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 猶太人在上海

希特勒上臺執政後,信奉所謂的“雅利安種族優越論”,在德國掀起反猶浪潮, 對猶太人實施財產掠奪和種族滅絕政策。1938 年 3 月,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奧當時是歐洲第三大猶太人聚居地,約有 19萬猶太人。納粹欲將這裡的猶太人趕盡殺絕。於是,在奧的猶太人想方設法要離開奧地利。

“二战”时期 犹太人在上海

要離開奧地利,需要有目的地國家的簽證。但不少國家懾於納粹德國的武力,都強調“自身困難”,對猶太人簽證亮起了紅燈。求生的渴望使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每天奔走於各國領事館之間,但大都沒有結果。當時的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不忍看著猶太人在維也納等死,於是冒著生命危險,決然地向猶太人發放簽證,許多求助無門的猶太人在這裡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簽證”,從而逃離歐洲去了中國,或轉道上海去了美國、巴勒斯坦、澳大利亞等地。

“二战”时期 犹太人在上海

當時的蔣介石政權一度與德國交好,蔣介石不僅聘請德國軍事顧問訓練軍隊,還從德國大批購買軍火,裝備自己的嫡系部隊(即有名的“德械師”),甚至將次子蔣緯國送到德國軍校學習軍事,以應對日益迫近的日本侵華戰爭。何鳳山大量地給猶太人發放簽證,引起了納粹當局的不滿。迫於外交壓力,何鳳山於 1940 年 5 月被調離維也納。何鳳山到底向多少猶太人發放了簽證,至今尚無準確統計,但最少有數千份。到 1939 年 9 月, 在奧地利的猶太人大部分已經逃離,我國上海接納的猶太人近2萬人。此外還有約 4000名維也納猶太人拿著到上海的簽證逃到了巴勒斯坦等地。

“二战”时期 犹太人在上海

當時的上海設有租界,猶太人來到上海之後,聚居到一塊兒,後來形成了專門的猶太社區,也被稱為“猶太難民營”,難民營裡設有猶太學校、猶太商鋪,甚至還有猶太俱樂部,由猶太資本家掌控。

“二战”时期 犹太人在上海

“二戰”勝利後,一部分猶太人選擇留在中國,一部分猶太人則選擇迴歸故土。1997 年 9 月 28 日, 96 歲高齡的何鳳山在美國舊金山去世。部分猶太倖存者及其後裔,紛紛自發悼念何鳳山先生。何鳳山以及當時的中國,為刀俎下的猶太人提供了一條“生命之舟”,為他們的生存提供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