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上海市崇明區:問題整改“走心”“走實” 主題教育“心心相印”

崇明區聚焦民生實事,從細處著手,向實處著力,促進問題整改“走心”“走實”,用群眾“笑臉”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鋪平“求學路”,讓群眾更“舒心”

學生是國家的棟樑、民族的希望。崇明區立足“為學生服務解難題”,用真情、出真招、使真勁,著力解決學生和家長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果讓群眾更“舒心”。義務輔導解難題。崇明區城橋中學附屬明志初級中學在調研中瞭解到學校中單親家庭學生、留守學生多,且其中學困生比例較大,學生獨立完成作業能力欠缺,家長普遍沒有時間和能力教育輔導孩子。面對學生和家長的揪心事,學校充分徵求家長意見,開辦晚間輔導班,徵集志願者老師,免費為學生輔導課業、練習習題及面批訂正。自義務輔導班開辦以來,共輔導學生73人,參與的志願者老師31人,義務輔導達200多課時,學生的合格率由不到60%提升到超過80%。愛心媽媽解難題。區婦聯在主題教育中聚焦農村學生中留守兒童多的問題,結合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陣地建設深入調研,立足升級提質,對全區21家區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示範點加強規範建設,成立“愛的聯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教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大學生村官、後備幹部、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組成“愛心媽媽”志願服務隊伍,與留守兒童形成“一對一”結對,從學業輔導、實踐活動、生活關懷、心理疏導等方面呵護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校園公交專線解難題。崇明巴士公司在主題教育中聚焦島內學子求學出行調查研究,堅持學生需求導向,開通校園公交專線,解決學生出行痛點、難點問題。針對松江大學城崇明籍學生及長興島工程技術學校學生出行難問題,開通e乘巴士松江大學城線路及e乘工程技術學校1號線和2號線,滿足學生往返學校和家庭的一站式出行需求。截至目前,三條線路已服務學生513人次。

情繫“桑榆晚”,讓群眾更“暖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崇明區著眼養老事業找差距、抓落實,為老人解決實際問題,著力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質效,讓群眾感受到“長壽之鄉”的溫暖。聚焦護理用品配送抓整改。區紅十字會在主題教育調研中瞭解到農村老人對護理用品需求量大,導致承擔的生活成本較高,經濟壓力較大。結合調研情況,區紅十字會加大力度推行“社區重度失智困難老人護理用品配送項目”,在每月向60週歲及以上低保家庭或80週歲及以上低收入家庭的失智失能老人提供一次性紙尿褲的基礎上,對90歲及以上非低保、低收入失智失能、長期臥床、居家養老的困難老人配送護理用品,進一步擴大受眾覆蓋面,緩解老人經濟負擔。

聚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抓整改。區民政局針對群眾反映社區養老人數多,養老服務設施不充足的問題,立足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項目“增量”,在主題教育期間著眼今年部署新建的7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和34家社區老年助餐場所開展實地督查。根據任務指標和需求情況對建設單位進行點對點業務指導,推動項目規範建設。同時,根據項目進展分批組織項目驗收工作,對提前完成項目建設的鄉鎮即時給予開業運營方面的指導,確保社區老人及早獲得社區養老服務,切實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聚焦“長護險”試點運行抓整改。區醫保局在主題教育中結合“長護險”試點運行開展專題調研,全面排查試點工作存在問題。立足讓老人在“長護險”保障下獲得優質服務,針對服務質量提升等問題,組織長護險機構負責人、業務經辦人員、護理服務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同時,對“長護險”定點機構加強管理,制定實施《崇明區2019年度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機構積分制考核辦法》,倒逼護理服務機構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享受服務的老人傾訴:“‘長護險’工作人員照顧得更細心了,我們只要支出很少的費用就能享受到好的服務,相當滿意。”

破解“就醫難”,讓群眾更“省心”

踐行初心使命,為百姓謀幸福是關鍵。崇明區從群眾最憂心的“就醫難”問題入手,聚焦基層就醫難點,從群眾“身邊事”做起,努力讓群眾看病更便捷,健康獲得感更充實。家庭醫生惠及群眾。針對農村百姓健康獲得感不足的問題,區衛健委推行家庭醫生簽約項目,並嚴格規範家庭醫生標化工作量核定與執行,將家庭醫生績效與簽約居民數量和服務質量、服務滿意度掛鉤。截至目前,崇明區“1+1+1”組合簽約25萬人、簽約率39.68%;十類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64.82%,分別高出全市平均簽約率15個百分點和27個百分點,其中精神病人、殘疾人、特扶人群和70歲以上老人簽約率達到了100%,使特殊群體家庭醫生全覆蓋。雙向轉診惠及群眾。針對群眾反映到上級醫院就醫不方便的問題,全區各級醫療機構簽訂《雙向轉診合作協議書》,明確各方責任義務,初步實現患者轉診無縫銜接。制定了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六個病種的上下轉診標準和操作流程圖,明確了轉診中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便利群眾的具體舉措,並制定了方便群眾下轉後用藥的下沉用藥目錄,將六個病種的專科用藥延伸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減少群眾往返奔波。

藥品保障惠及群眾。針對群眾反映農村衛生室藥品短缺的問題,區衛健委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大數據遴選老百姓常用的慢性病藥品清單,調整村衛生室藥品目錄。經整改,共淘汰非常用藥品25個,調整同類藥品14個,新增藥品14個。同時,探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每週輪流下沉到村衛生室服務模式,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50種藥品目錄與村衛生室同步覆蓋。

(轉自《上海基層黨建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