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基收益下降?銀行版“貨幣基金”強勢襲來

銀行對貨幣基金又愛又恨

貨幣基金作為現金管理管理工具,因其申贖便利、每日計提收益、收益穩定、門檻低等等特點,深受大家喜愛。除了普通客戶,由於基金有免收營業稅的獨特優勢,機構客戶也對貨幣基金情有獨鍾,常用來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

截至今年9月末,貨幣基金規模超過7萬億元,公募基金行業總資產管理規模僅有不到13萬億元。自2013年餘額寶的橫空出世以來,貨幣基金受到廣泛接受,基金規模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其中貨幣基金佔據了半壁江山。


貨幣基金對銀行存款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銀行一方面“積極主動”的和基金合作,開發眾多“寶寶”類產品,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探索開發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但其實效果並不理想,“寶寶”類產品僅僅是作為基金代銷渠道,而以往預期收益型的銀行現金理財由於門檻高(5萬)、收益偏低、申贖不便捷等原因,規模一直不大。

貨基收益下降?銀行版“貨幣基金”強勢襲來

銀行版貨幣基金強勢來襲!

2018年4月《資管新規》正式落地,要求銀行理財打破預期收益型的剛兌模式,轉而向淨值型理財轉型。隨後《720資管新規細則》明確規定“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暫參照貨幣市場基金的“攤餘成本+影子定價”方法進行估值。”

自此,銀行版貨幣基金—淨值型現金管理理財產品獲准發行,各家銀行紛紛進行系統升級改造,推出自家的淨值型現金理財,用於替代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比如工商銀行的“添利寶”、中國銀行的“樂享天天”、建設銀行的“建行龍寶”等。

優勢一:收益率高

開門見山,投資者最關心的莫過於收益。愛基蒐羅了一圈,發現市場上主流銀行的淨值型現金理財要明顯高於貨幣基金,以光大銀行現金A這款理財為例,官網公佈的最近7日年化收益率目前仍然維持在3.4%以上,遠高於以餘額寶為代表的收益率。


貨基收益下降?銀行版“貨幣基金”強勢襲來

優勢二:T+0起息,快速贖額度充足

銀行淨值型現金理財T+0計息,T+0贖回額度充足,每日贖回限額多在百萬以上。相較於貨幣基金T+1計息,每日T+0贖回限額1萬元,銀行淨值型現金理財的吸引力確實不小。

劣勢一:認購起點1萬元,門檻較貨幣基金高

銀行理財新規將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降低至1萬元,但相比1元起購的貨幣基金,銀行淨值型現金理財的購買起點還是偏高,擋住了不少長尾投資者。但大部分銀行理財的賬戶存續規模和追加規模均不高(100-1000元),因此影響有限。

劣勢二:稅收不減免

由於公募基金收益的免稅效應,對許多機構客戶而言,購買貨幣基金綜合收益可在投資賬面收益之上提高25%,且機構客戶中的銀行機構客戶購買其他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佔用同業投資額度,因此大大降低了機構客戶對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需求。

因此,對普通個人投資者,收益率和申贖便利性是其首要考慮因素,可以更多關注銀行現金理財,而對於初始投資金額少於1萬,及對稅收在意的機構投資者,貨幣基金仍然是其不二之選。

貨基收益下降?銀行版“貨幣基金”強勢襲來

超額收益從何而來?

與貨幣基金相比,銀行淨值型現金類理財尚未有專門的監管辦法,在投資標的範圍、投資比例限制、流動性管理約束、槓桿比例、T+0贖回額度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估值方法上,暫時參照貨基的“攤餘成本+影子定價”進行估值。


貨基收益下降?銀行版“貨幣基金”強勢襲來

通過與多家銀行同業溝通,目前銀行淨值型現金類理財主要是通過下沉債券資質、拉長組合久期以及配置非標的方式來獲得超過貨幣基金的“超額收益”。

市場早有傳言銀保監會對數萬億商業銀行現金類理財產品的監管將會趨嚴,擬參照貨幣市場基金進行監管。愛基認為,作為每日可隨時申贖的高流動性產品,監管層出臺專項管理辦法是遲早事,符合資管新規“同類產品統一標準”的監管要求,未來銀行現金理財參照貨幣基金的專項管理辦法若正式出臺,產品收益率與貨幣基金趨同也是大概率事件。

貨基收益下降?銀行版“貨幣基金”強勢襲來

短期內,銀行現金理財相比於貨幣基金仍然會保持有一定的超額收益,對於個人客戶和券商、保險資管等不考慮免稅機構客戶,產品的吸引力確實不小。愛基強烈建議有現金管理需求的投資者不妨可選擇自己常用銀行發行的現金理財產品,享受制度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