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率先造出原子彈?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個同時在科學史和戰爭史上的謎案,那就是: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率先造出原子彈?

我先來說大家都知道的史實:1945 年 8 月 6 日和 8 月 9 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原子彈爆炸產生的亮光比 1000 個太陽還明亮,在這種毀滅性武器的威懾下,日本不得不宣佈無條件投降。

美國人研製原子彈的工程就是曼哈頓計劃,這個計劃從 1942 年開始實施,僅僅只用了三年,就在廣島引爆了核彈,而試爆成功的時間就更短了。

其實,德國人早於美國人在 1939 年就開始搞原子彈研製工程了,他們組織起了一個以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為核心的豪華團隊,由將近 100 位科學家組成,實施研製原子彈的計劃,代號叫“鈾俱樂部”。

當時的德國,可謂人才濟濟,全世界最好的物理學家差不多一半都在德國,他們的物理學研究水平遠遠超出其他國家。

我來舉幾個例子說明。

  • 大家知道原子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核裂變反應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製造炸彈,那這個核裂變誰發現的?德國人奧托·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
  • 哈恩 1944 年獲得諾貝爾獎。
  • 原子彈的理論基礎是量子力學,而開創量子力學的先驅之一普朗克也是德國人。
  • 發現 X 射線的倫琴也是德國人
  • 還有勞厄(191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玻恩(195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蓋革(蓋革計數器的發明者,他進行了 α 散射實驗)、
  • 魏扎克、巴格、迪布納、格拉赫、沃茲。
  • 但最著名的還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24 歲提出量子力學中著名的矩陣算法、31 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海森堡,他後來成為了德國研製原子彈的核心。

這個名單繼續往下念,還可以很長很長。

總之,至少在 1933 年之前,物理學研究的世界中心就在德國。而且大家別忘了,德國在二戰開打後很快就佔領了波蘭、丹麥、法國等國家,這些國家也都有很多知名的物理學家,他們大多數都沒來得及逃往國外,就被納粹控制住了,比如發現釙和鐳的居里夫婦就生活在納粹統治下的法國。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率先造出原子彈?

可見,當時的德國,人才肯定是不缺。原料就更是不缺了,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後,就控制住了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鈾礦。

那麼,是希特勒不想搞原子彈的研製嗎?

當然也不是,希特勒的嗅覺還是很靈的。雖然他以前是搞藝術的,但對於把最新科學用在軍事上一向是很熱衷。他特地撥了一筆款,委派自己的左膀右臂——黨衛隊的頭子希姆萊——負責原子彈工程。希姆萊找來了海森堡負責理論部分,哈恩負責實驗部分,這二位那也堪稱是黃金組合。

這時候是 1939 年,正是納粹德國如日中天的時候。按理說,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德國人沒有理由搞不出原子彈啊,可偏偏就沒有。這就奇怪了,我們免不了就要追問為什麼。

二戰結束後,海森堡作為納粹分子被關押在了英國。回到德國後,海森堡在公開場合的說法是這樣的:

“以他為⾸的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原⼦彈會引發激烈的道德爭論,然⽽出於對德意志祖國(並⾮納粹帝國)的熱愛,讓他們⽆從選擇。兩難之下,他們選擇消極怠⼯,⼀拖再拖,刻意向德國軍⽅誇⼤製造原⼦彈的難度,使得這項計劃⼀拖再拖,最終不了了之,這樣既能保全⾃⼰,又不助紂為虐。”

⾔下之意,如果他們⽀持希特勒,希望納粹德國戰勝,⼀⼼⼀意研究原⼦彈,以德國科學家的⽔平,搞出個原⼦彈豈不是分分鐘的事情?然⽽出於道德考慮,他們並沒有全情投入與希特勒合作,所以德國沒有造出原⼦彈。

海森堡的這個說法是否可以採信呢?

他到底是一個有著強烈道德正義感的良心科學家,還是一個巧舌如簧的偽君子?這事在科學史和二戰史還有個專門的名詞,叫“海森堡之謎”。很多年以來,有非常多的學術論文、著作、科普書籍乃至是文藝作品都在試圖破解這段歷史公案。

尤其是以海森堡 1941 年隻身前往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他的導師玻爾會面為題材的話劇《哥本哈根》最為出名,它表現的就是這段歷史謎案,在國內外都長演不衰。還有一本挺出名的科普書,叫《比一千個太陽還亮——原子科學家的故事》,作者是德國的羅伯特·容克。他在這本書中為海森堡做了很多辯護,把海森堡描寫為一個有著良知和正義感的科學家。

正統歷史書普遍採納的學術觀點是歷史學家馬克·沃克的,他被認為是研究鈾俱樂部的權威學者。他的觀點是:

納粹德國的物理學家清楚地瞭解核武器的製造原理以及核武器的作用,原子彈研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原因

這也是目前科學史界最普遍的觀點。

但是《環球科學》雜誌 2017 年 8 月號的一篇長文《希特勒為何沒能造出原子彈》質疑了這種普遍的觀點。該文的作者是德國物理學家曼弗雷德·波普,他於1976 – 1987年間領導著玻恩研究院的能源研究部門,在1991 – 2006 年間擔任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董事長。可以說,從波普的背景來看,是資深的原子能專家,有著科學家的嚴謹和認真,我們來了解一下波普在這篇長文中是如何質疑歷史學家沃克的。

沃克和他的歷史學同事認為,對於原子彈的研製有兩個關鍵性的知識:

  • 第一,必須知道正確的原子彈原理,即用快中子撞擊鈾 235 或鈈 239 的原子核;
  • 第二,就是“臨界質量”的計算,即發生鏈式反應需要的最小裂變材料的質量。

但是,波普告訴我們,沃克自認為很關鍵的這兩點其實是相當外行的看法。比如,田徑賽場上的跳高運動員,要知道對面橫杆的高度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不否認。但是,如果你認為那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可就太天真了,因為,知道高度是一回事,跳不跳得過去卻是另一回事。而這個高度就好像是原子彈研發中的臨界質量,知不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夠得著又是另外一回事。

實際上,核物理學家都知道,臨界質量的計算是原子彈開發當中最簡單的任務之一,知道臨界質量還遠遠沒到能造出原子彈的程度。如果不加控制地把原料聚集在一起,戰後不少實驗室一不留神就幹了這種事情,那麼它們會在自身產生的熱量的作用下立即分解,並不會成為一顆原子彈炸掉。

如今,原子彈的原理和臨界質量早就已經公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製造原子彈就變得很簡單了。有兩個主要原因,

  • 一是獲取可裂變材料的成本非常高昂;
  • 另一個原因是讓原子彈大部分物質發生裂變比你以為的要困難得多。

可以這麼說,沃克和其他歷史學家都遠遠低估了原子彈研製的難度。

在我們繼續瞭解波普提出的幾項有力證據來說明沃克的錯誤之前,我需要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原子彈物理學。

原子彈的理論基礎是,重原子核在裂變成多個較輕原子核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就是著名的質能公式 E=mc2 向我們揭示的自然規律。

用中子撞擊重原子核,就可以針對性地觸發這個過程。對於核裂變的原料,最重要的就是元素週期表上的第 92 號元素——鈾。天然鈾含有兩種同位素,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率先造出原子彈?

  • 最主要的成份叫做鈾 238,也就是說它是由 92 個質子和 146 箇中子組成,加起來是 238 個,因此被叫做鈾 238。
  • 這種天然的鈾礦含有一種同位素,叫做鈾 235,它比鈾 238 少了 3 箇中子。能夠產生核裂變的就是這種鈾 235。但是鈾 235 的含量僅僅只佔到天然鈾礦的 0.7%。

所以,對於核武器來說,必須通過物理過程對鈾 235 進行“濃縮”,通常要把濃度提高到約 93%。

鈾 235 原子核在裂變時,就會釋放出中子,但是這些釋放出來的中子,它們的動能是不同的,有些動能大,有些動能小,其中有一些中子的動能可以達到甚至超過 1 兆電子伏特,這些中子的運動速度相當於光速的 5% 或更高,這些中子就被稱為快中子,它們是引發原子彈中鏈式反應的“子彈”。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率先造出原子彈?

每一個鈾原子裂變時,平均釋放出 2.5 個快中子,每個快中子又可以再次撞擊其他原子核。如果可裂變材料的體積超過一個臨界大小,使得大多數快中子在飛出材料之前就能撞上另外一個鈾原子,就可能引發鏈式反應,這個最小體積對應的質量就叫做“臨界質量”。

中子的速度越慢,就越容易撞上其他鈾原子,就好像你過馬路的時候,走得越慢,就越容易被來往的車輛撞上。所以,在核反應堆中,為了控制反應速度,會用到“減速劑”,通常是重水,來降低中子速度,與周圍環境達到熱平衡,這些被降低了速度的中子叫做熱中子

一部分中子被鈾-238 捕獲,進而產生一種新元素——鈈,它比鈾 235 更容易裂變,並需要更低的臨界質量。鈈作為反應堆的副產品,生產成本也低很多。

但是,原子彈不是核反應堆,它的工作原理與反應堆有著根本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含有減速劑。

原因在於,原子彈要能成為一顆炸彈,就必須在瞬間達到數百萬攝氏度的高溫,才能產生巨大的能量釋放。但是,當一個核反應堆的溫度高於約 3000°C時,整個反應堆就會變成氣態並開始膨脹;隨著原料密度降低,鏈式反應就會立即中斷。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率先造出原子彈?

因此,加熱過程必須在原子明顯分散之前完成。而反應堆中的熱中子無法實現這一點,因為它們的速度已經跟周圍的熱運動一樣了,無法達到在瞬間產生高溫的目的。

因此,鈾 235 衰變成的中子必須在原子彈中直接且不減速地撞擊其他原子核,但核材料隨著高溫膨脹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這個過程不可能讓全部可用核燃料發生裂變。

1 千克鈾 235 含有 10·24(次方) 個原子核。如果每兩個中子引發一次新的裂變,則需要整整 80 代中子,才能讓所有原子核發生裂變,因為10·24(次方) = 2·80(次方)。一個快中子平均要走 17 釐米路程才會引發下一次裂變,這段路程用時 10 納秒。這樣經過 80 代,差不多一微秒就過去了。在此期間,炸彈已經發生了熱膨脹,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材料發生裂變,原子彈就會爆炸。在廣島投放的原子彈中,全部的 64 千克鈾 235 只有 1% 發生了裂變。

即使是這麼低的利用效率,也只有在材料聚集達到最接近臨界質量的瞬間用快中子點燃原子彈,才能夠實現引爆。在引爆廣島原子彈時,是以每秒 300 米的速度同時轟擊兩個亞臨界質量核原料,把它們聚集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從實現“首次臨界”到達到最大臨界狀態,中間歷時0.2毫秒。在此期間,由於鈾衰變的中子逃逸到周圍環境,導致過早引爆而影響爆炸效果的概率是1.7%。

研究物理科學史的人必須把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這兩種不相容的文化結合起來,把這兩個研究領域的思想全都吃透,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可是,涉及“鈾俱樂部”的重要出版物中,沒有一篇文章是由物理學家撰寫的。在描述“希特勒的原子彈”歷史時,物理定律和科學知識常常被拋到腦後,出現認識錯誤的情況非常普遍,這迫切需要得到糾正。

希特勒為何沒能造出原子彈,這是一段歷史公案。為了尋求答案,早在 1947 年,荷蘭出生的物理學家薩繆爾·高斯密特(Samuel Goudsmit)就出版了第一本有關“鈾俱樂部”的書。他曾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阿爾索斯行動”的科學主管,他的部隊隨前線作戰部隊一起佔領了德國核研究中心,收繳了那裡的檔案和研究資料,並拘捕和盤問了在那裡工作的科學家。由高斯密特收集的關於鈾俱樂部的《秘密報告》此後被封存多年。

第一位能夠對《秘密報告》加以利用的就是歷史學家馬克·沃克,他還參觀了卡爾斯魯厄核研究中心(其前身正是“鈾俱樂部”,美國在 20 世紀 70 年代向該研究中心歸還了“

阿爾索斯行動”收繳的檔案材料)。1990年,沃克發表了他的博士論文《鈾機器——德國原子彈的神話與現實》。和其他許多出版物一樣,沃克的論文摘要認為:

納粹德國的物理學家“清楚地瞭解核武器的製造原理以及核武器的作用”,原子彈研製失敗主要是經濟原因。

除此之外,一些當年參加過“鈾俱樂部”的科學家也寫有回憶錄,還有一些美國和德國的物理學家也寫過關於“鈾俱樂部”的簡短文章。直到 2005 年,才有一位德國曆史學家出版了一本這方面的書——萊納·卡爾施(Rainer Karlsch)寫的《希特勒的原子彈》(Hitlers Bombe)。卡爾施比沃克更準確地描述了“鈾俱樂部”的工作。他認為:

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德國陸軍武器裝備局已經在開發小型戰術核武器並測試了聚變核彈,但這些工作到底有沒有取得成功,並沒有可靠的證據可以證實。

卡爾施相信,德國科學家算出了鈈彈的臨界質量,沃克至少也認為這是有可能的。這一點特別清楚地表明,歷史學家對物理學有多麼不熟悉。德國科學家與盟國物理學家幾乎同時發現,在核反應堆運行期間必定產生一種新的“第94號元素”。

根據玻爾的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這個新元素必定比鈾 235 更容易裂變。1941 年,這個新元素在美國得到證實,並被命名為。但直到1946年,德國科學家才知曉這一信息。在此之前,德國的反應堆實驗也沒有產生第 94 號元素。

這是因為,要把反應堆中產生的鈈收集起來需要一種叫做“迴旋加速器”裝置,它作為重要的核物理設備,許多國家在 20 世紀 30 年代都製造過。但在德國,直到 1944 年底都沒有這樣的設備。當時在被佔領的丹麥和法國首都有兩臺非常小的迴旋加速器,德國本來可以予以沒收,拿去做實驗用,不過這樣的嘗試從未發生過。他們對自己假設的“第 94 號元素”的所有屬性完全不瞭解,實在計算不出什麼東西。

那麼,德國到底有沒有弄清楚原子彈的作用原理呢?

目前來說,高思密特的那份《秘密報告》依然是最好的第一手資料。在《秘密報告》中指出,

“鈾俱樂部”的科學家們向他們的主管上級彙報工作(即德國陸軍武器裝備局,1942 年後改為向帝國研究委員會彙報),但他們也在“鈾俱樂部”內部留存報告副本。這些副本是用打字機一個一個字符打出來的,插圖和公式由作者手工繪製。但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些報告中,只有很少的檔案材料涉及原子彈。

海森堡在 1939 年 12 月才寫了第一篇關於核能的稿件,在摘要中只有一句話涉及原子彈:

濃縮的鈾 235,不僅能製造非常緊湊的反應堆,也是生產爆炸力超過常規爆炸材料幾個數量級的炸藥的唯一材料。

他起初估計,這樣的反應堆炸彈至少需要幾千克鈾 235,或許需要生產近乎純的鈾 235,這是一項“過於龐大的開支”,因為當時只能在微克級別上分離同位素。製造反應堆炸彈或許可能,但可望而不可及。在報告的正文部分,海森堡對這種炸彈進行了詳細描述。

不過,他給出的中子能量比實際需要的快中子的能量小了 1 萬倍。高斯密特、伯恩斯坦、羅斯和卡爾施等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認為這種炸彈不會比傳統炸彈威力大。而沃克與此相反,他從海森堡的摘要中單單選了剛才幾句話引用,聽起來就好像海森堡已經知道了原子彈的原理。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海森堡的博士生保羅·米勒(Paul Müller)其實對核爆炸的物理參數做過計算。通過使用相對較慢的中子,他確定了鈾 235 的濃度必須達到接近 70%左右才能產生核爆炸,而且需要大量使用減速劑。

第一個結果接近正確。遺憾的是,第二個結果卻完全錯了,因為減速劑是原子彈的毒藥。但奇怪的是,沃克卻沒有理會米勒的報告,這是唯一一個專門涉及核炸彈的報告。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證據可以說明海森堡的團隊犯了錯誤。

海森堡還有另外一位重要的助手維爾茨,在他寫的一封信中,維爾茨描述了一個大小為 1 平方米、厚度為幾毫米的鈾 235 薄板,兩邊被減速劑包圍。維爾茨形容它可以成為幾乎取之不盡的熱源,也可以造成極具威力的爆炸。這說明,當時至少維爾茨認為,反應堆和原子彈不僅要按照同樣的原理工作,而且要有相同的形式,這顯然錯得離譜。卡爾施 1990 年在莫斯科的一個檔案館裡找到了這封信,但是沃克卻沒有考慮這封信。

還有一個錯誤尤為深遠地影響了這個歷史謎團。

德國陸軍武器裝備局在 1942 年編寫了一份關於已取得成果的詳細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有一句至關重要的話:

就爆炸而言,必須讓 10 - 100 千克的鈾 235 或第 94 號元素聚集到一處。

這與美國當時提出的“2 - 100 千克”驚人的一致。但遺憾的是,沃克只是一個歷史學家,他不是一個物理學家,所以,他僅僅只注意到了這一句話,卻沒有仔細看整份報告的詳細內容。

其實,詳細報告中的物理學闡述卻明顯地證實了:

德國科學家關於原子彈作用原理的想法仍是錯誤的。在目錄中,原子彈只是作為反應堆的特例再次被列出來而已。在正文中,只有兩個對反應堆很重要的過程被視為生成中子的過程,而且沒有提到用快中子撞擊鈾 235。關於原子彈的陳述僅僅是基於海森堡和米勒在1939 - 1940年的工作。這些事實表明,德國科學家還沒認識到原子彈只能用快中子來引爆這一事實,但這個明顯的證據一直被所有人忽視。

由於《秘密報告》基本不對外開放,使得許多作者都只好依賴沃克的解釋。超過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沃克在解釋中引用的德國陸軍武器裝備局的報告內容,被認為是德國科學傢俱備正確的原子彈知識的證據。令人驚訝的是,沃克的錯誤一直未被發現。只要稍微瞭解核技術,就不難理解在這份報告中 10 - 100 千克這個範圍的含義。

這個數值範圍是用來描述含有減速劑的高濃縮鈾 235 反應堆的,並不是指引爆原子彈的臨界質量。

如果在這個範圍內就會爆炸,那麼現在全世界已建成的約 150 座供研究使用的反應堆,它們的燃料平均就含有 10 千克高濃縮鈾 235,在更高功率的反應堆中甚至含有超過 50 千克高濃縮鈾 235,那麼,它們豈不是會像原子彈那樣發生爆炸嗎?顯然沒有。

所以說,德國物理學家計算的是反應堆的臨界質量。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已經勾勒了一個相關理論,並且知道有效碰撞截面。但他們認為,用高濃縮鈾可讓這種反應堆變成原子彈。這種認識距離真正的原子彈爆炸原理還差了很大一截。

我上面這段分析也可以用來解釋戰後一直流傳但未經證實的說法,即二戰期間海森堡曾講過 50 千克的臨界質量。據說他在一次會議上,將炸彈的大小與菠蘿進行了比較,菠蘿大小的一塊鈾相當於 25 千克左右,當時德國國防部長阿爾伯特·斯佩爾(Albert Speer)也在場。這些數據與德國陸軍武器裝備局的報告中提到的數據範圍相符。其實,這是一種數據巧合,海森堡談到的臨界質量依然是針對反應堆安全性的。

另外,在 1942 年 2 月的會議上,海森堡用一幅示意圖,介紹了天然鈾和純鈾 235 的裂變反應過程。在這幅圖中,海森堡頭一次沒有用減速劑。海森堡似乎找到了正確的原子彈原理,但可惜的是文中並沒有提到快中子裂變。戰後,海森堡聲稱他一直都知道,原子彈只有用快中子才有可能製造出來。然而,直到戰爭結束,他也從未提起這個新的見解,也從未承認他的反應堆炸彈有錯。沃克高估了這幅示意圖,試圖用它來證明德國科學家掌握了正確的原子彈原理。

其實海森堡還沒有達到目標,只是終於到達了原子彈物理學的起點(美國在 1940 年初就已經達到了),但他沒有再向前邁出一步。

就連鈾計劃的最後一位負責人瓦爾特·格拉赫(Walter Gerlach)也不知道海森堡的新想法,他在 1944 年 11 月寫的一封信可證實這一點。在信中,針對有人指責鈾俱樂部對可由火箭運載的小型原子彈上所做的工作太少時,格拉赫說:

可惜,中子的“風暴式增殖”只有使用數噸鈾和減速劑才能實現。

高斯密特在 1947 年公開了這封信的複印件,證明了直到戰爭結束,德國科學家始終弄錯了原子彈原理。但沃克卻聲稱格拉赫已經描述了反應堆實驗。不僅從這封信的語境來看,就算從原子彈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說法也很荒謬:

反應堆實驗在“風暴式增殖”之後,中子就所剩無幾了。

在對這些檔案材料進行分析後,高斯密特在 1947 年得出了結論,認為德國科學家沒能理解反應堆和原子彈之間的區別。高斯密特之所以會做出這個評估,是因為他是一名核物理學家,在戰前就與海森堡認識,能講一口流利的德語。他與德國人的關係在戰後變得很沉重,因為他的父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被殺害。高斯密特很熟悉他收集的檔案材料,能夠從專業角度評估它們。他還親自察看了許多德國實驗室,並對被捕的科學家本人進行了訊問。

講到這裡呢,我們就應該明白德國科學家為何沒有嘗試用迴旋加速器確定快中子的有效碰撞截面了:他們不知道這對原子彈很重要


那麼就剩下了最後一個問題,海森堡是否真的算出了臨界質量或者像他聲稱的那樣心裡知道但就是不說呢?

波普認為海森堡其實是真的不知道臨界質量。

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讓我們能夠從另一個來源檢驗檔案材料的分析結果:

戰後,“鈾俱樂部”的一些最重要的成員從 1945 年 7 月初起,就被拘押在英國蘭德斯茨農莊,達 6 個月之久。這所房子安裝了竊聽器,所有的談話都被錄音。所以,我們如今還能夠看到德國科學家在聽到美國向廣島投放原子彈的消息後有何反應。

伯恩斯坦對他們討論內容的低水平感到震驚:因為到那時,鈾俱樂部成員仍然不瞭解原子彈。海森堡回答哈恩的問題時,承認自己從未計算出臨界質量,在農莊裡他才補上了這一課。在第一次嘗試中,他犯了嚴重的錯誤,結果算出的臨界質量是 1 噸鈾 235。他甚至還根據半徑簡單計算了鈾球體積,其實他的結果都到了 13 噸。當時兩位最頂尖的原子彈專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常被稱為氫彈之父)和漢斯·貝特(Hans Bethe,曼哈頓項目的原子彈物理學理論部負責人)從竊聽記錄中得出結論:

海森堡實際上是第一次嘗試計算臨界質量,但他犯了典型的初學者的錯誤。伯恩斯坦相信,如果海森堡是第二次計算臨界質量,是不可能第二次犯這樣的錯誤。竊聽記錄上滿是這些物理學家針對用快中子撞擊鈾 235 所需的有效碰撞截面所做的種種猜測,這證實了他們的無知。

一週後,海森堡召開了一個令人難忘的研討會來談論原子彈物理學。他取得了驚人的進步,正確認識了許多重要問題,包括原子彈的效率問題,雖然仍然有所低估。農莊竊聽記錄有力地支持了檔案材料的分析結果:“鈾俱樂部”成員對核爆炸的作用原理很陌生。

海森堡犯下的初學者的錯誤非常有力的證明了他從未嘗試過計算臨界質量,因為在當時,他已經完全沒有必要演戲了,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如果立即就計算出準確的臨界質量反而更能佐證他以前就知道臨界質量。另一方面,他的研討會表明,一週時間足以讓德國科學家對原子彈物理學有一個基本瞭解。這駁斥了海森堡早就知道但故意不說的觀點。

根據這些事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顯然,海森堡在二戰期間沒有認真思考過原子彈物理學,哪怕一個星期也沒有。

讀波普的文章,沒有什麼曲折,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冷峻的科學家在給我們不斷地展示他的思考過程,邏輯、推演還有證據,我讀不出任何感情的東西,我讀到的只有理性的分析。

我知道,儘管這樣的文章非常有說服力,但是很快就會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而話劇《哥本哈根》依然還是會繼續演下去。人們喜歡看到一個充滿了戲劇張力的故事,人們也喜歡一個永遠破不了的懸案,人們更喜歡一個謎一樣的海森堡,當然人們也喜歡這個世界還是英雄多一點好。

但是,說實話,對於科學來說,人類的感情真的是多餘的東西,當我們要去探究真相的時候,最好暫時把感情放到一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真相。波普是一個德國人,他的研究對象海森堡也是德國人,他有權力選擇不多毀掉一個德國英雄,但是作為科學家的本能,他選擇了放下感情,發現真相。

當我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時候,也最好把民族感情暫時放到一邊,追尋真相不會讓我們變成漢奸、賣國賊的。

全文完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率先造出原子彈?

科學聲音 LOGO 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