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發期,怎麼防心梗“偷襲”?

心梗,來勢兇猛、死亡率高,總讓人措手不及。進入冬季後,也到了心梗高發的“魔鬼時期”。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於急性心肌梗死。截止到2030年,心梗患者將達到2300萬,部分患者還會發生嚴重的臨床併發症。

心梗高發在冬季

心梗,全稱“心肌梗死”,具體是指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一到冬季,心梗的發病率都會攀升至全年高峰,北方寒冷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結果顯示,冬季是心臟病患者死亡的高發期。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增加2%。75~84歲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響。

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發現,當氣溫低於-19℃時,冠心病、腦梗死的日均超額死亡數顯現統計學意義。

冬季高發期,怎麼防心梗“偷襲”?

血管收縮

冬季人的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於應激狀態。寒冷刺激下,人體末梢血管會處於收縮狀態,由此導致動脈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

尤其是突然從暖氣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生活方式改變

天氣寒冷,人們戶外運動減少,同時又偏愛高脂食物。

吃得多、消耗少,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抵抗能力下降

寒冷季節人體的適應能力相對減弱,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很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進展成肺炎,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誘發心梗。

警惕幾個心梗預兆

冬季高發期,怎麼防心梗“偷襲”?

急性心梗發病突然,但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發生前會出現一些預兆。

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地方出現心絞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15分鐘或以上,還有人會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

一般來說,胸痛持續20分鐘還不緩解要高度懷疑心梗,超過5分鐘就要警惕了。

有時心梗還會出現不典型症狀,十分容易被忽視。

胸背、肩頸、胳膊疼

疼痛的發作特點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現這種疼痛轉移的現象,要引起注意。

胃疼

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時沒有上腹部不適的患者,如果出現胃疼或胃部灼燒感,要高度警惕心臟問題。

牙疼

出現很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焦慮失眠

毫無緣由地焦慮,半夜忽然無徵兆地驚醒,或是湧現出無法解釋的恐懼感,可能是心梗信號。

心臟專家的強心計劃

冬季高發期,怎麼防心梗“偷襲”?

注意保暖

冠心病人在冬天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外出時最好戴口罩,避免迎風疾走。

在室內不要將門窗開得過大,保證室溫最好別低於18℃,以防冷空氣刺激誘發心絞痛和心梗。

堅持運動

每天至少要有一次持續30分鐘以上的鍛鍊。鍛鍊時要量力而行,衡量標準為:脈搏加快10%~20%,不超過170減去年齡。

例如,一位50歲的人,運動後脈搏不宜超過170-50=120次/分鐘。

清淡飲食

限鹽: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

少油:動物油要儘量少放。

控制熱量:適當吃蔬果、雜糧、堅果,少吃油炸食品。

平穩情緒

心臟病人最怕生氣、激動、勞累等不良情緒,保持情緒穩定是保護心臟的重要方式。

洗澡水溫別太高

洗澡的水溫不宜過高,以感到舒適為宜,心臟病人要避免洗桑拿。

做個體檢

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季節變化前,到醫院做一個全面體檢很有必要。

醫生會根據體檢情況隨時調整患者的藥量,必要時更換藥物,以防氣溫變化時可能引起的病情惡化。

發生心梗,把握黃金120

1. 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說明情況,把握120分鐘黃金救治時間。

2. 讓患者原地平臥,保持周圍空氣暢通。

3. 適當呼叫患者姓名,儘量保持其意識清醒。

4. 觸摸患者頸動脈,看是否有搏動。如血管搏動停止,必須立即給予心肺復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