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黃河古道中,出土“神祕”石硪,專家經研究說:它的功能特殊


黃河作為華夏民族的母親河,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因此在滾滾黃河的泥沙下,也埋藏了大量的稀世之物。比如,1991年的時候,在鄭州的黃河古道中,人們發現了一個造型怪異的石器,後經專家鑑定為一件難得的“寶貝”。那麼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鄭州黃河古道中,出土“神秘”石硪,專家經研究說:它的功能特殊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年春天,當地村民自發組織了小隊,對黃河古道進行了一次清淤,以便於不久之後的春耕灌溉。一天下午,有位村民在挖到地下半米深時,結果再一鏟子下去,就聽見地下傳出來一聲“嘭”的一聲悶響。聲音一出,人們都感到很納悶,於是這位村民隨手放下鐵鍬,蹲下來將泥土扒開,然後用手一摸,發現是個硬傢伙,看起來就像是石塊或者石碾子,而且用手扳了幾次都紋絲不動。

鄭州黃河古道中,出土“神秘”石硪,專家經研究說:它的功能特殊


不出一會,附近村民都圍了上來,並且還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最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村民們用了吃奶的勁,才將這硬傢伙給挖了出來,然後又打了一桶水沖洗乾淨泥土,結果發現竟然是個像石墩一樣的東西。它整體呈圓柱形,直徑約50多釐米,而且中間凹陷的區域,還有一圈比手指略粗的穿孔。面對這件怪異的石器,村民們都納悶了,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幾天之後,挖到石器的事情不脛而走,很快也就傳到了當地博物館。因此,專家們也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一同開車來到黃河古道現場勘察,並且在村民的帶領下,見到了怪異的石器。一開始,專家們看到之後也直搖頭,不過感覺它應該是什麼文物,於是就將其帶回博物館仔細研究。

鄭州黃河古道中,出土“神秘”石硪,專家經研究說:它的功能特殊


幾個月過去了,專家經過考證和討論,再差黃河的歷史書,最終確定這件怪異的石器是一種工具,叫做石硪,主要用於黃河築堤時將土夯實,因此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件打夯的工具。在使用的時候,將麻繩穿過石硪中間的穿孔,然後8-10個人各拉一個繩頭圍成一圈,齊心協力將100多斤的石硪拉到半空,再讓它自由落下,如此循環往復便稱之為打夯。
專家為了進一步瞭解這件石硪,便又帶著它趕往黃河附近的一些村莊,尋找曾經的那些黃河築堤工匠。經過一番走訪後,專家們找到了兩位老人,並且他們也都確定了石硪的身份。不過,最令人驚喜的是,老人還找來十幾位年輕力壯的漢子,然後讓他們現場演示石硪的使用方式。

鄭州黃河古道中,出土“神秘”石硪,專家經研究說:它的功能特殊

兩位老人在準備充分之後,他們一聲令下,十幾個漢子便迅速地拉起麻繩,“嗖”得一下就將石硪抬起一人多高,然後重重的落在地下,發生一聲聲振聾發聵的悶響,就如同黃河的咆哮一般。專家們注意到,漢子們在打夯的時候,嘴裡還唱起了一支歌謠:一二三四五呀,金木水火土呀。天地分上下呀,日月同古今呀……

鄭州黃河古道中,出土“神秘”石硪,專家經研究說:它的功能特殊


經過老人們的解釋,原來這叫做硪工號子,是一種因打硪而形成的特殊民間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而且還容易記憶,一般聽過一遍就能完全記住,其實,硪工號子不僅可以緩解打硪時的枯燥和乏味,而且更是一種把握打硪節奏的方式,這樣十幾個人才能步調一致,動作整齊劃一。如今,硪工號子已經成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鄭州黃河古道中,出土“神秘”石硪,專家經研究說:它的功能特殊


黃河是偉大的,不僅孕育了繁榮的華夏民族,而且還形成了燦爛的黃河文化和黃河文明。因此,凡是和黃河有關的歷史和遺蹟,都值得我們去珍視和保護,千萬不能等徹底失去了,才懂得它的價值,因為到那時說什麼也都回天無力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