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宋志平:新國企“新”在哪

宋志平

現在社會上總有人對國企提出一些質疑,也有一些各種各樣的說法,這些質疑也有好的部分,因為我們總是在質疑中前進。但是不客觀的地方,我們也要分析,所以我想跟大家澄清一下這些迷思。我今天挑了六個 “迷思”。

關於國企的 “迷思”

一是 “國企效率低”。這是科斯定理,諾貝爾獎獲得者科斯教授,經過大量實證發現,充分競爭領域裡國企效率比民企低,在公共保障領域裡,民企的效率不明顯。但是,科斯分析的樣本是百分之百的國企,而我們中國的國有企業70%是上市公司,80%是混合所有制,所以和科斯說的完全不同。中國國有企業是改革了的國有企業,上市了的國有企業,混合了的國有企業,物種不一樣了,科斯定理不適用於中國現在的國有企業。2018年,中國整個國企銷售收入增長10%、利潤增長13%,央企銷售收入增長10%、利潤增長15%,中國建材收入增長15%、利潤增長37%。能說它效率低嗎?效率是很高的。怎麼解釋它的效率高呢?一些人認為是壟斷、吃偏飯等等。北新建材壟斷能活不下去嗎?中新集團壟斷會那樣窮困潦倒嗎?所以都不是這樣,中國國企效率並不低,中國國企是改革以後的國企。

二是 “國進民退”。這也是不對的,現在實際上我們跟民企是好朋友,是孿生兄弟,共同支撐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在一個產業鏈和價值鏈上,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叫 “兩個毫不動搖”,既支持民企也支持國企。同時我們國有企業一大任務是幫助民企疏困,支持他們發展。我現在不贊成國進民退,也不贊成民進國退,而是國民共進。

三是 “競爭中性”。有人覺得國企不競爭中性,為什麼?一是政企不分,得到國家政治上、財力上的支持。二是覺得國企有補貼,競爭不是中性的。事實上,國有企業這些年經歷了這樣的市場化過程,比如我剛才講的,中國建材在海外的這些項目,實際上主要由一家公司中材國際去做的。中材國際是上市公司,國有股在裡面佔不到20%,剩下的全是公眾的社會股東。這樣一個公司很難講它是一個傳統的國有企業,而是一個新型的國企,所以它的競爭是中性的,在海外沒有把它貼上政府的標籤。今天在海外競爭的,絕大多數是中國上市公司,沒有百分之百國有母公司去競標的,都是市場化了的上市公司在參與競爭。

四是 “壟斷”。這也說了好多年。壟斷有兩種,一種叫自然壟斷,一種叫市場壟斷。自然壟斷,指的是不適合競爭的一些壟斷,比如自來水、發電廠、電網、通訊、鐵路、郵政,這些都屬於自然壟斷。因為它不適合多家都幹這一件事,全世界一概如此,這些部分基本上由國有企業做,是國家在做。還有一部分壟斷是市場壟斷,指價格串通,企業之間進行不正當競爭。其實在現在的央企裡,有一部分是自然壟斷,但是很少,96家大概有10家左右是自然壟斷的,比如國網,這個電網不可能家家搞一個電網,我們一定要共同用一個電網。而中國建材、國藥集團,想壟斷也壟斷不了。中國建材的水泥去年賣了4億噸,而中國水泥總共賣了22億噸,大家想想佔多大比例,連20%也不到,所以壟斷不了。

五是 “政府補貼”。一些人覺得國企享受了額外的補貼,事實上不是,我們很多補貼是普惠的,大家都有的。比如做水泥,水泥裡如果加點粉煤灰有利於環保,給一點點增值稅返還,這個在財務報表裡記作政府補貼。這個不只是國企,民企、外資企業裡也有。

六是銀行貸款。一些人認為銀行貸款一般給國企,實際上也不是,北新建材、中國建材當年那麼困難,把門都封了。封我們的是誰?就是這些銀行。銀行根據三張財務報表和這麼多年信用給你做信用等級,他不會因為國企還是民企,等級就不一樣。但是有一點,銀行信用制度的性質是擔保制度,大企業可以擔保,中小企業沒有擔保人。一個國有大型企業要集團擔保,集團籤個字就能擔保,底下企業可以貸到款。如果是中小企業沒有擔保就貸不到錢。這個問題不是國企和民企的問題,而是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問題。

我剛才談了那麼多,希望跟大家講“此國企非彼國企” “此央企也非彼央企”。對於傳統的國企、過去的國企,我們也是要改革的,也是不贊成的,不是說有國企我們就贊成,而是這種傳統的、落後的我們並不贊成,所以我們才改革。國企要想搞好必須市場化,必須改革。

新國企 “新”在哪

那麼,新國企 “新”在哪兒?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我們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獨特的政治優勢。包括很多外資企業,他們看了我們黨組織在企業裡的作用都很羨慕。在黨的工作裡不要搞成兩張皮,不要搞成空頭政治,不要搞政治掛帥。我們要把政治賬和經濟賬統一起來,黨的工作要服務於企業的中心工作,我們要把黨建文化、企業文化、安全文化、廉潔文化

結合起來。

二是體制和機制。在機制這方面,我們這些年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完成了大規模上市,正在做內部機制改革。我們還做了定位上的優化,把過去的國企定位為兩種,一種是公益和保障的,一種是競爭的。我們叫商業的,分為商業一類、商業二類,中國建材屬於商業一類公司,處於激烈競爭、充分競爭的行業。這就是我們做的工作,現正要做的工作是,國資委管資本,投資公司管股權,底下成立若干混合所有制公司進行市場競爭。

三是國企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現在全世界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但是科技創新不容易,需要積澱,需要實力。誰有積澱?誰有實力?國企和央企有這樣巨大的實力,國企和央企有很多研究院和研究所,中國建材這些年取得了三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建材行業的獎基本上都被中國建材獲得了。我們有26家院所,3.8萬名科學家,1.1萬個專利,11個國家級實驗室和技術中心,33個行業檢測中心,18個標準委員會,中國建築材料行業所有標準都是由中國建材制定的。這就是國企該做的事。正因為如此,中國建材就要參與國際競爭,而不是在國內跟民營企業競爭。

我們現在又做水泥,又做玻璃,實際上我們還有碳纖維和很多新材料。比如電子薄玻璃,手機上用的那塊玻璃過去我們做不了,被美國和日本壟斷,現在是中國建材提供的,那一塊模組裡有四片玻璃,用0.12mm厚的薄玻璃,可以彎曲,都是中國建材做的。所以,中國建材不光做水泥,還做了很多填補我們國家空白、參與國際競爭的一流的新材料。

四是國企是 “一帶一路”的建設者。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央企承擔了3120個項目,佔合同總額的70%。中國建材在海外建設了320家水泥廠,65家玻璃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做城市化和工業化,前提是基礎建設,基礎建設的前提是水泥。水泥廠誰做?中國建材。中國建材做的比例是多少?65%。大家想想,你們能不能想到一個公司在全世界的市場里居然能佔到65%的市場佔有率,西方跨國公司也做不到。

“一帶一路”不光是建工廠,不光是投資,也幫著做很多綜合的事,我們叫 “六個一”,迷你工業園、海外倉、檢測中心和國際實驗室、建材連鎖分銷中心、智慧工廠

管理、EPC工程項目。 “一帶一路”上所有綜合的業務都可以做。

五是國企是世界一流的鍛造者。深化國企改革,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目的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我們制定了 “三步走”戰略,到2020年我們要基本建成世界一流,2035年我們要建成世界一流。我們還要努力十幾年的時間,因為世界一流不是喊喊口號就能達到的。世界一流至少有五點:技術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品牌競爭力一流、人才隊伍一流。沒有那麼簡單,需要時間,不能搞大躍進,要紮紮實實地做,所以中國建材制定了達到世界一流的十五年規劃。到了2050年,中國建材做到1萬億元收入,1000億元利潤,超世界一流的企業。我們要一代人一代人幹下去,最後達到世界一流。

本文作者為中國建材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