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柞水劉家溝|難得一見,這一戶人家的生活,竟有了審美的成分


秦嶺劉家溝中,腳下的這些細路,寬不過半米,僅能供山民進進出出。核桃、栗子、天麻等山貨,就是從這裡運出去的,油鹽醬醋茶、身上穿的衣服,就是從這裡揹回家的。右邊我擱放《遠村行走》的臺階,必是人走累了後,放置揹簍的地方。

已經快到溝堖,人家已經不多了,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幾戶。十餘棵高高的瘦樹邊,一棟土牆瓦房,安安靜靜地立在那裡。屋簷下掛著玉米,曬著柿子,房前屋後種著樹,老柿樹、小竹林。更遠處的天空,只露出了一點點來,天空湛藍,藍得讓人神清氣爽。

再向前走幾步,來到老房子跟前,心情也跟著愉悅起來。這愉悅是被那金燦燦的玉米,是被那黃橙橙的柿子,是被那綠油油的棕櫚葉,激發和調動起來的。這些場景,不是什麼驚豔美輪美奐的景色,卻越看越踏實,這是食物和生活才能帶給人的溫暖。


可惜這一戶大門鎖著,主人並不在家。抬頭望過去,牆上幾十年前刷的標語還在,寫著“計劃生育利國利民”等字樣。時代發展真快,歲月好像就是不斷地輪迴,誰能想到現在放開二胎了,卻沒多少人再想生育?大門口種著兩株冬青,這一戶人家的生活,有了審美的成分。

我站在院子邊,靜靜地看著這個小院。越看越覺得美好,躲藏在深山之中,這裡真安靜。除了門口的這兩株冬青外,院子旁邊也種了一圈冬青。如今的秦嶺山裡,大多數人家的日子,談不上富裕,但至少在必需的層面上,衣食不愁,基本保障沒啥問題。

屋簷下的一箇舊蒸屜裡,曬著很多撿拾回來的銀杏果。果子有黃的,也有變色暗淡下來的。因為失去了水分,每顆都顯得鄒鄒巴巴。數量我沒有仔細數,只大概瞄了一眼,應該在200-300個之間,不會太多。為啥這麼確定?因為院子旁的那顆銀杏樹,並不粗壯。


這是中午12時20分,太陽已經爬到了頭頂,一架木製手推車的影子,被投射到了地面。雖是初冬季節,但這地面並不荒涼,鋪著枯葉,長著青苔,也生長著一株株、一窩窩細細、柔柔的雜草。山裡的生活平淡無奇,不過心靜下來後,你也能看到許多樂趣。

主人不在,沒法交流溝通,沒法瞭解他的喜怒哀樂。但也有好處,可以轉著圈,靜靜地欣賞這棟老房子的好。我溜達到房子的另一邊去,換了個角度拍攝。畫面中,房子厚實、高大、沉穩,樹木纖瘦、苗條、羞澀,土地就掛在坡上,像一張薄薄的紙片片。

我數了數,側牆上曬著的柿子,總共是17列,平均每列綁著約60個柿子。所以,這一牆柿子,正好是1000個左右。這時候的柿子,才削了皮沒曬幾天,雖然已經外幹裡軟,捏起來肉乎乎了,但距離成為柿餅,還需要經過很多道工序的處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醞釀。


這一戶人家的主人,大概和我一樣,也有輕微的強迫症。菜地進行了嚴格劃分,大小相等、形狀規則,裡面種植的白菜、蘿蔔、蓮花白,行列整齊,每一棵都與另一棵,保持著一定的隊形。當我們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無聊的應酬上時,有人在山裡詩意地種菜。

我站在院子裡,遙遠一路走來的方向,那邊溝底的世界,紛紛繁繁、嘈嘈雜雜,這裡卻如此安靜。本組圖片拍攝於2019年11月10日,地址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杏坪鎮劉家溝。喜歡秦嶺圖文,請轉發、收藏、評論,歡迎關注專業行走,關注我的書《遠村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