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大英帝国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二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二战爆发之后,英国在欧洲大陆上一败涂地。德国又对英国本土发动空战,虽然英国最终打赢了不列颠空战,却也损失惨重。二战期间,德国并不是一定要灭掉英国,德国曾经想和英国议和以专心对付苏联。可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拒绝和德国议和,倔强的保持大英帝国的颜面。最终英国和美苏两国一起打败了强大的德国。英国拒绝成为德国的跟班,在二战结束之后却成为美国的跟班。二战结束以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彻底衰落,沦为二三流国家,而且成为欧洲最亲美的国家,彻底成为美国的跟班,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输家。倔强的英国人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倔强的大英帝国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二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所谓的英国是二战的输家,这句话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二战后,英国确实是盟国中最大的输家。二战之前,英国是一个世界性大国,是凡华体系的主导国。二战结束后英国彻底衰落。二战前虽然英国已经衰落,不过英国还依然保持着世界大国的风采。但是二战结束后英国的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英国彻底沦为一个二三流国家。英国失去了最主要的殖民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自治领也独立,一战中英国委任统治的殖民地也纷纷独立,英国在非洲的广大殖民也纷纷独立。二战之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英国是一个依靠殖民地兴起的国家,也是一个依靠殖民地成为世界顶级强国的国家。殖民地的兴衰决定了英国国运的兴衰,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后,英国的国运也就随之衰落。一战之前,英国的殖民地面积达到了3350万平方千米,号称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二战结束以后,英国仅剩本土的24万平方千米,现在英国的海外领土仅剩一些岛屿。除了丧失大量殖民地之外,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下降。二战之后,英国也时刻遭受苏联的威胁。英国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依靠美国,几乎和美国一个鼻孔出气。英国的许多外交政策,也都紧随美国,英美关系特殊化。其实“英美关系特殊化”就是英国承认自己已经衰落的表现。二战后的英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二三流国家,而且有继续衰落之势。

倔强的大英帝国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二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我国有句俗语“成也萧何败萧何”,英国可以说“成也殖民地败也殖民地”。早在大航海时代,英国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殖民地。英国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大航海时代建立多块殖民地。英国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英国国内经济发展。英国国内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对来说更偏向于技术,而不是科学。英国利用工业革命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殖民地。此外英国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等欧洲国家,成为世界霸主,并且抢夺大量殖民地。到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的时候,英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占领了3350万平方千米,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埃及、苏丹、新西兰、缅甸、马来西亚等地。这些殖民地可以为英国本土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充足的资源、广阔的市场。英国利用殖民地的红利进一步增强了本国实力。英国仅靠殖民地的供养就可以获得其他国家难以获得好处。因此,英国只想保持住自己的殖民地,英国只要保持住海军优势,保持住殖民就可以继续成为头号世界强国。真是由于这个原因,英国在其他方面花费的精力比较少。英国也被称为殖民地帝国主义。殖民地让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殖民地也让英国失去了进一步前进的动力。拥有广大殖民地的英国,只想保持现状,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使得英国开始由积极进攻转为保持现状。

倔强的大英帝国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二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以后,美国和德国开始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利用电力、化工、内燃机等发展国内经济。英国则更多保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模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逐渐在科技和经济上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等国。英国工业产值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过,英国在经济上沦为世界第三位。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英国已经开始开始衰落,当时还只是经济和科技上的衰落。我们现在都知道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科技可以说是当今推动经济快速进步最大的引擎。英国错失了科技立国,对英国日后经济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上落后于德国和美国之后,直到现在都没有再一次超越。德国虽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但是却能凭借强大的科技迅速崛起。美国虽然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却靠着科技越打越强。

英国是一个岛国,是一个强大的岛国,也是一个狭小的岛国。英国虽然占有大量殖民地,但是英国并没有把广大殖民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范围。也就说英国虽然占有了广大殖民地,但是英国本土面积还只是当时的30万平方千米左右。英国人口还主要集中在英伦三岛。这点和美国、俄罗斯完全不一样,美俄两国占领的大部分土地最后全部都变成了本国领土,而且把大量本国人迁移到新占领地区。英国如果发动对外战争虽然也可以征调殖民地本地人入伍,但是殖民地基本上会提出相应的条件。英国参加一战和二战时,殖民地出兵的条件要么是独立、要么是要求自治、要么是索要其他权益。所以二战后,当殖民体系崩溃的时候,英国的殖民纷纷独立,最终只保持了24万平方千米。如果英国不是一个岛国,而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所占殖民地和本国国土相连,那么英国的领土会大大扩展,人口也会大大增加。英国的发展也会更加有后劲,甚至可以像美国那样继续保持强大。

倔强的大英帝国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二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英国是一个岛国既是英国的不幸,也是英国的幸运。作为岛国的英国远离欧洲大陆,所以英国可以避免欧洲大陆的一些战争,让自己置身于战争之外,即使无法避免也可以保证本土不受到战争的侵袭。三十年战争英国远离战场,拿破仑战争英国也远离战场,德国统一战争英国也远离战场。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当时英国强大的国力,使得英国一直遵循两条外交政策。第一个是光荣孤立政策,第二是欧洲大陆均势政策。英国自认是世界头等强国,置身于欧洲大陆事务之外。英国不和其他国家结盟,保持自己光荣孤立。相比较于光荣孤立,英国更严格遵守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拿破仑时代,法国一家独大,英国组成反法同盟打败了拿破仑。俄国在欧洲强大的时候,英国联合法国打败了俄国。德国强大的时候,英国又和法国一起打败了德国。虽然这项政策,使得欧洲大陆未有维持长时间的强国,但是也让英国过度专注于维持“平衡”,而不是通过发展自己实力,让自己彻底凌驾于欧洲各国头上。事实证明,欧洲强国就像地老鼠一样,倒下一个又起来一个,英国永远都打不完。英国也在维持所谓的“大陆均势”中失去了发展自己的机会,以至于英国再也没有能力维持希望的“均衡”。

倔强的大英帝国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二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英国尴尬就尴尬在英国和欧洲大陆有一定距离,但是又没有远离欧洲大陆,英国始终是欧洲的一部分。那么必然会受到欧洲大陆事务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像美国那样彻底置身事外,最后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英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都第一时间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上大战虽然英国打败了德国取得胜利,但是英国可以说是一场惨胜。英国整整损失了一带年轻人,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虽然英国打赢了一战,得到了一定补偿,但是所得到的补偿远远没有损失的多。战后各国,只有英国经济恢复最为缓慢,英国经济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恢复,英国又陷入了经济危机。一战以后,由于英国国力的衰落,赖以生存的殖民已经出现了松动。爱尔兰独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取得了自治。最让英国难以承受的英国丧失了海军优势。美国的海军吨位可以和英国平起平坐。这时候英国应该才知道经济是多么重要,虽然英国有心发展自己,但是毕竟经济基础有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又率先卷入战争,英国陆军险些全军覆灭。虽然德国没有占领英国本土,不过德国的大轰炸却给英国带来极大伤害。不列颠空战之后,英国几乎和欧洲大陆失去联络。英国在战争的打击中进一步衰落。二战期间,三巨头召开多次召开国际会议,英国已经意识到自身和美苏的差距。正如丘吉尔所说,他一边是一头北美野牛,一边是一只北极熊,而自己只是一头可怜的小毛驴。二战中英国被打烂,美苏则成为超级大国。虽然丘吉尔在二战中到处蹦跶,但是始终无法阻挡大英帝国衰落。

倔强的大英帝国拒绝做德国人的跟班,二战后却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英国的衰落也和军事力量有一定关系。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保证海军绝对强大。但是英国却相对忽略了陆军发展。英国海军在几百年间都是世界第一,但是英国的陆军却一直都不太强大,在欧洲大国中属于弱旅。如果没有英国海军作为支撑,英国的军事力量连二流国家都算不上。英国在军事上面严重偏科,一战以前,其他国家的军队无法突破英国海军不可能对英国本土产生威胁。但是一战期间,情况发生了变化,飞机开始成为常规兵种,军队有海陆军变成海陆空三军。英国的空军实力和英国的陆军实力有的一拼。不列颠空战的初期英国仅有1000多架飞机,德国仅用于一线战斗的飞机就是2千多架。二战期间如果没有美国帮助的话,英国的总军事力量未必比日本强。二战结束后,英国军队的战斗力也没有实质性提高,比起苏联的钢铁洪流简直不值得一提。

所以英国的衰落是历史必然,有内部衰落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促使。只不过二战加速了英国的衰落,二战结束后英国彻底衰落。所以给人的感觉是英国是二战最大的输家。由之前的日不落大帝国变成了美国的小跟班,变成了一个游离于欧洲边缘的国家。当年英国历尽千辛万苦才最终融入到欧洲,成为欧盟的一部分。现在英国却有哭着嚷着要脱欧,不过人认为英国要脱欧,苏格兰可能要脱英。如果苏格兰要是真脱英的,当年的大英帝国将会进一步衰落,英国会进一步沉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