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沉浸式媒体艺术展,让你进入孤绝梦境,和最真实的心灵对话


当下,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览,是大众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展览形式,老少皆宜,你可以很艺术也可以很小白,只需尽情参与和感受就好。2019年11月中旬,在北京798幻艺术中心,就有这么一场独特的沉浸式展览,由新媒体艺术家黄莺、何在峰和Y&Z跨媒体团队打造,名叫“十三场梦境”。观众可以在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多重“梦境空间”中,走近内心、反思存在、体验深层的精神经验。图为展览入口售票处,展览一直延续到明年1月。

进入第一场梦境,低矮的屋顶就是一块巨大的屏幕,人在里面有些压抑。屋顶抽象的影像,似乎有呼吸般的节奏变化,仿佛用视觉映射出人们此时的心理感受,让你模糊了现实与幻想,进入幻境般的梦境空间获得和平常不一样的内心体验。

黄莺是是一位多媒体艺术家,近年来活跃于当代艺术界。她生于湖南,现居北京,先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她作品涉及新媒体,包括影像、装置、绘画、雕塑等多种当代艺术媒介,用她自己独特的视听觉语言和编码,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与环境的全新关系,主观编织出一种“ 虚拟的现实镜像 ”。


何在峰是中国最早的数字艺术创作人之一,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北京今秒动像的创办人、执行总裁兼艺术总监,曾任多届数字图像中国节大赛专家评委,曾主持多家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包装的策划与设计制作。他认为数字艺术虽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但保留最初创作的冲动和鲜活才是关键。

绘画大致分为抽象和具象两种,人类最初绘画的概念大都是模仿真实的场景描摹现实,在20世纪写实的摄影术普及之后,绘画开始向表现自我的方向倾斜,模仿自然的绘画被边缘化。有趣的是摄影问世后,它和绘画演变的路如出一辙,也就是先从记录现实开始演变成具有主观表现性的摄影。事实上,摄影和绘画都属平面视觉艺术,都符合艺术史方法论的发展规律。

当摄影和绘画在某一时刻相逢交叉时,就会出现新的艺术,当这种新的艺术是以数码技术为主导的话,那就变成了数码绘画。抽象的数码绘画,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主观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


而艺术家黄莺,似乎现实世界的态度是怀疑的,即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可信的,她的作品明确的表示她的追求点不在现实世界,而在远离现实的另外一种更真实的世界。

黄莺的梦境,常采用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让人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交互,来认识和把握这个超现实的真实世界。

作为女性艺术家,大都敏感内审,善于捕捉自身和内心的丰富感受。黄莺也不例外,她营造了一个封闭的世界,通过直觉的内在力量和想象重构画面,超越表象,对以自己的情感作为内循环的世界进行了感伤或热烈的诗意表达。

沉浸在艺术家们营造的梦境里,进入孤僻的绝境,和心灵的深处的最真实之处对话,模糊了物质的现实和心灵的真实。更多原创图集,请关注凡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