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战车能打坦克吗?

真是难起


▲配备了100毫米低压线膛炮、30毫米自动炮的BMP-3步兵战车在较早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地表火力最强的步兵车,特别是其100毫米低压线膛炮发射的炮射导弹的破甲厚度达到了600毫米RHA以上,而这种能力的导弹对于三代之前甚至一些三代早期的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都是非常具有威胁性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地面作战武器中,不同类别的步兵战车可谓是除了主战坦克外,最重要的一种装备了,那由此就带来了一个话题,那就是步兵战车究竟能不能打坦克呢?

▲美军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由于装备了出色的火控系统且本身配备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具备有较强的破甲能力,因此,在当年的海湾战争中,还一度承担起了打击伊军坦克的重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的是,从定位上来说,步兵战车主要是指提供步兵进行机动和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其任务一般是协同主战坦克进行作战,同时兼具地面独立战斗能力,其打击的目标一般是敌方的轻型装甲车辆,步兵反坦克火力点、有生力量以及一些低空慢速飞行的目标。故而,由此可见,对于步兵战车来讲,打击主战坦克并不是其首要任务,然而对于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装备的步兵战车来说,其一般都配备了具备较高破甲深度的反坦克导弹,这些反坦克导弹有些还具备攻顶作战能力,因此,就算面对主战坦克,步兵战车也有一搏的机会,其次,随着当下步兵战车自动炮的口径逐步增加,甚至有些都配备埋头弹武器系统,因此,其穿深对于主战坦克薄弱的侧后部来说,也是极具威胁的。

▲新一代的步兵战车自动炮普遍口径加大了不少,比如俄军的T-15重型步兵战车就配备了一门57毫米中口径自动炮(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综上述而言,步兵战车虽然并不是以打击主战坦克为首要任务的地面装甲车辆装备,但其也具备较强的反坦克作战能力。


军武次位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步兵战车当然能够打坦克了。

以世界上最早的步兵战车BMP1为例,配有AT-3反坦克导弹。

AT-3比较原始,但破甲厚度也有180毫米,击毁当时现役的坦克都是没有问题的。

AT-3的射程最小500米,最大3000米(理论射程),不亚于坦克主炮。

所以,BMP1完全可以消灭敌人主战坦克。

除了反坦克导弹以外,步兵战车的火炮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的主炮,也就是M242“大毒蛇”25毫米链式机关炮,实战中可以有效对付伊拉克的老式坦克,比如T54/55以及中国的59式69式坦克。

原则上,25毫米机关炮即便使用贫铀弹,不能射穿超过100毫米装甲。然而老式苏制坦克的侧面和背面装甲比较薄弱,机关炮还是可以击穿的。

同时,机关炮射程也比较远,才用几连发炮击。一旦击中敌人坦克,即便没有穿透,也会导致敌人坦克观瞄设备、火控系统甚至行走装置严重受损,失去大部分战斗力,等于是摧毁了。

而新一代的步兵战车就更厉害。

以美军新概念步兵战车为例,摘录一段:“格里芬”Ⅲ步兵战车采用无人炮塔,配备一门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下属ATK火炮系统公司开发的新型50毫米机关炮,比美军现役“布莱德利”步兵战车配备的M242“大毒蛇”25毫米机关炮大得多。

这门50毫米机关炮的仰角达85度,与苏联著名的ZSU-23-4自行高炮仰角一样,俯角为-25度。另外,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该机关炮的具体性能,但是通用动力公司负责人声称,“其威力是25毫米机关炮弹的10倍”。

实际上,海湾战争中的步兵战车的威胁,往往比坦克更大。

这是因为反坦克导弹的射程更远,而且美军步兵战车的观测能力更强,往往可以在伊拉克坦克火炮的射程之外,将其直接摧毁。


萨沙


部分步兵战车,具备摧毁坦克的能力。

这主要取决于步兵战车是否配备了反坦克导弹。也有极少数的先进步兵战车,其速射主炮在连续命中的情况下,有可能摧毁相对老旧的坦克。

例如美国M-2步兵战车、M-3骑兵战车,就是典型的可以击毁对方坦克的步兵战车型武器平台。具备类似能力的步兵战车,还包括中国04步兵战车、英国武士步兵战车等等。

M2、M3服役时就可以发射陶式反坦克导弹,能在敌人坦克火力范围之外就发起攻击,对敌方坦克威胁很大。

1985年M2/M3A1问世,其改进的最大重点是增加使用陶2型导弹的能力,这一改进使得该战车可以使用攻击坦克顶部的陶2导弹。

其次是改进核生化防护系统及车上自动灭火系统。

布莱德雷步兵战车历经波斯湾战争的实战考验,它在攻击敌人坦克方面的能力,令人称道。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些战车配备了比当时的M1坦克更先进的红外热成像设备,更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敌人坦克,因此可以先行发起攻击,或者告知己方坦克提前准备攻击敌人。

自1995年起,美军以M-2/3 A2 ODS为基础,发展出更先进的M-2/3 A3。M-2/3 A3的外观与M-2/3 A2 ODS类似,保留原本M-2/3 A2 ODS的车长用热成像仪等设备,同时改进其导航与通讯功能、加强战斗识别能力、强化火控系统、增进夜间驾驶功能、强化车辆防护力。

自1981年服役起,至少已有超过6,700辆M2家族战车配发至部队使用。它们几乎全部配有反坦克导弹,其整体对敌人坦克的杀伤力非常令人瞩目。

M-2/3总重超过22吨,车长6.5米、车宽3.2米、全高2.97米,其任务是将部队运送至战场,提供火力支援,并压制敌人坦克或装甲车辆,这也是美军首次采取战车运载士兵观念发展的专用步兵作战装甲车。

M2的基本乘员有3名,分别为车长、射手和驾驶,射手兼任反坦克导弹发射控制人员。另外可再搭载6名全副武装的步兵。M3则负责侦察,除了3名基本成员外,仅搭载两名侦察兵,以增加载弹量,包括导弹数量。 


转管炮


对于100毫米的炮射导弹来说,对付60多吨的M1A2主战坦克还是比较困难的。

其实这个问题存在一个误区,对付坦克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另一辆坦克,像反坦克导弹这种武器对发射手来说还是比较危险的。没被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随便一个火力过来都无法抵挡。所以打坦克还是坦克最合适。

那么步兵战车的任务是啥?它的第一目的就是打敌方的步兵,这才是步兵战车的第一要务,第二目的是打敌方的步兵战车或类似的轻装甲目标。与坦克相比,步兵战车的火力与装甲都无法相匹敌。在没有车载反坦克导弹的情况下,基本就是找死。因为一般的步兵战车很少配备超过35毫米的主炮,这样的口径对坦克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威胁。当然俄罗斯的战车除外,人家的BMP-3直接装上了100毫米低压炮,这要是为了发射炮射导弹。

但是呢,作为一款一线作战的装甲装备如果有能力打坦克总是最好的。这也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就是多用途打击能力。所以,为步兵战车装反坦克导弹或是有攻击坦克能力的炮射导弹就成了现在比较时髦的做法。但实际上对于全身武装的重型坦克来说,100毫米的炮射导弹对其的破坏能力也是有限的。但是对付一些比步兵战车要更坚固一些的装甲目标还是比较有效。所以说,步战车在遇到坦克之后,最好还是利用其机动性能强的优势,要么赶紧逃跑,要么利用地形绕到坦克的后方,远在4000米外使用炮射导弹攻击其薄弱之处。避免硬碰硬的攻击,除非坦克没有弹药了,不然对着干,最终倒霉的肯定是步兵战车。实际上即使是配备了炮射导弹或反坦克导弹这类武器,也是有限的数量。受限于车体空间,不可能有很大空间来装备这样的大型武器,省出的空间还要装人呢。这样一来,数量有限的攻击力量就要用在关键时刻,不能轻易全打光。另外,车体外部加装反坦克导弹有个弱点,就是比较容易被对方狙击手破坏。所以有能力还是多配备炮射导弹比较好。


鼎盛成宁


可以。

步兵战车除能运载士兵外,其拓展能力是相当强的,以美国的M2“布雷德利”战车为例,其能搭载的武器就包括25毫米 M242机关炮、M240 7.62毫米通用机枪、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只能在车辆静止时发射)、FIM-92 “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等。

在车体上M2还能加挂反应装甲,用以抵30毫米的APDS (脱壳穿甲弹)或RPG等小型反装甲榴弹;亦配有专门的“水上障幕”用以增强其两栖作战能力。

另外,单就反坦克武器而言,如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其长度约1.16~1.51米之间(探针伸折导致),发射重量在18.9~22.6千克,射程为65~4200米。从其体量来看,单兵就可以进行发射,安装在轻型装甲车辆、直升机、步战车上并没有过多的技术困难,具体搭载平台只需依使用情景而定。

当然,步战车由于设计要求和坦克完全不同,其是无法和坦克进行“正面对抗”的,但由于部署、行动相对灵活,在实战中表现确实相当出色。如在波斯湾战争期间,M2“布雷德利”战车就摧毁了比M1“艾布拉姆斯”更多的伊拉克装甲车辆,同时亦有被伊拉克T-72坦克击毁的案例存在。

不过,M2“布雷德利”战车除上面提到的在发射陶式反坦克导弹时必须静止外,在发射后还需由步兵在车辆后部通过一个特殊的舱口盖重新装填,这也增加了其被对方反击的危险。


DS军美


美军的斯特瑞克战车由于要求必须能用中型运输机来远程机动,因此其装甲比较薄弱,RPG都有轻易打穿。但是为其加装反坦克导弹之后,这款薄皮战车也会拥有攻击坦克的能力。


现代步兵战车虽然主炮武器以30毫米或40毫米的机炮为主,但是为了对付重型装甲目标还是会配备远程的反坦克导弹的,因此步兵战车对付主战坦克没有任何毛病,可以很明确的告诉题主,步兵战车可以打坦克。

近些年的中东战场上大量案例显示,反坦克导弹已经被扩散普及。此前世界上几款著名的坦克,像豹II、MIA1、T-72等型号都不停的出现被反坦克导弹打废的情况,也就是说只要配备了反坦克导弹,哪怕是一款轻型的越野车也能打坦克,更别说步兵战车了。


步兵战车确实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坦克部队进行作战,因此它的火力要对比坦克来说要弱一些,体现的主炮口径远不如坦克那么大。多以30毫米、40毫米为主。这种口径的主炮对付坦克的厚重装备确实无效,而在这时车载的反坦克导弹就能起到作用,让步战车远在3-4公里外对坦克发射致命的攻击。


目前,美军已经为斯特瑞克步兵战车配备了遥控的标枪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可以采用攻顶方式攻击坦克的非常有效的单兵重火力武器。有了它像斯特瑞克这种薄皮战车也能在一定战术条件下抗衡主战坦克。


当然,步兵战车的车载坦克携带量会有限制不可能带上个几十发,一般的携带弹会在4-6发之间。这也表明,有限的导弹要用在关键时刻不可能随便敞开了打。因此,对于步兵战车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与坦克装备正面对扛,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要交付己方的坦克部队或是其他反坦克导弹火力来完成。

像俄军T-15这样的重型步战车也加装了两枚反坦克导弹,就是为了在与坦克的对战中能有自保能力。


陶德中士


现代的步兵战车当然可以进行反坦克作业。步兵战车又被称为机械化步兵战车,其主要作用为机械化步兵提供运输载具,并且可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持。而在1990年的《欧洲常规武装部队条约》将步兵战车定义为“装甲战车,其设计和使用主要是为了运送作战步兵小队,并配备至少20mm或者以上口径的机炮,或者是可以携带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在其中可以携带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以及配备自动机炮,便可知步兵战车是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的。

步兵战车(IFV)是由装甲运兵车(APC)这一概念在冷战初期发展而来的,在冷战期间,由于各国将越来越重型的武器安装在装甲运兵车的潮流,为了给予步兵在遭遇袭击时提供压制性掩护火力, 随着世界范围内步兵部队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军队也开始相信,登上步兵的人员应从APC的保护范围内发射武器,并只能协同运兵车战斗。这两种趋势导致了步兵战车的出现,步兵战车在步兵舱设有射击口,并配备了车载武器系统。从此开始,装甲运兵车开始和步兵战车分道扬镳,新出现的步兵战车结合了装甲运兵车和武器平台的作用。

其中此时代表性的车辆有:BMP-1,SPZ 12 -3, Pansarbandvagn 302等,但大多都为履带式步兵战车,且当时的反坦克功效并不强大。 直到1971年,德国国防军采用了黄鼠狼步兵战车,它的后续型号的装甲越来越重,就像BMP在后来被标配了反坦克制导导弹的发射器一样。1973年至1975年之间,法国和南斯拉夫军队分别研制了AMX-10P和BVP M-80,这是第一批出现在苏联境外的两栖IFV。黄鼠狼,AMX-10P和M-80都配备了类似的20毫米自动加农炮,可搭载7至8名乘客。同时他们也可以装备各种反坦克导弹。

到了冷战后期和现代,轮式步兵战车的开始大量出现。不过最早的轮式步兵战车(不是轮式装甲运输车)是在1976年出现的,南非的Ratel式步兵战车, 该轮式战车适合于结合最大火力和战略机动性的快速进攻需求。与欧洲的步兵战车设计思路不同,Ratel的设计目的不是让搭载的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而是要在很远的距离上独立作战。因此南非陆军选择了一种非常简单,经济的设计,因为它有助于减少在较不发达地区保持较重型作战车辆运转所必需的后勤保障。由于履带会在沙地等的过度磨损,这使得Ratel的轮式配置更具吸引力。

在武器装备上,Ratel通常搭载一门20mm自动机跑,但也有搭载90mm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导弹的型号。值得注意的是,Ratel是世界上第一批考虑了地雷防护的步兵战车,以应对当地叛乱分子喜欢用的反坦克地雷等武器。 与BMP-1一样,Ratel被证明是步兵战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尽管原因各不相同:因为首次亮相的轮式步兵战车的设计受到不佳的评价,因为它们缺乏履带车辆的高承重能力和越野机动性,而且他们的车轮更容易受到敌方火力的攻击。但在1970年代,动力系统的总成,悬挂技术的升级和轮胎的改进提高了其潜在的战略机动性能。,其低廉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也使轮式IFV吸引了多个国家。

直到1982年,全球有约30000辆步兵战车在军队中使用,并且步兵战车概念出现在30多个国家的军队学说中。 步兵战车的普及是由于许多国家将以前由轻武装步兵控制的军队机械化的趋势所致。但是,与预期相反,步兵战车并未使装甲运兵车过时。美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等军队都保留了大量的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车队,且在此之间的历次军事冲突以及各国间的联合演习中发现装甲运兵车更适合多用途或起到辅助作战的作用。而应用于高强度的战场环境,依旧是需要步兵战车等来应对。在反坦克方面,装甲运兵车就会显得十分疲软,而相对拥有一定量武装的步兵战车则会较为得心应手。

在步兵战车的使用学说上,其和机械化步兵的使用学说紧密相关。 尽管某些中型战车装备有机炮或者大口径火炮或反坦克制导导弹以提供近距离的步兵支援,但它们并不是专职用来攻击装甲和机械化的部队的战车,况且他们无论是否装备武器,它们都可以携带任何类型的步兵。相反,步兵战车的作用是在多体系联合作战中为步兵部队提供战术和战略机动性。大多数步兵战车都是作为装甲营,旅或师的一部分装甲单位,战时起到替代坦克的作用;其他时候则执行由坦克支援的的传统步坦结合的任务。在许多西方国家,步兵战车的早期发展主要受到装甲兵军官的推动,因为他们希望将坦克与装甲师的步兵整合在一起。以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以及大大提高这种混合单位的生存率。

但是该规则有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例如联邦国防军采用的SPz 12-3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二战时德国国防军装甲掷弹兵的经验。因此,这使得德国联邦国防军得出结论,步兵应仅在自己搭乘的装甲车车内作战(通过射击孔向外射击等),在最理想情况下应有坦克的支援。这种学说上使得后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西方国家的军队中,导致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即步兵战车应该主要限于协助坦克的来进行作战。

但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对于步兵战车的协同作战方面给予了更大的灵活性,即允许机械化步兵单独行动,占领或者破坏敌军的防御工事,并且在遭遇敌军装甲部队时,能够通过机动性将他们引入不利于反攻的作战环境再通过其搭载的反坦克导弹或者协同的己方坦克部队给予歼灭。 虽然也未完全脱离坦克部队的协同,但在这类交战中使用步兵战车的概念要求它们配备全副武装,这也反映在BMP-1及其后续的型号里中。此外,苏联的空降兵作战学说利用BMD系列步兵战车与伞兵协同作战,而不是与传统的机械化或装甲编队协同作战。

因此,从步兵战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国发展的步兵战车的作战学说中,步兵战车进行反坦克作业是完全可以的,只不过他们的主业并不是反坦克,反坦克只是步兵战车在危急时刻的一种自保手段而已。


雷姐的机械空间


原则上说,步兵战车的主要任务不是打坦克。从定位上说,步兵战车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运送步兵协同坦克战斗,其次是支援步兵作战,然后是配合坦克完成各种战斗任务。按照要求,步兵战车在战场上的主要目标是敌方轻型装甲车辆、步兵反坦克火力点、有生力量和低空飞行目标。这一点从步兵战车的武器配置上也能看出来,目前常见的步兵战车一般配备的主要武器是20毫米到40毫米机关炮,这些机关炮在1000米距离上的最大穿深一般不超过60毫米,虽然瑞典博福斯40毫米炮的最大穿深能达到1500米距离上150毫米,但一来炮弹威力较小,即使击穿以后,后效也不理想;二来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普遍超过600毫米等效均质钢装甲(RHA),150毫米的穿深仍然不足以击穿坦克。俄罗斯步兵战车虽然有73毫米和100毫米大口径炮,但都是低压炮,不能发射高速穿甲弹,以榴弹和破甲弹为主。所以,一般来说,步兵战车都是跟坦克一起行动,打敌方坦克这种高难度任务主要由本方坦克来完成。

但是话说回来,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谁也不能保证步兵战车就不会在落单的时候碰到敌方坦克。万一出现这种悲催情况,总不能缴械投降吧?所以,现代步兵战车一般都会配一点反坦克的武器,增强一点自卫能力。例如,美国的M2步兵战车就装了一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备弹7发。这家伙最大穿甲深度1100毫米RHA,对付主战坦克是没问题的。俄罗斯的BMP-2步兵战车与M2类似,也装了一具AT-5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备弹4发,最大破甲厚度700毫米,也能对付坦克。

所以,从设计使命上说,步兵战车不是用来打坦克的,但真有必要,一样也能靠反坦克导弹上阵刚一把。T


联合防务


步兵战车和坦克的分工不同,步兵战车主要是运送步兵徒步和乘车作战,并且使用本车的火力单元支援步兵作战。如果步兵战车无法避免和坦克对抗,它可以用车上的机关炮对坦克进行密集射击,达到破坏坦克的观瞄设备和震慑坦克成员的目的。如果步兵战车配备有反坦克导弹,是可以击毁或者击伤坦克的。但是步兵战车和坦克大规模对抗,步战车绝对不是坦克的对手,因为步战车不管是装甲还是火力都落后于坦克。因此步兵战车为了本车和所载成员的安全,都应该尽量避免和坦克直接作战。反坦克的任务应交由空中支援和坦克以及专用的反坦克导弹车完成。特殊地形也可以由人员使用反坦克武器对坦克攻击。


户名介绍


当然可以,不过步兵战车和坦克相抗衡风险较大,除非紧急情况,一般步兵战车是不会同坦克交战的。

步兵战车的使用原则决定了其和坦克的交战情景是很少出现的,步兵战车往往是和坦克等装甲兵器协同作战的,坦克负责进攻和对付敌方坦克,而步兵战车则主要是搭载步兵作战,并在后续作战中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不过虽然是这样的设计,但是毕竟有时步兵战车还是会遇到和敌方坦克遭遇的局面的,而此时步兵战车装备的小口径机关炮是毫无作用的,所以很多国家的步兵战车都装备上了反坦克导弹,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让步兵战车有和敌方坦克交战的能力。

比如美军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炮塔上就装备有反坦克导弹。在海湾战争中,美军装甲部队在东73地区遭遇了伊拉克军队的装甲部队,双方随即展开了交战。而美军的步兵战车就利用反坦克导弹,击毁了数辆伊拉克军队的T72主战坦克,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