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莊,當有一戶搬走後,剩下那幾戶夜裡睡在炕上心裡會咋想?


時間正午12時01分,中國聯通和電信的手機信號,均已變成2G狀態。站在正溝村最高處,打開手機裡的高清衛星地圖,回頭看這個村莊:地圖裡是一片翠綠,而眼前卻白茫茫一片。這裡就是那位67歲大叔提醒我們說過的地方,“都是空房子,沒人住了”。

其實,雪地上還有一串來回走動的腳印,我們是跟著腳印走到這裡來的。這腳印一直延伸到最後一戶人家,然後在臺階上停留下來。再然後,臺階外的雪地裡,多了一行男人方便時留下的尿跡。也就是在此,腳印開始往回退回去……

雪天的山裡,人和鳥獸的任何走動,都會留下清晰的痕跡。往昔古道上繁華的正溝村,如今空寂得嚇人。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行走,並無任何的恐懼。但對於那些留言或私信我,打算讓我介紹路線進山的網友來說,我不敢肯定你能受得了這樣的寂寞。


如果眼前的這些房子,每一棟裡面都住著人。這種秦嶺深山的徒步旅行,也許是一種難得的人生經歷。閱讀作家賈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和小說,閱讀民國時期遊客留下的秦嶺遊記,多多少少能夠看到交通不便時行走秦嶺的一些蛛絲馬跡。

房還是當年那種土房子,樹還是以前的老核樹,但已經物是人非。住在這裡的秦嶺人,十戶走掉了九戶;途徑這裡的遊客商人,已經一整年甚至好幾年不見一人。時代發展,正溝村這樣的村莊,正在歸於原初的寧靜。這些翻山古道,完全失去了意義。

我之所以徒步到正溝村,主要是在《柞水縣誌》“洞穴”一節,看到了這樣幾組數據:小嶺鄉正溝村黃龍洞,可容30人;正溝村芋園溝洞,可容500人;正溝村元明洞,可容5000人。原本是為了探訪溶洞而來,可惜碰到雪天,道路盡被蓋住,已無路上山。


5000人的大溶洞找不到了,只好看看這些遺落在山中的老房子。地上一臺磨,此刻正被積雪覆蓋著。這磨用過多少年,在多少人手裡,轉動過多少圈,磨碎過多少包穀和豆子?答案無需去追究,確實毫無意義。但想想,這也是幾代人的生活,為什麼突然就沒意義了呢?

山呀,房呀,牆呀,這雪,這路,這人,我們把這日子一天天過下去的意義又在哪裡?每徒步完一個村莊,行走的過程中我總在反覆詢問自己,思考著這樣一些問題,猶如哲學家對於人生終極三問的思索: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何處去?

一個人,如果出生在這秦嶺山中,很容易回答第三個問題:我哪兒也去不了。你看眼前的這兩棟老房子,與四周陡峭的山體相比,是如何的弱小。生活於此,只有在把頭仰起的時候,才能夠看到豆腐大小一塊藍天,人是被完全困在這裡的。山外還是山,綿延數百上千裡!


緊挨著的幾棟老房子,全都無人居住了。已經無法去考證,這幾戶人家中是哪一戶先搬出去的。再進一步去猜想:當第一戶搬走之後,剩下那幾戶人家的主人,夜裡睡在炕上,心裡是咋想的?是不是也發了狠,鐵了心明天就要搬走!

這一組圖集,沒有按照之前的套路寫,更在是在思考。關於正溝村,我計劃要寫22個圖集,這才第9個。之前8篇的閱讀量,已累計75萬人次。本組圖片拍攝於2018年12月31日,地址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正溝村。喜歡關於秦嶺的圖文故事,請轉發、收藏、評論,歡迎關注“專業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