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重拳出擊,培訓班、健身房沒那麼容易跑路了


監管重拳出擊,培訓班、健身房沒那麼容易跑路了

文 | 木子


面對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劉慧想通過參加英語培訓來提升競爭力,培訓學費共計36800元,劉慧無力承擔,培訓機構表示可通過他們合作的金融平臺借款後分期還款來解決。


在與金融平臺完成簽約後,劉慧順利參加了培訓,但令她尷尬的是,僅上了不到10節課,培訓機構便關門跑路,學習中止,但剩下3萬多元的分期貸款卻退貸無門,原本的預付費最終卻變成了“套路貸”。


“我現在實習工資每個月只有一兩千,還要還貸,挺難的。”劉慧表示。


上述是央視近期報道的關於培訓機構韋博英語突然關門,導致上萬名學員陷入了“不僅沒課上,同時還要償還金融平臺貸款”困境的一個案例。


而面對預付費模式(用戶在使用業務之前預先支付費用)下,商家跑路風險頻發、消費者權益受損的現象,監管部門也開始了重拳整治。


新規下的眾生相



近期,北京七部門聯合起草了《關於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等7份文件,涉及對教育培訓、健身機構、分時租賃汽車、共享單車、在線旅遊等行業的監管。


根據徵求意見稿,培訓機構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費用,健身房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


監管重拳出擊,培訓班、健身房沒那麼容易跑路了

北京市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截圖


IT培訓機構源碼時代CEO姚欣對消金社表示:“政策規範行業發展,此次北京出臺的預付費管理徵求意見稿,這具有風向標意義,相信全國其它地方的相關政策也會陸續跟進。”


此次北京的預付費新規出臺後,市場反應不一。


一位健身愛好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旦健身房跑路,自己購買單年卡或多年卡的損失就太大,意見出臺可有效幫助自己規避風險,保護自己的權益。”還有消費者說道:“政策在幫助規避風險的同時,也不會佔用自己那麼多錢了。”


目前北京多家教育機構抓住新規尚未實施的窗口期,正大力開展營銷推廣。


以快酷英語為例,公司近期發佈漲價通知:為響應教育部文件要求,取消6個月、12個月、24個月等課程包,增加3個短期套餐。


“新課程從原來的每節課20元漲到40元,漲了近一倍。課程顧問表示,本月購買最便宜的課程是23元一節,鼓勵家長囤課。”海淀區一名小學生家長在接受自媒體“燃財經”採訪時表示,有近一半的老學員搶在調課漲價前加緊報了2年或3年的長期課程。


同時,上述家長還表示,有一些考前培訓、衝刺班、集訓營等短期課程,並不在這個政策監管範圍內,但實際上最坑家長的就是這種項目。


此外,也有家長認為,目前的教育培訓仍是賣方市場,可供家長的選擇其實並不多,“要麼學,要麼不學,但如果孩子喜歡,作為剛需,即便培訓機構在收費方式上有些不盡合理也得接受。”


有商家進行積極調整應對新規,但也有的仍不為所動。


筆者致電威爾仕健身北京朝陽區某分店,店員表示目前他們並未收到相關政策的通知,現在他們店除了能辦季卡,單年卡和雙年卡皆可以正常辦理,而卡片期限越長,優惠力度就越大。“目前我們年卡是4000多一張,但兩年卡才花6000多,如果用戶想辦長期卡,我們也不能拒絕是吧?”該店員對筆者說。


在詢問預付費新規影響時,北京一家高端健身房的營銷顧問對筆者表示,他們目前主推的仍然是年卡,“如果客戶有政策方面的顧慮,可以考慮先辦一張短期的季度卡。”


一位教育培訓業內人士表示,教育培訓機構前期的資金投入壓力很大,假如不預收費,普通的培訓機構難以承擔起這麼大的資金負擔。而新政的實行,將會對機構運營的現金流造成影響。


對此,消金社發現,面對新政,有部分培訓機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某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曾表示,對於預付費徵求意見稿,可以採取向用戶收費3個月,贈送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課時,或者把原來收年費的模式改為籤四份合同、每份付三個月學費,從而規避監管。


預付費模式的跑路真相



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預付費消費一直是近年來消費投訴的熱點。


2019年上半年,服務類投訴有214230件,佔投訴總量的50.8%,主要集中在預付費消費較多的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多是因為企業收取預付款後關門停業或售後無法取得聯繫,致使消費者無法退款,其中具有較大影響的是浩沙健身、韋博英語等一系列知名機構的爆雷。


為什麼預付費模式下,會發生部分企業頻頻跑路的現象?


以跑路“重災區”的體育健身行業為例,光豬圈健身創始人王鋒在近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健身行業預付費制度由來已久,也是行業特性使然。健身行業是高運營成本行業,需要預付費帶來的充足現金流保證健身房運營。”


健身行業資深人士李明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測算,在一線城市運營一家中等規模的健身房,除去人員的薪水開銷外,單單就房租、設備維護、水電物業費用等,目前平均每月的成本就在20萬到30萬元之間。此外,健身房在建設前期更需要投入較大資金,光設備購買就至少需要百萬元。


因成本居高不下,健身房往往需要大筆資金注入。以中國最大的健身連鎖之一威爾仕為例,根據其母公司威康健身2016年底披露的財務數據,2016年度及2015年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和5.16億元,分別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39萬元和1983萬元。但總體負債規模超過11億元,其中遞延收入(未來會變成收入的預收款項)佔到接近80%,顯示出十分依賴預付費收入。


“大部分健身房都是走預付費和會員制的,這相當於一次性的收費制度,但健身房的運營成本是相當高昂的,吸收的會員人數逐步遞減,健身房主要的收入來源隨之開始減少,當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時,健身房往往選擇一跑了之。”李明表示。


有投資人向燃財經表示,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按照財務口徑核算,可能只有5%的從業者能盈利,“跑路”的是絕大多數,這也在傳統健身行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如果嚴格執行新規,可能超過八成機構可能會立刻停業。


光豬圈健身創始人王鋒認為,站在整治不良企業、保護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國家管理預付費是好的,但同時,也需要國家做全方位深度調研、多顧及健身經營者的利益,鼓勵行業發展。若草率取締預付費制度,在高房租、高人力成本的經營重壓之下,這對健身行業來講將是毀滅性打擊。


除受行業本身運營模式的影響,此外,部分商家跑路原因還包括:互聯網思維下,很多機構急於搶佔市場,將大量預付款用於擴張,但擴張太快容易導致資金鍊斷裂,而且擴張思路下,人員和管理均跟不上,導致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下降,後續經營自然難以為繼。


據瞭解,還有一些企業跑路的原因不僅僅是“經營不善”這麼簡單,背後實際是預謀已久的預付費形式圈錢本質。


11月28日,上海電視臺報道了一家名為“巧恩兒童美語”的培訓機構的跑路真相。警方在調查中發現,有一批人專以經營不善的教育培訓機構為目標,在低價收購之後一面繼續向學員收取高額預付學費,一面悄悄轉移資產,為下一步破產清算做準備。


據報道,在2018年的10月份資金鍊斷裂的情況下,巧恩兒童美語仍然以買一年贈一年課時,買兩年贈兩年課時的大力度優惠營銷圈錢。


“消費者交了學費,但並不知道培訓機構早已完成了債務轉移,而機構關門後,學費也沒法要回來,這整個就是一個套路,接下來要加強打擊這種新的犯罪形態。”上海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龔培華說道。而由於機構負責人被認定涉嫌合同詐騙犯罪,檢察機關於11月2日已將其批准逮捕。


監管重拳出擊,培訓班、健身房沒那麼容易跑路了

上海檢察院披露巧恩兒童美語案件情況,圖片來源於公開新聞報道


有律師曾表示,培訓機構如果因經營不善關門屬合同違約,消費者可向法院提起訴訟,不過,即使學員贏得訴訟也很難全部拿到退款,因為機構已經資不抵債。


新規下的出路選擇



新規面世,各路玩家努力尋求發展之道,而優化借貸環節便是突破口之一。


在面對商家不菲的預付費要求時,不少消費者需藉助金融平臺貸款來進行支付。


筆者致電知名培訓機構華爾街英語,營銷顧問告知其培訓起步費用一般為2萬多,當筆者表示費用過高時,他們表示可選擇機構合作的金融平臺來幫忙。


某英語培訓機構北京地區負責人曾透露,僅兩成學員是將學費直接繳納給培訓機構,其他八成則是通過貸款形式繳費,即金融平臺先行將學費支付給培訓機構,在學期內,學員要承擔分期還貸。但機構跑路後消費者退貸無門,正是當前矛盾的焦點之一。


因此,在預付費新規出臺的背景下,用其它模式替代目前依賴金融平臺資金的預付費模式,則成為了部分無現金流壓力、運營已步入正軌培訓機構的新選擇。


源碼時代CEO姚欣向消金社介紹道,他們通過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種“先上課,後收費”的繳費模式,即學員在報名時承諾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支付學費,培訓一段時間後,如果學員仍願意繼續學習,就必須按照承諾的時間與期限,分期向培訓機構支付學費。


據姚欣介紹,跟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教育分期比起來,“先上課,後收費”的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繞開了貸款平臺,由培訓公司直接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其中,金融科技公司對選擇辦理分期支付學費的學員進行風控審核,同時提醒學員按期付費,並對逾期學員進行催收。


這一模式下,學費是由學員直接分期支付給培訓機構,沒有貸款平臺的介入,主動權在學員手上,一旦發生意外,他們可以通過停止支付學費來降低損失。這樣,也能倒逼培訓機構努力提高課程質量讓更多的學員滿意。


“推出‘先上課,後收費’模式後的半年內,我們的招生量提高了30%,因為這種模式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學員的權益。”姚欣對消金社表示,雖然目前只有他們公司和叩丁狼培訓等少數培訓機構採取了這種模式,但他相信,這種模式未來可能會成為培訓行業內的一種趨勢。


“培訓機構在某階段需通過用戶的預付資金和金融機構的幫助解決企業運營所需的現金流,但是我相信優秀的機構對它們依賴是短暫的。因為只要服務好一批又一批的學員,學員技能提升後按期付費,機構的現金流一樣會健康。”姚欣補充道。


有業內人士分析,預付費新規對一些不規範、融資能力不強的小型機構影響較大,但健康經營的企業能活下來,只是會影響他們的擴張。因為不能收長週期預付費,意味著不能以用戶的錢作為槓桿,資本效率沒有那麼高了。


對於預付費新政的衝擊,星瀚雲動&Kweenew創始人陳海園並不擔心,在接受FIBO(國際健身與康體博覽會)採訪時他表示,“對於目前正處於風口浪尖的健身行業而言,這也許是好的開始。”


據陳海園透露,早在2019年初,他們就已著手在傳統大型健身俱樂部試點健身單次卡模式,並決心停售2年以上的長期會員卡。


對陳海園來說,單次卡並非自斷後路的盲目嘗試,放棄對“會員卡”的過度折扣讓利,單次付費的營收比增加了約77%,而增加的營收用於場館的精細化運營,打造核心優勢,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增加消費者的場館粘性,進而提高了用戶留存率。


此外,區別於傳統健身房,完全拋卻了預付費模式,主打單次付費,用戶即買即用即走的互聯網健身機構也正在迅猛發展。近年來,包括Keep、超級猩猩、樂刻等在內的多家企業獲得資本青睞,相繼完成了數億元融資。


目前預付費的新規還暫未落地施行,但不管商家是否願意變革,用何種方式變革,有一點可以肯定:對於身處其中的企業來說,一場更加激烈的實力比拼才剛剛開始。


注: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