀,已聞過“腥味”。

雙方戰鼓聲中,二人呼喝向前。然鼓響一通,塵沙中,潘鳳已臥倒疆場。刀長扇短是其因,潘鳳秉承術高莫用,久麻神經亦是其因也。

後面,華雄被只知馬快刀沉、不按套路、只問效果的關羽斬殺,那是後話。

漢末江湖歌訣:南潘鳳、北華雄,雷公電母邢道榮。諸侯討董一戰,武林失去南北雙雄。那麼這個邢道榮是誰呢?

邢道榮,字田野。自幼身壯體健,能吃能喝。漢末武林,比較吃香,可揚名可授徒。邢道榮拜武館多家,漸悟其道。功到不如聲到。他本聲若洪鐘,為生計,遂自成門派,號“離合腳”宗師。竟然憑聲大強於功大,名響漢末武林。

零陵太守劉度慕其名,重金招之為將。 時皇叔劉備挾赤壁敗曹操之威,擴土佔地,侵犯零陵。劉度惶恐。邢道榮展雙臂雙腿肌肉,說:主公勿慮,劉備屑小,看我擒之。

可惜,天不假人。邢道榮出戰,碰到了漢末武林至尊童淵的關門徒弟趙雲,技遜一籌,戰敗失城。

倘不遇趙雲,劉備真拿不下零陵。可惜了江湖歌訣中的邢道榮邢田野。

放下歌訣不提。劉被手下關張等猛人,未必是武林中人,然敵陣中久歷實踐,練得就是殺人術,潘鳳邢道榮之流縱多套路,總是理論多於實戰,此誠非臨陣可取也。終早一世武林英名受到摩擦。

正所謂,城市套路深,我還是回農村。正解也。

惜乎,漢末武林三雄也。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有一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末將領命。”

很快,一分鐘不到,他就被華雄給斬了,死得不能再透了。

說到潘鳳,很多人都沒什麼影響,畢竟在正史中沒什麼記載,而在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裡,潘鳳只是出場了一會兒,說得難聽點,就是躺著中槍。“末將願往”,這句話成了他的取死之道。臺詞就一句話,然後就倉促委以大任(其實就是送死),但是沒辦法,他畢竟是吃這碗飯的,退無可退,避無可避,主公叫他殺誰就殺誰,叫他送死就送死。因為這是他的“工作”。



那我們這位上將潘鳳戰力如何?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將嘛?要分出勝負,只有靠自己的武力了。不知怎麼的,潘鳳此人突然就火了!雖然羅先生在他的《三國演義》中對他的描述也不過就四十餘字,但一點沒有影響潘鳳如今的“熱度”,很快,關於潘鳳的籍貫、仕途、學歷、稱手兵器,層出不窮,滿足了不少潘粉們的好奇心。

潘鳳,字無雙,青州泰安人,高九尺,腰大十二圍,使一百八十斤開山大斧。自幼熟讀兵書,通曉兵法。不過可惜,在討伐董賊期間,命殞於董賊帳下西涼第一大將華雄刀下,給後人留下了不少腦洞。



在電視劇《新三國》裡,還給潘無雙將軍重新設計了一句臺詞:“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已飢渴難耐了!”看得出來,編劇也很喜歡潘鳳這個人物。

所以就有一些網友腦洞大開,認為潘鳳之所以被華雄斬於馬下,是因為他的一把開山大斧重達一百八十五斤,一般的馬根本承受不了潘鳳和大斧的重量,所以導致潘鳳馬失前蹄,最後又被華雄殺了(我怎麼說又)!


青史回聲


三國上將潘鳳,其戰力究竟如何?



潘鳳是三國演義中,一位展示華雄武力的犧牲品,在華雄首戰秒殺袁術上將俞涉之後,潘鳳領導韓馥,信心滿滿地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盟主袁紹正好就坡下驢,令潘鳳出戰華雄,可潘鳳手提大斧,剛去不多時,探子來報 : “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由此,接下來演繹出關羽“溫酒斬華雄”,威震諸侯。




從潘鳳的兵器看,是一柄大斧,使這種冷兵器的,一般力氣很大,但頭腦簡單。比如大唐名將魯國公程咬金,就使一把大斧,雖然在隋末英雄輩出的環境下,程咬金實在不值一提,但那頭三斧,還是十分厲害的,撐不過前三板斧,就沒救了。



三國演義中,使斧將軍還有徐晃、零陵太守劉度的將軍邢道榮,也使一把開山大斧,不採信那些沒依據的戲說,只參照一下這兩位,就可知潘鳳大體武力。徐晃曾與許褚戰五十合,不分勝負,武力在曹軍中,僅次於許褚、典韋,排名靠前,堪稱出類拔萃。邢道榮曾與張飛大戰數合,零陵太守劉度的兒子劉賢讚譽為 : “具有萬夫不擋之勇”,所以,既然韓馥能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說明潘鳳肯定有過不俗表現,只是武將交鋒,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一物降一物,潘鳳的命運不好,碰上了剋星。



如果公正地評說,潘鳳真實武力,估計應該與蜀國周倉、廖化、王平、劉封;吳國韓當、徐盛、丁奮、孫桓;魏國曹彰、李典、樂進、于禁等差不多,屬於同一級別水平。要是在比較英明的領導手下,如有恰當機會,或許能幹成一番事業。比如,徐盛、丁奉,武力不太行,前期表現一般般,但後來徐、丁二將都建立大功,成為東吳後期的名將。



黃初三年(224)八月,曹丕上臺後第二次伐吳,孫權任用徐盛為將,徐盛在南岸搭建模型,如現在電影電視中道具,弄出很多假城樓假城牆,綿延數百里,竟然很快就緒。曹丕到江邊視察,看了對岸光景,頓時洩了氣,自言自語說,這情報怎麼搞的?灰溜溜自動撤軍了。再如丁奉,吳主孫亮建興元年(252),司馬師伐吳,丁奉在東興,率三千吳兵,大敗魏先鋒胡遵,建立功勳。



潘鳳的悲劇,也不排除潘鳳自身缺陷,比如,雖有兩下子,但在戰亂年代,本不算啥,但潘鳳自以為了不起,常在人前吹噓、誇耀,圍繞身邊的部下,瞭解潘鳳性格後,不乏溜鬚拍馬之輩,這樣時間長了,傳到領導韓馥耳中,韓馥這人本不會識人。比如,對外不識袁紹,對內不識關純、耿武,也許潘鳳就是自吹加領導官僚,多因素疊加的結果。當然,如果潘鳳不被華雄斬首,在後來袁紹、曹操爭霸中加入曹操集團,也有可能成長為李典、樂進一類的優秀將領。(610)


流譽後


關於潘鳳,就是一個跑龍套的,還是連一句臺詞都沒有的那種,對他的著墨也不過寥寥數語。可是隨著《三國演義》的火熱,潘鳳也從那句“上將潘鳳”開始,成為了集智勇於一身的豪傑。人們取“國士無雙”之義為其取名“無雙”,人稱“關中呂布,關東潘鳳”。


上將潘鳳是《三國演義》的虛構人物,在《三國志》中找不到。話說曹操發起討董大會時,算上曹操共十八路諸侯。潘鳳就是在這個時候跑了個龍套,他作為冀州牧韓馥的部將,奉命在汜水關前挑戰華雄,他手持大斧出戰。結果沒過多時,飛馬就來報潘鳳被斬殺馬下。

在《三國演義》中類似於潘鳳單挑敗在董卓軍大將的好友俞涉、方悅、穆順、武安國,有好事者將這五個人戲稱為“虎牢關五虎。”其餘四人都是主動“找死”的,只有潘鳳是由於韓馥舉薦,並且還特別加了個前綴叫“上將潘鳳”,在此之前,《三國演義》裡只有董卓稱呼了華雄為“上將”,可惜,同為“上將”,潘鳳三下五除二就被斬殺了。

當然我們可以從他的主子韓馥身上為潘鳳刷點存在感,韓馥坐擁的冀州,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州郡,他當時被公孫瓚、袁紹和北方的匈奴連續攻擊,能夠穩坐冀州,手下的兵將顯然有兩把刷子。而潘鳳能被韓馥稱為上將,至少實力還是有的。比如他在袁紹加害韓馥,用一雙大斧抵擋了襲擊,以一敵二擋住了顏良文丑,可見他的武藝之高。




好吧,實在有點編不下去了,問潘鳳戰力如何,還不如問潘鳳為什麼從一個沒臺詞的跑龍套,怎麼就成手拿開天大斧的無雙上將的。


邯鄲醉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極其富有戲劇性的事情,就是所謂的上將潘鳳之死。而這番時期還導致潘鳳同樣“大名鼎鼎”的邢道榮、呂布、劉三刀三人一起被並列三國四大悲劇名將。


潘鳳之死事件

《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聯軍將討伐董卓時,董卓就指派了手下的大將華雄前來收拾一下這些在他眼裡不成氣候的諸侯們。

剛開始時,也確實是如董卓如想,一個在西涼僅僅排位第四位的大將華雄,一出師就捷報頻頻,直接打的諸侯聯軍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先是誅滅的濟北相鮑信派去搶奪頭功的三千馬步軍,華雄更是手起刀落一般,輕輕鬆鬆的就將鮑信的親弟弟鮑忠給斬於馬下。


再是大敗“江東猛虎”孫堅的大軍,設計誅殺了孫堅大量兵馬,更是一刀把孫堅麾下最厲害的四大將之一的祖茂給一刀力劈了。

其次就是大敗了孫堅之後,第二天華雄直接跑到諸侯聯軍的城門口去挑戰,不到三回合,就把諸侯聯軍派出來對付自己的袁術麾下的驍將俞涉給斬殺了。

最後就是大名鼎鼎的潘鳳了。俞涉死後,可是嚇壞了眾諸侯,直接都沒人敢出去迎戰了。這時候潘鳳的老大韓馥就想著終於該自己表現了,派潘鳳上去把華雄這小子砍了,正好展示一下直接的實力,震一震其他的諸侯。韓馥當即就站出來,自信滿滿的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這可把袁紹高興壞了,急急忙忙的就命令潘鳳出戰,可是事與願違啊。當潘鳳興高采烈的提著自己的開山大斧頭上馬時,本來還想著自己可以拿下頭功好好威風一把呢,沒想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前腳剛剛走出自己的家門,沒一會兒就掛掉了,真的是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


潘鳳戰力分析

但是注意了,《三國演義》書上並沒有交代潘鳳是怎麼死的,只是說了:”去不多時, 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並沒有像之前那幾個人一樣,明明白白的交代了是和華雄直接交手,然後打不過被華雄光明正大的砍死。所以潘鳳之死就成了一個疑點,他極有可能是中計而已。

可能是像很多網友說的那樣,出戰太急忙,加上高大威猛、斧頭還重,馬匹不行,被壓垮了,落到地上的潘鳳自然就被華雄輕輕鬆鬆大敗了。


也有可能是太自信了,導致出門的時候太大意,一出門就中了華雄的埋伏,給亂箭射死了。真是夠悲劇的,難怪是四大悲劇名將之一。

至於他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到底打不打得過,打不過真實情況又能打多久,全部都成了有待商榷的問題。為此我特意去翻了很多資料,可是從《三國志》,到《後漢書》,再到《晉書》,包括《三國演義》都沒見那本書記載了潘鳳這個人,更沒有任何關於他的戰績。

我們只能用一句“不知為何許人也”來形容,極有可能就是小說作者杜撰出來的一個人物。而且在歷史上華雄分明就不是什麼西涼名將,而是一個武功平平的傢伙,如果真有潘鳳這個人,還是當世的名將,肯定不可能被華雄殺死。


潘鳳名氣由來

至於潘鳳這樣一個在書裡跑龍套的傢伙是怎麼火起來的?有了這麼大的名氣,甚至還有了“關西呂布、關東潘鳳”這樣不切實際的誇張說話,其實全都是來自於後世人對潘鳳老大韓馥那句自信滿滿的“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的調侃,以及後世各種為了博人眼球的影視作品而已。

例舉幾個電視劇裡潘鳳的經典臺詞,就知道有多大的影響力了

2002年《貂蟬》電視劇裡上將潘鳳有一句極為張狂的臺詞:“小小娃娃口出狂言,我乃潘鳳,快來送死!”

2009年臺灣電視劇《終極三國》裡潘鳳也有這樣一句臺詞:“華雄的拳在真正天才的眼裡,不過是慢動作而已。”

2010年電視劇《新三國》中上將潘鳳更有一句讓人大跌眼鏡的臺詞:“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飢渴難耐了!”emmer這不是英雄聯盟裡蠻王的臺詞嗎……

不得不說,雖然這些電視劇都臺詞都是胡編亂造、子虛烏有的東西,但不得不說,確實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映象,也就導致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潘鳳現在擁有了如此高的名氣。


真實潘鳳猜測

不過雖然沒什麼實際戰績和記載,竟然能背作為冀州太守的韓馥視為上將,肯定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一流武將不敢說,二流武將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圖:來源網絡


唯戀無名


潘鳳在《三國演義》中,只出場了一次,是在第五回合: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當時曹操集結十七路諸侯,加上他自己,一共十八路諸侯,公推袁紹為盟主打著“誅殺董賊,興復漢室”的旗號,向汜水關進發。袁紹派出的先鋒是孫堅,董卓則派出了武將華雄迎戰。濟北相鮑忠素知孫堅威名,怕他搶了自己的功勞,於是派弟弟鮑忠前去迎戰,沒想到鮑忠一個回合不到就被華雄所斬。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鮑忠急待退,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接著孫軍因為袁術不供應糧草,亂作一團。董卓謀士李肅建議,由他偷襲孫堅後寨,華雄直攻孫堅前寨,來個裡應外合。後來孫堅被華雄攻擊,倉皇出逃。期間,孫堅的武將祖茂為掩護他,被華雄斬落馬下。

華雄趁勢追擊,來到盟軍關前挑戰。袁紹這邊最先出戰的人是俞涉,他是袁術手下的大將,結果戰鬥不到三個回合,就為華雄所斬。盟軍大驚!冀州刺史韓馥則說:“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急忙令潘鳳出戰,沒想到不久也為華雄所斬。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講到這裡,就有個疑問了:韓馥上將潘鳳的戰鬥力如何呢?為何他那麼快,就被華雄所斬?下面我將依據演義的描述,分析為以下三個原因,其三也是華雄死因。

第一,潘鳳的戰鬥力不會太弱,他被斬殺,只因華雄太過厲害。

潘鳳冀州刺史韓馥的上將。說白了,就是韓馥手下最厲害的將軍。當時冀州,是三國時期的大州,州富民強。韓馥作為刺史,挑選的上將,能是那種弱不禁風的人嗎?再一個,潘鳳若沒有萬夫不當之勇,韓馥會語氣肯定地說“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之類的話嗎?

但是不管怎麼說,潘鳳的確沒多久,就被華雄所殺,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因此,必須要詳細介紹一下華雄。

華雄是董卓手下的大軍,關西人,是西涼軍的第四勇士。當時盟軍逼近汜水關,呂布本來是要去迎戰的,結果被華雄搶了先。華雄狂妄地說:

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華雄如此傲視群雄,一定是有實力的,不然斷不敢誇下海口。羅貫中為了襯托關羽的勇猛,對華雄的外貌是極力塑造:

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

一看就知道華雄是猛士無疑了。華雄也確不負董卓所望,他一出場就立下了戰功和戰績,斬殺了鮑忠和祖茂,殺得孫堅脫幘換盔。孫堅是一個無比勇猛的人,他膽識過人,武藝高強。他的出場,羅貫中也是極力塑造:

生得廣額闊面,虎體熊腰,吳郡富春人也,姓孫名堅,字文臺,乃孫武子之後。

不用多想,一讀到這段文字,就知道孫堅是一位猛將。可就連他這樣的人,在華雄面前也是不堪一擊。所以,真的不是潘鳳戰鬥力不強,實在是華雄太厲害了。

第二,潘鳳被華雄所斬,是因為他倉皇出戰,準備不足。

從羅貫中的文字可以知道,潘鳳出戰是倉促之間的,沒有人為他踐行和助威。按理說,兩軍相戰前,派出的打頭將軍,往往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哪邊的將軍贏了,會極大地鼓舞自方的士氣。然後一鼓作氣,一戰定勝負。大家想一下,華雄此時,正是達到了戰鬥力的巔峰,處於不敗之地。潘鳳急忙迎戰,一沒有底氣,二沒有被激勵,豈有不敗之理呢?

第三,潘鳳或許太過自信了,沒有把華雄放在眼裡。

潘鳳還沒跟華雄交戰,他的上司韓馥就跟袁紹打保證,說他的上將潘鳳,定能斬殺華雄。我認為,潘鳳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一種自信。當然了,也會有一種壓力。他會想,萬一失敗了,不僅會丟了自己的臉,還會讓上司失望。韓馥若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潘鳳也許能繼續混下去;反之要麼被撤職,要麼被殺頭。

俗話說得好,“驕兵必敗”。潘鳳太過驕傲了,覺得自己多麼了不起,壓根沒有把華雄放在眼裡,結果落得個悲慘的下場。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這個道理,還適用於華雄身上。他接連殺了那麼多厲害的人,必定認為自己天下無敵,蓋世無雙。哪裡知道,一個小小的馬弓手,就能要了他的命。這個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關羽。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以華雄的戰鬥力,起碼也能跟關羽大戰幾十回合,為何連酒還沒涼就被他所斬呢?原因就在於華雄驕傲了,沒有把關羽放在眼裡。

總結

潘鳳作為冀州刺史的上將,戰鬥力一定很強。他被華雄所殺,讓十八路諸侯非常震驚。他很快被華雄所殺有三個原因,即對手太過強大、自己準備不足、傲氣十足。第三個原因,也是華雄的死因。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潘鳳呢?

專注三國史,喜歡三國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

元哥說歷史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

《三國演義》中有兩大“神將”,一個是零陵上將軍邢道榮,手使開山大斧,有萬夫莫當之勇。曾一人力撼趙雲張飛二將,勇闖諸葛亮之大陣,殺進劉備大營全身而退,被評為三國第一猛將!

另一個便是韓馥手下大將潘鳳了,手持一把飢渴難耐的盤古開天斧”,在當時乃是與呂布齊名的名將,時稱“關西呂布、關東潘鳳”;頗有點《天龍八部》中“北喬峰、南慕容”的感覺。

只不過,命運弄人,他們只是配角啊!

以上二人乃是《三國演義》虛構人物!

邢道榮還好,好歹和諸葛亮等人鬥了小半章,雖然被玩兒了,但鏡頭可不少。

這潘鳳才悲催,完全就是個龍套,在小說中連戰鬥描寫都沒有,直接做了華雄的刀下鬼!

其在小說中也就一句話:

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不過韓馥那句:“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太深入人心了!大家也隨之對其展開了想象!

也是潘鳳的形象也就越來越豐滿!

比如在外形上,潘鳳被刻畫為身形高大魁梧,使用的是120斤中的斧頭。而且他從小就熟讀兵書,有遠大的志向,將自己比為姜子牙那樣的人物,乃是混亂時代的能臣,能夠穩定亂世的英雄。

至於戰績,也為其豐富了一番,按照《三國演義》的設定潘鳳是韓馥手下大將,有一次,路上遇到劫匪,當地人告訴了潘鳳,他立刻趕到那裡,吼了一聲,那些劫匪就全部逃跑了,韓馥感到非常震驚,最後將他安排進自己部下,拜其微商將軍。

潘鳳的戰鬥力主要體現在他在戰場上的功績,他在戰場上非常厲害,曾經在百萬敵軍中間來去自如,敵人的頭顱就好像是他的伸手就能碰到一樣。

然後韓馥對潘鳳非常好,兩人就好像親兄弟一樣,一起吃飯。

有一次請韓馥到自己大營中,並且密謀想要殺掉韓馥,這種情況下,潘鳳非常生氣,他左敵顏良右敵文丑,非常輕鬆,就好像他對付的是兩個小孩一樣。袁紹因此而敬畏潘鳳,再也不敢行什麼明顯的危險動作。後來關東聯盟,韓馥和袁紹一起攻打董卓,袁紹再見潘鳳仍心有餘悸。

最厲害的是,在《新三國》裡,編劇為其設計了這樣一句臺詞:“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飢渴難耐了!”

分分鐘出戏有沒有?


白話歷史君



潘鳳這個名字之所以火起來,還是因為他在虎牢關前被稱為上將潘鳳,結果讓華雄給一刀切了。這也就自然不必多說了。潘鳳的戰力,在三國中究竟如何?以下依據相關內容,做簡要分析。

首先先來看一下演義當中潘鳳的表現,用一個成語來說來說就是不堪一擊。

原文當中對於他的描述如下:

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從這段文字當中我們不難看出,演義當中的潘鳳武藝實在是稀鬆平常。要知道演義當中華雄雖然看似厲害,但是其實武藝也就是個一流末端。看起來他斬殺俞涉等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但是那都是基於演義當中這些人武藝不強這一事實之上的。而當華雄遇到了超一流武將關羽時,他本身的武藝就被暴露了出來。不過數回合就被關羽戰於馬下,成為了關羽名揚四方的本錢。還留下了虎牢關前溫酒斬華雄的故事。


而作為在演義當中被華雄一刀砍翻的潘鳳,其實就相當於一個龍套武將。連仔細分析他武藝水平的機會都沒有,畢竟華雄這種武將殺小兵是一回合就斬殺,殺二流武將也基本上是一個效果。總不能把羅貫中從九泉之下給請出來,問問他老人家演義當中潘鳳到底是個什麼水平。這樣實在是沒什麼必要,就按照最強來算,潘鳳最多也就是個二流武將,沒什麼值得分析的,畢竟在演義當中,可以說潘鳳就是個實打實的龍套武將。這樣的武將在小說當中實在是太多了,縱觀整部演義,沒有一千也得有八百,實在是沒有分析的價值。


其次就來看一看,這在演義當中跑龍套的潘鳳,到了正史當中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當時在三國正史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關東潘鳳,關西呂布。”不過說起來這句話其實正史當中呂布打異族確實有一手,獲得了飛將軍的美名。但是對陣中原本土武將,能力就是一般般了。唯一一次單挑打敗的就是郭汜,但是隻是刺傷他,沒能斬殺。

從此來看,呂布在正史當中,充其量就是一個一流武將,遠遠沒有達到演義當中那樣獨步天下的水平。而由此來看,名氣和呂布持平的潘鳳大概也就是這樣的一個水平,遠沒有演義當中那樣的不堪一擊。


而且在演義當中,潘鳳是被華雄給砍了。但是到了正史當中,華雄根本就是一個庸碌無能的人。他去守衛虎牢關,在關前跟孫堅野戰,直接被孫堅斬於馬下。從此來看,正史當中華雄顯然就是個水貨將軍,遠沒有演義當中那樣厲害。

最後來看一看史書對於潘鳳的正面描述,據《上將潘鳳傳》記載:

潘鳳“高九尺,腰大十二圍,使一百八十斤開山大斧。自幼熟讀詩書,暢曉兵法。有經天緯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


不過這段文字已經被一些人給玩壞了,各種奇怪的文學作品層出不窮,許多人藉此惡搞他。而我選擇引用這段原文這是取自於易中天品三國的部分節選,再加以自己的分析。在正史當中潘鳳確實擅長使用大斧,但是武器重量應該是沒那麼誇張,身高也應當是矮上一些。

單看這段文字,其實潘鳳還是比較智勇雙全的,畢竟手上沒兩把刷子,也不會有人給他寫書立傳。而且從這段文字的後半段來看,潘鳳其實還是有一些智謀的,要不然也不會做出如此的評價。


但是在正史當中,潘鳳絕對不可能是華雄給斬了的。不過很可惜的是,有關於上將潘鳳到底是怎麼死的,查閱了許多的史書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描述。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韓馥投降於袁紹之前就已經去世了,畢竟作為韓馥手下第一的大將,潘鳳的性格肯定是會去反對這個事情的。

縱觀潘鳳的一生,演義當中就是個龍套,被羅貫中用於彰顯華雄的勇猛。而在正史當中,他卻是十分的撲朔迷離。有關於他的記載可以說是非常的少,甚至於在陳壽的《三國志》當中都沒有這麼一號人物,讓人有些懷疑他是不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角色。不過單看他被人們著書立傳這一點來說,應當是在歷史上真實的存在,而且實力並不算太弱。

那麼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講講述三國故事, 瞭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