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古代社会认为“良臣择主而事,忠臣不事二主”,这是古代人君权思想的的体现,延续两千多年,正是这种思想束缚了臣子,大部分的臣子都想着成为“忠臣”,他们也身体力行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历史上也有一些“墙头草”臣子,能够背叛本来的君主,选择新的君主,他们会被历史谴责,无论他们立下如何大的丰功伟绩。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军姜维,为蜀汉立下累累战功,但他在历史上有着不小的争议,因为他是背叛魏国,投降蜀汉来的。

姜维原是曹魏的臣子,他的父亲姜囧便是为曹魏而死,父亲死后,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此时姜维的军事才能还未得到充分显现。公元228年,也就是建兴六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攻打祁山,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马遵身为曹魏臣子,以为下属全都被背叛,他连夜逃跑,抛下了姜维等人,当姜维等人前往冀县的时候,他们不被放进城,于是姜维逼不得已,只能投降诸葛亮。

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这样看来,姜维的反叛实在是无奈之举,他没有背叛之意,完全是被逼着,好在诸葛亮有识人之能,给蜀汉蒋琬(诸葛亮死后,蒋琬继任宰相一职)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此后姜维统领凉州上士,有胆略,后来又被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杨仪等人率军返回,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断后,回去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姜维逐渐成为了蜀汉的重要将领,被委任管理内外军事,公元254年,姜维率军出陇西,两年时间里,姜维立下赫赫战功,先是击退魏军,斩首魏将徐质,乘胜追击,占领多个地区,而后又率领着数万士兵讨伐曹魏,在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余人。曹魏的大败使得姜维在蜀汉的威望达到顶峰,因此被升为大将军,他在这次大战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整个雍州都差点被颠覆,这是从前诸葛亮、陆逊北伐都没取得过的战绩!

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但此后姜维并没有能够维持住自己的声望,他意图继续攻魏,本来计划着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一同作战,但胡济却没有来,魏将邓艾在段谷击败姜维,姜维的军队损失惨重,姜维自治犯了错,于是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后来姜维仍然在一心计划伐魏,但魏国自洮西之战后,就已经调来数万军队防范蜀汉,可姜维仍然还在和魏军死磕,他多次挑战,魏国守将一直没有迎战。

其实这与诸葛亮的遗愿有关,当初是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让姜维可以在军中大展身手,这是他从前在魏国所没有的,而诸葛亮也一直在培养重用他,所以姜维才会一心死磕北伐,誓要完成诸葛亮的遗愿。

可惜蜀汉已经是没有回天之力,当年蜀汉时期刘备借给关羽报仇为由大举讨伐东吴,可惜吴国取得最终的胜利,蜀汉则是元气大伤,仅仅是损失数万人就已经让蜀汉一蹶不振,可魏国在洮西之战中损失数万士兵,却根本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是蜀汉认为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而姜维的错误决策则导致蜀汉没有后继发展,当时魏国并没有将蜀汉放在眼中,反而是重点防范东吴,魏国的中线兵力和东线兵力都用在对付东吴上,只有西线兵力是用在对付蜀汉上,若是姜维能够趁着获胜余威,攻击魏国西线,那会很容易。

但姜维一直在死磕狄道,他本来是想着吸引陈泰救援狄道,然后歼灭曹魏援军,但曹魏守军避战不出,姜维的军队彻底耗在这里,根本没有发挥用处。

直到公元258年,诸葛诞兵败身死,姜维这才回到了蜀汉,他再次担任大将军的职位,等到姜维再带领军队攻魏的时候,他被邓艾再次击败,只能退驻沓中。可怜姜维一心为国,朝中却还有宦官黄皓针对他,打算废掉姜维,姜维也看出来此人的意图,请求刘禅将黄皓斩杀,但刘禅没有同意,姜维害怕回去被姜维针对,所以留在沓中种麦。

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公元263年,魏军伐蜀,姜维看出了苗头,便请求朝廷防患于未然,但黄皓却听信鬼神,告诉刘禅没有敌军来犯,于是蜀汉没有做好防守准备,直到魏军真的来了,刘禅这才派出军队支援沓中,蜀汉的举国之力也比不上曹魏的分支军队,姜维根本无法抵抗,曹魏将领写信劝降姜维,但姜维根本不作回应。曹魏大军逼得刘禅开城投降,刘禅还下令让姜维也投降,又是一次违心的背叛,姜维只能接受。

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姜维投降后,他还在想着要复国,直到钟会有谋反之心,便劝钟会一同谋反,杀了魏将,但最终事情败露,姜维和钟会都被杀害。这样看来姜维是一心为蜀汉,只可惜蜀汉到了他手中之时,成为了一堆烂摊子,但在许多人眼中他是不忠叛国的人,在史学家眼中,他被批评为一名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军人,若是他在蜀汉的全盛时期,或许好战就不是缺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